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赵开俊

关键词:硫普罗宁,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摘要:硫普罗宁(凯西莱)作为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被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探讨该药的临床效果,笔者做了以下的观察和研究.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抑郁障碍患者与焦虑障碍患者的CPAI-2测评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与焦虑障碍患者人格特征的差异.方法使用本土化的人格测量工具<中国人个性测量表2>(CPAI-2)对抑郁障碍患者和焦虑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在一般人格特征上两类人群在新颖性、多元思考、理智-情感、阿Q精神、老实-圆滑、人际触觉等6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病态人格特征上两类人群在焦虑紧张、抑郁、病态依赖、兴奋性、脱离现实等5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抑郁障碍患者和焦虑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存在有共性和个性.

    作者:林芳;周霞;张岚;张妙清;梁耀坚;张树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异烟肼致精神病发作1例

    患者,男,35岁.因潮热、盗汗、消瘦3个月,抗痨治疗2个月,突发精神异常2d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潮热、盗汗、消瘦,2个月前摄胸部X线片示双肺粟粒型结核,PPD 5U皮试强阳性.给予异烟肼0.3g/d,利福平0.45g/d,乙胺丁醇0.75g/d,吡嗪酰胺1.5g/d,抗痨治疗,每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及肝功、肾功1次.服药后除感恶心外无特殊不适.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谵语、幻觉、被害妄想,无发热、呕吐、抽搐.院外诊断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150mg/d,分3次口服,效果不佳而入院.查体:T 36.7℃,BP 120/75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双肺未闻及哕音,心率9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输卵管系膜囊肿扭转坏死误诊1例

    患者,女,12岁.于2004年4月14日,无明显诱因突感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腹泻.到我院外科求治,给予口服元胡止痛片,青霉素胶囊,肌注阿托品后疼痛好转.4月15日10am上体育课后又出现下腹痛,持续不缓解,11pm再次到外科给予磷霉素、山莨菪碱、静滴疼痛未减轻,B超提示下腹囊性占位于4月16日12时转妇科治疗.月经史:末次月经2004年4月1日,量中、色红、无痛经史.

    作者:胥迎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神经营养素-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中SOD和MDA的影响

    目的观察NT-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中SOD和MDA水平的影响,并从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角度来探讨其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实验组(NR-3组)和假手术组.用改良Allen's WD法以6g×5cm致伤SD大鼠制作大鼠全瘫模型,经蛛网膜下隙导管于术后即刻,4,8,12,24h,3,7d注入NT-3 20μl(含NT-3 200ng),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打开椎板后蛛网膜下隙置管,不致伤,不给药.术后4,8,12,24h,3,7,14d取血离心,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SOD和MDA吸光度来检测其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SOD水平降低,损伤后3d达低水平,以后略有回升,脊髓损伤后MDA水平升高,伤后7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实验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NT-3能提高SOD水平和降低MDA水平,减少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损伤,从而保护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T-3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郭树章;任先军;廖冬发;欧阳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8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8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68例患者的胆囊特点、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开腹原因及预后等.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中转开腹7例,占全组的1.5%,其中2例为术中出现严重医源性损伤,占0.43%.术后早期因并发症再次手术6例,占1.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来讲是安全的,但术中严重医源性损伤发生率仍然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康欣;李荣强;冯涛修;苏振飞;陈万;杨森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不典型肺结核27例临床分析

    近十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在全世界都有增高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而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其胸部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常常给诊断带来困难.现搜集我院1999年4月至2005年6月不典型肺结核27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8例心肺复苏患者的急救配合与护理

    目的探索心肺复苏程序的佳配合,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8例心肺复苏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18例中,心肺复苏成功12例,6例无效.结论在心腹复苏中急救配合与护理是保证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不同的晶状体摘除术式对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的影响

    目的比较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中不同的晶状体摘除术对患者视力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76例(76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者进行晶状体摘除时,分别使用ECCE/PHACO或晶状体切割术式.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9个月,观察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CCE/PHACO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视力低于0.1者5例(20%),高于0.3者10例(40%).晶状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视力高于0.3者7例(13.7%),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并发症前者出现明显虹睫炎者7例(28%),后者出现虹睫炎者42例(82.35%),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视网膜脱离复发和PVR发生率前者出现5例(20%),后者出现6例(11.7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CCE/PHACO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术后视力恢复明显好于晶状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完整的晶状体囊膜屏障作用可以减少眼前节的并发症.ECCE/PHACO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展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妊娠期感染1例

    患者,26岁,已婚.因双侧注射式隆胸4年,停经7月余,左侧乳房红肿疼痛10余天入院.4年前,患者于当地县医院行双侧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具体注射剂量、部位不清),隆胸术后未感特殊不适.近一年来患者自觉左侧乳房有多个肿块,无红肿疼痛.7个月前患者停经,当地医院检查为早孕,20余天前患者出现咳嗽,流清涕,当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病毒对症治疗(具体方案欠清).

