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华;孙惠华;金贵主;冯莉
患者,男,65岁.因头昏痛,右侧肢体乏力7d,意识不清5h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浅昏迷,右侧瞳孔3.0cm,光反射迟钝,左侧瞳孔2.5cm,光反射正常,颈软,右侧肢体肌力Ⅱ级,巴氏征(+),左侧肢体肌力Ⅲ级.
作者:何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57岁.干部.因反复短暂性记忆力障碍1个月,突发近期全面遗忘1h入院.入院前1个月,出现短暂性记忆力障碍,伴头昏,无意识障碍,无心慌,无头痛,无肢体活动障碍,未作任何处理,后反复发生数次.
作者:刘淑容;李勇;毛立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对439例胎膜早破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中,感染占首位(52%),早产胎膜早破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胎膜早破者尤其是早产胎膜早破者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加.结论应积极预防感染因素引起胎膜早破的发生,尽可能减少易发因素.胎膜早破的治疗包括正确使用宫缩抑制剂,合理应用抗生素,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和恰当的分娩方式.根据不同孕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案应个体化.
作者:李延;黄宇;陈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甲硝唑盆腔灌注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盆腔脓肿手术治疗者随机分为盆腔灌注组与静脉滴注组,1g/d,两组均同时应用氨苄青霉素8g/d,连续应用5d,比较两组的术后体温、血象、腹部体征、胃肠道反应等情况.结果盆腔灌注组体温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为2.45±0.53d,静脉滴注组为4.56±0.71d,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盆腔灌注组中50%病例白细胞总数在术后3d降至正常范围,7d均降至正常范围内,静脉滴注组仅30%在术后3d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81.8% 7d降至正常范围;盆腔灌注组有6.1%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静脉滴注组的83.3%的发生率(P<0.01).结论氨苄青霉素配伍甲硝唑盆腔灌注或静脉滴注均可有效治疗盆腔脓肿,盆腔灌注优于静脉滴注.
作者:蒲红英;邹小秋;贺建华;王滟;杨业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35岁.低热,咳嗽,右胸下部疼痛不适1周来我院就诊.体检: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叩诊浊音.X线表现:后前位胸片,右上肺第一前肋间有少许斑点片状模糊影,为渗出性病灶,直径约0.5~1cm.
作者:吴承松;代应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1991年12月~2001年12月门诊和住院收治的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07例,其中误诊25例.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同道们对该病的重视,减少误诊机会.
作者:王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膝关节镜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具有创伤性小、诊断准确率高、恢复快、合并症少、术后痛苦轻等优点[1].我院从2000年10月至2002年3月采用该技术共诊治了50例病人.术前后均给予了积极精心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作者:黄莉;左明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中髂内动脉注射顺铂治疗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开腹后,暴露髂内动脉,将顺铂(60mg/m2)用2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两侧髂内动脉,每侧10ml.结果全身麻醉复苏后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中,患者发生较严重的呕吐,先期注射恩胆西酮可防止呕吐发生;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瘤生存.结论术中髂内动脉注射顺铂治疗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何佳;胡家骆;杨业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女,23岁.因头痛、乏力、咳嗽1d就诊.体格检查:T 37.4℃,P 80次/min,R 20次/min,BP 13.3/6.7kPa,神志清晰,咽部充血,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WBC 6.7×109/L,N 0.73,L 0.27.因当地上呼吸道感染有小流行,即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陈宏平;花学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或髂内动脉栓塞术(internal iliac artery embolization,IIAE)治疗产后大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不同原因的产后大出血采用明胶海绵为栓塞剂行UAE,或IIAE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栓塞成功,止血效果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UAE或IIAE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有效方法,它具有止血迅速、疗效肯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保留子宫等优点,是替代子宫切除治疗产后大出血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汤一川;钟影;邹光友;张笑梅;付稼虹;柳怡;张勇武;颜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卵泡发育障碍性疾病,青春期及生育年龄阶段妇女的人群患病率约5%~10%;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稀少及至闭经,多毛、肥胖、不育、痤疮、黑棘皮症、乳房萎缩倾向等;主要的病理组织改变集中在卵巢,卵巢体积增大,白膜增厚,间质增生变硬,皮质内存在多个处于发育和闭锁时期的小卵泡,卵巢呈现多囊状改变,无成熟卵泡及排卵[1].
