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糖尿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傅徐泉;钟晓卫;李莎;李华琦;刘宜东;陈利鸿;钟篇;严同

关键词:低渗非离子造影剂, 肾功能, 糖尿病, 介入
摘要:目的 探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糖尿病患者行介入诊疗术治疗前后对肾功能的影响,了解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下肢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的3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后血清肌酐的变化.3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均使用等渗非离子造影剂,剂量100~200ml,接受水化(静脉或口服水化).结果 造影剂使用前肾功能正常者28例,肾功能异常者2例;造影剂使用后无CIN患者发生.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毒性药物、血管内有效血容量减少、使用ACEI和造影剂种类是发生CIN的危险因素,但如在介入前给予肾功能不全患者危险因素充分评估和给予积极干预,对高危患者严格掌握造影的适应证,同时造影时给予非离子型造影剂中等剂量100~150ml/每次,术后充分水化,是安全的.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酶联合消化法培养小鼠主动脉平滑肌原代细胞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体外有效分离培养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 分离主动脉,用优化的酶联合消化法获取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形态学法、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结果 该方法所分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活性好,7~9d后细胞总量可达到5×105个/瓶,细胞纯度可达85%以上,细胞呈长梭形、放射状、束状生长,平行排列呈峰谷状,免疫荧光显示胞浆内α-SMA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该酶联合消化法可在体外短时间内获取数量可观、高纯度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作者:倪伟;刘涛;王浩宇;刘丽华;陈桂秀;周振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在校医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认知的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认知,为改进完善学校灾害教育和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调查182名在校医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灾害护理学知识、获取突发公共事件知识途径、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必要性以及灾害护理地位与作用等4方面内容的认知.结果 69.96%在校生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知识;64..29%的学生想通过课堂渗透的方式获得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知识;94..78%的学生认为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87.99%的学生认可灾害护理地位与作用.结论 在校医学生学习突发性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知识的意愿高,认可灾害护理学的必要性和作用地位.应加强在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能力的教育培训,系统提升救援水平.

    作者:朱建军;朱兴莲;刘梅瑶;赵光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8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的误诊原因及防治对策,以减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被误诊的28例HND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误诊情况,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28例HNDC患者中被误诊为脑梗塞14例,肺炎5例,癫痫持续状态3例,休克2例,重症胰腺炎2例,病毒性脑炎1例,不明原因的中毒1例.结论 HNDC患者临床表现复杂,易与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等多个系统的疾病混淆,临床医生应加强对HNDC的认识,及早行血糖、血尿酮体、电解质等检测,以降低误诊率及死亡率.

    作者:张宗伟;钟文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2年6月采用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52例.男18例,女34例.同时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5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优25例、良19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4.6%.结论 PFNA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同时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作者:彭坤云;隆元昌;付勇;何代明;罗公瑾;王学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糖尿病专科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影响.方法 对入住医院内分泌科初诊的1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应用相关程序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入住非专科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疾病控制及依从性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控制及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专科护理有助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能建立良好的依从性,从而能有效预防控制痰病的发展.

    作者:何发静;徐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HCV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为相应的疾病控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53名接受MMT治疗的患者采静脉血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 153例接受(MMT)的门诊患者中HCV抗体阳性率69.28%(106/153),明显高于我国普通人群的平均感染率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64,P<0.001).MMT门诊患者男、女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67% (64/96)和73.63%(42/57),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83,P>0.05).经注射给药的海洛因依赖者的HCV抗体阳性率89.01%(81/91),明显高于其他途径给药的海洛因依赖患者40.32%(25/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07,P<0.001).不同给药途径的海洛因依赖人群丙肝HCV感染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较高,尤其是注射给药的海洛因依赖者.应加强对丙型肝炎的有效防治.