    作者:孙明亮;刘勇;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重组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抗SIVmac251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MIP体外抗猴艾滋病毒SIVmac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分别在SIVmac接种前后将敏感细胞系与重组vMIP作用,检测细胞系病变(CPE)情况和病毒滴度水平,培养上清P27抗原水平.结果先用重组vMIP处理过的细胞,病毒感染后细胞病变程度很轻,培养上清P27抗原和病毒滴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先感染病毒再用重组vMIP处理组,病毒P27抗原水平和细胞内病毒滴度水平也显著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如先用重组vMIP处理后感染病毒组.结论重组vMIP有明显的抑制病毒进入靶细胞和保护靶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作用,进入靶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已感染细胞的病毒抑制作用;说明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止病毒进入靶细胞,同时可能也通过某种机制抑制细胞内SIVmac病毒的产生.

    作者:闫莉;孙晗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不锈钢金属丝重建硬性胸壁15例

    目的探讨不锈钢金属丝重建硬性胸壁患者的方法和特点.方法统计15例行不锈钢金属丝重建硬性胸壁患者的资料,分析术中、术后的优缺点.结果用不锈钢金属丝编成金属网重建胸壁硬性结构是一种安全、手术操作简单的方法之一.结论不锈钢金属丝和尼龙纤维网是修补胸壁大块缺损的一种很好的材料.

    作者:杨晓军;任光国;李强;陈利华;庄翔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垂体危象24例临床分析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如未获有效的治疗,在应激状态下可发生垂体危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乃至死亡.垂体危象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漏诊.本文通过对1992年2月至2005年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4例垂体危象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改进本病的诊治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书涛;张启谊;李春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8例抑郁症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予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GI-SI)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与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疗效接近,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结论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药,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第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林卓毅;余英仪;陈永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BIS和HBV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BIS和HRV及各频段的影响.方法把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ASA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RP组(实验组n=20)和FI组(对照组n=20)诱导用药方法相同.麻醉维持分别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RP组)和间断追加Fentanil 2μg·kg-1·h-1复合吸入异氟醚(FI组).观察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5min、切皮后5min、减压后5min、手术毕5min的MAP、SpO2、HR、HRV及各频段和BIS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麻醉诱导插管前、插管后5min、切皮后5min、减压后5min的MAP、LF、HF、LF/HF、HRV、BIS均明显降低(P<0.01;P<0.05),组间比较MAR、HR、LF/HF、HRV、BIS有明显差异(P<0.05);减压后5min、手术毕5min心率明显增快(P<0.01),插管前HR减慢(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效能可靠,且易于调控,更有利于脑功能恢复.

    作者:赵清林;陈莉娟;沈娟;张劲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灯盏花素针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用灯盏花素针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4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40例对比,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报告如下.

    作者:杨旭;曹成基;李林辉;韩芸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老年性枕部减速对冲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性枕部减速对冲性伤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17例枕部减速对冲性伤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术后均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并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脱水、护脑、对症、支持、防治并发症等治疗.结果存活12例,其中良好5例,中残3例,重残4例,死亡5例.结论老年性枕额对冲性伤是一种较为危重、复杂及特殊的颅脑损伤,及时充分的开颅减压术是救治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旭;黄志雄;关国梁;刘成辉;林启明;林倩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患者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病人的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病及补充治疗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患者分两组,调查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状况,补充及非补充治疗情况.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有不同比率的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病.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应补充水溶性维生素,预防或治疗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

    作者:刘娱;董兴兰;李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两种保留灌肠法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保留灌肠的佳方法.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双腔气囊尿管法进行灌肠,观察组采用胃管点滴法进行保留灌肠,连续灌肠5d,共计300人次.比较两组方法疗效.结果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溢出少,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采用双腔气囊尿管法进行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较胃管点滴法好.

    作者:易梅;刘健;付桂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TriVex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62例麻醉分析

    静脉曲张微创刨吸术(Trivex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并推广的一项新型微创术[1,2].我院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应用该技术对6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了治疗,麻醉均采用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述碧;刘柳;向太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晚期肾结核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和主要诊断方法.方法对1998~2004年间收治的40例晚期肾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中,尿常规异常30例,尿AFB阳性6例,Tb-PCR阳性10例,KVB+IVU检查40例,膀胱镜检查30例,逆行插管造影5例,B超检查40例,CT检查20例,核磁共振水成象(MRI)检查6例;38例作肾、输尿管切除,2例肾部分切除,术后病检均为肾结核,术后随访38例均治愈.结果晚期肾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尿常规常有异常表现,AFB、Tb-PCR阳性率低;B超可作为筛选肾结核的检查手段,确诊应综合KUB、IVU、膀胱镜检查逆行造影,必要时作CT、MRI检查.

    作者:刘利权;郑勇;李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