作者:杨业洲;何佳;陈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2002年9月3日在给一患者滴注20%脂肪乳后发生了血栓性静脉炎,经及时治疗和护理终完全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月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特殊部位烧伤发病率较高,约占各种烧伤的50%以上,由于其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特点,烧伤所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对机体的影响也较其他部位严重.后期常发生瘢痕增殖或挛缩,严重者还发生体表组织和器官的毁损或肢体的伤残.这不仅引起外观上的畸形,而且导致一定程度的生理功能障碍.因此,后期整复的任务是既要修复或重建丧失的功能,又要矫正畸形以达到形态上的改善,而获得满意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特殊部位烧伤后瘢痕畸形的后期整复,并以头面部、颈部、骨关节、手部和会阴部为主.
作者:潘宁;钟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孕妇,28岁,孕29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B超显示:胎儿双顶径8.0cm,头位,胎心、胎动均好,胎儿脊柱排列整齐,连续性好,羊水大深度12.0cm,指数33.0cm,胎儿腹部饱满,腹围27.5cm,胎盘厚2.9cm,Ⅰ级,胎儿腹部见多个无回声暗区,呈网状排列,实时观察肠袢有缓慢蠕动,超声诊断:①宫内孕单活胎;②胎儿下消化道畸形(空回肠闭锁);③羊水过多.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例1,28岁,G3P1,因停经40d,于1997年8月13日以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入院.末次月经1997年7月3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既往月经周期规则.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轻度糜烂,无举痛,宫体后位、稍大、活动、质中,双侧附件无压痛、触痛,未扪及包块.小便HCG阳性.
作者:陈静;吕晓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男,55岁.因右腰痛伴血尿20d,于1996年4月22日入院.查体:T 37.8℃,右肾区叩击痛.尿中脓球/Hp;B超:右肾门处结石伴重度积水.K.U.B+I.V.P:右肾盂1.5cm×2.0cm结石,右肾不显影;
作者:李开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要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单靠住院治疗是不够的,系统全面的出院指导对患者的自护能力,维持血糖稳定,防止和延缓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152例病人的实施情况调查,现总结如下.
作者:唐怀蓉;张琼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男,62岁.于入院前1天劳动时突感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急诊入院.既往无特殊.
作者:杨宝宏;杨进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对胎儿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3月至8月、2000年4月至2002年5月住院待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对照1组和2组各60例,试验组口服米非司酮25mg bid×3d,对照组1缩宫素2.5U+5%GS 500ml静脉缓滴qd×3d,对照组2不予任何药物,自然分娩.对受试者用药前后母血浆及脐血浆内皮素(ET-1)水平作同步监测.产后对胎盘绒毛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用药前试验组及对照组1、2血浆ET-1(pg/mg)分别为74.32±18.62、72.79±32.80、76.02±28.57,P>0.05.用药后试验组与对照组1、ET-1为76.68±25.44、79.82±23.75,与用药前三组两两比较P>0.05.胎盘光镜观察:三组绒毛、合体滋养细胞清晰完整,合体细胞结节、三级绒毛干及肌性小动脉计数P值均>0.05.电镜观察:试验组、对照组2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丰富、清晰.胞浆内溶酶体、线粒体等重要细胞器形态正常,结构完整.细胞核核膜完整,未见核固缩及核碎裂.新生儿结局: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7.结论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未引起绒毛血管内皮细胞及胎儿内皮细胞损伤,ET水平正常,新生儿结局良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引产新药.
作者:吕群;游华蓉;鲁美丽;蒋芝蓉;曾磊;章培;杨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巨大肌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特点.方法选择直径≥10cm的子宫颈肌瘤26例作研究组,并以同期30例直径<10cm的子宫颈肌瘤作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和手术情况.结果子宫颈巨大肌瘤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限、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子宫颈巨大肌瘤手术难度大,有一定危险性.采取剥离瘤体、游离输尿管、髂内动脉结扎、盆腔纱布压迫、经阴道血浆管引流等措施可减少手术出血,防止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陈洪彬;阳志宁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