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谢凯;李红;王琴;谭君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根据血栓负荷轻重选择性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AMI行PCI治疗患者126例,其中术中选择性应用血栓抽吸导管47例,未应用血栓抽吸导管7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LVEF、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PCI术中选择性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AMI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建平;刘涛;陈勇;赵景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患儿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对76例TD患儿及90例健康儿童脑电图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不同临床类型抽动障碍患儿脑电图的差异.结果 76例TD患儿中EEG正常39例,占51.3%,异常35例,占48.7%;短暂抽动症(Transient Tic Disorders,TTD)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慢性抽动症患儿(Chronic Tic Disorders,CTD)及多发性抽动症患儿(Tourette Syndrome,TS)(P<0.05),此外,尖波,尖慢综合波多见于慢性抽动症患儿.结论 TD患儿有较高EEG异常率,脑电图异常率与临床类型有一定关系,可作为TD诊断及提示病程及临床类型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国元;黄杰;黄毅;张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和烧伤专用健康表(BSHS-A)问卷调查大面积烧伤患者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大面积烧伤患者简明健康量表各维度得分较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得分也较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社会支持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乃至全社会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拓宽大面积烧伤患者现有的社会支持渠道,大限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敏;连贵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瓣对腮腺肿瘤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236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瓣组(Ⅰ组)141例,按传统手术方法未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组(Ⅱ组)95例.术后3~5年对肿瘤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Ⅰ组和Ⅱ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6% (5/141例)和4.2% (4/95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保留腮腺嚼肌筋膜不会增加良性腮腺肿瘤的复发.
作者:刘及江;杨凯;李雅冬;张福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其中Ⅱ型糖尿病患者45例,单纯性原发性高血压病45例,Ⅱ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病者40例,健康对照者45例,均检出有室性早搏,并计算TO及TS等指标.结果 Ⅱ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病组TO较健康对照组高,TS较对照组低(P<0.05);与Ⅱ型糖尿病组或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自主神经受损,易发生恶性心脏事件.
作者:陈序;张弢;刘斌;卜佳;李霞;欧阳整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三尖瓣反流压差法定量房间隔缺损肺动脉收缩压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再评估.方法 对行介入封堵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45例于术前24小时和封堵前即刻行三尖瓣反流压差、右房内径等超声数据采集;封堵前即刻记录右心导管所测量的肺动脉收缩压和上腔静脉平均压(作为右房平均压).对所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中三尖瓣反流压差法计算的肺动脉收缩压与右心导管测值相比用以筛选肺动脉高压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72%,判断肺动脉压力等级的准确性较低(ROC曲线下面积为0.603).三尖瓣反流压差出现不准确的比例及程度较右房压大.术前与术中应运用三尖瓣反流压差法计算肺动脉收缩压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与三尖瓣反流压差有关.结论 小样本研究发现三尖瓣反流压差法定量房间隔缺损肺动脉收缩压准确性较低,三尖瓣反流压差较右房压对终结果的影响更大.
作者:王慧;周璨;饶莉;冯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致胆漏的常见原因、预防和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74例医源性胆道损伤致胆漏病例的手术方式、损伤类型以及损伤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腹腔引流18例(24.3%),胆管修补并T管支撑引流22例(29.7%),胆总管端端吻合合并T管支撑引流14例(18.9%),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8例(24.3%),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2.7%).结果 全组术后无近期并发症,21例获3个月~3年随访,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医源性胆道损伤致胆漏以胆囊切除术多见,多发生于胆囊三角区,主要原因为缺乏胆管影像学诊断,局部组织水肿坏死或粘连,手术器械缺乏或设备不规范,照明等条件差,暴露欠佳,术后经验缺乏等.早发现、早诊断的有效治疗是术中常规手术视野敷白纱布,疑有胆道损伤时即行胆道造影、胆总管探查术;常规手术区低位置引流管,术后1周严密观察腹腔引流液性状及量、胆汁性腹膜炎体征、巩膜、皮肤黄染情况,B起动态监测胆管直径及腹腔游离液体变化;术后2周常规T管胆管造影或ERCP等.适当进行结扎、引流胆管修补、胆肠吻合、胆管支撑等手术方式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袁江涛;李志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0年9月住院治疗的89例ACS患者,根据抗血小板药物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n=46)和对照组(阿司匹林组,n=4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肌钙蛋白变化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2.4%、95.2%)高于对照组(62.8%、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变化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2%、96.1%)高于对照组(67.4%、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出血情况主要表现为皮下出血点,经减量或停药后自行好转,均未做特殊处理.其中观察组发生3例(6.5%),对照组2例(4.7%),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爱民;来世瑶;李金能;罗洪;焦胜;虞丽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兔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瑞舒伐他汀组各6只,梗死模型建立后予瑞舒伐他汀从胃肠道灌输4周所在的组为瑞舒伐他汀组.制模前后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测量肌细胞瘢痕和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梗死成功后心肌梗死组和瑞舒伐他汀组的LVFS、LVEF明显减小,但在某种程度上LVDD、LVDS显著增大(均P<0.01);在心肌梗死制造模型成功后的14、28 d瑞舒伐他汀组LVDS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和P<0.01),然而LVFS和LVEF均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均P<0.01);在梗死模型建立后28天瑞舒伐他汀组心肌瘢痕指数小于心肌梗死组(P<0.05);假手术组AI显著低于舒伐他汀组和心肌梗死组(P<0.01),但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兔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重塑与心功能的有良性的影响,其机制可能是为减少梗死的面积,增强了心肌耗氧量;这一研究将会对人类诊断和预防心肌梗死的恶化提供了新的指南和依据.
