康建平;王清;侯宗亮
目的探讨科学输血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和复发率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①新输血指征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率的影响;②成分输血对术后2年复发率影响.结果A组(采用新指征前)输血率为41.2%(89/216),术后感染率为21.3(46/216),B组(采用新指征后)输血率为18.0%(44/245),感染率为7.8%(19/245).A、B组之间输血率、术后感染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全血输注组)2年复发率36.8%(32/87),D组(红细胞制品组)为32.6%(15/46).C、D组之间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学输血使患者术后感染率显著降低,临床推广很有意义.
作者:胡阳;崔彬;林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神经外科于1996~2004年收治6例鞍区异体松果体瘤.术前均未得到正确诊断,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烧伤作为常见的意外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特殊烧伤如电击伤、化学性烧伤,煤矿瓦斯爆炸后烧伤明显增多,并且常合并其他损伤,也经常表现为成批烧伤的形式.因此,烧伤外科医生应当做好充分准备,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烧伤病人的救治水平.
作者: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对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认识,强调正确规范手术操作的重要性,并初步探讨肿瘤扩大切除加术中多点冷冻病检对控制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9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16例皮肤纤维肉瘤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05年5月,随访中位时间为38个月.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分析,计算其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全部16位患者,中位数年龄33岁,肿瘤中位数大小4.0cm,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通过扩大切除加术中多点冷冻病检治疗后未发现有局部复发,无1例远处转移.结论通过正确的手术方法,加上术中多点冷冻病检保证切缘阴性,可以达到手术治愈的目的.
作者:陈伟;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硫普罗宁在治疗药物性肝损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了我院2000~2003年的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以注射用硫普罗宁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予以还原性谷胱甘肽静脉滴注,半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硫普罗宁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同还原性谷胱甘肽疗效相当.
作者:许斌;任春梅;司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心音图运动试验的心脏储备指数(CRI)与X线左心室造影射血分数(EF)量化纽约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79例志愿者进行心音图运动试验,得到运动前后S1幅值、心率与6min步行距离,求出CRI,并进行X线造影得到左心室EF.结果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增加,CRI与EF均降低(P<0.005).EF与CRI呈正相直线相关关系,r=0.79(P<0.001).CRI与纽约心功能分级的符合率为63.29%(P<0.01).结论CRI和EF可作为客观量化心功能分级的客观指标,且CRI对心功能的总体评价较EF更全面.
作者:刘天虎;刘剑雄;肖守中;晏明君;蔡琳;尹小华;燕纯伯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十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在全世界都有增高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而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其胸部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常常给诊断带来困难.现搜集我院1999年4月至2005年6月不典型肺结核27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提高股骨骨折不愈合治愈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4月~2003年6月股骨骨折不愈合28例,均采用有限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扩髓,静力型固定骨折端并植骨.根据骨折部位生长情况改为动力型固定.结果28例6~10个月内均达临床愈合.邻近关节功能达正常,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带锁髓内钉静力固定能有效控制骨折处的剪应力,同时对骨折有一定的加压作用,可提供早期坚强的内固定,同时,植骨可以补充成骨基质,改善骨折部成骨能力并根据骨折生长情况改为动力型固定,是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的理想方法.
作者:肖睿;唐强;蔡程;裴富生;刘勇;单旭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8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68例患者的胆囊特点、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开腹原因及预后等.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中转开腹7例,占全组的1.5%,其中2例为术中出现严重医源性损伤,占0.43%.术后早期因并发症再次手术6例,占1.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来讲是安全的,但术中严重医源性损伤发生率仍然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康欣;李荣强;冯涛修;苏振飞;陈万;杨森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手术失败再手术的疗效.方法对18例胸腰椎骨折行后路减压、固定失败的病例再手术行前路减压及固定,根据患者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Cobb's角等比较.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CT和MRI,椎管侵占程度从平均28%降到6%;Cobb's角从平均19.降到8.;Frankel分级均升高1~3级.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手术失败的病例,掌握好手术指针的情况下,选择前路再手术可以彻底减压,纠正畸形,有利于瘫痪的恢复.
作者:康建平;王清;侯宗亮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LASIK手术前后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仪与超声波角膜测厚仪所测角膜厚度的差异,为再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对2 1例(41只眼)接受再次LASIK手术者,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仪和A超分别测量受术前后的角膜中央厚度,测定手术前后角膜曲率,比较分析结果.结果术前超声波测得角膜厚度为(544.33±29.68)μm,ORB-SCAN-Ⅱ测量角膜厚度为(548.58±30.89)μm,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超声波测得角膜厚度为(544.33±29.68)μm,ORBSCAN-Ⅱ测量角膜厚度为(548.58±30.89)μm,A超测量结果为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前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仪与超声波角膜测厚度仪对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术后,角膜表面的球面及曲率改变后二者所测值有差异.
