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李晓芳;杜元平;闫芳;于晓燕;范昕建
目的 评价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应用观察法及询问法对1366例老年手术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心理状态、需求和行为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1366例老年手术患者中,焦虑、紧张、不安型1233例,经过心理干预,其中741例(60.1%)缓解,492例(39.9%)减轻;孤独、悲观型916例,心理干预后,534例(58.3%)缓解,382例(41.3%)减轻.结论 心理干预使患者变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促进了疾病康复,说明心理干预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作者:颜麒麟;梅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病例3例男性患者年龄分别是15、19和25岁,均因会阴部骑跨伤致阴茎异常勃起,持续勃起长者达1月.体检:男性第二性征明显,阴茎色泽正常,呈完全勃起状态,硬度4级;阴囊及其内容物无异常;会阴部肿胀已基本吸收,未触及肿块.入院后查外周血红细胞无异常,彩超示阴茎根部动静脉瘘.
作者:谢子平;刘绪堃;孙成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并应用CDFI观察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I),比较乳腺恶性肿块二者的区别.结果 90例乳腺肿块中,术后病理证实恶性肿块63例,其中60例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5.24%;3例误诊为良性肿块.27例超声诊断良性肿块与病理结果相符26例,诊断符合率为96.23%;1例误诊为恶性肿块.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与病理符合率高.
作者:马立荣;蔡国静;马桂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与金因肤联合应用于肝脏创面预防出血和胆瘘的效果.方法 取32例肝脏手术后肝组织创面渗血病人作为实验组,将金因肽及医用生物蛋白胶局部联合应用于肝脏创面;取同期21例病人做对照组,对比观察其创面愈合效果.结果 实验组32例病人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350.3±12.52)ml VS(572.5±18.75)ml,P<0.05];术后第一天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93.2±11.15)ml VS(162.6±25.39)ml,P<0.05];实验组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较对照组短(2.0±1.50天VS 5.0±4.09天,P<0.05).结论 医用生物蛋白胶与金因肽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防止肝脏创面出血及胆瘘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温华生;郝俊;王金宝;董功航;李应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 将6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7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片,两组随访观察30天.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及颅内梗死灶变化情况;随后现察服用通心络和复方丹参片30天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30天后复发率为32.4%,对照组为60%(P<0.05).治疗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进展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治疗和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作者:李浩;张磊;杨晓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2例剖宫产术后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腹壁切口各层的连续性,切口部位包块大小、形态、位置、边界、内部状况及其血流情况.结果 4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术后,超声诊断正确41例(97.6%),误诊1例(2.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创、间便、安全、可重复性,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尚有误诊病例,因此在诊断时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和避免漏误诊病例.
作者:彭卉;赵婧;汤蓓;项莉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颈椎前路手术体位摆放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82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改进组与传统组两组,每组41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摆放.改进组病人半卧手术床上,肩部对应手术床活动头版连接处,全麻插管后将手术床摇成头高足低20°,再将头版下折至颈郝充分暴露,同时在病人膝下放一软枕,双膝略屈.分别观察:摆放体位所需时间;摆放时对病员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 改进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1);两组患者摆放前后的血压、心率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改进颈椎前路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可缩短传统方法的摆放时间,且对血压、心率没有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亚灵;白晓霞;鲁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7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分水岭梗死陆床疗效显著.
作者:邓孝纯;许斌;李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氧驱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和异丙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172例Ⅱ级和Ⅲ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博利康尼溶液5 mg加生理盐水2 ml氧驱雾化吸入10 min;B组:博利康尼5 mg加异丙托溴胺0.5 mg加生理盐水2 ml氧驱雾化吸入10 min.每组分别于早、晚2次雾化吸入,用RSFJ-1000肺功能仪测定用药后30 min及3h的大呼气流速(PEF),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 A组吸入治疗后30 min PEF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3小时PEF较治疗前增高不明显(P>0.05);B组吸入治疗后30 min明显增高,180 min增高更明显(P<0.05);A、B组治疗后30 m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氧驱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异丙托溴胺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期PEF,比单用博利康尼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
作者:吴炬;王开云;阳凤华;刘建红;王海霞;彭亚岚;庞波;董明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生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的关键酶血红素氧合酶-2(heme oxygenase-2,HO-2)在新生大鼠延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行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新生大鼠延髓神经核团的分布和不同神经核团中神经元的形态,以及新生大鼠延髓是否存在HO-2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情况.结果 在舌下神经核、疑核、巨细胞网状核、面神经核等部位均可见H(-2阳性神经元.结论 HO-2阳性神经元存在于新生大鼠延髓呼吸相关神经核团,提示内源性CO可能参与中枢性呼吸活动的调节.
