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拉让;王俊平
本文从临床路径入手合理测算单病种的成本,以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探讨了在费用一定的情况下相关科室(病房、手术室、麻醉科)之间的分配办法.
作者:高国莉;于世鹏;朱志忠;于爱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药物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差错,本文通过对在丹麦奥尔胡斯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来观察并评估药物处理各个阶段中医疗差错出现的频率、类型和潜在的副反应,并提出控制临床用药全过程、减少药物副反应的建议.
作者:杜莉;陈英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疗风险管理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美国是较早进行医疗风险管理研究的国家,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通过对美国医疗风险管理情况的概述及与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对比,寻求规范我国医疗风险管理的可借鉴之处.
作者:连斌;许敏;孔令曼;许苹;罗旭;秦婷;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疗质量涵义的扩展对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下的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对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作了探讨.
作者:曹艳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了解国内外医疗风险的研究现状,借鉴其他行业建立预警机制的方法,结合医疗风险的特点和成因对我国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提出简单的构想.
作者:许苹;孔令曼;秦婷;连斌;罗旭;许敏;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输血领域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血液产品质量的基础.按照WHO全球输血安全战略要求及卫生部血液质量管理规范,宝鸡市中心血站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研究,编著了近50万字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主要包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记录表格、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有关法律法规等.通过试运行和自我初步评估,体系符合该市输血工作实际,操作性、实用性比较强,效果比较明显.
作者:郑拉让;王俊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疗服务模式是医院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中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经济条件、保健需求和疾病种类的不断变化,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医疗服务模式向着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也要求更加合理、合法地在竞争中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陈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不同付费方式对医疗费用控制力各有不同,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有明显影响.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付费方式一直是政府、保险业和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我院在单病种付费方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结果表明,实行单病种限价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增强服务效益,控制医疗成本,减少医疗费用等.应该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重点控制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以及医疗成本.
作者:于世鹏;朱志忠;高国莉;于爱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文章从选择病种、制定临床路径、成本测算、价格追踪和调整顺序等方面探讨了实行单病种限价成本测算的具体方法.目的是为了确定合适的价格,既保证医院有一定的赢利空间,又能使病人得到较好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于爱东;朱志忠;于世鹏;高国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院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的方法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原理,建立全员参与的三级质量控制网络,不断修订完善质量标准和考评体系,狠抓质量教育,改进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等.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高医疗质量、高病人满意率和高经济效益的良好成果.文章对实践过程做了论述.
作者:陈莉萍;陈明秀;刘纯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实施单病种限价以来医药费用和相关医疗质量指标的变化.方法实施限价前后费用及医疗质量指标比较.结果经过1年多的实践,收治符合单病种限价病人343例,病人费用较原先有大幅度下降,平均住院日及术前住院天数缩短,用药较合理,病人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服务.医院收治的病人数量大幅增加,收入增加,病人药品费用明显下降,科室的知名度显著提高,扩大了在周边地区的影响.结论单病种高限价收费能够有效控制不合理的医药费用,对人民群众有利,对规范医院管理和提高医疗质量有促进作用.
作者:朱志忠;于曼玲;于爱东;于世鹏;张西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在我国多家医院实施,其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审核工作涉及内容较广,审核中易产生一些问题,对于处理这些问题方式的掌握,将有助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王刚;张婕;秦海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现阶段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①医保制度的实施对医患产生重大影响;②市场机制引入使医疗行业竞争加剧;③医院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存在不足;④医疗期望值和现实反差增加了医患矛盾;⑤不同收入存在不同医疗需求.应对措施:①更新观念、强化意识,提高医疗质量;②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③强化医疗质量标准化管理;④加强人才、学科建设.
作者:徐军;凌玲;郑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介绍了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目前部分医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情况,提出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风险意识教育,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护理记录质量,可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孙玫;杨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陕西铜川,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和古城西安之间黄土高原上,以煤炭和古老的耀州瓷闻名于世.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转变为全新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如何围绕病人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管理体系,制定了考核量化标准,明确了目标方向,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护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疗风险的防范在医疗风险管理过程中可有效消除不必要风险的发生.目前我国医疗安全管理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处理上,对如何防范风险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本文通过构建医疗风险防范调控体系的基本框架,从行业管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医疗责任保险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如何降低医疗风险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连斌;秦婷;吴琼;许苹;罗旭;郭雯琼;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文章就河南省正阳县在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作了浅显的探讨.
作者:赵永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了缩短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铺巾时间.方法成立活力QC小组,采用QC小组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解决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铺巾时间长的问题.结果通过10个月的实施,两年的效果检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铺巾时间由10~12分钟缩短到4.38~6分钟.结果QC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素质,改进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郑三女;黄惠琼;吴佩焰;朱丽娟;黄月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风险的变迁使其含义趋于完善,同时由于人类认识的发展,相对于医疗卫生体系的不同范围,医疗风险有着不同的含义,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医疗风险本身和我国现有医疗卫生体系共同决定了我国医疗风险管理现状的不完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地认清这一现状,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预警机制,尽可能地把我国医疗风险降到小.
作者:许苹;郭雯琼;许敏;连斌;罗旭;吴琼;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