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任小玉;程敏媛
目的 探讨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6例不孕症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资料.结果 116例中有224(96.6%)条输卵管有不同程度阻塞,加压再通治疗后恢复通畅182条,有效率81.0%.随访中有38例妊娠,妊娠率32.8%;再粘连46条,占19.8%.结论 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治不孕症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兰勇军;杨林;何发清;王小林;郭兵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口服强筋松、大活络丸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均2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69.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好,是基层医疗单位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马胜洪;余列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就CT导向下经皮穿刺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原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陈文;周运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116例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肝切除术式采用左外叶切除59例(50.86%),左半肝切除21例(18.10%),肝方叶切除7例(6.03%),右前叶切除5例(4.31%),右后叶切除9例(7.76%),右半肝切除3例(2.59%),双侧多区段肝切除12例(10.34%);其中附加胆肠内引流术46例(39.66%),经肝实质切开取石8例.结果 全组116例手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10.34%),包括胆漏、胆道出血、膈下脓肿等.术后1个月内因肝肾衰竭死亡1例.108例获10个月~8年随访,平均随访5.9年,优良率95.59%.结论 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作者:马海;杨红春;周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目标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 将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即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健康指导,或产妇在遇到困难时护士方给予指导;干预组则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4个阶段性的目标健康教育,即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和出院后1周内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产妇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的效果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目标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母婴同室产妇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显著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芳;任小玉;程敏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6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观察其内膜厚度、息肉位置、大小、个数、内部回声及基底情况,与宫腔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阴道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者56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2.4%;误诊12例,误诊率17.6%,其中6例误诊内膜增生过长,4例黏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癌,1例妊娠物残留.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仍有部分漏、误诊病例,应综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大限度地减少漏、误诊病例.
作者:赵惠容;李晓燕;赵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病例3例男性患者年龄分别是15、19和25岁,均因会阴部骑跨伤致阴茎异常勃起,持续勃起长者达1月.体检:男性第二性征明显,阴茎色泽正常,呈完全勃起状态,硬度4级;阴囊及其内容物无异常;会阴部肿胀已基本吸收,未触及肿块.入院后查外周血红细胞无异常,彩超示阴茎根部动静脉瘘.
作者:谢子平;刘绪堃;孙成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带涤纶套长期静脉留置导管(TCC)在血透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分析48名TCC患者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时的护理干预作用.结果 近期并发症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完全好转.远期并发症中以导管感染和导管内血栓形成为主,其中导管感染用头孢三代抗生素或林可霉素与肝素混合进行封管至下次使用可使症状得到好转.导管内血栓形成使用尿激酶2~10万单位进行双侧导管封管30~60分钟后抽吸有近80%可达到300ml/min的血流量.结论 近年来带涤纶套长期静脉留置导管在临床上的使用率增多,留置时间长,增加了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导管的护理技术,对延长其使用年限,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晓凤;曹正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显示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15例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结果 多种后处理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解剖细节及毗邻关系,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撕裂的内膜.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对于选择治疗方法、指导临床手术、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
作者:曾蕾;李胜;陈玉峰;侯明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胃癌研究发展迅速,外科手术仍然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许多治疗理念和先进技术逐渐引入外科领域并为大家接受.将于2010刊出修订后的第3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废止了传统规约中按照解剖学部位的淋巴结N分期,而采用类似TNM分期的淋巴结计数分期,取消了过去第1站及第2站淋巴结的概念,对于淋巴结清扫范围规定了更为简明的D1/D2清扫术.现有Meta分析不支持将D2+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联合脾脏切除推荐为常规手术.