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虎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前期开展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该技术在38例、共7种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本组38例,顺利完成34例,中转开放性手术4例,成功率89.47%.结论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部分疾病可替代开放性手术.后腹腔镜技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等优点,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前期开展应注意病种及患者的选择.
作者:敖敏;王小锋;李军;黄贵闽;王志旭;杜友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一清胶囊与复方炉希液联合对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轻、中度痤疮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一清胶囊,2粒/次,3次/d,同时外搽复方炉希液患处,睡前清洗面部以后,取复方炉希液涂于皮损处,稍加揉擦,停5~1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对照组60例,美满霉素(盐酸米诺环素)100mg,2次/d,口服,共2周,然后改为50mg,2次/d,1个月为1疗程;同时外搽复方炉希液患处,睡前清洗面部以后,取复方炉希液涂于皮损处,稍加揉擦,停5~1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一清胶囊对以炎性丘疹、脓疱为表现的轻、中度痤疮有效,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清胶囊联合复方炉希液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确切,无耐药性及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克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在动脉性出血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以及安全性.方法14例动脉性出血病例中,顽固性咯血5例,血尿3例,鼻出血4例及肝内出血2例.经DSA造影,明确靶血管后用明胶海绵或无水乙醇栓塞.结果插管成功率100%,14例患者术后随访4~13个月.止血成功率100%,且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栓塞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疗效肯定.对脏器动脉性出血的止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平;陈联盟;刘乐;谭培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锈钢金属丝重建硬性胸壁患者的方法和特点.方法统计15例行不锈钢金属丝重建硬性胸壁患者的资料,分析术中、术后的优缺点.结果用不锈钢金属丝编成金属网重建胸壁硬性结构是一种安全、手术操作简单的方法之一.结论不锈钢金属丝和尼龙纤维网是修补胸壁大块缺损的一种很好的材料.
作者:杨晓军;任光国;李强;陈利华;庄翔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儿,女,2岁.因2h前患儿打翻放于桌上的热牛奶,致面、颈、胸部烫伤入院.入院查体:烫伤部位位于面颊部、下颏部,颈前区和上胸部,深度为Ⅱ度,面积约为5%.入院后1h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并出现三凹征表现,紧急行经口气管导管插管,插管时见患儿咽喉部水肿,呼吸道明显狭窄,适龄导管不能插入,改用小号导管插入后呼吸困难得以稳定缓解,随后又对患儿另行气管切开插管,拔除经口导管,患儿呼吸状况逐渐恢复正常.10d后气管导管拔除,2周后患儿创面愈合出院.
作者:段伟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8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68例患者的胆囊特点、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开腹原因及预后等.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中转开腹7例,占全组的1.5%,其中2例为术中出现严重医源性损伤,占0.43%.术后早期因并发症再次手术6例,占1.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来讲是安全的,但术中严重医源性损伤发生率仍然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康欣;李荣强;冯涛修;苏振飞;陈万;杨森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男,15岁.60kg,172cm,发育良好.因左眼眶占位病变入院.拟行手术摘除.既往史:慢性鼻窦炎史,神经性耳聋史3年,3年前支气管炎,已愈.其余未见异常.张口度正常,Mallampati气道分级Ⅰ级.麻醉经过:患者入室后血压122/61mmHg,HR 71次/min,SpO2 96%,吸氧时SpO2 100%.麻醉诱导:力月西5mg,芬太尼0.1mg,万可松6mg,面罩通气控制呼吸,呼吸道通畅,SpO2可达100%.喉镜下声门暴露清楚,准备插7.5号单腔气管导管,在气管导管经过声门下行时感觉遇到明显阻力.
作者:孙丽丽;谭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微生态(microecology)是一门研究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宿主、以及微生物和宿主与外界环境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学科.也是研究微观生态平衡、生态失调和生态调整的一门新兴学科[1].近年来随着临床上一些治疗手段的应用,如抗生素的广泛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摄取方法、外科手术等使人体正常菌群发生改变和失衡,从而导致临床免疫的发生.因而微生态制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其中双歧杆菌的研制发展快.本文仅就一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介绍.
作者:蒋燕;王豫蓉;王天然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3~2004年我科收治危重患儿男36例,女14例,年龄0~10岁,危重患儿诊断标准参考文献[1];普通患儿50例,男38例,女12例.
