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伟;钟文渊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检查对纵隔子宫的诊断价值和指导宫腔镜纵隔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疑诊纵隔子宫的患者,先后行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扫查,以三维超声特有的omniview技术对于宫冠状面成像,对纵隔进行准确测量以指导宫腔镜纵隔切除术,对超声扫查及手术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三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宫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宫腔镜手术完整切除纵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三维超声不仅是诊断纵隔子宫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且可以指导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避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丽萍;廖宏伟;杨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的负性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旨在能有针对性地对放化疗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方法 对82例住院行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 放化疗肿瘤患者SDS、SAS标准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影响放化疗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原因较多,但以担心医疗费用、家庭因素影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治疗不良反应、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和害怕疼痛(86.6%,82.9%,75.6%,68.3%,65.8%和63.4%)为显著.结论 肿瘤患者放化疗负性情绪的发生是较严重的,临床治疗中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对促进放化疗肿瘤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碧娟;王妙君;陈秀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主流趋势向好,但由于体制机制及某些舆论导向的不当影响,局部存在一定的医患矛盾,甚至发生较严重的医惠纠纷.本文对近年南充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的医患纠纷进行了量化统计和病因分析,以期探寻出科学适宜的解决办法,切实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娇;万俊红;高华强;蒋莉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医院进一步预防医患间HBV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281名医务人员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五项血清标志物.结果 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HBV感染率53.38%,其中HBsAg阳性率11.39%,男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0.92%,女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1.7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1);临床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5.17%,非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4.8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HBsAg阳性率,五项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者占46.62%,主动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免疫者(包括部份被动免疫者)占31.67%.结论 积极改善精神病患者居住条件,加强预防与及时治疗HBV感染的精神病患者,大力宣传和提高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HBV在医患间和患者之间传播感染,是当前精神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李月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DC)策略在严重创伤救治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的35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纳入标准入组的35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同时给予液体复苏,在休克逐渐得到纠正,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再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29例患者痊愈出院,救治成功率82.9%.2例死于发展很快的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难以控制的感染,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MODF).结论 针对严重创伤的特点,对严重创伤患者按损伤控制策略选取合适对象进行救治,在复苏的同时尽快采取简单省时的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后续治疗,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减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徐应臣;谢勇;李尔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脏器联合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59例腹腔镜脏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对其实施术前、术后的护理.选取同期只进行常规护理的47例腹腔脏器联合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无大出血情况发生,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脏器联合切除术组较传统切除手术组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且伤口小,恢复快,对患者术后的全面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碧霞;李国莉;熊学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37例结直肠癌患者行四孔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分别行左半结肠切除、右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切除、低位前切除术(Dixon)及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结果 本组37例患者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36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17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0ml;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20h.术后住院时间为平均10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有18例患者于术后第2周接受为期4~10周的FOLFOX4方案化疗,其中4例同时接受术后辅助放疗.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13个月复发并肝转移,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复发、转移、切口种植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术中严格遵守结直肠癌根治原则和无瘤操作原则,完全可达到根治目的,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卢利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内镜十二指肠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EST+LC)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1.3±15.7)min和(89.7±16.3)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29.5±15.4)ml低于对照组(81.7±16.5)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0%)、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8.9%)、肛门排气时间(21.5±12.3)h及肠鸣音恢复时间(12.7±2.4)h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7%、51.8%、(70.5±7.8)h、(25.3±3.1)h];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8.1±1.5)d短于对照组(15.3±1.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优越性和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明祥;泽仁春措;李小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2年6月采用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52例.男18例,女34例.同时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5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优25例、良19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4.6%.结论 PFNA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同时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作者:彭坤云;隆元昌;付勇;何代明;罗公瑾;王学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晚期食管癌经内镜下氩气刀联合局部分点注射5-FU加无水酒精治疗和经制定护理措施后,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对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内科晚期食管癌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及保守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用专科护理及氩气刀联合5-FU加无水酒精治疗,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2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在内镜下给予氩气刀2~3次烧灼联合分点局部注射5-FU加无水酒精经密切医护配合及专科护理,均获得满意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 内镜下氩气刀联合分点局部注射5-FU加无水酒精治疗晚期食管癌及癌性狭窄,经密切医护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护理关键,可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清碧;明洪莉;叶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病例患者女性,79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阵发性全腹散在疼痛,腹泻2次,为黄色稀便.院外腹部平片示消化道穿孔可能,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临床以腹痛待诊申请超声检查.查体:腹软,未见胃肠蠕动波形,右下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明确包块.超声显示:肝、胆囊、胰腺、脾脏、双肾、膀胱、子宫未见明显异常,右下腹探及一大小约为6.8cm×4.7cm×4.4cm不均质低回声团块,横切呈“同心圆”征,纵切呈“套筒”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团块壁上可见短线状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下腹包块提示:肠套叠可能(肿瘤待排).术后诊断:肠套叠(回-结型),末端回肠肿瘤.病理诊断:回肠粘膜显示慢性炎症伴粘膜下脂肪瘤形成.
