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东
患者,32岁.已婚,G3P1+2.因停经70d,阴道少许流血1d,于2004年5月10日入院.入院查体:T36.4°C,P82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查体合作,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其内可见少许暗红色血污,宫颈膨大、扩张、变软,呈桶状,紫蓝色,宫颈内可触及面粉团感的半球性肿物,并可见暗红色分泌物流出,宫体稍增大,似与宫颈分离.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小便HCG阳性.B超检查官腔内无妊娠囊,宫颈管增粗,颈管内有妊娠囊.诊断:G3P1+2宫颈妊娠.处理先用MTX 20mg肌注,1次/d × 5d,于2004年5月15日在手术室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宫颈管搔刮术,术中大出血,不能控制而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4 d痊愈出院.
作者:王咏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保留灌肠的佳方法.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双腔气囊尿管法进行灌肠,观察组采用胃管点滴法进行保留灌肠,连续灌肠5d,共计300人次.比较两组方法疗效.结果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溢出少,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采用双腔气囊尿管法进行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较胃管点滴法好.
作者:易梅;刘健;付桂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临床上相对少见,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1],但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上升,MBC也在增多,由于患者重视不够和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往往延误诊治.自1992~2000年我们共收治男性乳腺癌7例,经病理证实并随访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红;刘文;杜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初步建立迈克酶学体外诊断试剂的溯源性.方法用日本临床化学会(JSCC)提供的酶学参考品(ERM)及迈克自产校准品同时校准迈克试剂,并测定新鲜临床标本及交叉测定校准品或参考品.结果ALT、AST、GGT、CK、LDH-L、AMS项目用参考品和校准品校准后测定临床标本的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迈克ALT、AST、GGT、CK、LDHL、AMS项目基本可溯源至JSCC-ERM,ALP则由于测量体系差异太大而不能进行溯源到该参考品.
作者:吴鸿君;李圃;罗云;刘鉴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合并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通过对我院从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109例颅脑损伤合并骨折脱位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颅手术58例(53.21%),急诊手术51例,气管切开35例(32.11%),亚低温治疗29例(26.61%);骨折脱位开放复位术49例(44.95%),内固定45例,开颅手术与骨折清创术同时进行4例,急诊手术12例,其余手术均在伤后2~3周内进行,关节脱位全部及时手法复位.颅脑损伤愈合优良率82.57%,病死率9.17%;骨折愈合率84.40%,延迟愈合4.59%,骨不连1.83%.结论颅脑损伤合并骨折脱位的治疗除及时开颅、保持呼吸道通畅外,适时进行去骨瓣减压术、亚低温治疗及尽早予以高压氧治疗能明显减轻(少)后遗症和降低死亡率;骨折仅少部分需手术复位、内固定,在伤后2~3周内手术,无需植骨.
作者:贾元光;税红莲;龚洪福;雍利军;何明方;梁兴泽;鲁勇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应用右胸小切口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右胸小切口对25例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矫治,对2例成年患者进行了二尖瓣置换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出现数天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1例残余漏.体外循环时间45~90min,主动脉阻断15~63min,平均输血200ml,平均胸引量110ml.结论右胸小切口,创伤较小,美观,对一些简单的小儿心脏病完全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但不适合诊断不十分明确,复杂的心脏病及成人换瓣手术.
作者:明波;漆志涛;梁青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锈钢金属丝重建硬性胸壁患者的方法和特点.方法统计15例行不锈钢金属丝重建硬性胸壁患者的资料,分析术中、术后的优缺点.结果用不锈钢金属丝编成金属网重建胸壁硬性结构是一种安全、手术操作简单的方法之一.结论不锈钢金属丝和尼龙纤维网是修补胸壁大块缺损的一种很好的材料.