作者:陈丹丹;李加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有冠心病且同时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冠脉CTA)、冠脉造影检查的66例患者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两项检查均在2个月内进行.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66例患者3支主要冠脉包括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198支中检查良好.冠脉CT结果显示病变(+)者共73支,显示无病变(-)者125支;冠脉造影像显示病变(+)者69支,显示无病变(-)者129支.冠脉CTA与冠脉造影结果均为阳性(+)者49支,均为阴性(-)者96支.66例可疑为冠心病者冠脉CT诊断敏感性为82.93%,特异度为88.00%.结论 冠脉CTA是有效筛选、诊断CAD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作者:罗贵全;余冬梅;王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对用药不合理情况提出对策.方法 选取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7月~2009年8月60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反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00例患者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多的是头孢曲松钠针,其次是头孢替唑钠针,往下依次是阿奇霉素针、头孢他啶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克林霉素针、头孢哌酮钠针和头孢唑啉钠针,少是去甲万古霉素针.600例患者的处方中诊断与选药符合处方数占97%,诊断与选药不符合处方数占3%,两者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 临床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张丽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辅助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前后血浆Ghrelin、CRP、IL-8和TNF-α浓度的变化.方法 10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GSH辅助治疗组(A组,n=50)和一般治疗组(B组,n=50).于入院时和治疗3天后进行APACHE-Ⅱ评分;并在入院时、治疗1天和3天后,观察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浆Ghrelin、CRP、IL-8和TNF-α浓度的变化.另外选择门诊体检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C组,n=50).结果 GSH辅助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在治疗3天后均明显下降,GSH辅助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GSH辅助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患者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浆Ghrelin、CRP、IL-8和TNF-α浓度均进行性下降,且GSH辅助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 GSH对SAP有辅助治疗作用.血浆Ghrelin、CRP、IL-8和TNF-α浓度与SAP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霍本辉;张维;朱涛;闫柏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7例分期为pT1b的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观察组)及10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HIF-1α的表达.结果 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HIF-1α的阳性率表达高达79.7%,对照组宫颈组织中HIF-1α的阳性率表达为0%.提示HIF-1α可作为宫颈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结论 在宫颈癌早期存在着HIF-1α的高表达,因此HIF-1α可作为宫颈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对微创碎吸术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入院24小时内血糖分为正常血糖组(56例)和高血糖组(24例),同时选10例健康人血清做对照,连续监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TNFα、IL-6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正常血糖组患者其TNFα、IL-6含量达峰时间早.高血糖组患者TNFα、IL-6含量达峰时间较晚,且TNFα、IL-6水平较高.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水平升高与应激反应有关,且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湛小波;周勇;史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静滴尤瑞克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61例因急性脑梗死住院的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尤瑞克林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赵秋芬;杨丽;郭万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舒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在食道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食道癌手术患者83例,年龄42~78岁,性别不限,ASAⅠ~Ⅱ级;随机分成芬太尼组(41例)、舒芬太尼组(42例).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患者术后VAS疼痛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芬太尼组在开胸、胸内手术期、关胸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舒芬太尼组在开胸、胸内手术期、关胸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基础值(P<0.05);术后1、2、4小时舒芬太尼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芬太尼组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用于胸科食道癌手术优于芬太尼,术后镇痛作用舒芬太尼明显优于芬太尼.
作者:田华平;沈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毒副反应.方法 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尽可能排尽胸水后,给予胸腔内注入三氧化二砷20mg,每周腔内注射药物2次,连续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0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61%.72%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 腔内注入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梅;陈远航;戴刚毅;曾贵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份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粘多糖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例行双份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粘多糖患儿进行有效护理.护理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双份脐血的解冻、复温及输注;移植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率、血压、小便颜色的观察及处理;做好移植后抗GVHD的处理以及感染控制;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患儿成功移植,于移植后+29天中性粒细胞开始重建,+36天时顺利出仓,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双份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粘多糖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改善.
作者:冯娜;张诚;孙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306例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癌术后心律失常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FEV1、术前心电图、术中心包损伤、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和FEV1/FVC的关系.结果 306例病人术后95例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1.05%.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术前心电图异常、术中心包损伤、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FEV1/FVC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FEV1无相关性(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术前积极治疗心肺基础疾病,术中尽可能减小对心包的损伤,减少出血,术后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电解质紊乱,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危险.
作者:李德刚;谢友发;李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痫诊断及与其它疾病诊断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5例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78例非癫痫发作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做常规脑电图(REEG)和AEEG检查,对所得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REEG总异常31例(36.47%),而AEEG的总异常62例(79.49%);观察组AEEG的总异常62例(79.49%),而对照组AEEG的总异常16例(20.51%);痫样放电发生率清醒期(72.5%)明显低于睡眠期(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与其它疾病诊断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蓉;雷秋霞;田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