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乳腺结构的X线特征及分型探讨

徐卫云;赵洁玉;张靖;赵丽娟;林华;陈湘;李科;杨小林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分型, 乳腺结构特点
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乳腺结构的X线特征及其分型,为中国乳腺癌普查寻找有效手段.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1700例(其中门诊1020例,体检680例)绵阳地区的女性进行乳腺X线摄影,以X线影像为基础,进行阅片、分析、统计,并记录X线分型,开展女性乳腺结构的X线特征及其分型研究.结果 1065例为多量腺体型,占62.65%(1065/1700例),282例为致密型,占16.59%(282/1700例),280例为少量腺体型,占16.47%(280/1700例),73例为脂肪型,占4.29%(73/1700例).结论 中国女性乳房较小且较致密,以BI-RADS“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作为诊断标准分型,方法虽然欠精确,但在临床应用中简便,易掌握,切合实际,可作为乳腺癌的普查手段之一.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静滴尤瑞克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61例因急性脑梗死住院的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尤瑞克林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赵秋芬;杨丽;郭万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流行病学调查和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高血压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随机抽取绵阳市涪城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0例(高血压组)和正常健康体检者250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其焦虑和抑郁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高血压病组焦虑和抑郁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9.1%比2%和21.8%比1.2%),吸烟、血压控制不佳和伴随心血管疾病与焦虑相关,而女性、年长和伴随心血管疾病与抑郁亦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吸烟、血压控制不佳和伴随心血管疾病与焦虑相关,女性、年龄和伴随心血管疾病与抑郁亦相关,医生应把识别和治疗焦虑、抑郁作为高血压病诊治的“常规”.

    作者:胡腾;蒋奕;唐焕君;贾冬霞;张大勇;李德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306例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癌术后心律失常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FEV1、术前心电图、术中心包损伤、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和FEV1/FVC的关系.结果 306例病人术后95例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1.05%.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术前心电图异常、术中心包损伤、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FEV1/FVC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FEV1无相关性(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术前积极治疗心肺基础疾病,术中尽可能减小对心包的损伤,减少出血,术后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电解质紊乱,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危险.

    作者:李德刚;谢友发;李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前后胆总管直径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前、后胆总管直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2例择期行LC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在术前、术后15~30d、31~90d、91~180d、181~360d共6个时段使用超声测量并记录患者胆总管直径的大小,比较LC前、后不同时段胆总管的直径大小.结果 本组72例患者LC前的胆总管直径均在5.1~5.4 mm之间,平均(5.25±0.6)mm;术后15~30d患者的胆总管直径为(5.3±0.9)mm,术后31~90d为(6.5士1.5)mm,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91~180d患者的胆总管直径则出现明显的缩小,直径为(6.2±1.3)mm;术后181~360d患者的胆总管直径为(5.9士0.8)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LC前、后胆总管直径大小的改变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术后31~90d左右胆总管直径代偿性的增加达到大值,之后又逐渐缩小,在术后180~360d左右胆总管直径大小恢复至术前,而且在这个动态变化过程中胆总管直径始终在正常值范围内.若在术后360天左右胆总管直径未恢复至正常,则需行进一步检查,以此来排除是否存在胆道其它疾病而引起胆管扩张现象.

