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药房差错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朱玉芬;杨思芸;王玉

关键词:西药房, 差错纠纷, 药学服务
摘要:目的 自查重庆某医院西药房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差错纠纷情况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 对西药房2011年4月~2013年3月共73495张处方调配、发药中所发生的差错纠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药房易引发差错纠纷的主要因素归纳为:药剂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其他医务人员因素几个方面.结论 药剂人员应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加强药品效期、质量、价格监管,并注重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与医患之间沟通交流等,这对防范药患差错纠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池引流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将6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持续腰池引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干预,对照组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恢复良好,生活能自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颅内感染10例,观察组3例(x2 =4.66,P<0.05);对照组引流管堵塞13例,观察组5例(x2 =4.84,P<0.05);对照组发生穿刺部位脑脊液漏8例,观察组2例(x2=4.21,P<0.05).结论 持续腰池引流可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及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情况,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还可避免反复腰穿对患者带来的痛苦.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金沁;雷文雁;周明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8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检测出9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78株(81.3%),其中鲍曼不动杆菌21株(21.9%),铜绿假单胞菌15株(15.6%),肺炎克雷伯菌15株(15.6%),大肠埃希菌9株(9.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株(7.3%),阴沟肠杆菌6株(6.3%).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阴沟肠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80%)较高,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可作为首选.结论 医院感染具有多重感染多重耐药的特点,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严格的保护性隔离措施.

    作者:苏云;张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影响.方法 对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在不影响抢救的前提下,即运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良肢位的摆放、肢体被动运动、床上桥式运动、足部湿热疗法、心理康复),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并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踝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S),总有效率87%.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足下垂防治有显著疗效,并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作者:金凤然;李敏;周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干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全过程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大竹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9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治疗全过程,并进行干预;对照组则按常规方案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只有HbAlc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既实现了医药护理的协作,又体现了对患者的医学人文关怀,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胜春;孙爱斌;李代程;黄永辉;钟燕;夏渝敏;刘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进展

    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尼膜同)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作用机理,即限制钙离子的细胞膜内流,直接作用于大脑局部血流的细小动脉平滑肌外,基础研究还发现在下丘脑、尾状核和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尼莫地平亦有众多的神经元细胞膜的结合位点,并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保护神经元免受一系列损害的影响,表明尼莫地平尚具有神经保护潜能,这对于改善学习和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扩大了该药治疗的疾病谱.

    作者:盛家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180例ASA 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 cm时进行硬膜外穿刺,于硬膜外腔注入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ml,PCEA基础注药速度6 ml/h,自控镇痛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5min;对照组:临产前6小时起不予阿片类镇痛药,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运动能力、产程、分娩方式、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项目.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达100%.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为(119±51)min,第二产程(56±30)min,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顺产率(94%)高于对照组(7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运动能力影响、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好,能提高产科质量,方法简便、安全、高效.

    作者:刘伶俐;王成刚;吕良勤;钟廖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诊医学的特征与建设之路

    本文简要回顾急诊医学的发展历史,透析急诊医学之现状,明确急诊医学之任务,解读急诊医学之特征,查找急诊医学之不足,探索急诊医学的发展与建设之路,积蛙步以至千里,不断健全、壮大急诊队伍,从而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与急诊医学学科的完善,既彰显急诊医学的特征,更体现急诊医学的人文关怀价值.

    作者:谭光林;冯胜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耳穴埋豆加火针联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加火针联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接受耳穴埋豆加火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痊愈2例,显效16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00%,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两组间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复发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耳穴埋豆加火针联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良好,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美玲;温馨;李晓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联合检测血清OPN及CEA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浓度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评价其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6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OPN及CEA浓度,分析两种标志物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病例组的OPN浓度为(78.3±24.2)ng/ml,CEA浓度为(36.2±24.6)ng/ml;对照组的OPN浓度为(42.8±14.8)ng/ml,CEA浓度为(2.4±0.8)ng/ml;单项检测OPN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60.0%及75.0%,单项检测CE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58.3%及73.3%,联合检测OPN及CEA的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1.7%及91.6%.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OPN及CEA可提高胃癌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检测方法简便,可作为胃癌筛查的指标.

    作者:陈静;莫育芹;磨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在一般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同时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5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疗效,无明显并发症,具有重要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张露;王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减压后对侧硬膜外再出血的防治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减压后对侧硬膜外再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31例急诊行急性硬膜下血肿减压术后对侧硬膜外再出血、再次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再出血时机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31例患者中5例(16.12%)因减压术中脑膨出发生再出血,13例(41.93%)因术后观察到脑压增高发生再出血,7例(22.58%)术后定期复查CT发生再出血,6例(19.35%)因发现对侧瞳孔散大后才发现再出血;出院时行GOS评分:恢复良好及轻度残疾者17例(54.83%),重残、植物状态生存及死亡14例(45.16%).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做好再出血手术顸案;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脑压;及早发现硬膜外再出血征象是硬膜下血肿减压后对侧硬膜外再出血防治的关键.

