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段作伟;张新江;符长标
目的 探讨小鼠小肠在肠缺血再灌注(I/R)条件下骨形成蛋白(BMP-4)通过下调IL-7/IL-7R信号通路促进IELs凋亡的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小肠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手术组(I/R组)、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各16只,免疫荧光检测IECs中IL-7蛋白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ELs中IL-7受体(CD127)及STAT5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外源性BMP-4蛋白刺激IEC-6培养6小时后,Western blot检测IEC-6中IL-7蛋白表达变化;分离培养正常小鼠IELs,分别加入外源性BMP-4蛋白及BMP4拮抗剂NOGGIN蛋白刺激,流式细胞术观察BMP4对IELs中IL-7受体(CD127)及STAT5蛋白磷酸化变化;分离培养正常小鼠IELs,分别加入外源性BMP-4蛋白及IL-7蛋白刺激,观察IELs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在I/R刺激下,IECs中IL-7蛋白表达I/R组较Sham组明显减少(P<0.05);IELs中IL-7受体(CD127)及STAT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较Sham组表达减少(P<0.05);体外培养实验发现:IECs中IL-7蛋白表达在BMP-4刺激下明显减少,IELs单独培养给予BMP4蛋白刺激后CD127及P-STAT5较Sham组减少(P<0.05);给予BMP特异性拮抗剂RNOGGIN可逆转BMP对IL-7/IL-7R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BMP-4促进IELs的凋亡率增加(P<0.05),给予外源性IL-7蛋白刺激后,有效的抑制IELs的凋亡率增加(P<0.05),BMP-4抑制IL-7对IELs的增殖作用,促进IELs的凋亡.结论 小肠在I/R条件下,肠上皮细胞中BMP-4蛋白抑制IL-7/IL-7R信号通路,使IELs的保护性细胞因子减少,从而促进IELs的凋亡率增加,进一步加重肠免疫屏障损伤.
作者:罗彬予;张琴;张朝军;田云鸿;任明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脑出血大鼠后平衡木测评、转棒行走测评及网屏实验的变化情况.探讨康复训练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白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训练组、NGF治疗组(腹腔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30ug/kg)和康复训练联合NGF治疗组,每组各24只.采用胶原酶诱导法建立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动物造模成功后分别按上述分组采用大鼠运动训练器材进行平衡、旋转、抓握训练等治疗,并分别于第1、2周及第3周后采用平衡木行走测评、转棒行走测评、网屏实验评定运动功能,并观察不同治疗组对脑出血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康复训练联合NGF治疗组平衡木行走测试、转棒行走测评、网屏实验评定均高于康复训练组、NGF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康复训练和NGF单独治疗及联合应用治疗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均有改善作用,但康复训练联合NGF治疗效果更佳且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穆峰;郑修广;刘圣恒;陈光伟;张作文;李红梅;张运宏;牟晓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用对原发性癫痫患者疗效、安全性及对外周血TNF-α、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确诊为原发性癫痫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单独给药,观察组予以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给药.进行随访,比较两组脑电图结果好转时间及异常放电率、治疗后发作频次、自尊量表SES评价分数、外周血TNF-α、IL-2水平、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脑电图好转时间及异常放电率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及6个月发作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ES自尊评价平均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TNF-α、IFN-γ、IL-2、IL-6、IL-17A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TNF-α、IFN-γ、IL-2、IL-6、IL-17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IL-10、IL-4、IL-23和IL-1β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原发性癫痫疗效确切,能更好地降低血TNF-α、IL-2水平,副作用较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梅;吴建平;谭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上斜肌减弱术对上斜肌亢进导致的痉挛性脑瘫伴斜视A征患儿的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斜肌亢进的痉挛性脑瘫伴斜视A征患儿16例,其中单眼2例,双眼14例,共30眼.16例痉挛性脑瘫患儿中2例患儿行单眼上斜肌减弱术(上斜肌肌腱延长),其余行双眼上斜肌功能减弱术.比较术前与术后半年随访的斜视相关资料,分析上、下转25°眼位的水平斜视度,评价手术对A征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半年随访大部分患儿A征较术前明显好转或消失,其中3例患儿发生不同程度回退,但与术前比较上斜肌亢进程度仍有好转,矫正成功率81.25%(13/16).术前与术后半年上、下转25°眼位的水平斜度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P<0.05);7例患儿(43.75%)在术中发现有上斜肌肌肉肥厚增粗,肌肉力量过强等现象.术后无一例发生继发性上斜肌麻痹或继发V型斜视等现象.结论 上斜肌减弱术可有效改善痉挛性脑瘫伴斜视A征患儿上斜肌功能亢进的现象;但由于此类患儿肌肉力量过强,手术设计量应作相应调整,避免矫正不足.