    作者:刘光美;梁传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曲美他嗪对Ⅱ型糖尿病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灌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TMZ)改善糖尿病患者并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灌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短期疗效.方法 36例Ⅱ型糖尿病并左心室功能障碍件有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射血分数38±6%)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例接受曲美他嗪治疗3个月,对照组17例接受安慰剂治疗.结果 三个月后,治疗组在收缩期室壁增厚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上有明显改善,但在心肌灌注缺损无明显改变.差异记分(SDS)越明显的患者收缩期室壁增厚指数(SWTI)及射血分数改善得越明显.总的运动时间在治疗组有改善,而在安慰剂组无变化.结论 对糖尿病心脏病,短期的TMZ治疗会改善左室心肌功能和功能性容量,尽管心肌灌注无明显改变.建议对慢性心肌缺血的糖尿病患者进行TMZ治疗以改善左心收缩功能.

    作者:王小云;赵江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大范围弥散成像与骨扫描对全身骨转移检测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与同位素全身骨扫描(ECT)对全身骨转移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30例(肺癌18例、前列腺癌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B-DWI及ECT对全身扫描,结合骨转移部位MRI扫描(取T1、T2加权像及脂肪抑制技术STIR).WB-DWI及ECT检查间隔时间小于2周.结果 30例中,WB-DWI、ECT检出骨转移部位相同.WB-DWI检出脊柱转移23例(76.7%),骨盆转移14例(46.7%),肋骨转移6例(20.0%),肱骨转移4例(13.3%),股骨转移6例(20.0%).ECT检出脊柱转移19例(63.3%),骨盆转移11例(36.7%),肋骨转移5例(16.7%),肱骨转移4例(13.3%),股骨转移6例(20.0%).WB-DWI与ECT对脊柱、肱骨、股骨转移检测无差异(P>0.05),对骨盆、肋骨转移检测有差异(P<0.05).结论 WB-DWI、ECT两种方法对骨转移均敏感,相比之下,WB-DWI对骨转移检出率、定位、定量准确性较ECT为高.

    作者:陈正君;刘勇;罗丽;宋震宇;黄冰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三维超声检查在纵隔子宫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检查对纵隔子宫的诊断价值和指导宫腔镜纵隔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疑诊纵隔子宫的患者,先后行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扫查,以三维超声特有的omniview技术对于宫冠状面成像,对纵隔进行准确测量以指导宫腔镜纵隔切除术,对超声扫查及手术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三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宫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宫腔镜手术完整切除纵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三维超声不仅是诊断纵隔子宫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且可以指导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避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丽萍;廖宏伟;杨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4名,组员为其他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98名,其中男37名,女61名,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1.8)岁,专科学历51名,本科学历47名,护师35名,护士63名.糖尿病护理小组组长及副组长均先后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2次,系统掌握糖尿病知识以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技能.对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糖尿病知识及糖尿病护理知识培训,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的糖尿病专业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前及培训后均对98名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专业知识与糖尿病护理技能考核,并比对两次考核成绩.结果 培训后非糖尿病专业护理人员无论从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还是糖尿病专业知识、糖尿病护理技能都比培训前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 糖尿病小组对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实施的糖尿病知识与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新医改背景下医患矛盾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主流趋势向好,但由于体制机制及某些舆论导向的不当影响,局部存在一定的医患矛盾,甚至发生较严重的医惠纠纷.本文对近年南充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的医患纠纷进行了量化统计和病因分析,以期探寻出科学适宜的解决办法,切实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娇;万俊红;高华强;蒋莉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鼻饲清胰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肠麻痹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清胰汤内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S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及质子泵抑制剂、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清胰汤经鼻空肠管注入联合芒硝敷腹.结果 治疗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腹腔内压力开始下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清胰汤内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有效地改善胰腺和肠道微循环,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抑制肠道菌群和内毒素易位,促进肠蠕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玉宝;史忠;陈国柱;高全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糖尿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糖尿病患者行介入诊疗术治疗前后对肾功能的影响,了解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下肢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的3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后血清肌酐的变化.3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均使用等渗非离子造影剂,剂量100~200ml,接受水化(静脉或口服水化).结果 造影剂使用前肾功能正常者28例,肾功能异常者2例;造影剂使用后无CIN患者发生.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毒性药物、血管内有效血容量减少、使用ACEI和造影剂种类是发生CIN的危险因素,但如在介入前给予肾功能不全患者危险因素充分评估和给予积极干预,对高危患者严格掌握造影的适应证,同时造影时给予非离子型造影剂中等剂量100~150ml/每次,术后充分水化,是安全的.