对于远端胃大部切除后建议采用Roux-en-Y重建,而全胃切除后重建建议附加Pouch储袋代胃,以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已有长足发展,Meta分析表明其在安全性和微创性上均可体现一定优势,但远期生存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志新;陈心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在临床治疗中,按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中医辩证分型,对患者实施辨证护理;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6个月随访,对照组中痊愈6例、显效28例、有效3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15%;实验组中痊愈11例、显效39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5%;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临床保守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施护,体现了整体护理观念,可明显提高患者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洁;杨兴华;李芸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中应用自制双导管对降低胰漏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5例wipple手术患者,其中8例胰头癌,17例胆总管下段癌,均采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使用自制双导管引流空肠袢,随访2~8个月,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5例中,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余获访24例,无1例发生胰漏.结论 自制双导管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中时预防胰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学伟;李忠发;邹正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32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并发症的处理及治疗效果.结果 132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手术治疗743例(56.13%),非手术治疗581例(43.87%).根据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评分,良好832例;中残176例;重残16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45例.结论 积极科学的院前急救,及时早期选择手术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综合治疗,防治并发症是急性颅脑损伤救治,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犇;易勇;曾义军;曾令春;皮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母(FGR)血及脐血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正常足月妊娠60例和足月妊娠FGR组60例母血及脐血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T3)、游离T4(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 FGR组较对照组比较母血及脐血中T4、FT4下降(94.37±14.29VS 152.28±15.33,8.73±1.99 VS 13.08±3.74,P<0.05),TSH升高(5.09±1.62 VS 7.39±1. 39,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FGR发病有关.
作者:韩静;冯智慧;戴婉波;黄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应用观察法及询问法对1366例老年手术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心理状态、需求和行为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1366例老年手术患者中,焦虑、紧张、不安型1233例,经过心理干预,其中741例(60.1%)缓解,492例(39.9%)减轻;孤独、悲观型916例,心理干预后,534例(58.3%)缓解,382例(41.3%)减轻.结论 心理干预使患者变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了疾病康复,说明心理干预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作者:颜麒麟;梅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轮状病毒感染性急性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补液的基础上按年龄、体重服用蒙脱石散,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治疗后排便次数、性状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的止泻时间为55.23h±9.16h,74.24h±10.0h,总病程79.78h±11.35h和106.54h±13.71h缩短,治疗组显效率40%,有效率5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30%,有效率38%,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发现副作用.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能较快减少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有效缩短腹泻病程,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玲平;肖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6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力龙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2.50%,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5.33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88%、28.13%,组间元显著性差异(x2=0.3333,P>0.05).结论 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较佳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宏云;胡强;王文辉;高泽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与金因肤联合应用于肝脏创面预防出血和胆瘘的效果.方法 取32例肝脏手术后肝组织创面渗血病人作为实验组,将金因肽及医用生物蛋白胶局部联合应用于肝脏创面;取同期21例病人做对照组,对比观察其创面愈合效果.结果 实验组32例病人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350.3±12.52)ml VS(572.5±18.75)ml,P<0.05];术后第一天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93.2±11.15)ml VS(162.6±25.39)ml,P<0.05];实验组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较对照组短(2.0±1.50天VS 5.0±4.09天,P<0.05).结论 医用生物蛋白胶与金因肽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防止肝脏创面出血及胆瘘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温华生;郝俊;王金宝;董功航;李应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胆囊切除术时伴特殊合并症的手术处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2例急诊胆囊切除术时伴特殊合并症的手术结果及随访6个月~8年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无一例发生手术死亡,在围手术期内亦无胆漏、胆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短期效果满意;在6个月~8年的追踪随访中,1例反复并发胆源性胰腺炎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型术治愈.结论 对急诊胆囊切除术时伴特殊合并症患者,在手术中根据病情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作者:许华刚;马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狂犬病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1036例暴露后狂犬病预防处理患者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对患者进行暴露分级判定、暴露后处置程序、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等资料.结果 致伤动物中,犬致伤的患者多占94.76%;致伤动物中未免疫动物占59.94%,而免疫史不详高达23.75%;在被咬伤的人群中,Ⅲ度暴露60.49%,但在接种疫苗后又接种免疫球蛋白患者仅占5.44%.结论 狂犬病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作者:江丽;李晓芳;杜元平;闫芳;于晓燕;范昕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