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新;陈心足
目的 研究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6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力龙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2.50%,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5.33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88%、28.13%,组间元显著性差异(x2=0.3333,P>0.05).结论 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较佳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宏云;胡强;王文辉;高泽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医疗是高风险职业,医学生的风险教育是实现风险管理至关重要的内容.医学院校的风险理论课程及临床实践教学是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风险意识的主渠道,要从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风险教育的系统性,从教学模式和内容上深化风险教育,从改进教学方法上促进风险教育目的 的实现.
作者:余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8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10例,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5例,动力髋螺钉系统固定33例,动力髁螺钉系统固定28例,解剖钢板固定13例.结果 89例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术后随访,86例能下地活动,2例能坐起.结论 手术是老年人髋部骨折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围手术期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云华;付乐良;袁黎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研究止咳颗粒对实验大鼠的镇咳、祛痰、平喘及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对实验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采用氨水引咳法现察止咳颗粒的镇咳作用;大鼠气管酚红排泄法观察止咳颗粒的祛痰作用;组织胺致大鼠喘息法观察止咳颗粒的平喘作用;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实验、大鼠琼脂肉芽肿实验观察止咳颗粒的抗炎作用;运用摄影生物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止咳颗粒能减少大鼠咳嗽的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止咳颗粒能增加大鼠气道酚红排泄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止咳颗粒能减轻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止咳颗粒能明显延长组织胺所致大鼠喘息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止咳颗粒能不同程度减轻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支气管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粘膜上皮细胞的坏死和脱落,减少气道分泌物.结论 止咳颗粒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平喘及抗炎治疗效果.
作者:彭素岚;敖素华;王俊峰;肖顺汉;陈方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存在外周血管病的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及常规治疗,并行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术前、术后行下肢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肢供血改善,伤口愈合.观察3个月,均未出现狭窄.结论 下肢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糖尿病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晓卫;刘西平;李莎;付徐泉;李华琦;周政;刘宜东;周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为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9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5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45例,对两组患者的VC%、MVV%及FVC、FEV1及FEV1/FVC及SpO2检测结果加以研究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治疗护理后观察组的VC%高于对照组,MVV%高于对照组,FVC大于对照组,FEV1高于对照组,FEV1/FVC也优于对照组,同时SpO2也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患者的满意率也大大提高.结论 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各项肺部功能及SpO2水平效果较好,且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大大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作者:曾孝琼;宋彦;夏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口服强筋松、大活络丸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均2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69.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好,是基层医疗单位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马胜洪;余列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轮状病毒感染性急性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补液的基础上按年龄、体重服用蒙脱石散,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治疗后排便次数、性状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的止泻时间为55.23h±9.16h,74.24h±10.0h,总病程79.78h±11.35h和106.54h±13.71h缩短,治疗组显效率40%,有效率5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30%,有效率38%,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发现副作用.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能较快减少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有效缩短腹泻病程,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玲平;肖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6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观察其内膜厚度、息肉位置、大小、个数、内部回声及基底情况,与宫腔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阴道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者56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2.4%;误诊12例,误诊率17.6%,其中6例误诊内膜增生过长,4例黏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癌,1例妊娠物残留.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仍有部分漏、误诊病例,应综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大限度地减少漏、误诊病例.
作者:赵惠容;李晓燕;赵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母(FGR)血及脐血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正常足月妊娠60例和足月妊娠FGR组60例母血及脐血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T3)、游离T4(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 FGR组较对照组比较母血及脐血中T4、FT4下降(94.37±14.29VS 152.28±15.33,8.73±1.99 VS 13.08±3.74,P<0.05),TSH升高(5.09±1.62 VS 7.39±1. 39,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FGR发病有关.
