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但小红;窦延春;罗昭琴
目的 了解温江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温江地区恶性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发病率、顺位等指标.结果 2007年温江地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04.9/10万,35岁后恶性肿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乳腺癌、肝癌.结论 温江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于全国水平,男性、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肺癌和食管癌、肝癌、胃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是主要的恶性肿瘤,应进行重点防治.
作者:王国平;曾守群;陈玉香;李永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孕中期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的作用,以期降低出生儿缺陷.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2464例孕15~20周孕妇血清进行甲胎蛋白(AFP)和绒毛促性腺激素(β3-hCG)浓度检测,再根据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通过唐氏筛查软件算出风险系数,阳性切割值为1/250、1/350,对高风险者进行B超、羊水染色体检查,新生儿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筛查2464例孕妇,高风险孕妇142例,阳性率为5.70%.其中唐氏高风险87例,18-三体高风险18例,神经管畸形高风险37例.高风险孕妇行羊水染色体检查60例,发现异常核型3例.结论 孕妇中期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对预防染色体异常胎儿,防止先天缺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颉晓玲;周兰霞;朱江;杜晓云;耿锦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在贲门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及电子胃镜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252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双对比钡餐造影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与手术符合率.结果 数字化双对比造影与手术诊断相符合244例,诊断符合率为96.8%,误诊为良性溃疡3例(1.2%),漏诊5例(2.0%);电子胃镜与手术诊断相符合248例,诊断符合率98.4%,误诊4例,其中误诊为炎症2例(Ⅰ型),息肉1例(Ⅲ型),良性溃疡1例(Ⅳ型).两种方法诊断与手术符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双对比造影诊断贲门癌准确率与电子胃镜相似,但更简便、经济,是诊断贲门癌的较好方法.
作者:何发清;官泳松;王小林;何涛;薛太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简要回顾急诊医学的发展历史,透析急诊医学之现状,明确急诊医学之任务,解读急诊医学之特征,查找急诊医学之不足,探索急诊医学的发展与建设之路,积蛙步以至千里,不断健全、壮大急诊队伍,从而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与急诊医学学科的完善,既彰显急诊医学的特征,更体现急诊医学的人文关怀价值.
作者:谭光林;冯胜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减压后对侧硬膜外再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31例急诊行急性硬膜下血肿减压术后对侧硬膜外再出血、再次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再出血时机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31例患者中5例(16.12%)因减压术中脑膨出发生再出血,13例(41.93%)因术后观察到脑压增高发生再出血,7例(22.58%)术后定期复查CT发生再出血,6例(19.35%)因发现对侧瞳孔散大后才发现再出血;出院时行GOS评分:恢复良好及轻度残疾者17例(54.83%),重残、植物状态生存及死亡14例(45.16%).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做好再出血手术顸案;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脑压;及早发现硬膜外再出血征象是硬膜下血肿减压后对侧硬膜外再出血防治的关键.
作者:吴健;刘平;陈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急诊救治方法,提高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急救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急诊救治的7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病历资料及救治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救治48小时后病情明显缓解,治疗前后监测相关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急且危重,迅速规范的急诊救治至关重要.
作者:谭光林;王坤;敖小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重度交通事故伤病例特点及发生规律,并探讨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 从重度交通事故伤发生的地点、时间、原因、交通工具等方面,对南充市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378例重度交通事故伤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发生在高速公路者128例(33.86%);城郊宽阔路段197例(52.12%);市区公路42例(11.11%);其它11例(2.91%);发生于白天者132例(34.92%);夜晚者246例(65.08%).与双轮或三轮机动车相关的危重交通事故伤229例(60.58%),其它149例(39.42%).结论 加强城郊宽阔路段的防护建设、安全知识宣传以及机动车辆管理,对减少重度交通事故伤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坤;谭光林;敖小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26例因支气管肺炎住院的幼儿(年龄1~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支气管肺炎所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外,另给予布拉氏酵母菌口服(250mg,每日1次);对照组则仅使用常规治疗支气管肺炎所用药物(包括抗生素),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腹泻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9例、对照组20例发生腹泻,两组患儿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0% vs 30.30%,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作者:王晓宇;陈静;陈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医健脾清肠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补脾清肠汤口服+中药灌肠);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黄连素片、整肠生胶囊口服+利多卡因、庆大霉素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补脾清肠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显著,恢复快,不易复发,生存质量高.
作者:孙云;沈富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时保护骨盆骨髓对血液毒性的影响.方法 4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根据靶区勾画要求勾画临床靶区(CTV)及正常组织,观察组在放疗计划设计时按要求限制骨盆骨髓受照剂量和体积;对照组不予以限制骨盆骨髓受照剂量和体积.放疗前、放疗中每周及放疗结束时复查血常规.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发生4级血液毒性反应;其4级以下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50%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调强放疗保护骨盆骨髓可以降低患者血液学毒性发生率.
