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钟毓东;陈琴
目的 探讨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6例不孕症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资料.结果 116例中有224(96.6%)条输卵管有不同程度阻塞,加压再通治疗后恢复通畅182条,有效率81.0%.随访中有38例妊娠,妊娠率32.8%;再粘连46条,占19.8%.结论 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治不孕症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兰勇军;杨林;何发清;王小林;郭兵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带涤纶套长期静脉留置导管(TCC)在血透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分析48名TCC患者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时的护理干预作用.结果 近期并发症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完全好转.远期并发症中以导管感染和导管内血栓形成为主,其中导管感染用头孢三代抗生素或林可霉素与肝素混合进行封管至下次使用可使症状得到好转.导管内血栓形成使用尿激酶2~10万单位进行双侧导管封管30~60分钟后抽吸有近80%可达到300ml/min的血流量.结论 近年来带涤纶套长期静脉留置导管在临床上的使用率增多,留置时间长,增加了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导管的护理技术,对延长其使用年限,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晓凤;曹正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0.5%碘伏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42例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21例经尿道电切术后行0.5%碘伏膀胱内灌注(Ⅰ组),21例仅单纯电切治疗(Ⅱ组),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结果 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Ⅰ组1例复发,Ⅱ组5例复发,两组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0.5%碘伏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能明显减少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复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晓楠;青廉;邹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336例产后出血病例的相关因素、处理方法以及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率.结果 336例产后出血病例的相关因素的顺位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65.48%)、胎盘因素(51.19%)、软产道裂伤(5.95%)、凝血功能障碍(1.49%).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率1. 93%,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率1.24%,两组差异显著(x2=11.5982,P<0.05).结论 产后出血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重视孕期保健及计划生育宣传,提高阴道助产手术质量,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李萍;程薇;周新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BC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组(CO组)和SP600125处理组(SP组),每组16只.采用静态吸入法复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模型,选取染毒后14天和28天为时相点,应用Morris水速宫试验检测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等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定位航行试验:实验大鼠14天时的平均逃避潜伏期BC组<SP组<CO组(F=196.37,P<0.01),28天时BC组<SP组<CO组(F=165.24,P<0.01).空间探索试验:14天时,首次穿越平台时间BC组(3511.97±336.88)ms<SP组(5223.84±475.06)ms<CO组(7929.25±1060.62)ms(F=81.31,P<0.01),穿越平台次数BC组>SP组>CO组(F=14.50,P<0.01);28天时,首次穿越平台时间BC组(3704.94±427.18)ms<SP组(5782.44±311.48)ms<CO组(8851.97±542.65)ms(F=280.36,P<0.01),穿越平台次数BC组>SP组>CO组(F=11.71,P<0.01).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损害,SP 600125能部分减轻这种损害作用,提示SP600125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宋孟龙;唐晋;张献全;程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6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力龙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2.50%,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5.33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88%、28.13%,组间元显著性差异(x2=0.3333,P>0.05).结论 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较佳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宏云;胡强;王文辉;高泽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护理策略.方法 对需行高压氧治疗的210例新生儿,在高压氧舱治疗中,细化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方法,做好在治疗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处理预案.结果 210例患儿均安全出舱,出现哭闹32例,呕吐10例,中耳气压伤3例,感染2例,其余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意外事故发生.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操作程序,做好不良反应处理预案,对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俐;吴秀兰;马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现察拜复乐(莫西沙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舒普深为对照,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药组与对照组各86例.试药组给予拜复乐0.4g静脉滴注1次/天;对照组给予舒普深2g静脉滴注1次/8小时,疗程均为7~14天.结果 试药组临床有效率为91%,细菌清除率为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2%,细菌清除率为9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抗菌作用结果显示拜复乐抑菌效果显著.结论 拜复乐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临床疗效确凿且不良反应轻微,其每日单次给药、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高效、方便的抗菌药物.
