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范围弥散成像与骨扫描对全身骨转移检测对比分析

陈正君;刘勇;罗丽;宋震宇;黄冰峰

关键词:WB-DWI, MRI, ECT, 全身骨转移
摘要:目的 评价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与同位素全身骨扫描(ECT)对全身骨转移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30例(肺癌18例、前列腺癌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B-DWI及ECT对全身扫描,结合骨转移部位MRI扫描(取T1、T2加权像及脂肪抑制技术STIR).WB-DWI及ECT检查间隔时间小于2周.结果 30例中,WB-DWI、ECT检出骨转移部位相同.WB-DWI检出脊柱转移23例(76.7%),骨盆转移14例(46.7%),肋骨转移6例(20.0%),肱骨转移4例(13.3%),股骨转移6例(20.0%).ECT检出脊柱转移19例(63.3%),骨盆转移11例(36.7%),肋骨转移5例(16.7%),肱骨转移4例(13.3%),股骨转移6例(20.0%).WB-DWI与ECT对脊柱、肱骨、股骨转移检测无差异(P>0.05),对骨盆、肋骨转移检测有差异(P<0.05).结论 WB-DWI、ECT两种方法对骨转移均敏感,相比之下,WB-DWI对骨转移检出率、定位、定量准确性较ECT为高.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坐骨神经区带状疱疹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区带状疱疹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坐骨神经区带状疱疹1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误诊原因.结果 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皮疹出现后分别得以确诊与正确的治疗.结论 对坐骨神经区带状疱疹要有足够的认识,不能只注重影像学检查而忽视临床症状,临床诊断要遵循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有机结合的原则才能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冯伟;冯大雄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体表常见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总结常见体表囊肿手术切除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56例体表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切除,囊肿切除后创面采用原位缝合或临近皮瓣修复,已发生感染的囊肿可待感染控制后或直接扩大手术切除.结果 256例患者切除囊肿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恢复良好,未见囊肿复发,予以局部皮瓣转移的患者能够达到较满意的美学效果.结论 对于体表常见囊肿的治疗,手术切除加局部皮瓣转移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星宇;杨晓坤;刘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糖尿病专科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影响.方法 对入住医院内分泌科初诊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应用相关程序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入住非专科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疾病控制及依从性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控制及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专科护理有助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能建立良好的依从性,从而能有效预防控制痰病的发展.

    作者:何发静;徐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糖尿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糖尿病患者行介入诊疗术治疗前后对肾功能的影响,了解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下肢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的3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后血清肌酐的变化.3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均使用等渗非离子造影剂,剂量100~200ml,接受水化(静脉或口服水化).结果 造影剂使用前肾功能正常者28例,肾功能异常者2例;造影剂使用后无CIN患者发生.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毒性药物、血管内有效血容量减少、使用ACEI和造影剂种类是发生CIN的危险因素,但如在介入前给予肾功能不全患者危险因素充分评估和给予积极干预,对高危患者严格掌握造影的适应证,同时造影时给予非离子型造影剂中等剂量100~150ml/每次,术后充分水化,是安全的.

    作者:傅徐泉;钟晓卫;李莎;李华琦;刘宜东;陈利鸿;钟篇;严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败血症新生儿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CRP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及3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对照组)采取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同时检测WBC计数及血培养作为对照.结果 败血症组患儿血清CRP(56.13±32.87)mg/L、WBC(24.37±7.84)×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CRP(5.38±2.11) mg/L、WBC(7.78±1.32)×109/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血培养阳性20例,阳性患儿CRP阳性率90.00%,WBC阳性率70.00%,CRP与血培养之间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05),WBC与血培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P<0.05).结论 CRP检测有助于协助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梁敏;杨方政;陈华明;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与肺功能检测在中国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急性发作期83例哮喘患儿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肺功能检测,测定PEF、FEV1,并同时进行C-ACT评分.观察入选时和治疗1个月、3个月结束时的C-ACT评分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C-ACT评分及PEF、FEV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1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43例(51.8%);治疗后3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72例(86.7%).C-ACT评分与肺功能检查指标PEF、FEV1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C-ACT简便易行,可作为哮喘专科门诊筛查哮喘是否控制的可行方法,肺功能检测是指导儿童哮喘正确用药的主要依据.