作者:杜驰;蔡明伟;林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患者胰腺A、B细胞及几种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特点,探讨胰腺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糖代谢异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2005年3月~2006年3月期间住我院且行脾切除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与外伤性脾破裂病人,挑选术中切除脾脏时于脾门处连带有少许胰腺组织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终收集到15例病例.其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1例作为病例组,外伤性脾破裂4例作为对照组.1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根据术中门静脉压力检测结果及肝功能Child分级依次分为门静脉压低、中、高和肝功能Child A、B、C3组.对15例病人术前采集空腹血样,保存后统一检测空腹血糖(FPG)、C肽(FCP)与胰高血糖素(Glc);并通过胰腺形态学变化,分析胰腺组织变化与门脉压力、糖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胰岛A、B细胞数量于门脉压低组(32.5±3.5,82.5±10.6)与中组(29.0±6.0,81.6±5.7)较对照组(29.8±5.0,84.8±5.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门脉压高组(21.8±3.5,74.5±5.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9.8±5.0,84.8±5.3),P<0.05].空腹血糖(FPG):肝功能A级(4.85±0.86)、B级(4.10±0.30)与对照组(4.60±0.7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功能C级(6.98±1.30)则明显高于肝功能A、B级与对照组(P<0.05);门脉压低组(4.67±0.98)、中组(4.25±0.43)与对照组(4.60±0.7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组(7.10±1.12)则明显高于低、中组与对照组(P<0.05);空腹C肽(FCP):肝功能A级(1.14±0.13)、B级(1.43±0.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92±0.08),P<0.05],C级(0.71±0.06)明显低于A、B级与对照组(P<0.05).门脉压低组(1.17±0.20)、中组(1.35±0.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92±0.08),P<0.05],高组(0.77±0.10)明显低于A、B级与对照组(P<0.05);胰高血糖素(Glc):肝功能A级(154.08±12.38)、B级(235.82±15.92)、C级(325.58±14.56),门脉压低组(148.36±15.45)、中组(228.53±19.97)、高组(330.46±20.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2.13±14.92),P<0.05],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及门脉压力的升高逐渐升高.病理检查证实胰腺内分泌部出现了相应的病理改变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胰腺内分泌部可能参与了胰腺糖代谢异常的发生,Glc、FCP在不同肝功能分级间有显著差异,有可能作为判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的一项指标.
作者:李寒春;马双余;李宗芳;蒋安;张健;李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病例男,45岁,因左侧渐进性耳鸣3+年,伴左侧耳聋3+个月入院.查体左侧听力消失,乳突无压痛,左侧外耳道皮肤完好,左侧外耳道底部见新生物,鼓膜未窥见.双侧颞颌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异常,心、肺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正常.影像表现:CT示左侧颞骨及中颅窝底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大小约3.7cm×3.4cm×3.8cm,局部见软组织肿块影向颅内突出,平均CT值约53Hu左右,边界欠清,增强扫描明显强化,CT值约75Hu左右,骨窗显示病灶向内侵及卵圆孔,向后致左侧颞骨乳突前缘骨质破坏吸收,侵蚀中耳鼓室,诊断为左侧颞部占位性病变(图1).
作者:廖娟;杨菊生;高峰;鲜锟;李越;陈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ICU短期(≤3天)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 将60例短期(≤3天)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及咪达唑仑组,除镇静药物不同外,其余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决定,比较二者的镇静效果.结果 丙泊酚组及咪达唑仑组在镇静深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在起效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苏醒时间方面优于咪达唑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在起效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苏醒时间等三个方面均优于咪达唑仑,但二者在镇静深度方面没有差异.
作者:邹健金;王家珍;张玲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睾丸扭转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经手术及超声造影证实的4例睾丸扭转急性期病例,并对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图像特征、漏误诊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超声检查3例睾丸扭转病例诊断正确,符合率75.0%,误诊1例(25.0%).睾丸扭转急性期病变的主要超声特征为患侧睾丸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回声不均质,睾丸内血流减少或未见明显减少,睾丸位置改变为横位,精索增粗;误诊1例,患侧睾丸血流较健侧稍多,附睾增大.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诊断急性期睾丸扭转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检查中也需要注意睾丸扭转急性期的特殊表现,以减少漏误诊病例.
作者:岳虹;马果丰;李云祥;袁莉;张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以临床急性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行64层或双源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进行曲面重建(C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等图像重组,评价成像质量能否满足临床需求.结果 共检出冠状动脉狭窄≥50% 15例(其中2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动脉栓塞12例,主动脉夹层4例(其中伴有冠状动脉多发斑块并管腔狭窄1例).冠状动脉显影图像质量优的节段占82.1%(495/603例),图像质量良占10.4%(62/603例),图像质量差占7.5%(46/603例);肺动脉及主动脉增强后CT均值≥200HU;平均扫描时间为(8±1.0)s,总对比剂用量为80~100ml.结论 多层螺旋CT三联检查能在8秒左右一次完成检查,能同时对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等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祝忠;温志鹏;许国辉;文明;曹英;周鹏;胡仕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2月~2012年12月对35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椎板扩大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30例得到随访,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14天与末次随访的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病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术前腰腿痛VAS评分为(8.34±1.56)分,术后VAS评分第1天为(4.12±1.26)分,14天为(2.23±1.12)分,末次随访为(1.56±1.13)分.所有患者的VAS评分术后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技术不当,术后锻炼不当,术后病变节段的退变,是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次手术减压联合椎间固定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选择方法.
作者:张智;郑佳壮;刘丹;蔡奇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梅毒作为一种接触性慢性经典性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其有着很强的传染力和致病性,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血源性传染性疾病的认识,避免和减少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防范医院交叉感染发生.本文通过综述梅毒螺旋体生物学特性来分析5种不同检测原理的检测方法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实验室的条件,指导合理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梅毒检测.
作者:贺军涛;尹佳锋;杨波;张彦平;吴晓康;孟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4例异位妊娠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7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出血量治疗组为(29.47±7.69)ml,对照组(55.10±12.57)ml;手术时间:治疗组为(49.97±4.77)min,对照组(70.01±3.45)min;住院时间:治疗组为(3.34±0.41)d,对照组(7.01±3.45)d;肛门排气时间:治疗组为(11.06±2.48)h,对照组为(29.6±10.13)h,两组4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l).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8%和7.5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与开腹手术比较,可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加快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汪敏;王磬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口服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口服奥氮平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1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47,P<0.05);第2周末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68,P>0.05);实验组兴奋、激越症状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见效快,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秀萍;杨庆华;张丽梅;周淑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在一般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同时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5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疗效,无明显并发症,具有重要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张露;王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