作者:郭利明;曾小飞;金家贵;杨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颈椎前路手术体位摆放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82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改进组与传统组两组,每组41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摆放.改进组病人半卧手术床上,肩部对应手术床活动头版连接处,全麻插管后将手术床摇成头高足低20°,再将头版下折至颈郝充分暴露,同时在病人膝下放一软枕,双膝略屈.分别观察:摆放体位所需时间;摆放时对病员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 改进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1);两组患者摆放前后的血压、心率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改进颈椎前路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可缩短传统方法的摆放时间,且对血压、心率没有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亚灵;白晓霞;鲁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与金因肤联合应用于肝脏创面预防出血和胆瘘的效果.方法 取32例肝脏手术后肝组织创面渗血病人作为实验组,将金因肽及医用生物蛋白胶局部联合应用于肝脏创面;取同期21例病人做对照组,对比观察其创面愈合效果.结果 实验组32例病人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350.3±12.52)ml VS(572.5±18.75)ml,P<0.05];术后第一天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93.2±11.15)ml VS(162.6±25.39)ml,P<0.05];实验组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较对照组短(2.0±1.50天VS 5.0±4.09天,P<0.05).结论 医用生物蛋白胶与金因肽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防止肝脏创面出血及胆瘘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温华生;郝俊;王金宝;董功航;李应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医疗是高风险职业,医学生的风险教育是实现风险管理至关重要的内容.医学院校的风险理论课程及临床实践教学是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风险意识的主渠道,要从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风险教育的系统性,从教学模式和内容上深化风险教育,从改进教学方法上促进风险教育目的 的实现.
作者:余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检查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外伤所致浅表软组织损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本组85例中,损伤后软组织水肿40例,肌肉组织血肿21例,肌腱损伤5例,异物15例,假性动脉瘤4例.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软组织水肿情况、肌肉受损程度、血肿大小并鉴别假性动脉瘤,判断有无异物存在、肌腱是否撕裂.结论 高频超声对探查浅表软组织损伤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安全,快捷,费用低廉,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刘薇;钟毓东;陈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7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分水岭梗死陆床疗效显著.
作者:邓孝纯;许斌;李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目标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 将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即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健康指导,或产妇在遇到困难时护士方给予指导;干预组则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4个阶段性的目标健康教育,即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和出院后1周内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产妇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的效果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目标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母婴同室产妇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显著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芳;任小玉;程敏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泌尿道感染细菌种类和耐药性特点,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5年来分离的476株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分离鉴定用常规手工方法,药敏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MIC)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共分离出476株病原微生物,革兰氏阳性菌占10.29%,革兰氏阴性菌占81.93%,白色念珠菌占7.14%,厌氧菌占0.63%.常见的G+菌为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的G-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0.00%,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占38.8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占54.65%.结论 临床医生了解病原微生物种类和耐药性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安全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开全;常洪美;陈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现察24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及2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比较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变化.结果 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加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VAS评分降低分数分别为6分和4分,两组疼痛评分改变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疗效,且对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更佳.
作者:汤芹芹;孙琳;刘慧;肖红;杨邦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损伤小、痛苦轻、腹腔干扰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颖;唐浩;陈清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99mTc-MDP核素显像在乳腺肿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3例乳腺肿块进行99mTc-MDP核素乳腺显像及全身骨骼显像,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乳腺癌中有39例核素显像阳性,51例良性肿瘤中有5例核素显像阳性,灵敏度为92.86%,特异性为90.20%,准确性为91.40%.结论 99mTc-MDP核素显像对于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红;陈正国;王鸿智;杨兴;赵丽娟;张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苄星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的疗效.方法 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木里县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用苄星青霉素行抗梅毒治疗,将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 10年间医院分娩总人数10682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81例,发生率9.2‰.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及12.5%,先天梅毒分别为8.33%及55.60%,死胎发生率为0.0%及23.3%.结论 妊娠期梅毒是严重危害围产儿的合并症,孕期有效的苄星青霉素治疗,可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作者:邓玉艳;彭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淋病奈瑟氏菌(淋球菌)药敏试验现状,为淋病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8例确诊感染淋球菌的老年女性阴道分泌物,做淋球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淋球菌耐药现状.结果 在进行药敏试验的11种药物中,β-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克洛、头孢塞肟和头孢呋辛药物敏感率均为100%,氯霉素为95%,氨卞西林为45%,其它药物的敏感率在氯霉素和氨卞西林之间.结论 淋球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普遍敏感,对喹诺酮类、四环素和氯霉素类药物及利福平都表现出一定得耐药性.淋病治疗应首选β-内酰胺类药物.
作者:胡正强;母丽媛;苏敏;周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