    作者:傅徐泉;钟晓卫;李莎;李华琦;刘宜东;陈利鸿;钟篇;严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医院进一步预防医患间HBV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281名医务人员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五项血清标志物.结果 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HBV感染率53.38%,其中HBsAg阳性率11.39%,男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0.92%,女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1.7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1);临床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5.17%,非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4.8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HBsAg阳性率,五项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者占46.62%,主动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免疫者(包括部份被动免疫者)占31.67%.结论 积极改善精神病患者居住条件,加强预防与及时治疗HBV感染的精神病患者,大力宣传和提高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HBV在医患间和患者之间传播感染,是当前精神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李月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比对

    目的 了解病区POCT血糖仪的使用情况,将POCT血糖仪与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确保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配制高、中、低50份不同血糖浓度(EDTA-K2抗凝)的全血标本,同时用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并与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调查的8台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比对,7台符合国家要求,比对合格;其中1台在检测低浓度样本(<2.8 mmol/L)时结果误差较大,测定值超出国家控制标准,比对不合格.结论 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可靠,方便快捷,可以作为急诊、快速筛查等临床应用,但应定期对POCT血糖仪与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云峰;刘中国;杜利容;邓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成人与小儿耳鼻喉手术出现BIS值不对称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通过在耳鼻喉手术麻醉与苏醒期间,对成人与小儿患者前额双侧进行脑电监测,探索其双侧BIS值不对称的可能机制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63例(成人组)和61例(小儿组)患者,在耳鼻喉手术术中及术后持续监测其前额左右两侧BIS的变化情况.将患者仅出现单纯一侧BIS值超过或低于其基线的10%判定为“BIS值不对称”;在出现BIS值不对称后给予吸痰刺激,若患者出现体动,则认为该BIS值不对称有临床意义.结果 术中麻醉达稳态后,分别有93%和43%的成人与小儿患者发生了BIS值不对称现象.术后麻醉苏醒期,分别有57%和37%的成人与小儿患者发生了BIS值不对称现象.其中,成人患者中15%的BIS值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小儿患者中13%的BIS值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结论 在耳鼻喉手术中,具有临床意义的BIS值不对称现象在成人与小儿患者人群的发生率均超过10%,且成人患者术中BIS值不对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儿患者.

    作者:陈学均;梁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为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接诊的7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8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34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作者:文建英;李兰萍;陈清秀;张会文;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败血症新生儿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CRP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及3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对照组)采取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同时检测WBC计数及血培养作为对照.结果 败血症组患儿血清CRP(56.13±32.87)mg/L、WBC(24.37±7.84)×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CRP(5.38±2.11) mg/L、WBC(7.78±1.32)×109/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血培养阳性20例,阳性患儿CRP阳性率90.00%,WBC阳性率70.00%,CRP与血培养之间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05),WBC与血培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P<0.05).结论 CRP检测有助于协助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梁敏;杨方政;陈华明;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体位阴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体位阴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依次静注麻醉诱导,持续输注丙泊酚,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在同一气腹压,分别监测三种体位(平卧,头高30度,头低30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lat)变化情况.结果 头低位时,Peak、Plat较平卧位时略有升高(P<0.05),较头高位时升高明显(P<0.01),头高位时,Peak、Plat较平卧位时略有下降(P<0.05).结论 同一气腹不同体位对呼吸动力学影响明显,术中应加强气道管理.

    作者:王文明;周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六味能消胶囊预防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口服六味能消胶囊预防混合痔术后肛门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自术后第一天开始应用六味能消胶囊口服七天,对照组不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缘水肿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预防混合痔术后水肿发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混合痔术后患者口服六味能消胶囊可明显降低肛门缘水肿发生率.

    作者:吴文凯;何晓蓉;宋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