    作者:王福荣;黄小玲;邵文生;陈果;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交通动脉瘤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总结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行瘤颈夹闭术,1例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出院时GOS评分5分(优)37例,4分(良)13例,3分(差)4例,1分(死亡)2例.结论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是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及早手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旭;杨旭;成刚;吴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0年9月住院治疗的89例ACS患者,根据抗血小板药物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n=46)和对照组(阿司匹林组,n=4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肌钙蛋白变化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2.4%、95.2%)高于对照组(62.8%、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变化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2%、96.1%)高于对照组(67.4%、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出血情况主要表现为皮下出血点,经减量或停药后自行好转,均未做特殊处理.其中观察组发生3例(6.5%),对照组2例(4.7%),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爱民;来世瑶;李金能;罗洪;焦胜;虞丽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致胆汁渗漏74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致胆漏的常见原因、预防和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74例医源性胆道损伤致胆漏病例的手术方式、损伤类型以及损伤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腹腔引流18例(24.3%),胆管修补并T管支撑引流22例(29.7%),胆总管端端吻合合并T管支撑引流14例(18.9%),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8例(24.3%),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2.7%).结果 全组术后无近期并发症,21例获3个月~3年随访,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医源性胆道损伤致胆漏以胆囊切除术多见,多发生于胆囊三角区,主要原因为缺乏胆管影像学诊断,局部组织水肿坏死或粘连,手术器械缺乏或设备不规范,照明等条件差,暴露欠佳,术后经验缺乏等.早发现、早诊断的有效治疗是术中常规手术视野敷白纱布,疑有胆道损伤时即行胆道造影、胆总管探查术;常规手术区低位置引流管,术后1周严密观察腹腔引流液性状及量、胆汁性腹膜炎体征、巩膜、皮肤黄染情况,B起动态监测胆管直径及腹腔游离液体变化;术后2周常规T管胆管造影或ERCP等.适当进行结扎、引流胆管修补、胆肠吻合、胆管支撑等手术方式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袁江涛;李志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于人性理论对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

    目的 基于人性理论深入了解外科系统住院病人对优质护理需求,为医院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质性研究Edmund Husserl观点构成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应用个人访谈法,对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12位住院病人进行深入访问.结果 病人在住院期间对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主要为四个主题:人文环境和护理服务、护理需求、护理沟通.结论 医院各部门和护士要重视住院病人的护理需求,使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治疗配合与康复.

    作者:焦永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有冠心病且同时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冠脉CTA)、冠脉造影检查的66例患者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两项检查均在2个月内进行.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66例患者3支主要冠脉包括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198支中检查良好.冠脉CT结果显示病变(+)者共73支,显示无病变(-)者125支;冠脉造影像显示病变(+)者69支,显示无病变(-)者129支.冠脉CTA与冠脉造影结果均为阳性(+)者49支,均为阴性(-)者96支.66例可疑为冠心病者冠脉CT诊断敏感性为82.93%,特异度为88.00%.结论 冠脉CTA是有效筛选、诊断CAD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作者:罗贵全;余冬梅;王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动态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痫诊断及与其它疾病诊断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5例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78例非癫痫发作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做常规脑电图(REEG)和AEEG检查,对所得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REEG总异常31例(36.47%),而AEEG的总异常62例(79.49%);观察组AEEG的总异常62例(79.49%),而对照组AEEG的总异常16例(20.51%);痫样放电发生率清醒期(72.5%)明显低于睡眠期(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与其它疾病诊断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蓉;雷秋霞;田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泽菲与多西他赛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 探讨不同维持治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经4周期标准泽菲、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病情未进展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3组,A组给予泽菲与对症支持治疗;B组给予多西他赛与对症支持治疗;C组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以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作为观察终点,比较泽菲与多西他赛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 A、B、C3组PFS分别为5.9、6.2和2.8个月,3组患者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泽菲与多西他赛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能延长患者的PFS,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冯广加;吉兆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双切口微创下LISS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双切口微创下LISS钢板治疗复杂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V、Ⅵ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37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Ⅴ、Ⅵ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15).全部采用膝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复位并固定骨折.观察组使用LISS钢板固定,对照组使用普通解剖固定.通过比较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费用、膝关节功能方面的差异来分析微创下LISS钢板治疗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膝关节功能(HSS值)上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使用传统钢板治疗,双切口微创下正确使用LISS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剥离少、固定牢固等优点,可以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但住院费用较高,尚需探讨解决方法.

