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妮;黄建
麻醉科作为一个新兴的临床学科,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麻醉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麻醉学科的建设管理和技术水平同其他学科一样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发展为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治疗及危重医学的综合性学科.成为消除病人痛苦、保障病人安全、促进医院良好运转和危重病人救治的重要临床科室.
作者:李运福;王泉云;罗方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喉癌的治疗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873年奥地利外科医生Billroth首次行喉全切除术治疗喉癌,为喉癌的治疗奠定了基础.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20世纪70年代部分喉切除术得以广泛开展,其生存率并不低于同期病例采用全喉切除治疗者,80年代以来开展了喉癌的综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进入90年代,喉癌治疗的重点转移到功能保全性根治术上,即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并配合术前或术后放、化疗来缩小切除范围,以保全患病器官的功能和扩大手术的可行性.而具体治疗方案必须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部位、范围、年龄及全身健康情况和有无转移来决定,本文将主要根据喉癌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目前喉癌的治疗现状作一述评.
作者:刘世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用灯盏花素针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4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40例对比,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旭;曹成基;李林辉;韩芸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女,78岁,因右侧腹隐痛20+d于2002年11月26日来院就诊.查体:右侧腹可扪及一巨大囊性包块,表面光滑,无压痛,位置固定.CT示:右侧腹腔内横切面径线约13cm×13cm大小,上下径超过15cm的囊性肿块.于11月9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囊性包块位于升结肠系膜内,约25cm×15cm×15cm大小,囊内容物为棕褐色胶冻样粘稠液体、混血凝块,总量约3000ml,行囊肿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检:右半结肠肠源性囊肿.
作者:曾建江;李学颖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和聚明胶肽预充对体外循环病人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明确两种胶体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 Ⅱ~Ⅲ级二尖瓣置换病人40例,随机分成贺斯组20例或菲克雪浓组20例,分别用两种胶体作为预充液,观察病人手术前、肝素拮抗后20min、术毕2h和术后24h血流动力学(HR、MAP、CVP),以及手术前和术后24h凝血功能(PT、APTT、FIB、ACT、HCT、PLT)指标.结果两组病例在以上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凝血功能两组组内比较术后24h的PLT、FIB、HCT均低于手术前(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适量贺斯和菲克雪浓应用于CPB作为预充液的一部分,对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蔡兵;黄晓波;谢东篱;兰志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当前,在医疗纠纷愈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形势下,如何降低医源性医疗风险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当务之急.作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效防范和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将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维护医院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医学科学事业发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作者:孟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108只眼不同程度近视(-2.50D~-12.00D)分为3组:Ⅰ组为-2.50D~-6.00D、Ⅱ组为-6.25D~-10.00D、Ⅲ组为-10.25D~-12.00D进行LASEK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时,3组的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分别为95%、93%和61%,在±0.50D以内者分别为87%、85%和29%.术后裸眼视力达到0.5或以上者分别为100%、100%和89%,达到1.0或以上者分别为97.8%、91.5%和31%.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LASEK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田萍;陈豫川;宇成达;陆岩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余年,加重伴发热1周入院.根据病史、体征及血常规、胸片检查,入院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发病以来,小便正常,无腰痛、膀胱刺激症状.给予患者可乐必妥注射液(日本第一株式会社生产)0.5g静脉滴注,1次/d,舒氟美0.1g口服,2次/d.2d后,患者出现不能自主排尿且膀胱充盈,予以导尿1000ml左右,后留置导尿,考虑可能是由可乐必妥所引起,舒氟美无此不良反应,停用该药.次日,拔出尿管,未做处理,患者能自行小便,此后未再复发.
作者:林源;杨伟利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双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诊断脂肪肝的价值.方法正常组66例,脂肪肝组32例.所有病例均行双回波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1次屏气扫描,同时获得同相位和反相位全肝图像,分别测定肝脏、脾脏的信号强度,计算肝脾信号比值(肝脾比值=肝脏信号强度/脾脏信号强度),检查两组信号强度及肝脾比值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反相位上脂肪肝组肝脏信号(168±23)ms,明显低于脾脏信号(183±19)ms,而正常组肝脏信号(195±25)ms高于脾脏信号(175±19)ms,两组间信号强度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比值分别为脂肪肝组(0.91±0.04),正常组(1.12±0.08),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相位上脂肪肝组肝脏信号为(213±22)ms,正常组肝脏信号为(219±26)ms,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比值分别为脂肪肝组为(1.18±0.13),正常组为(1.26±0.15),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双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能准确地诊断脂肪肝.
