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分析及防治现状

王从容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学, 吻合口瘘/预防和控制, 综述文献
摘要: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国外报告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4%~20%,国内报告为1.8%~5.2%.笔者依据所阅文献总结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前处理、手术操作、预防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脏器联合切除术的不同护理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脏器联合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59例腹腔镜脏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对其实施术前、术后的护理.选取同期只进行常规护理的47例腹腔脏器联合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无大出血情况发生,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脏器联合切除术组较传统切除手术组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且伤口小,恢复快,对患者术后的全面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碧霞;李国莉;熊学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IL-8及TNF-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IL-8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AP模型组、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各30只.各组分为第6h、12h和24h三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利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射建立SAP模型.治疗组大鼠给予门静脉注射乌司他丁,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淀粉酶、IL-8及TNF-α的水平.结果 乌司他丁治疗组与SAP模型组比较,胰腺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血清淀粉酶、IL-8及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减轻SAP大鼠胰腺的病理改变,其作用可能与下调IL-8及TNF-α的表达有关.

    作者:董桂军;田广平;尹学永;马林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损伤控制策略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DC)策略在严重创伤救治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的35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纳入标准入组的35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同时给予液体复苏,在休克逐渐得到纠正,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再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29例患者痊愈出院,救治成功率82.9%.2例死于发展很快的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难以控制的感染,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MODF).结论 针对严重创伤的特点,对严重创伤患者按损伤控制策略选取合适对象进行救治,在复苏的同时尽快采取简单省时的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后续治疗,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减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徐应臣;谢勇;李尔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鼻饲清胰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肠麻痹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清胰汤内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S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及质子泵抑制剂、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清胰汤经鼻空肠管注入联合芒硝敷腹.结果 治疗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腹腔内压力开始下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清胰汤内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有效地改善胰腺和肠道微循环,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抑制肠道菌群和内毒素易位,促进肠蠕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玉宝;史忠;陈国柱;高全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果,并与泼尼松口服方法比较.方法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每日40mg冲击治疗;B组(40例)口服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及压痛消退时间、甲状腺肿大缩小时间、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及副作用.结果 8周时A组治愈率为100%,B组治愈率为85%.A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沉及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1),而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显像恢复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较口服泼尼松改善症状和体征快,疗程短,副反应少,对稳定病情和可能临床治愈有积极作用.

    作者:雷晓燕;李丙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4名,组员为其他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98名,其中男37名,女61名,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1.8)岁,专科学历51名,本科学历47名,护师35名,护士63名.糖尿病护理小组组长及副组长均先后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2次,系统掌握糖尿病知识以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技能.对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糖尿病知识及糖尿病护理知识培训,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的糖尿病专业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前及培训后均对98名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专业知识与糖尿病护理技能考核,并比对两次考核成绩.结果 培训后非糖尿病专业护理人员无论从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还是糖尿病专业知识、糖尿病护理技能都比培训前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 糖尿病小组对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实施的糖尿病知识与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布托啡诺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布托啡诺组(B组)、曲马多组(T组)、生理盐水组(N组).术毕B组静脉注入布托啡诺1mg、T组注入曲马多1mg/kg、N组注入生理盐水5ml,记录注药后5、10、30min寒战反应变化,MAP、HR、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及T组注药后5、10、30min寒战患者数都明显低于N组(P<0.01),B组、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组用药前后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嗜睡发生率稍高于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布托啡诺可有效预防全麻术后寒战发生,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钟廷惠;刘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体表常见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总结常见体表囊肿手术切除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56例体表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切除,囊肿切除后创面采用原位缝合或临近皮瓣修复,已发生感染的囊肿可待感染控制后或直接扩大手术切除.结果 256例患者切除囊肿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恢复良好,未见囊肿复发,予以局部皮瓣转移的患者能够达到较满意的美学效果.结论 对于体表常见囊肿的治疗,手术切除加局部皮瓣转移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星宇;杨晓坤;刘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大范围弥散成像与骨扫描对全身骨转移检测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与同位素全身骨扫描(ECT)对全身骨转移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30例(肺癌18例、前列腺癌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B-DWI及ECT对全身扫描,结合骨转移部位MRI扫描(取T1、T2加权像及脂肪抑制技术STIR).WB-DWI及ECT检查间隔时间小于2周.结果 30例中,WB-DWI、ECT检出骨转移部位相同.WB-DWI检出脊柱转移23例(76.7%),骨盆转移14例(46.7%),肋骨转移6例(20.0%),肱骨转移4例(13.3%),股骨转移6例(20.0%).ECT检出脊柱转移19例(63.3%),骨盆转移11例(36.7%),肋骨转移5例(16.7%),肱骨转移4例(13.3%),股骨转移6例(20.0%).WB-DWI与ECT对脊柱、肱骨、股骨转移检测无差异(P>0.05),对骨盆、肋骨转移检测有差异(P<0.05).结论 WB-DWI、ECT两种方法对骨转移均敏感,相比之下,WB-DWI对骨转移检出率、定位、定量准确性较ECT为高.