作者:方之家;张悦;陈斌;赵振宇;刘治容;谢丽萍;廖世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脂必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给予凯西莱片0.2g,3次/d,脂必妥0.6g,3次/d,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H)及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臀围(ACR)的变化.结果有效率为88.3%,ALT、AST、TG、代H治疗前后变化较大,BMI由治疗前的(26.2±3.32)kg/m2降至治疗后的(23.95±2.85)kg/m2(P<0.01);而ACR亦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凯西莱联合脂必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
作者:周骥;林志宇;宫武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在动脉性出血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以及安全性.方法14例动脉性出血病例中,顽固性咯血5例,血尿3例,鼻出血4例及肝内出血2例.经DSA造影,明确靶血管后用明胶海绵或无水乙醇栓塞.结果插管成功率100%,14例患者术后随访4~13个月.止血成功率100%,且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栓塞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疗效肯定.对脏器动脉性出血的止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平;陈联盟;刘乐;谭培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32岁.已婚,G3P1+2.因停经70d,阴道少许流血1d,于2004年5月10日入院.入院查体:T36.4°C,P82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查体合作,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其内可见少许暗红色血污,宫颈膨大、扩张、变软,呈桶状,紫蓝色,宫颈内可触及面粉团感的半球性肿物,并可见暗红色分泌物流出,宫体稍增大,似与宫颈分离.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小便HCG阳性.B超检查官腔内无妊娠囊,宫颈管增粗,颈管内有妊娠囊.诊断:G3P1+2宫颈妊娠.处理先用MTX 20mg肌注,1次/d × 5d,于2004年5月15日在手术室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宫颈管搔刮术,术中大出血,不能控制而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4 d痊愈出院.
作者:王咏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2例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10例尿崩症完全治愈,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严重电解质紊乱及多器官衰竭.结论积极处理原发病,及时控制尿崩症,纠正水、电解质素乱,防止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平富;严崇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胃力康、威地美和吗丁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55例,随机分为4组:胃力康组、威地美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自应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后各组均作胃镜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以及镜下各项指标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前3组治疗4周后各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胃镜下所见各项指标积分亦明显降低,总有效率分为85.4%、92.1%、95.0%;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8.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力康、威地美和吗丁啉合用能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促进胃粘膜炎症的消退和糜烂粘膜的愈合.
作者:任权;杨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自体皮浆移植患者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4例自体皮浆移植具有心肌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剂量维生素C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组3组,于烧伤后4h开始用药,按常规剂量为100~150mg/(kg·d),大剂量为300~400mg/(kg·d),给予快速静脉滴注,1次/d,共10d,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伤后4、12h,第1、2、3、5、7、10、14、18天的血清心肌钙蛋白C(cTnT)和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功酶(CK-MB),同期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检查.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常规维生素C剂量组的各时相除外伤后4、12h和第1天cTnT均降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大剂量组各时相的cTnT均明显降低(P<0.05),且恢复致正常的时间缩短.②CK-MB的变化与cTnT大致相似.结论早期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维生素C对烧伤患者的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与常规剂量比较,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
作者:何为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27岁,农民.因腹胀、气紧、心累1+月,咳嗽、咯血10d于2001年1月3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11月出现腹胀,继而腹围增大,劳动后心累、气紧,在当地医院查血沉5mm/h,结核抗体:阴性.T3、T4、THS均正常.2000年11月25日血常规:WBC 8.7×109/L,N0.541,Hb 97g/L,PLT 88×109/L,胸部CT:前上纵膈肿瘤性占位病灶,考虑侵袭性胸腺瘤,伴胸膜、心包转移,侵犯大血管、心脏;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双肺下叶压迫部分不张,左肺下叶炎变.胸水检查示性质为渗出液.诊断不明,经对症治疗1周无好转出院.
作者:朱剑梅;罗华;胡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和处理方式.方法对40例重复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38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宫颈衣原体(CT)DNA.结果宫颈分泌物PCR检测CT阳性率35.0%(14/40),对照组为5.25%(2/38),3年内发生重复异位妊娠者75.0%(30/40),术中见盆腔粘连者75%(30/40),IUD避孕者37.5%(15/40),不避孕和不严格避孕者62.5%(25/40).结论输卵管炎症(尤其是CT所致盆腔感染)、无避孕和不严格工具避孕为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首次异位妊娠行患侧输卵管切除及对侧输卵管结扎和术后积极治疗盆腔炎是减少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重组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MIP体外抗猴艾滋病毒SIVmac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分别在SIVmac接种前后将敏感细胞系与重组vMIP作用,检测细胞系病变(CPE)情况和病毒滴度水平,培养上清P27抗原水平.结果先用重组vMIP处理过的细胞,病毒感染后细胞病变程度很轻,培养上清P27抗原和病毒滴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先感染病毒再用重组vMIP处理组,病毒P27抗原水平和细胞内病毒滴度水平也显著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如先用重组vMIP处理后感染病毒组.结论重组vMIP有明显的抑制病毒进入靶细胞和保护靶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作用,进入靶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已感染细胞的病毒抑制作用;说明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止病毒进入靶细胞,同时可能也通过某种机制抑制细胞内SIVmac病毒的产生.
作者:闫莉;孙晗笑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