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冯敬;范兵
目的初步建立迈克酶学体外诊断试剂的溯源性.方法用日本临床化学会(JSCC)提供的酶学参考品(ERM)及迈克自产校准品同时校准迈克试剂,并测定新鲜临床标本及交叉测定校准品或参考品.结果ALT、AST、GGT、CK、LDH-L、AMS项目用参考品和校准品校准后测定临床标本的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迈克ALT、AST、GGT、CK、LDHL、AMS项目基本可溯源至JSCC-ERM,ALP则由于测量体系差异太大而不能进行溯源到该参考品.
作者:吴鸿君;李圃;罗云;刘鉴达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致残、致死率极高,目前对其采取手术治疗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院自1995年至2005年10年间共对5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刚;张生才;张卫东;可宗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剖腹阑尾切除的比较,发现腹腔镜阑尾切除(LA)手术是更加简易、实用、微创的方法.方法尽可能使用针式器械,使切口更小;将trocar的切口设计于隐蔽之处;贴近阑尾切其系膜,不套扎或用钛夹处理阑尾血管;或用超声刀处理阑尾血管,对LA术中的麻醉选择、并发症的预防以及LA与开放式阑尾切除(OA)的比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完成296例LA,12例转OA,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切口小巧.结论两孔法LA是一项具有独特优点的微创阑尾切除手术.
作者:王宁;黎前德;张伟;罗华;唐作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胃力康、威地美和吗丁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55例,随机分为4组:胃力康组、威地美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自应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后各组均作胃镜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以及镜下各项指标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前3组治疗4周后各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胃镜下所见各项指标积分亦明显降低,总有效率分为85.4%、92.1%、95.0%;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8.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力康、威地美和吗丁啉合用能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促进胃粘膜炎症的消退和糜烂粘膜的愈合.
作者:任权;杨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男,35岁.因潮热、盗汗、消瘦3个月,抗痨治疗2个月,突发精神异常2d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潮热、盗汗、消瘦,2个月前摄胸部X线片示双肺粟粒型结核,PPD 5U皮试强阳性.给予异烟肼0.3g/d,利福平0.45g/d,乙胺丁醇0.75g/d,吡嗪酰胺1.5g/d,抗痨治疗,每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及肝功、肾功1次.服药后除感恶心外无特殊不适.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谵语、幻觉、被害妄想,无发热、呕吐、抽搐.院外诊断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150mg/d,分3次口服,效果不佳而入院.查体:T 36.7℃,BP 120/75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双肺未闻及哕音,心率9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BIS和HRV及各频段的影响.方法把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ASA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RP组(实验组n=20)和FI组(对照组n=20)诱导用药方法相同.麻醉维持分别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RP组)和间断追加Fentanil 2μg·kg-1·h-1复合吸入异氟醚(FI组).观察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5min、切皮后5min、减压后5min、手术毕5min的MAP、SpO2、HR、HRV及各频段和BIS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麻醉诱导插管前、插管后5min、切皮后5min、减压后5min的MAP、LF、HF、LF/HF、HRV、BIS均明显降低(P<0.01;P<0.05),组间比较MAR、HR、LF/HF、HRV、BIS有明显差异(P<0.05);减压后5min、手术毕5min心率明显增快(P<0.01),插管前HR减慢(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效能可靠,且易于调控,更有利于脑功能恢复.
作者:赵清林;陈莉娟;沈娟;张劲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科学输血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和复发率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①新输血指征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率的影响;②成分输血对术后2年复发率影响.结果A组(采用新指征前)输血率为41.2%(89/216),术后感染率为21.3(46/216),B组(采用新指征后)输血率为18.0%(44/245),感染率为7.8%(19/245).A、B组之间输血率、术后感染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全血输注组)2年复发率36.8%(32/87),D组(红细胞制品组)为32.6%(15/46).C、D组之间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学输血使患者术后感染率显著降低,临床推广很有意义.
作者:胡阳;崔彬;林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ADHD儿童的气质特点以及不同气质类型ADHD儿童的临床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采用CCMD-3与全国标准化的儿童气质测查工具及艾森克人格测验对实验组儿童进行诊断与气质、性格分类,并给予气质管理以及临床干预.结果①ADHD儿童的气质类型以麻烦型及中间偏麻烦型占绝大多数(86.66%);②ADHD儿童的个性特征中以不稳定的内向和外向性格为主(76.2%),且在7~12岁的小学学习阶段尤为突出;③针对不同气质类型与个性特点进行综合干预效果优于单一手段的干预.结论对ADHD儿童的临床干预治疗要充分考虑其气质与性格特点,综合干预效果较佳.