    作者:陈正君;刘勇;罗丽;宋震宇;黄冰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发性骨髓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B细胞克隆性疾病,MM细胞对常规化疗的耐药率高,化疗有效率低.迄今MM疗效和预后差,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MM发病机制甚为复杂,涉及控制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和耐药等多条信号转导途径.新兴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高通量研究模式,能动态、整体、定量地考察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全部蛋白质表达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本文就MM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作一述评.

    作者:何爱丽;白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大肠灌洗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用结肠灌注治疗机灌洗后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6月~ 2012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联合地塞米松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先采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进行治疗,再给予康复新液100ml加入地塞米松10mg,加温至38℃左右,灌肠治疗.均为1次/d,10d为一个疗程,隔二周再行第2个疗程.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3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6.79%.观察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3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结肠灌注治疗机灌洗后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游光耀;覃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CRF患者共10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通过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后,心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根据老年CRF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邓德宏;王兰;张勇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松龄血脉康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中老年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对80例中老年失眠患者进行开放性治疗,用睡眠评定量表(SDR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在治疗10天和20天后,患者S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20天时降低更明显(P<0.01).10天时有效率为20%,20天时有效率为85% (P<0.01).SDRS评定结果显示各临床表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结论 松龄血脉康胶囊是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云;王月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96例青光眼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青光眼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干预组48例,给予支持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睡眠、自理能力、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自理能力、遵医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作者:何娜;李小雪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电子配血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电子交叉配血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管理.方法 制定电子配血SOP文件,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对符合条件患者进行电子配血,同时采用传统的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进行平行检测.对输血试验各个环节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结果 对符合电子配血条件的患者14520份实施电子配血,同时采用血清学交叉配血进行平行检测,未发现ABO/RhD血型系统不相容病例.12033单位红细胞成分发出并输注,未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严格的输血质量管理措施可以保证电子配血技术的安全应用.

    作者:李红梅;王远杰;冯俊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在校医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认知的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认知,为改进完善学校灾害教育和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调查182名在校医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灾害护理学知识、获取突发公共事件知识途径、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必要性以及灾害护理地位与作用等4方面内容的认知.结果 69.96%在校生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知识;64..29%的学生想通过课堂渗透的方式获得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知识;94..78%的学生认为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87.99%的学生认可灾害护理地位与作用.结论 在校医学生学习突发性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知识的意愿高,认可灾害护理学的必要性和作用地位.应加强在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能力的教育培训,系统提升救援水平.

    作者:朱建军;朱兴莲;刘梅瑶;赵光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计划性、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在血糖管理和预防足部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对60例住院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对其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行为改变等情况的调查.结果 教育后患者对饮食治疗、药物使用、运动方法、血糖监测及足部日常护理等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血糖管理达标人数增加,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行为,减少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雪萍;时姣;王引线;李晓琴;张静;牛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2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联合组22例:采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排尽胸水后给予顺铂60mg第1、8天灌注,同时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21天(GP方案)或紫杉醇60~90mg/m2第1、8/21天(TP方案);单药组20例:顺铂60mg第1、8天灌注,21天重复,共治疗3个周期,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毒副反应.结果 42例患者均完成3个周期的治疗,可评价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1.8%,单药组为60.0%.结论 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件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P<0.05),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江红;高云;杨胜利;苏敏;庞洁;何兴平;代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十二指肠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EST+LC)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1.3±15.7)min和(89.7±16.3)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29.5±15.4)ml低于对照组(81.7±16.5)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0%)、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8.9%)、肛门排气时间(21.5±12.3)h及肠鸣音恢复时间(12.7±2.4)h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7%、51.8%、(70.5±7.8)h、(25.3±3.1)h];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8.1±1.5)d短于对照组(15.3±1.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优越性和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明祥;泽仁春措;李小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原地区阿维菌素中毒1例

    病例 男性,21岁,因自服1.8%阿维菌素乳油50ml后出现恶心、呕吐,半小时后呈昏迷状态,即送当地医院予洗胃处理,并于服毒后2小时转至我院.入院查体:T37.3℃,P 120次/分,R 25次/分,BP 100/60mmHg.深度昏迷,双眼球结膜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痰鸣音,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腹部查体未见异常;病理反射阴性,腱反射减弱.辅助检查:血常规:WBC7.7×109/L,N 79.73%,HB 129 g/L,PLT 49×109/L;肝肾功正常;心肌酶谱.LDH 267 U/L,肌酸激酶530U/L,肌酸激酶同工酶27U/L;血气(吸氧3L/分):PO2 123.9 mmHg,PCO246.5 mmHg,PH 7.280,SO2 97.5%,SB 21mmol/L,BE-4.9mmol/L;电解质:钾5.76mmol/L,钠135.9 mmol/L,氯102.0 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床旁胸片:心肺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急性口服阿维菌素中毒.

    作者:普布次仁;魏立;曾东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