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益民;王泽容;李正锡;周同甫;夏礼勤;金仲和
患者,男,37岁.反复心悸8年,再次发作3天,夜间突发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于2000年8月13日急诊人院.8年前患者常在感冒后出现心悸、轻微胸闷,持续1~2小时,不伴胸痛.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于感冒后就诊,HR120~130次/分,能胜任体力活.人院前1年体检发现血压升高,高140/110mmHg(1mmHg=0.133kPa),多数130/100mmHg,未降压治疗.
作者:黄玉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例U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抗心绞痛常规药物基础上,治疗组(19例)用降纤酶5U(首剂10U)加入N.S1 50ml中静滴,隔日1次共6次;对照组(21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右旋糖酐-40,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共10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及71.43%,二组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61.90%,组间Ridit分析前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并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及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降纤酶对UAP有较好疗效,并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性.
作者:向征;宿博;宋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四川省医学会是自然科学类社会团体,自1979年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继续医学教育、卫生科普宣传、医学科技决策论证、医学科技服务等项活动,是发展医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作者:徐蜀生;邵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估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6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4~39月)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调查.结果 34例(77.3%)心绞痛消失,心绞痛改善≥2级8例(1 7.8%),改善1级2例(4.4%),总有效率为95.5%.再狭窄1例,1例猝死.无新发和再发心肌梗死,无冠状动脉搭桥术.21例平板运动分级试验:20例运动做功量≥6MET,1例运动试验阴性,随访时运动做功量与术前比较显著增高(P<0.01).40例超声心动图检测:29例左室射血分数≥50%.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随访时射血分数和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脉内支架植入对心绞痛的治疗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增加患者运动的耐受性和改善运动时心肌灌注,术后再狭窄率较低.
作者:陈家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23岁,已婚.因突发性脐周疼痛3小时,于2001年9月2日8:00急诊入院.人院查体,T36.4 C,P96次/分,R24次/分,BP 0/0kPa.面色苍白,急性失血面容,反应差,四肢厥冷,脉搏细弱.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未见异常,腹膨隆,肌紧张,下腹及右下腹压痛明显,移浊强阳性,门诊以腹痛待诊阑尾炎?收入院,经会诊后腹腔抽出不凝之血液5ml,小便HCG阳性,诊断:G3P+12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于8:30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右侧输卵管均正常,左侧卵巢1.5cm×1.5cm大小,右侧卵巢有3cm×3cm破口,边缘不规则,见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活动性出血厉害,在血液内找到胚芽约0.5cm长.
作者:王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例1,29岁,G2P1.因停经37+2周腹部隐痛2月,加重2天,胎动消失5小时入院.查体:T36.5℃,P90次/分,R24次/分,BP14.67/9.33kPa.表情痛苦,被动体位,腹部膨隆,全腹肌紧张,触痛明显,子宫轮廓不清,腹壁触及胎儿肢体感明显,未闻及胎心音.妇科检查:宫口未开,不能触及胎儿先露部.B超提示:足月宫内孕死胎.病人孕期一直未作产前检查,自诉2月前出现腹部隐痛,尤以胎动时疼痛加剧.入院诊断为:①子宫破裂.
作者:罗翠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胃下垂是指站立位时,胃小弯低点下降至髂嵴连线以下.以往诊断多靠临床表现和X线钡餐透视.我院超声科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从3283例胃超声检查的患者中检出胃下垂47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朝晖;王珂;张明兴;熊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收集了1990~1999年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桥本病者49例,结合文献分析其误诊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赵亚娟;贾卫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更好的胆囊切除术的方法.方法我们对近2年收治的100例胆囊切除术的病人手术作了一些技术改进,包括:右肋缘下斜切口(4~6cm),不切断腹直肌;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分别用钛夹夹闭,不行腹腔深部打结;剥离胆囊床前将胆囊内胆汁抽空,用电刀剥离胆囊边切边止血,不缝合胆囊床.结果腹部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在直视下操作安全可靠.结论是一个较好的临床胆囊切除方法,患者易接受.