作者:韩静;冯智慧;戴婉波;黄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8年5月间收治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51例共59个创面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时间、有无感染、创面恢复情况、治疗费用、预后及并发症等.结果 51例病人中,随访3月以上46例,随访率90.2%,按生存质量评判优良率达89.13%,瘢痕挛缩致功能障碍1例.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在基层医院容易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李涛;白大应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显示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15例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结果 多种后处理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解剖细节及毗邻关系,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撕裂的内膜.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对于选择治疗方法、指导临床手术、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
作者:曾蕾;李胜;陈玉峰;侯明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下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异丙酚静脉滴注,诱导全身麻醉,对22例常规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血氧饱和度<90%的重症哮喘患者行支气管灌洗,清除气道分泌物和痰栓,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22例患者在支气管灌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血气不断改善,血氧饱和度均这90%以上.结论 支气管灌洗术可清除支气管痰栓及炎性介质,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明兴;彭翔飞;卯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寻求预测和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措施.方法 调查<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前后的2007年1~3月和6~8月的住院病历,对住院人数、使用抗菌药物人数、药敏试验人数、各种抗菌药物用药量、实际用药天数、所消耗金额进行比较.结果 住院病人在<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94%(757/959),药敏试验率为10.7%.<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43%(1151/1431),药敏试验率为7.65%,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用药频数(DDDs)排序、金额/DDDs位次比、药物利用指数(DUI)值有一定差异.结论 在<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前后,我院抗菌药物存在滥使用的现象,医院须加强管理.
作者:张新江;霍耀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建立一套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四方满意、渠道畅通、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方法 以东城区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区域内4家综合或专科医院作为参与单位,通过寻求医保等相关政策支持、强化社区卫生机构内涵建设、明确医院权利义务、规避转诊双方利益竞争、搭建信息平台支撑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建立一套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结果 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双向转诊管理和考评机制,制定了双向转诊流程和标准,畅通了信息共享和转诊通道.上转有效率为97.2%,下转有效率为100.0%,双向转诊率为72.8%.结论 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建立渠道畅通、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模式.
作者:王建辉;张明;沈蔷;王培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超诊断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的价值.方法 对经核医学及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进行了彩超检查,测量并计算了高功能性腺瘤内动脉分支的峰速与心率乘积(PBVH),并与甲状腺腺瘤组进行对照.结果 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组的PBVH测值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结论 PBVH诊断甲状腺高功能性腺瘤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因本文样本量尚少,还需扩大样本量,不断总结、完善与提高.
作者:张清连;张灌生;钟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时机与孕产期处理.方法 分析32例SLE患者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和处理方法.结果 32例SLE患者合并妊娠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活动期病例妊娠丢失率57%,静止期病例丢失率为12%,前者与后者相比明显升高(P<0.01).25例新生儿均无畸形和死亡,孕产妇无产后出血及死亡.结论 正确选择妊娠时机及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多数SLE病例能获得妊娠机会及安全渡过孕产期.
作者:张然;何运昉;凡子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X线摄片技术因素对肋骨外伤性骨折检出率的相关影响,提高对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 分析850例胸部外伤致肋骨骨折行常规X线摄片检查,DR-PACS系统及CT三维重建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体位X线撮片方法,对肋骨骨折检出率的敏感性.结果 肋骨骨折发生于右胸者521例,左侧329例,膈上肋骨骨折724例,膈下肋骨骨折126例,共检出肋骨骨折987处.常规X线摄片初诊检出肋骨骨折734例,漏诊116例,漏检率13.7%,多角度倾斜位改良法X线摄片检出肋骨骨折842例,检出率99.1%.结论 常规X线摄片方法对检出肋骨骨折存在一定局限性,改进摄片体位和角度结合DR-PACS及多相位技术,CT三维重建检查可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作者:郭维知;陈世孝;罗贤斌;李良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胆囊切除术时伴特殊合并症的手术处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2例急诊胆囊切除术时伴特殊合并症的手术结果及随访6个月~8年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无一例发生手术死亡,在围手术期内亦无胆漏、胆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短期效果满意;在6个月~8年的追踪随访中,1例反复并发胆源性胰腺炎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型术治愈.结论 对急诊胆囊切除术时伴特殊合并症患者,在手术中根据病情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作者:许华刚;马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1ecystectomy,LC)的经验,探讨急性胆囊炎LC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8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胆管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照预防措施.结果 手术成功1296例,中转开腹32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一例胆管损伤.结论 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和可行的;手术技巧和术中的决策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程刚;罗伟;秦红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