作者:王文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油乳剂鸦胆子局部注射前庭大腺囊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鸦胆子局部注射治疗为观察组,另40例前庭大腺囊肿切开引流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疼痛时间和感染情况,以及跟踪随访6个月观察前庭大腺囊肿的复发率.结论鸦胆子局部注射前庭大腺囊肿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刘菁;谷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脐血输注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抗休克、抗感染、清创、换药、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过程中,烧伤后3d,开始输注新鲜脐血,平均每个患者输3次,总量平均420ml,每次间隔3~15d.结果36例患者输注脐血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睡眠改善,贫血恢复较快,创面愈合加快,无1例感染,全部治愈.结论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注脐血,可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提高免疫力,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李永忠;李云飞;韩阳云;龙小东;胡萍;刘少模;钟晓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8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68例患者的胆囊特点、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开腹原因及预后等.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中转开腹7例,占全组的1.5%,其中2例为术中出现严重医源性损伤,占0.43%.术后早期因并发症再次手术6例,占1.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来讲是安全的,但术中严重医源性损伤发生率仍然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康欣;李荣强;冯涛修;苏振飞;陈万;杨森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报告16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6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全部手术治疗,9例手术后放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手术应全切肿瘤结节,术后应放疗.
作者:李庆;熊献尧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然组织谐波在胆总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胆总管疾病患者采用自然组织谐波与基波对比研究.结果自然组织谐波在病灶回声、边界及后方回声、管腔透声、胆总管内外壁和周围管腔结构等方面,明显优于基波,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胆总管结石、胆总管蛔虫及残骸方面,胆总管内径<8mm时,自然组织谐波显示率为8/9例、3/3例,基波显示率为2/9例、1/3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组织谐波能清晰显示胆总管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胆总管疾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周鸿;史丽雅;张振玲;李健;王娟;卢漫;陈望;杨兴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其中西药结合治疗痤疮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痤疮搽剂、痤疮膏、及中西药同时内服外用3种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在90例患者中男性占66.70%,女性占33.30%.秋季发病占71.10%,其它季节占28.90%.治愈78例,好转12例,治愈率为86.67%.使用搽剂复发率为53.60%,使用痤疮膏复发率为80%,采用痤疮搽剂外用并同时内服中药,复发率为3%.结论外用痤疮搽剂的同时内服中药效果佳,复发率低.
作者:任素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多采用细胞学、生化、脱落细胞及胸膜活检,其阳性率低,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我院从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对25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对其病因进行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惠明;魏茂刚;何琳;陈丹;廖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儿科医生在产房进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筛查并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我院妇产科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出生的1836例新生儿于生后第2天作常规髋关节检查,对髋关节脱位体征阳性或可疑阳性请骨科医师会诊确诊并在生后1个月来院复查.结果共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例,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发病率1.6‰.结论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发现是早期治疗的关键.
作者:彭晓瑜;王新民;文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一清胶囊与复方炉希液联合对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轻、中度痤疮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一清胶囊,2粒/次,3次/d,同时外搽复方炉希液患处,睡前清洗面部以后,取复方炉希液涂于皮损处,稍加揉擦,停5~1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对照组60例,美满霉素(盐酸米诺环素)100mg,2次/d,口服,共2周,然后改为50mg,2次/d,1个月为1疗程;同时外搽复方炉希液患处,睡前清洗面部以后,取复方炉希液涂于皮损处,稍加揉擦,停5~1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一清胶囊对以炎性丘疹、脓疱为表现的轻、中度痤疮有效,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清胶囊联合复方炉希液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确切,无耐药性及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克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提高股骨骨折不愈合治愈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4月~2003年6月股骨骨折不愈合28例,均采用有限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扩髓,静力型固定骨折端并植骨.根据骨折部位生长情况改为动力型固定.结果28例6~10个月内均达临床愈合.邻近关节功能达正常,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带锁髓内钉静力固定能有效控制骨折处的剪应力,同时对骨折有一定的加压作用,可提供早期坚强的内固定,同时,植骨可以补充成骨基质,改善骨折部成骨能力并根据骨折生长情况改为动力型固定,是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的理想方法.
作者:肖睿;唐强;蔡程;裴富生;刘勇;单旭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总结分析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9例Mirizzi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按病理分型选择术式,均手术治愈,无并发症.获随访13例,随访时间2个月至5年,其中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余患者愈后好.结论Mirizzi综合征病理类型多样;术前诊断需综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为提高术前诊断率及防止胆管损伤需临床及影像学医生对其重视及提高理论认识;手术方法不同于常规胆道手术.
作者:王泓;文天夫;王向东;李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2003年5月以糖尿病、药物性皮炎入院.空腹血糖5~7mmol/L,餐后2 h血糖13~15mmol/L,糖尿病病史10年.查体见全身散在点状或片状红色皮疹,腹部为甚,伴瘙痒.自诉对动物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过敏,表现为全身红色皮疹和瘙痒.入院后予赛特赞、酮替芬、曲尼斯特口服抗过敏.住院第3d,患者受凉后感冒、寒战、发热,T 38℃~39℃,WBC12.6×109/L,N0.91.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在病人左前臂行优比灵R(1:10)皮肤过敏试验,结果阳性,拟行脱敏疗法.
作者:武仁华;袁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