作者:张慧;马果丰;刘学彬;杨姣;贾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患者 男性,59岁,CT号.268975,因食管癌术后7月,1疗程放疗,6疗程化疗,纵膈淋巴结复发于2012年3月28日收入我院肿瘤中心住院治疗.病人无高血压、糖尿病、甲亢及药物过敏史.于3月29日在我院CT室做胸部增强检查.上午8:10在CT注射室静脉注射碘海醇1 ml静脉试验,病人无全身不良反应,过敏试验为阴性.8:21在CT检查室行胸部CT增强扫描,以2.8ml/s的速度静脉高压注射,注射碘海醇80ml(碘海醇为扬子江药业公司生产,批号是11112821,浓度为350mg/L,属非离子型造影剂).CT检查完毕,病人未诉不适,嘱病人多饮水,并在候诊室休息.
作者:段美玲;吴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与同位素全身骨扫描(ECT)对全身骨转移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30例(肺癌18例、前列腺癌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B-DWI及ECT对全身扫描,结合骨转移部位MRI扫描(取T1、T2加权像及脂肪抑制技术STIR).WB-DWI及ECT检查间隔时间小于2周.结果 30例中,WB-DWI、ECT检出骨转移部位相同.WB-DWI检出脊柱转移23例(76.7%),骨盆转移14例(46.7%),肋骨转移6例(20.0%),肱骨转移4例(13.3%),股骨转移6例(20.0%).ECT检出脊柱转移19例(63.3%),骨盆转移11例(36.7%),肋骨转移5例(16.7%),肱骨转移4例(13.3%),股骨转移6例(20.0%).WB-DWI与ECT对脊柱、肱骨、股骨转移检测无差异(P>0.05),对骨盆、肋骨转移检测有差异(P<0.05).结论 WB-DWI、ECT两种方法对骨转移均敏感,相比之下,WB-DWI对骨转移检出率、定位、定量准确性较ECT为高.
作者:陈正君;刘勇;罗丽;宋震宇;黄冰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体外有效分离培养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 分离主动脉,用优化的酶联合消化法获取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形态学法、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结果 该方法所分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活性好,7~9d后细胞总量可达到5×105个/瓶,细胞纯度可达85%以上,细胞呈长梭形、放射状、束状生长,平行排列呈峰谷状,免疫荧光显示胞浆内α-SMA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该酶联合消化法可在体外短时间内获取数量可观、高纯度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作者:倪伟;刘涛;王浩宇;刘丽华;陈桂秀;周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败血症新生儿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CRP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及3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对照组)采取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同时检测WBC计数及血培养作为对照.结果 败血症组患儿血清CRP(56.13±32.87)mg/L、WBC(24.37±7.84)×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CRP(5.38±2.11) mg/L、WBC(7.78±1.32)×109/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血培养阳性20例,阳性患儿CRP阳性率90.00%,WBC阳性率70.00%,CRP与血培养之间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05),WBC与血培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P<0.05).结论 CRP检测有助于协助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梁敏;杨方政;陈华明;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影响.方法 对入住医院内分泌科初诊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应用相关程序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入住非专科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疾病控制及依从性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控制及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专科护理有助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能建立良好的依从性,从而能有效预防控制痰病的发展.
作者:何发静;徐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国外报告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4%~20%,国内报告为1.8%~5.2%.笔者依据所阅文献总结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前处理、手术操作、预防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王从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并与泼尼松口服方法比较.方法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每日40mg冲击治疗;B组(40例)口服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及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大缩小时间、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及副作用.结果 8周时A组治愈率为100%,B组治愈率为85%.A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沉及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1),而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显像恢复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较口服泼尼松改善症状和体征快,疗程短,副反应少,对稳定病情和可能临床治愈有积极作用.
作者:雷晓燕;李丙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清胰汤内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S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及质子泵抑制剂、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清胰汤经鼻空肠管注入联合芒硝敷腹.结果 治疗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腹腔内压力开始下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清胰汤内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有效地改善胰腺和肠道微循环,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抑制肠道菌群和内毒素易位,促进肠蠕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玉宝;史忠;陈国柱;高全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蜂蜜敷料局部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效果.方法 抽取外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5例,分别使用自制的蜂蜜敷料、功能敷料和常规敷料治疗,观察三组伤口不同时间点的细菌清除率、面积愈合率及细菌清除时间、清创时间和治疗时间.结果 蜂蜜敷料组(A组)的细菌清除率、面积愈合率明显优于B、C组(P<0.05),且细菌清除平均时间、清创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功能敷料和常规敷料B、C组(P<0.05).结论 蜂蜜敷料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有助于清除伤口感染和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有湿性愈合的作用.
作者:郭春兰;付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