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强;付高勇
由于失血或各种原因造成循环系统衰竭以及在寒冷的冬季,末梢循环差,血管收缩,静脉显露不明显,不充盈.一次性输液器在冬季变硬,弹性差,穿刺时常遇到进入静脉后不见回血的现象,必须反复穿刺造成失败.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而且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心理压力和工作量.笔者在长期护理工作中总结了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张东霞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川崎病传统的治疗主要为阿斯匹林消炎和抗凝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已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院自1992年以来对川崎病治疗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瑗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80年代中期,美国Cetus公司首创一种DNA扩增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1],用于人类遗传病的研究,这一技术能使pg水平的核酸在短时间内达到ng水平量而被检出.近年来还发展了其他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如连接酶链式反应(ligase chainreaction,LCR)、转录依赖的扩增系统(transcription-based amplification system,TSA)、核酸序列复制系统(nucleic acid sequence based amplification,NASBA)和核酸序列自主复制系统(self-sustained sequence replication,3SR)等[2,3],其中以PCR为简便易行,已被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病原学的诊断.
作者:雷学忠;陈守春;赵连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于1995~1999年共收治经确诊的肺脓肿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冲洗和局部用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兴国;梁英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者,男,50岁.活动后心悸气促6月.查体:心尖区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律,偶发交界性早搏,电轴左偏,顺钟向转,左前分支阻滞.心三位片见左室略增大,双肺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示左室腔内见一不规则分叶状弱回声团块,约90mm×30mm,有一短蒂(4mm)附着于室间隔膜部,蒂粗约6mm.
作者:马建旸;袁宏声;董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本文对我院肾内科1996年5月至1998年8月住院的220例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和分析,并初步探讨其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
作者:曹泽蓉;徐争鸣;李守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者,女性,24岁.系分娩后18天产妇,因发热、腹痛、纳差1周,眼黄、尿黄3天于1999年5月23日入院.曾在外输氟嗪酸引起周身红色斑疹,伴瘙痒.查体:急性病容,皮肤、巩膜黄染,躯干部皮肤有陈旧性斑疹.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作者:陆英;吴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皮肤科1999年10月至2000年2月,应用海普林软膏(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公司生产)治疗冻疮4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1990~1995年间剖宫产术后发生6例严重的晚期产后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景仙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者,男,69岁.因全身皮肤红肿半月余,加重糜烂3天入院.1月前因患甲亢,服丙硫氧嘧啶2周后全身出现红斑、丘疹,迅速扩大融合布满全身,即停服丙硫氧嘧啶,经抗过敏治疗2周后病情渐稳定.
作者:秦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从1996年开始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y cholecystectomy,MC),经过手术实践,我们体会到该术式较突出的难点是切口小、显露术野欠佳、普通无影灯光难以使术野得到满意的照明,遇体格健壮和肥胖患者,因手术野深暴露困难,常规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难度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一组MC时将切口作了改进并配合特殊器械的应用,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乐;曾义兵;刘启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99年下半年,在四川省皮研所门诊就诊患者中收治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致面部激素皮炎患者62例.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玲;张桂林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对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方法利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对我院近两年来,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8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耐药监测.结果阴沟肠杆菌主要自干部科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该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耐药,而对亚胺培南、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耐药较低.结论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有抗生素的老年人为该菌的易感人群.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严重交叉耐药,尤其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喻华;兰红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省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与全国整个形势一样,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继消灭天花以后,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统一规则,已基本达到消灭第二种传染病脊髓灰质炎.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已使城市学龄前儿童HBsAg阳性携带率下降到1%左右.血吸虫病、疟疾等一些老的传染病已获得基本控制,对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亦取得显著效果,伤寒、痢疾等临床已很少见.除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少数传染病仍对人群健康有较大威胁外,绝大多数传染病已获得基本控制.
作者:雷秉钧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外科从1993年8月至1999年8月对122例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关腹时用甲硝唑加庆大霉素冲洗切口防治切口感染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良;钟秀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患者常常因为需长期住院治疗,影响工作、生活、学习.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常影响患者睡眠、食欲,可导致精神抑郁症状出现.
作者:罗彩云;徐孔文;藤芳菊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结核性肛瘘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肛瘘,易被忽视和延误治疗,我院近期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权;孟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从1997年1月至1999年10月,在门诊或住院病人中,选择确诊疣状胃炎52例,用射频在内镜下进行治疗,采用雷尼替丁为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作林;文远飞;范丽萍;何绍君;兰兰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局麻药使用不当,可致毒性反应.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导致心毒性者尚未见报道,1999年4月至10月半年间,我院发现心毒性病例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茜芬;马性觉;李孝锦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调查ICU内危重病人呼吸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危重病人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1998~1999年所检测的934株痰培养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下呼吸道菌群以G-菌占绝对优势(63.9%),其中占首次的为鲍曼溶血不动杆菌(28.3%),依次为铜绿假单孢(19.4%)、肺炎克雷伯(8.8%)、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7.1%,5.3%).G+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8%及1.6%.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内肺部感染的主要菌种,且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孢对头孢它啶等三代头孢类仍有较好的敏感性.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感染已进入了前5位,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真菌感染也占了较大的比重,为36.1%.G+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总检出菌的第6位(4.8%),耐药率很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占第10位,主要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及亚胺培南耐药,对环丙沙星、头孢三代、SMZco、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无1例对万古霉素及利福平耐药.结论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内肺部感染的优势菌群,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等条件致病菌有增多的趋势,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多重耐药现象.尽快进行痰液细菌学检查以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是控制危重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康焰;吴淑红;金晓东;过孝静;陈知行;高大龙 刊期: 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