作者:蹇素;张小明;曾南林;蹇朴;翟昭华;舒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后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疗效.方法对2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经乳突进路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并同时一期完成鼓室成形手术.结果经1年以上随访观察,术后外耳道基本接近正常,鼓膜形态良好,鼓膜成活20耳(95.2%),获干耳.继发穿孔1耳(1.26%),外耳道狭窄(1.26%),面瘫1例(1.26%).听力提高18耳(86%),无改变3耳(14%),无耳鸣,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同期行鼓室成形术,不仅能根治病变,而且同时提高听力,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肖世强;王建洪;程奇;胡春莉;颜光堂;王小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诊治的方法、效果.方法通过临床症状、鼻咽侧位X线摄片、纤维鼻咽镜检查及多道睡眠监测法(polysomnography,PSG)诊断OSAHS 70例,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通气不足)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5次/h,伴随血氧饱和度降低≥3%以上的患儿诊断为OSAHS.对其中64例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的患儿行手术治疗,3例伴鼻窦炎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结果有57例完成了术后随访及PSG检查,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2个月内复查PSG表明AHI、低血氧饱和度、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次数等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有3例高血压患儿术后2例5~10d血压恢复正常.3例伴鼻窦炎鼻息肉者术后1~2个月复查鼻塞,头昏痛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儿童OSAHS有其自身特点,诊断主要依靠PSG,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儿童OSAHS的常见原因,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并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杨洪斌;梁传余;刘隆跃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为临床预后判断,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髓母细胞瘤中的uPAR表达.结果 50例髓母细胞瘤中均有不同程度uPAR表达,以中、高阳性率为主,阳性染色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结论 uPAR在髓母细胞瘤中主要呈中、强表达,揭示uPAR在其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高利民;毛伯镛;张尚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我院外科1984年11月至2004年11月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221例,根据受伤后的时间、骨折类型、有无血管神经并发症以及骨折畸形连接、肘内翻畸形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大多数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肘内翻的发生率较低.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陶步云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鼻粘膜创面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鼻粘膜创面用bFGF换药的治疗组30例,与鼻粘膜创面用传统方法换药的对照组30例,从修复天数和粘膜修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bFGF治疗组粘膜修复平均天数(1.93±0.64)d短于传统换药对照组(7.37±2.24)d,t检验(t=12.95,P<0.001).治疗组治愈率(100%)高于对照组(80%),卡方检验(χ2=6.67,P<0.05).结论 bFGF能明显促进粘膜创面愈合,明显缩短修复时间.
作者:何刚;敖敏;杜泽秀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genistein对人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代谢和DNA合成的影响,并深入探讨genistein影响催乳素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观察genistein作用后催乳素瘤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及cAMP/cGMP的变化.方法采用MMT和[3H]TdR掺入实验检测genistein对人催乳素瘤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通过PKC活性及cAMP和cGMP含量测定,深入探讨genistein影响催乳素瘤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制.结果①Genistein抑制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并呈剂量依赖性;②与空白处理组相比,使用PKC的激动剂PMA处理培养的人催乳素瘤细胞时可使胞膜和细胞总PKC活性浓度均升高,但genistein(10 μ mol/L)作用15min后,胞浆、胞膜和细胞总PKC活性均下降;③Genistein作用于人催乳素瘤细胞15min后,胞内cAMP水平显著升高,而cGMP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实验结果为探讨genistein抑制催乳素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提示,genistein对催乳素瘤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是细胞内多信息系统相互整合的结果.
作者:黄海;邹自英;袁成良;赵碧;胡晓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女,24岁,未婚.反复外阴胀痛伴包块3+年,加重3d入院.3+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外阴左侧胀痛,继之出现包块,无畏寒发热,无外阴瘙痒,无白带异常,无月经改变,无痛经.自服消炎药后包块消失.曾反复多次发作,以月经净后或性生活后加重.3d前因月经净后同房,继之出现包块,且逐渐增大,以致行动不便,服消炎药后无效而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正常.妇科检查:左侧大阴唇偏内有一鹅蛋大的包块,表面充血,触痛,内侧有波动感.血常规检查正常.入院诊断:左侧前庭大腺脓肿.行切开引流术.术中见:切开后引流出暗红色粘稠的不凝固的血液约30ml,并行前庭大腺囊肿剥除术.术后送病检结果示: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消炎对症治疗11d后痊愈出院.
作者:杨武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对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对健康体检496例、各期肿瘤163例、肿瘤术后监测者29例的12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同时使用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496例健康体检者中6例超出参考值范围,163例肿瘤患者中133例异常,阳性结果占81.59%;29例术后监测者中3例异常.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对肿瘤早期诊断有较大潜力,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的早期筛查、预后及疗效观察.
作者:宋晓玉;李力;熊英;胡新民;范仲元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38岁,已婚.因下腹剧烈疼痛1d于2004年11月16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11月初,正常.入院日晨起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坠痛,伴肛门坠胀,恶心欲呕.查体:下腹正中及左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移浊(-).妇检:宫颈举痛,子宫后位,正常大,欠活动,压痛(+ +),左附件区囊性占位(6.3cm×2.7cm),盆腔少量积液,行后穹隆穿刺抽出少许淡黄色液体.
作者:刘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从2000年2月至2005年4月,我院开展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513例,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积累一些手术操作经验,后150例对一些习惯性操作进行改进,目的在于扩大手术适应证、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峰;刘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严重性鼻腔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其定义对医生判断病情和选择治疗方案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对评价治疗效果、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国内目前对严重性鼻出血的诊断仍无统一标准,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是耳鼻咽喉科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加林;梁传余;王力红;刘世喜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