    作者:贾全忠;勾成果;李自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Frank-Starling心脏定律的证明方法探讨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Frank-Starling心脏定律的科学证明方法.认为证明某一理论的真实性应该包括理论证明(引用科学概念的定义、公理和定律等去判断它的真实性)和实验证明两个方面.理论证明必须首先完成,然后才是设计合理的实验以证明该理论的真实性.理论证明和科学实验的关系是:二者均能否定错误理论,但任何实验结果都不能否定正确的理论证明.众所周知,生命现象有其独特的生物学规律,但它也服从有关的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表达的一般物质的运动规律,因此,心脏作功遵守低级物质的运动形态规律.Frank-Starling定律对心脏搏动作功规律的表达是:心脏收缩释放的能量(作功)是心肌纤维初长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函数.显然,该理论对心脏作功规律的表达没有包含收缩时心肌纤维长度的变化情况(例如,没有表达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变化),如此表达心脏作功的规律,不符合物理学中关于作功的定义:Frank-Starling心脏定律不是一个真实的定律.既然理论证明已经十分清楚地显示了Frank-Starling心脏定律是错误的,那么,否定它,只须阐明为什么根据Frank和Starling的实验结果不能推导得出Frank-Star-ling心脏定律理论的理由而不一定再需要做出否定它的实验证明.

    作者:何川;何培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出现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所完成的31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措施.结果 并发症出现30例,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5例,气胸2例,囊袋出血18例,囊袋缺血坏死1例,电极脱住1例,穿刺侧上肢肿胀1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2例,所出现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术前了解起搏器植入并发症类型,术中积极预防,发生后及时正确处理,是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防治的关键.

    作者:陈世蓉;陈勇;赵超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与微创碎吸术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对微创碎吸术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入院24小时内血糖分为正常血糖组(56例)和高血糖组(24例),同时选10例健康人血清做对照,连续监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TNFα、IL-6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正常血糖组患者其TNFα、IL-6含量达峰时间早.高血糖组患者TNFα、IL-6含量达峰时间较晚,且TNFα、IL-6水平较高.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水平升高与应激反应有关,且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湛小波;周勇;史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瓣对腮腺肿瘤术后复发的影响

    目的 评价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瓣对腮腺肿瘤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236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瓣组(Ⅰ组)141例,按传统手术方法未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组(Ⅱ组)95例.术后3~5年对肿瘤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Ⅰ组和Ⅱ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6% (5/141例)和4.2% (4/95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保留腮腺嚼肌筋膜不会增加良性腮腺肿瘤的复发.

    作者:刘及江;杨凯;李雅冬;张福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脐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2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经脐部单孔法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25例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脐部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10~40min,平均(20士6.55)min,术后排气时间4~24h,平均(16士5.45)h.术后切口全部Ⅰ期愈合,无近期并发症.腹部未见切口瘢痕.结论 脐部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小儿阑尾炎治疗中简洁、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可使部分阑尾炎手术成为一种美容手术.

    作者:符松;王苏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毒副反应.方法 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尽可能排尽胸水后,给予胸腔内注入三氧化二砷20mg,每周腔内注射药物2次,连续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0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61%.72%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 腔内注入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梅;陈远航;戴刚毅;曾贵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清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比法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患者以及27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对比研究.根据Braunwald分级标准,将UA组按危险程度高低分为Ⅰ、Ⅱ、Ⅲ级,比较各级之间血尿酸水平.结果 ①血清尿酸水平AMI组显著高于UA、S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UA组显著高于S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SA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UA组中,随Braunwald分级增加,血尿酸水平呈上升趋势,Ⅰ、Ⅱ、Ⅲ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尿酸水平明显相关,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何小君;黄刚;唐川苏;邓学军;罗贵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心脏瓣膜病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脏瓣膜病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行CRRT治疗的27例患者(存活组15例,死亡组12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死亡组CRRT距AKI时间和距尿量<0.5ml/Kg·h时间明显长于存活组(P<0.05),且死亡组CRRT开始前的血肌酐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27例患者CRRT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K+、血HCO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是心脏瓣膜病术后发生AKI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必须强调早期AKI诊断和及时CRRT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松;谢凯;李红;王琴;谭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