作者:项鹂;万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常规围术期治疗)组(29例)和观察(常规治疗加依达拉奉)组(29例),检测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指标及脑血流参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指标及脑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及2周观察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及羟自由基(·O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ean)、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量(Qmean)及小血流量(Qmin)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特性阻抗(Zc)及动态阻力(D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较大,对于患者机体损伤修复及脑血供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作者:季志刚;王颖建;周雪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疫苗预防接种后发生发热的时间分布情况,为及时处理儿童预防接种后可能发生的异常发热反应提供依据并指导.方法 系统整理济南市2014~2015年的预防接种资料和临床诊断为发热的个案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014~2015年全市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 1501例,接种的各疫苗均能出现发热反应,麻疹疫苗易发热(96.23%),卡介苗发热率低(27.27%).通过对不同疫苗的发热反应发生曲线做假设检验,各疫苗之间从接种到发生发热反应时间间隔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似疫苗进行归类后并做Breslow检验,进一步揭示了百白破和脊灰系列疫苗具有短的半数发热时间,平均6天,95%可信区间为(4.11,7.89)天,与其它疫苗的发热时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生发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卡介苗的发热率低.百白破和脊髓灰质炎系列疫苗相对于其它疫苗具有更短的半数发热时间,可为及时有效的预防接种该类疫苗后出现的发热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作者:张慧;刁玉涛;武晶晶;王广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相关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继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7年6月间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CTD-ILD 278例患者资料,分为CTD-ILD组(233例)和CTD-ILD-PH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 CTD继发ILD的发病率为18.9%,CTD-ILD继发PH的发病率为16.2%;TD-ILD患者原发病患病率:SLE30%,RA35.2%,pSS18.9%,PM/DM6.9%,MCTD4.3%,SSc4.7%;CTD-ILD-PH原发病患病率:RA46.7%,pSS8.9%,PM/DM6.7%,MCTD6.7%,SSc6.7%;CTD-ILD-PH组气短、呼吸困难、雷诺现象和皮肤硬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TD-ILD组(P<0.05);CTD-ILD-PH组AN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CTD-ILD组(P<0.05);CTD-ILD-PH组FVC% pred、D1CO% pred显著低于CTD-ILD组(P<0.05);CTD-ILD-PH组右室内径、右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内径显著高于CTD-ILD组(P<0.05);CTD-ILD-PH组网格影、实变影、肺动脉增粗、心影增大的发生率较CTD-ILD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CTD-ILD患者出现气短、呼吸困难、雷诺现象、皮肤硬化、ANA抗体阳性,需完善肺部CT/HRCT、心脏彩超等检查;肺部CT/HRCT提示网格影、实变影、肺动脉增粗、心影增大或心脏彩超提示右室内径、右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内径增大,需考虑继发PH,及时监测肺动脉压力,给予临床干预治疗;CTD-ILD患者肺功能提示FVC% pred、D1CO%pred显著下降,需警惕PH的发生.