    作者:吴健;刘平;陈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肿瘤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93名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培训,将培训前后考试项目进行分值对比及秩和检验,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经培训后,各培训项目考试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秀丽;刘殿臣;张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大型胃肠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大型胃肠手术患者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136例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患者从入院时就开始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68例患者沿用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出院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VAS疼痛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CMMSE)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精神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68例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后,患者精神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恐惧、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术前紧张、恐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完成治疗并康复出院.

    作者:韦红梅;冉红艳;李兰燕;梁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2月在门诊、住院的病例103例(其中75例自然或选择性剖腹产后6~12周).于患者自觉尿意时,取膀胱截石位,在静息状态下,经腔内、会阴常规检查盆腔脏器、盆底结构;测量并计算膀胱残余尿,计算公式:残余尿(ml)=X×Y×5.9-14.9(X、Y是两个彼此垂直的大径,乘以常数5.9,减去常数14.9).Valsalva动作后观察、采集图像,记录盆腔脏器脱垂及膀胱颈移动度情况,进行分析测量.结果 103例患者中,大年龄76岁,小20岁,平均30岁;产妇98例,其他5例,阳性80例,检出阳性率为78.0%(80/103例);98例产妇中顺产56例,阳性52例,阳性率92.8%(52/56例);剖腹产42例,阳性病例23例,阳性率54.8%(23/42例);80例阳性病例中,单纯前、中、后盆腔膨出27例;膀胱膨出合并子宫脱垂42例;膀胱膨出合并直肠膨出1例;子宫脱垂合并直肠膨出1例;膀胱膨出合并子宫脱垂及直肠膨出9例.80例阳性患者中合并尿失禁23例,占29.0%(23/80例).结论 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宜在基层医院超声检查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竞宇;陈艳;张恩荣;何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超声在睾丸扭转急性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睾丸扭转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经手术及超声造影证实的4例睾丸扭转急性期病例,并对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图像特征、漏误诊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超声检查3例睾丸扭转病例诊断正确,符合率75.0%,误诊1例(25.0%).睾丸扭转急性期病变的主要超声特征为患侧睾丸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回声不均质,睾丸内血流减少或未见明显减少,睾丸位置改变为横位,精索增粗;误诊1例,患侧睾丸血流较健侧稍多,附睾增大.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诊断急性期睾丸扭转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检查中也需要注意睾丸扭转急性期的特殊表现,以减少漏误诊病例.

    作者:岳虹;马果丰;李云祥;袁莉;张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源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我国的肝病发病率较高,而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急慢性肝病常影响糖代谢,造成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对患者的诊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诊断、治疗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对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供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作者:蒋安;李寒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症医学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

    危重症医学是为急性、危及生命的危重病人提供生命支持和医疗照顾的学科.危重症医学的出现和发展对临床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危重症医学领域包含着大量和广泛的科学知识,重症医学的发展在体现和提高综合医疗水平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建设一支具有多学科知识和经验基础的医疗团队,进一步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不断促进危重症医学的发展,以造福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作者:张中伟;曹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成都市温江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目的 了解温江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温江地区恶性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发病率、顺位等指标.结果 2007年温江地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04.9/10万,35岁后恶性肿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乳腺癌、肝癌.结论 温江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于全国水平,男性、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肺癌和食管癌、肝癌、胃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是主要的恶性肿瘤,应进行重点防治.

    作者:王国平;曾守群;陈玉香;李永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后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al plane,TAP)镇痛中的疗效.方法 实施单次腰麻下剖宫产单胎足月孕初产妇60例,计算机排序随机分为A组(0.5%罗哌卡因3 mg/kg)、B组(0.5%罗哌卡因1.5mg/kg)和C组(对照组)各20例.在手术结束后实施超声引导下TAP.观察48小时内各随访时点的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产妇满意度评分.48小时内辅助镇痛药使用频率.结果 产妇在术后6及12小时时点NRS运动时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余时点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NRS静息时评分各时点组间比较皆无差异(P>0.05).各组产妇满意度评分无差异(P>0.05).72小时内辅助镇痛药使用率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单次0.5%罗哌卡因3 mg/kg剂量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产生良好的12小时左右的产科术后镇痛,但更长时间的持续镇痛需要改进操作方法.

    作者:郑珈琳;罗世忠;钟庆;郭昌立;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体重指数与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体重指数、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影响.方法 对152名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人,用1年时间对其进行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再进行体重、血压、肝功能和血脂检查,观察其与干预前的差别.结果 本研究有123人适当控制饮食并坚持适量运动,占所有参与者的80.92%.完成健康教育者干预后BMI、TG、CHOL-T、HDL、LDL各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例脂肪肝逆转为局灶性脂肪肝,其余的108名的脂肪肝均恢复正常.未完成健康教育者干预后BMI、TG、CHOL-T、HDL、LDL各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研究对象的体重指数、高血脂和脂肪肝的相关指标.

    作者:唐燕;但小红;窦延春;罗昭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