    作者:王斌;王成秀;唐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两种方法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与加用氯雷他定、复方青黛胶囊和复方樟脑乳膏联合两种治疗方法对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泛昔洛韦治疗32例(对照组)和加用氯雷他定、复方青黛胶囊和复方樟脑乳膏联合治疗32例(实验组).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每次0.3克,2次/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氯雷他定,每次10mg,1次/天;口服复方青黛胶囊,一次4粒,3次/天;复方樟脑乳膏搽患处,3次/天.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14天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未出现皮肤刺痒等并发症及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泛昔洛韦、氯雷他定、复方青黛胶囊和复方樟脑乳膏联合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氩气刀联合5-FU加无水酒精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晚期食管癌经内镜下氩气刀联合局部分点注射5-FU加无水酒精治疗和经制定护理措施后,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对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内科晚期食管癌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及保守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用专科护理及氩气刀联合5-FU加无水酒精治疗,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2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在内镜下给予氩气刀2~3次烧灼联合分点局部注射5-FU加无水酒精经密切医护配合及专科护理,均获得满意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 内镜下氩气刀联合分点局部注射5-FU加无水酒精治疗晚期食管癌及癌性狭窄,经密切医护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护理关键,可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清碧;明洪莉;叶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收集1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之间和年龄之间相比,血糖控制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血糖控制更好(P<0.05);规范监测血糖患者与偶尔监测血糖患者相比,前者血糖控制更好(P<0.05).结论 文化程度和血糖监测频率影响门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张克英;秦洁;张栋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布托啡诺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布托啡诺组(B组)、曲马多组(T组)、生理盐水组(N组).术毕B组静脉注入布托啡诺1mg、T组注入曲马多1mg/kg、N组注入生理盐水5ml,记录注药后5、10、30min寒战反应变化,MAP、HR、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及T组注药后5、10、30min寒战患者数都明显低于N组(P<0.01),B组、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组用药前后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嗜睡发生率稍高于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布托啡诺可有效预防全麻术后寒战发生,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钟廷惠;刘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原地区阿维菌素中毒1例

    病例 男性,21岁,因自服1.8%阿维菌素乳油50ml后出现恶心、呕吐,半小时后呈昏迷状态,即送当地医院予洗胃处理,并于服毒后2小时转至我院.入院查体:T37.3℃,P 120次/分,R 25次/分,BP 100/60mmHg.深度昏迷,双眼球结膜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痰鸣音,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腹部查体未见异常;病理反射阴性,腱反射减弱.辅助检查:血常规:WBC7.7×109/L,N 79.73%,HB 129 g/L,PLT 49×109/L;肝肾功正常;心肌酶谱.LDH 267 U/L,肌酸激酶530U/L,肌酸激酶同工酶27U/L;血气(吸氧3L/分):PO2 123.9 mmHg,PCO246.5 mmHg,PH 7.280,SO2 97.5%,SB 21mmol/L,BE-4.9mmol/L;电解质:钾5.76mmol/L,钠135.9 mmol/L,氯102.0 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床旁胸片:心肺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急性口服阿维菌素中毒.

    作者:普布次仁;魏立;曾东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谱分析

    目的 探索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成都主城区6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常见的变应原皮肤试验,并对该病的防治进行探讨.结果 658例患者中吸入变应原主要为尘螨、花粉、蟑螂及狗猫毛等;食入变应原多为海虾、鸡蛋、牛奶.结论 尘螨、花粉为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重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海虾为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重要的食入性过敏原.