作者:冯艳;郭兆军;杨奕;陈宏山;李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睾丸转染miRNA-383对健康可育雄性KM小鼠精子凋亡与繁殖力的影响.方法 睾丸局部转染mimic miRNA-383和inhibitor miRNA-383分别获得高表达和抑制表达miRNA-383的个体,随机分为miRNA-383过表达组、miRNA-383抑制组、转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四组.通过对转染效果、精子凋亡率、产子数和睾丸病理切片的检测来观察miRNA-383对小鼠精子凋亡和繁殖力的影响.同时对转染过程中雄鼠生活状态、体重、脏器指数、部分器官病理组织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了解该操作对雄鼠机体的影响.结果 成功获得在睾丸中高表达和抑制表达miRNA-383小鼠.miRNA-383过表达组精子凋亡率显著低于转染对照组(P<0.05),产子数有高于转染对照组的趋势,睾丸和肾上腺观察到一定异常,第8d和9d校正后平均体重比转染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miRNA-383抑制表达组精子凋亡率显著高于转染对照(P<0.05),产子数对于转染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睾丸、肺脏和肾脏观察到一定异常.结论 健康可育雄性小鼠睾丸内miRNA-383表达量增加能显著降低精子凋亡率,反之则增加.miRNA-383可能对雄鼠繁殖力起重要的正调控作用,通过睾丸转染有望对雄鼠繁殖力进行人为干预.
作者:董涵;侯开领;周静;袁明铭;夏介英;洪杨;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接诊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8例)和B组(4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两组均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剂量10mg/次·d,B组剂量20mg/次·d,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颈动脉内膜及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血管内皮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B组TC、TG、LDL-C明显低于A组,HDL-C明显比A组高(P<0.05),两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P<0.05),B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明显小于A组(P<0.05);两组一氧化氮(NO)、血管舒张功能(FMD)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内皮素(ET-1)显著降低(P<0.05),B组NO、FMD明显高于A组(P<0.05),ET-1明显比B组低(P<0.05);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B组NIHSS评分明月显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使用大剂量(20mg/次·d)的阿托伐他汀钙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立;王骐;张娜;王媛;曾军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维生素B12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老年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Hcy、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高同型半胱氨酸癫痫患者153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单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维生素B1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血浆Hcy、ICAM-1表达水平变化,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Hcy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浆ICAM-1浓度治疗后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复视、共济失调、恶心、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复视、共济失调、视力模糊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头晕、头痛、恶心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卡西平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老年高同型半胱氨酸癫痫能明显提高治疗疗效,降低血清Hcy、ICAM-1浓度,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高唯一;王源江;林康;庞明武;陈海云;李华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FO)伴焦虑障碍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超声科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的神经内科首次住院患者274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4组:第一组为焦虑障碍并PFO的患者(56例);第二组为无焦虑障碍有PFO的患者(36例);第三组为焦虑障碍无PFO的患者(48例);第四组为无焦虑障碍无PFO的患者(104例),分别记录四组患者初发型脑梗死例数及其发病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将4组脑梗死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除第二组与第三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第一组脑梗死发生率高,第二组与第三组次之,第四组低.结论 焦虑障碍合并PFO可能会使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机率增多,其机制可能与长期焦虑障碍使PFO患者的右向左分流增加,致脑梗死发病机率增多有关,但其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冯丹;项颖;刘永宏;陈绍华;何娟;吴建军;胡晓科;来海欧;邵琳;任盼;曾明礼;宋长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功能矫行治疗后下颌骨旋转的变化.方法 将70例青春期安氏Ⅱ1错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1)与对照组(G0),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不做治疗,观察12个月,治疗组采用肌激动矫治器治疗12个月,实验开始(T1期)与结束(T2期)拍摄所有患者的头侧位X光片,采用结构重叠法对头侧位X光片上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下颌综合长度明显增加,髁突生长量明显增加,生长方向明显向后向上,髁突的生长方向与髁突总旋转和基质内旋转明显正相关,生长量与下颌旋转无相关性.结论 青春期安氏Ⅱ1错(牙合)行功能矫形治疗能通过改变髁突生长方向和生长量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下颌骨的旋转影响不明显.
