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吴天杰
我院1990~1999年收治自发性血气胸患者15例,其中手术13例,姑息治疗2例,现将诊治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赖龙剑;刘天虎;高选彬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甘氨脱氧胆酸(GDC)对大鼠肝细胞钙激活性钾通道(KCa)开放概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以GDC为处理因素,应用膜片钳技术通过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膜片测定大鼠KCa开放概率.结果①细胞贴附式膜片下,浴液中Ca2+浓度10-7mol/L,GDC终浓度为50,100,250μmol/L时,概率由0.038±0.09分别增加到0.620±0.338,0.591±0.163,0.895±0.176(n=4,P均<0.01).浴液中不加GDC,改变Ca2+浓度(10-7、10-6、10-5mol/L),KCa的开放概率并不发生明显改变,而在此液中加入GDC(终浓度100μmol/L),KCa开放概率由0.042±0.015增加到0.385±0.330和0.551±0.163(n=4,P均<0.05).浴液中不含Ca2+,并加入EGTA,GDC浓度为50,100,250μmol/L,KCa开放概率显著增加(n=4,P均<0.05),但比浴液中有Ca2+时增加程度小.②内面向外式膜片下,浴液中无Ca2+,加入GDC(10,50,100,250μmol/L),KCa开放概率无明显改变(n=2,P>0.05).结论①GDC对KCa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并有浓度依赖性.②GDC既有引起胞外Ca2+内流,也能诱导内贮Ca2+的释放.③GDC对KCa的激活是通过Ca2+实现的.
作者:黄文方;康格非;李小刚;杨明清;涂植光;唐中;陈宏础;蒋虹;颜英俊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本文就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10月期间收治的135例≥50岁年龄组和<50岁年龄组并发肺部真菌感染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
作者:王宇;沈丽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控释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将39名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控释格列吡嗪组与格列齐特组.两组药物皆两周调整一次剂量,总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HbAlc均显著下降(P<0.01);控释格列吡嗪组每一时相血糖值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格列齐特组空腹血糖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午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其余时相血糖值较治疗前下降(P<0.05);控释格列吡嗪组空腹血清胰岛素较治疗前下降,而格列齐特组空腹血清胰岛素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肝、肾功及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格列吡嗪控释片对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书涛;田慧;杜锦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近年来我院在无X线透视下,用自制气囊通过内镜平行送入至贲门狭窄部的方法,对本病患者进行扩张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廖兆昌;丘小蕾;罗笑雁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现将我院近年来在1208例小儿斜视手术中应用氯胺酮安定复合麻醉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丽;闫红;葛衡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1996年10月至1998年10月住院病人,年龄61~92岁,平均69.2岁.病程3~10年,平均5.3年,前列腺Ⅱ°~Ⅲ°,残余尿>60ml,尿潴留11例,均无严重的心肺疾病.
作者:张宗平;姜滔;王安果;伍季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24岁.因头晕、乏力1周于1993年12月15日第一次入院.入院前有1年左右X射线接触史.查体:T38.8℃,P90次/分,R20次/分,BP16/8kPa.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检查:WBC3.0×109/L,N 0.50,L 0.45,E 0.02,M 0.03,Hb109g/L,Plt72×109/L,Ret0.008,血清酸化溶血试验(Ham)阴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阴性,抗碱血红蛋白(HbF)0.029,血清铁蛋白(SF)79.6μg/L,骨髓活检示骨髓造血组织增生低下,但有约1/3的骨髓组织中造血细胞增生相对活跃.
作者:李玉芹;陈志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994~1999年,我院采用三腔气囊尿管腹壁牵拉改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引流98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永清;童宪楼;王高能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男性,29岁.33天前患者饮酒后与人打赌吞进刮胡刀片一只,无咳嗽及气紧,无痰中带血.曾在广州某医院摄全胸片提示金属异物影,诊断食管异物,但未施手术,来我院初步诊断:食管异物,并于次日表面麻醉下施食管镜检查术,未见异物.第二天予食管吞钡摄片发现金属异物影在气管内,随后在表面麻醉下施纤支镜检查,发现在主支气管隆突处横跨一刀片,当即退出纤支镜,予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两天后,在局麻下施气管切开术,再于气管切开处插入纤支镜,用活检钳钳住刀片同纤支镜一同退出于气管切开处.取出之刀片表面生锈,长约3.8cm×2.5cm.术后对症消炎治疗.1月后复查纤支镜见隆突处粘膜光滑.
作者:刘丽娟;吴天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已有报告经尿道注入PGE1可诱发阴茎勃起[1],但所用PGE1剂量多为经海绵体注射剂量的50倍以上.作者采用经尿道自我灌注PGE1和硝酸甘油治疗阴茎勃起障碍患者38例,获得满意疗效,且PGE1用量较单独经尿道灌注PGE1为少,报告如下.
作者:姜睿;李洪位;刘军祥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8~76岁,平均56±2岁.体重40~70kg,平均53.9±kg.
作者:罗礼君;罗莉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病例报告例1,社会性别,女,22岁.右下腹痛2周.原发无月经,女性体型,乳房发育欠佳,乳头内陷,右下腹压痛,无肌紧张,阴毛稀少,阴蒂长1.5cm,粗1.0cm,似阴茎,阴唇发育不良,阴道呈盲袋,深6.0cm,宽1.5cm.直肠指检右盆腔有鸡蛋大包块.剖腹探查:右盆腔包块与网膜粘连,内有坏死灶;左盆腔有3.0cm×2.5cm×1.5cm之睾丸,输精管呈索状,无子宫卵巢.病检:右包块为精原细胞瘤;左睾丸发育不良,无精虫.性染色质(一),核型46xy.
作者:宋文玖;王云升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病例报告患儿,女,两岁半.因发热16天,皮疹伴腹部包块10天,加重2天入院.16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不伴咳嗽流涕及抽搐,曾在院外多次用柴胡等退热针剂治疗,10天前腹部膨隆,并出现红色皮疹,不痒,2天前病情加重,高热不降,腹部膨隆明显增大,神纳稍差,二便正常.
作者:陈志明;张旭英;李玉芹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咽旁颞下区肿瘤常需手术摘除.由于该区解剖较复杂,手术时不易暴露,因此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暴露及保护重要神经、大血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作者手术治疗的1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隆跃;刘海;周天明;严达忠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男,70岁.因胸闷,心悸15年,加重半月于1999年8月12日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并频发房性早搏收住院.入院查体:T36.5℃,P80次/分,BP 20/10.67kPa.神清,皮肤粘膜无黄染,面色稍苍白,口唇无发绀,双肺未闻及罗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可闻及早搏7~8次/分.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入院后给予常规扩张冠脉,抗凝治疗,同时给予葛根素注射液6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日1次.2天后双上肢出现弥漫性小丘疹,红、无水疱,痒.但无畏寒发热.即停用葛根素,2天后皮疹逐渐消退.
作者:史世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们选择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对诺氟沙星耐药的4种常见菌,即铜绿假单孢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各35株,同时测定几种喹诺酮类药物、头孢类和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普深及亚胺硫霉素的交叉耐药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君容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自1996年以来,将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胸科手术,并和单纯气管插管全麻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洪林;周力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笔者于1991年1月至1999年7月,对>55岁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洪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们于1996年6月至1999年10月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6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明辉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