    作者:白云丹;闵小玲;郑天其;佘国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2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联合组22例:采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排尽胸水后给予顺铂60mg第1、8天灌注,同时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21天(GP方案)或紫杉醇60~90mg/m2第1、8/21天(TP方案);单药组20例:顺铂60mg第1、8天灌注,21天重复,共治疗3个周期,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毒副反应.结果 42例患者均完成3个周期的治疗,可评价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1.8%,单药组为60.0%.结论 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件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P<0.05),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江红;高云;杨胜利;苏敏;庞洁;何兴平;代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比对

    目的 了解病区POCT血糖仪的使用情况,将POCT血糖仪与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确保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配制高、中、低50份不同血糖浓度(EDTA-K2抗凝)的全血标本,同时用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并与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调查的8台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比对,7台符合国家要求,比对合格;其中1台在检测低浓度样本(<2.8 mmol/L)时结果误差较大,测定值超出国家控制标准,比对不合格.结论 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可靠,方便快捷,可以作为急诊、快速筛查等临床应用,但应定期对POCT血糖仪与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云峰;刘中国;杜利容;邓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医院进一步预防医患间HBV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281名医务人员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五项血清标志物.结果 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HBV感染率53.38%,其中HBsAg阳性率11.39%,男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0.92%,女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1.7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1);临床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5.17%,非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4.8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HBsAg阳性率,五项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者占46.62%,主动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免疫者(包括部份被动免疫者)占31.67%.结论 积极改善精神病患者居住条件,加强预防与及时治疗HBV感染的精神病患者,大力宣传和提高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HBV在医患间和患者之间传播感染,是当前精神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李月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大范围弥散成像与骨扫描对全身骨转移检测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与同位素全身骨扫描(ECT)对全身骨转移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30例(肺癌18例、前列腺癌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B-DWI及ECT对全身扫描,结合骨转移部位MRI扫描(取T1、T2加权像及脂肪抑制技术STIR).WB-DWI及ECT检查间隔时间小于2周.结果 30例中,WB-DWI、ECT检出骨转移部位相同.WB-DWI检出脊柱转移23例(76.7%),骨盆转移14例(46.7%),肋骨转移6例(20.0%),肱骨转移4例(13.3%),股骨转移6例(20.0%).ECT检出脊柱转移19例(63.3%),骨盆转移11例(36.7%),肋骨转移5例(16.7%),肱骨转移4例(13.3%),股骨转移6例(20.0%).WB-DWI与ECT对脊柱、肱骨、股骨转移检测无差异(P>0.05),对骨盆、肋骨转移检测有差异(P<0.05).结论 WB-DWI、ECT两种方法对骨转移均敏感,相比之下,WB-DWI对骨转移检出率、定位、定量准确性较ECT为高.

    作者:陈正君;刘勇;罗丽;宋震宇;黄冰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06例脑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采取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6例脑胶质瘤患者施行显微镜下切除术.术后83例获得随访2年.结果 胶质瘤全切除78例(73.58%),次全切除18例(16.98%),部分切除10例(9.44%).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存活1年以上者76例(91.57%),存活2年以上者70例(84.34%).结论 显微镜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阳;吴贵强;蒋正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伊曲康唑口服液与氟康唑预防急性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伊曲康唑口服液与氟康唑预防急性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急性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患者84例随机分为伊曲康唑口服液组及氟康唑组各42例,观察两组对预防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相关死亡率及副作用.结果 84例中可评估患者75例,39例接受氟康唑预防,10例发生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感染6例;36例接受伊曲康唑口服液患者,3例发生真菌感染,均为表浅真菌感染,总感染率分别为25.6%和8.3%,伊曲康唑口服液组总真菌感染率和侵袭性真菌感染率显著低于氟康唑组;因真菌感染发生死亡患者在伊曲康唑口服液组及氟康唑组分别为1例和5例,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抗真菌药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可预防和显著减少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率,且安全、可耐受.

    作者:杨云;何爱丽;王剑利;王芳侠;张王刚;曹星梅;陈银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十二指肠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EST+LC)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1.3±15.7)min和(89.7±16.3)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29.5±15.4)ml低于对照组(81.7±16.5)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0%)、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8.9%)、肛门排气时间(21.5±12.3)h及肠鸣音恢复时间(12.7±2.4)h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7%、51.8%、(70.5±7.8)h、(25.3±3.1)h];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8.1±1.5)d短于对照组(15.3±1.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优越性和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明祥;泽仁春措;李小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脏器联合切除术的不同护理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脏器联合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59例腹腔镜脏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对其实施术前、术后的护理.选取同期只进行常规护理的47例腹腔脏器联合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无大出血情况发生,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脏器联合切除术组较传统切除手术组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且伤口小,恢复快,对患者术后的全面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碧霞;李国莉;熊学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