作者:任小华;韩红娟;吴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与评价埃索美拉唑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64例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予以埃索美拉唑口服,1次/d,40mg/次;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口服1次/d,20mg/次,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内镜下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胸痛、反酸、烧灼感等症状经治疗后均改善明显,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为治疗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脑卒中老年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顾清;代小松;张璐;陈和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片辅助治疗老年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2、IL-6、I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癫痫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片联合苯巴必妥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左乙拉西坦片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2、IL-6、ICAM-1水平,以及GCS、Barthel指数及MoCA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2、IL-6、ICAM-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CS、Barthel指数及MoC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老年癫痫可有效改善患者昏迷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2、IL-6、ICAM-1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帕力达·克立木;阿帕尔·卡哈尔;白婷迪娜;曼谷努尔;玉山;冒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强龙对脑出血后灶周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表达及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 通过立体定向仪建立稳定的SD大鼠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将实验动物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脑出血组、甲强龙干预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7只.甲强龙干预组于术后1小时及24小时后给予35mg/kg的甲强龙腹腔注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术后第1、3、7天检测各组大鼠的脑含水量、神经功能评分及MMP-9蛋白表达;在术后第3天检测各组大鼠的细胞凋亡、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结果 甲强龙干预组术后第1、3、7天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及空白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强龙干预组术后第1、3、7天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的OX-4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甲强龙干预组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少于空白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强龙干预组术后的MMP-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强龙能抑制大鼠脑出血后MMP-9的高表达且能减轻脑水肿和炎性反应,具有神经功能保护作用.
作者:毛珂;雷町;游潮;肖安琪;郑松平;陈锐奇;任艳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圆柏花粉过敏所致变应性鼻炎(AR)严重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从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招募圆柏花粉AR患者55例.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特点,在圆柏花粉授粉期间用电子日记准确记录患者每日鼻结膜炎症状评分,以分析影响AR病情轻重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花粉季中患者日均症状评分与其每日在室外暴露时长呈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0.382,95%置信区间(0.163,0.601);同时也与阳性过敏家族史呈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0.926,95%置信区间(0.188,1.664).而患者的AR病程长度、是否合并哮喘、家中有无宠物、是否存在主动或被动吸烟史等因素与日均症状评分均未见显著关联.结论 圆柏花粉AR症状严重程度受患者过敏性疾病家族史、花粉授粉期间室外暴露时长影响.
作者:李丽莎;关凯;崔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是一项基于静息态功能网络研究的功能磁共振技术,通过磁共振功能成像来探索人类神经系统,比任务态fMRI更简单易行.本文将对rs-fMRI的成像原理、分析方法、特点及在失眠中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项技术在失眠的研究中提供依据.
作者:袁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综合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C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确诊CSD患者142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48例.A组患者采用西酞普兰、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综合治疗方案,B组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以及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方案,C组患者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8周时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改变情况,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DHI评分(各单项评分及DHI总分)随治疗进程明显下降,降幅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A组HAMA评分与HAMD评分皆低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西酞普兰、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复合治疗方案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明;段作伟;张新江;符长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脑卒中患者实施医院家庭一体式康复护理的方法和疗效,为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将203例脑卒中住院患者按照出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2例)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医院家庭一体式护理,即拟定居家康复方案,定期指导、监督、落实训练方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家庭一体式护理模式可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琼;袁欢;邓晓敏;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医院收治的317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在NICU使用呼吸机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39例)与未感染组(178例).对所有患者行血培养,分析颅脑外伤手术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组血培养共发现病原菌211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及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多,分别为21.80%、14.69%.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具有较强耐药性,而对美罗培南、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具有较好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头孢曲松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具有较强敏感性.吸痰次数、年龄、发生误吸、留置胃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白蛋白水平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是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可由多种危险因素及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临床上需重点关注此类患者,并加强对其危险因素的控制.
作者:赵彦标;高超;王宏昭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