作者:杨晓军;任光国;李强;陈利华;庄翔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静脉曲张微创刨吸术(Trivex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并推广的一项新型微创术[1,2].我院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应用该技术对6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了治疗,麻醉均采用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述碧;刘柳;向太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如未获有效的治疗,在应激状态下可发生垂体危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乃至死亡.垂体危象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漏诊.本文通过对1992年2月至2005年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4例垂体危象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改进本病的诊治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书涛;张启谊;李春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神经外科于1996~2004年收治6例鞍区异体松果体瘤.术前均未得到正确诊断,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肌上皮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主要为腮腺,发生于泪腺者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泪腺肌上皮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平;王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在动脉性出血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以及安全性.方法14例动脉性出血病例中,顽固性咯血5例,血尿3例,鼻出血4例及肝内出血2例.经DSA造影,明确靶血管后用明胶海绵或无水乙醇栓塞.结果插管成功率100%,14例患者术后随访4~13个月.止血成功率100%,且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栓塞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疗效肯定.对脏器动脉性出血的止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平;陈联盟;刘乐;谭培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联用倍他乐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使用普罗帕酮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同时设对照组20例单用普罗帕酮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每周心房颤动发作情况及心率的变化.结果房颤发作情况: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72.73%;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55.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明显减慢,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单用普罗帕酮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疗效较低,而加用倍他乐克后,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亚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解肥胖病程与患糖尿病风险的关系.方法①用身高、体重计测量,计算体重指数达到25kg/m2的肥胖患者,详细询问历年体重病史情况,以体重指数>25kg/m2为肥胖起始病程,再作OGTT试验.将肥胖病例152例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计算两组肥胖病程;②计算152例肥胖患者糖尿病组,糖耐量低减组的可能患病病程,并按肥胖者年龄分为20~34岁,35~49岁,50~64岁,>65岁4组,计算IGT、DM组及各年龄组IGT、DM的肥胖病程.结果152例肥胖患者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病程变化,经x2检验,P<0.01,有极显著的差异.25例IGT组肥胖病程(11.96±7.09)年,98例DM组肥胖病程(15.85±7.24)年,各年龄组肥胖病程20~34岁、35~49岁、50~64岁,>65岁,分别为(11±6)年,(14.659±4.694)年,(17.302±6.854)年,(24.6±9.18)年.结论肥胖是糖尿病发病不可忽视的因素,肥胖患者随病程延长患DM的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作者:王华;杜晓梅;陈文道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心肺复苏程序的佳配合,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8例心肺复苏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18例中,心肺复苏成功12例,6例无效.结论在心腹复苏中急救配合与护理是保证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发生率、治疗方法和临床转归.方法收集我院1996年6月至2005年6月住院的RM-ARF患者17例.所有病例检测血尿常规、大便OB、血清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血肌红蛋白(Mb)以及血电解质(Na+、K+、C1-、Ca2+、P3+、HCO3-)、肝功能(GPT、GOT、AKP)、肾功能(BUN、Scr)、血尿酸(UA)、血气分析和DIC全套、胸片、B超、心电图等.同时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全部病例尽早补足血容量和碱化尿液,并补充胶体;对受伤肢体进行局部对症处理,3例局部肿胀切开减压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同时采用利尿保肾、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血液净化等治疗.结果RM-ARF发生率占同期ARF 11.74%(17/108).病因:挤压综合征8例,酒精中毒5例,剧烈运动加烧伤3例,鞭子打伤1例.经综合治疗,本组2例并发MOF死亡(病死率¨.76%),1例截肢,15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出院.结论RM并非少见疾病,且非创伤性比例较高,其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主要病因;血清肌酶和血生化检测可提高RM-ARF诊断率;早期综合治疗和充分血液净化,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正秀;何洪斌;刘高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骨科自1995~2000年共收治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同时行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植骨术治疗50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良;冯敬;范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以确定等离子手术是否可以取代传统的腭咽成形术.方法80例确诊的患者在局麻下行软腭腭垂舌根等离子打孔消融术.结果主观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周口咽腔恢复正常形态.术后1个月,睡眠状态下心电监护仪监测,平均SaO2≥95%,术后6个月SaO2≥89%.有效率达92.5%.结论等离子消融术可以应用于临床,并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辉;郭朝先;郑天其;刘鹤;曾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NT-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中SOD和MDA水平的影响,并从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角度来探讨其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实验组(NR-3组)和假手术组.用改良Allen's WD法以6g×5cm致伤SD大鼠制作大鼠全瘫模型,经蛛网膜下隙导管于术后即刻,4,8,12,24h,3,7d注入NT-3 20μl(含NT-3 200ng),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打开椎板后蛛网膜下隙置管,不致伤,不给药.术后4,8,12,24h,3,7,14d取血离心,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SOD和MDA吸光度来检测其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SOD水平降低,损伤后3d达低水平,以后略有回升,脊髓损伤后MDA水平升高,伤后7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实验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NT-3能提高SOD水平和降低MDA水平,减少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损伤,从而保护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T-3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郭树章;任先军;廖冬发;欧阳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成批爆炸烧伤伤员救治组织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启动成都市紧急重大灾情救援系统,从本组3批81例爆炸烧伤的现场救治、救治组织领导、伤员及时合理分流、后续治疗等方面总结经验.结果3批81例伤员,治愈80例,治愈率99.99%.结论成都市急救中心和市应急办紧急重大灾情救援系统对成批爆炸烧伤伤员的救治组织效果满意.
作者:钟宇;陈大夫;李远建;勾承锐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