作者:杜天祥;潘勇;江东;冯强;杨洪春;马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O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38例OSD与30例PDA患者,术后24小时,1,3,6月及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效果及有无并发症.结果37例(97.4%)OSD患者成功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其中34例(91.9%)显示即该封堵完全,3例(8.1%)存在微~少量残余分流.1例28岁男性术后第4天发生无Q波心肌梗死.随访中,未见封堵器移位及再通,右心房、室有不同程度缩小,2例残余分流消失;PDA窄处直径为2.5~12(平均5.3)mm,29例用PDA封堵器,1例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粗大PDA采用Amplatzer房缺封堵器治疗.19例(63.3%)显示即刻封堵完全,所有病例术后24小时(1例48小时)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1例发生机械性溶血.随访期中,未出现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OSD和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术后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曾智;张庆;饶莉;梁玉佳;张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病史:患儿,女,51/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5+年于1998年8月31日入院.查体:发育良好,胸骨右缘第4肋间闻及2/6~3/6级双期杂音,两侧股动脉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电图: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X线胸片示:右房、右室及左室长大.彩多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右室长大,右室流出道增宽.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左前降支内径明显增宽,约12mm,跟踪探查见左前降支管径迂曲,走行于右室表面,并开口于右室体部近三尖瓣前瓣附着处,瘘口径11mm,进入右室前局部呈瘤样膨大,大径16mm,房间隔中份回声失落15mm.左冠状动脉起始部探及双期高速湍流,收缩期大血流速度1.0m/s,舒张期大血流速度0.73m/s,瘘口处探及舒张期为主的湍流入右室.房间隔中份回声失落处探及左向右过隔分流大速度1.3m/s.
作者:黄鹤;唐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无心脏结构改变,但心电图表现有持续的右束支阻滞,右胸导联V1~V3ST段抬高而患者发生猝死称之为Brugada综合征[1].笔者遇到2例,报告如上.
作者:苏代泉;王映辉;赵晋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们采用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治疗3例外伤后无虹膜或虹膜部分缺损并发性白内障,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强;刘冬蓉;陈惠;梁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回顾总结我院近10余年收治的462例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李英;唐英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与改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优劣.方法将60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术式与改良术式治疗,建立出血情况、患者反应、术后粘连三种指标,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改良术式组较传统术式组出血少,患者反应轻,术后粘连率低.结论改良术式,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术式.
作者:林伦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心脏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在心衰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 40例CHF患者(病例组)和38例无心脏病的住院患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按病例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分为亚组1(28例)和亚组2(12例).使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受检者血浆标本中的cTnI浓度水平.结果①病例组平均cTnl水平为0.294±0.416ng/ml,而对照组为0.012±0.009ng/ml(P=0.0001).②治疗反应好者cTnI水平为0.183±0.50ng/ml,治疗反应差者为0.228±0.42ng/ml(P=0.046,r=-0.51,P=0.045).结论①心力衰竭患者的cTnI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TnI可以作为反应CHF患者心肌损伤的指标;②心力衰竭的治疗反应与cTnI水平相关,呈一负相关关系,但需要进一步证实.
作者:傅华;曾智;黄鹤;张恒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研究高血压病患者眼底动脉.方法选择高血压组42例,正常时照组23例.分别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眼动脉(OA)频谱形态,分别检测CRA收缩期峰值流速(Vp)、舒张期血流速度(Vmin )、阻力指数(RI).结果高血压组CRA及OA的频谱形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高血压组所测的CRA-Vp、OA-Vp、CRA-Vmin、OA-Vmin、CRA-RI、OA-R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评价高血压病眼底动脉血流改变有较重要的价值.
作者:陈琴;鲁跃华;刘薇;文翠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心脏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原因中常见和主要的因素.由于心脏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尚不稳定,绝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传统的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1977年Kramer等首先将连续性动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运用于临床.该技术具有超滤自限、治疗连续、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在床旁边施行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克服了IHD的缺陷[1].此后在CAVH基础上又衍生出多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方式,目前将这类技术统称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国外已广泛应用.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我院ICU采用连续性静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hemodia filt ration, CVVHDF )技术救治5例心脏术后并发MODS导致ARF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晓慧;陈蓉;姜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性,14岁.家族中无糖尿病(DM)患者.原来视力正常,2个月前突然视物模糊.检查发现双眼晶状体完全混浊,右眼裸视1/100,左眼裸视1/200,镜片不能矫正.未见其他眼科异常,眼睛无感染、外伤史,无接受照射史,无服用药物史,诊断为白内障.追问病史,近1年有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症状,体重下降3kg.查体:皮肤脱水,皮下脂肪少.
作者:廖长琦;李民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我院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结果和经验.方法采用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45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患者.结果术前肺动脉跨瓣压力阶差(△P)51.3±24.2mmHg,球/瓣比为1.35±0.1 7(1.1 2~1.75).术后即该效果良好,95.6%的病例△P<25mmHg.经2~30月随访无再狭窄,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为简便、有效、安全、价廉的肺动脉瓣狭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华益民;王泽容;李正锡;周同甫;夏礼勤;金仲和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