作者:万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男,35岁.因潮热、盗汗、消瘦3个月,抗痨治疗2个月,突发精神异常2d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潮热、盗汗、消瘦,2个月前摄胸部X线片示双肺粟粒型结核,PPD 5U皮试强阳性.给予异烟肼0.3g/d,利福平0.45g/d,乙胺丁醇0.75g/d,吡嗪酰胺1.5g/d,抗痨治疗,每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及肝功、肾功1次.服药后除感恶心外无特殊不适.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谵语、幻觉、被害妄想,无发热、呕吐、抽搐.院外诊断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150mg/d,分3次口服,效果不佳而入院.查体:T 36.7℃,BP 120/75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双肺未闻及哕音,心率9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为探讨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我们对3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江文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治疗对小量丘脑出血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早期加用针刺治疗,并采用NIHSS和MBI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针刺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MBI评分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对小量丘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唐兴江;佘秋群;王玉红;张泽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致残、致死率极高,目前对其采取手术治疗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院自1995年至2005年10年间共对5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刚;张生才;张卫东;可宗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脐血输注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抗休克、抗感染、清创、换药、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过程中,烧伤后3d,开始输注新鲜脐血,平均每个患者输3次,总量平均420ml,每次间隔3~15d.结果36例患者输注脐血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睡眠改善,贫血恢复较快,创面愈合加快,无1例感染,全部治愈.结论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注脐血,可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提高免疫力,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李永忠;李云飞;韩阳云;龙小东;胡萍;刘少模;钟晓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人类无精症相关基因ZNF463在Cos-7细胞中的蛋白质表达及定位.方法用RT-PCR法从正常人睾丸组织中扩增得到人ZNF463基因的翻译区全长cDNA,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l质粒中,构建了ZNF463-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然后以脂质体介导转入Cos-7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转染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ZNF463的Cos-7细胞中,荧光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而在转染空白载体pEGFP-C1的细胞中,荧光布满整个细胞.结论表明转染的Cos-7细胞能高效表达人ZNF463蛋白,ZNF463基因表达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与其所属家族成员作为转录因子发挥作用的特征相符.
作者:陈玉娟;肖翠英;凌波;陶大昌;何国平;马用信;孙岩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2例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10例尿崩症完全治愈,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严重电解质紊乱及多器官衰竭.结论积极处理原发病,及时控制尿崩症,纠正水、电解质素乱,防止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平富;严崇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全身骨核素显像,探讨前列腺癌转移病灶在全身骨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对165例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对病灶的部位分布作出分析.结果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为85%.在有骨转移患者中,发生脊椎转移占75%,肋骨和/或胸骨转移占64%,骨盆转移65%,股骨转移28.6%,肱骨转移11%.结论前列腺癌易发生骨转移,特点是以中轴骨为主,多灶转移.
作者:谢红军;匡安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收治食管癌肉瘤患者4例,经病理检查为食管癌肉瘤,现将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肖文光;任光国;庄翔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几种相关疾病血中尿酸浓度的变化和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高三酰甘油、50例糖尿病、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5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其空腹血中尿酸浓度,分析尿酸在这几种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与疾病的相互关系.结果糖尿病组、高三酰甘油组、高血压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尿酸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高血压与其他各疾病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尿酸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上述几种相关疾病中,血尿酸浓度明显升高,以高血压为显著;与血压控制良好呈负相关.建议这几种疾病在监测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同时应检测血尿酸浓度的变化.
作者:沈漪萍;江泽友;陈淑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水溶性医用几丁糖在各种原因致伤的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探索后期创面色素沉着、瘢痕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三度四分法确诊的Ⅱ度烧伤创面按入院就医的先后顺序,以2:1比例随机分为几丁糖治疗(A)组和磺胺嘧啶银治疗(B)组,用药前均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去腐皮,于创面上均匀涂几丁糖或磺胺嘧啶银糊剂保痂治疗,观察记录创面成痂、止痛、感染及痂下愈合时间,追踪随访6~15个月后创面色素沉着及瘢痕增殖程度.结果A组较B组病例止痛效果好,创面成痂快,痂壳柔软、不开裂,痂下感染机会少,愈合时间提前3~7d,随访6~15个月,创面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未见瘢痕疙瘩增殖.结论医用几丁糠用于Ⅱ度烧伤创面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过敏反应,兼有止痛、控制创面感染,促进愈合,减轻瘢痕增殖的作用.
作者:李凡;陈开翠;黄义明;张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