作者:何颖;张洁;郑煜;丁艳;周华;唐玉红;陈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99mTc-MDP核素显像在乳腺肿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3例乳腺肿块进行99mTc-MDP核素乳腺显像及全身骨骼显像,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2例乳腺癌中有39例核素显像阳性,51例良性肿瘤中有5例核素显像阳性,灵敏度为92.86%,特异性为90.20%,准确性为91.40%.结论 99mTc-MDP核素显像对于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红;陈正国;王鸿智;杨兴;赵丽娟;张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X线摄片技术因素对肋骨外伤性骨折检出率的相关影响,提高对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 分析850例胸部外伤致肋骨骨折行常规X线摄片检查,DR-PACS系统及CT三维重建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体位X线撮片方法,对肋骨骨折检出率的敏感性.结果 肋骨骨折发生于右胸者521例,左侧329例,膈上肋骨骨折724例,膈下肋骨骨折126例,共检出肋骨骨折987处.常规X线摄片初诊检出肋骨骨折734例,漏诊116例,漏检率13.7%,多角度倾斜位改良法X线摄片检出肋骨骨折842例,检出率99.1%.结论 常规X线摄片方法对检出肋骨骨折存在一定局限性,改进摄片体位和角度结合DR-PACS及多相位技术,CT三维重建检查可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作者:郭维知;陈世孝;罗贤斌;李良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颈动脉轻度狭窄23例,中度狭窄19例,重度狭窄8例,闭塞3例;患者治疗前狭窄段血管内径及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1.8士0.4)mm与(185.S士16.7)cm/s,治疗后分别为(4.1士0.3)mm与(93.6士8.2)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客观地反映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效果的分析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吉其胜;易小洪;张光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病例男,57岁,发现右臀部包块1月余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臀部有一约拳头大小包块,伴右下肢疼痛麻木不适,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作者:孙晨;禹志宏;祝少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中应用自制双导管对降低胰漏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5例wipple手术患者,其中8例胰头癌,17例胆总管下段癌,均采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使用自制双导管引流空肠袢,随访2~8个月,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5例中,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余获访24例,无1例发生胰漏.结论 自制双导管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中时预防胰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学伟;李忠发;邹正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为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9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45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45例,对两组患者的VC%、MVV%及FVC、FEV1及FEV1/FVC及SpO2检测结果加以研究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治疗护理后观察组的VC%高于对照组,MVV%高于对照组,FVC大于对照组,FEV1高于对照组,FEV1/FVC也优于对照组,同时SpO2也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患者的满意率也大大提高.结论 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各项肺部功能及SpO2水平效果较好,且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大大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作者:曾孝琼;宋彦;夏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继毕业后的医学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教育.医务工作者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卫生技术人员自身的前途,而且关系着医院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就基层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供同道商榷.
作者:范秀华;杨成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BC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组(CO组)和SP600125处理组(SP组),每组16只.采用静态吸入法复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模型,选取染毒后14天和28天为时相点,应用Morris水速宫试验检测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等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定位航行试验:实验大鼠14天时的平均逃避潜伏期BC组<SP组<CO组(F=196.37,P<0.01),28天时BC组<SP组<CO组(F=165.24,P<0.01).空间探索试验:14天时,首次穿越平台时间BC组(3511.97±336.88)ms<SP组(5223.84±475.06)ms<CO组(7929.25±1060.62)ms(F=81.31,P<0.01),穿越平台次数BC组>SP组>CO组(F=14.50,P<0.01);28天时,首次穿越平台时间BC组(3704.94±427.18)ms<SP组(5782.44±311.48)ms<CO组(8851.97±542.65)ms(F=280.36,P<0.01),穿越平台次数BC组>SP组>CO组(F=11.71,P<0.01).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损害,SP 600125能部分减轻这种损害作用,提示SP600125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宋孟龙;唐晋;张献全;程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诊工作中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5-2008年急诊科发生的18例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制订了7项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护患纠纷因护理工作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占11例(61.1%),患者因素7例(38.9%),护理为主要因素.通过实施护理纠纷的7项预防措施后,由实施前一年的高达14例,降到了每年平均2例.结论 加强急诊护士的培训,提高急诊护士的整体素质,可以降低急诊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高永霞;钟咏;吴永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苄星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的疗效.方法 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木里县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用苄星青霉素行抗梅毒治疗,将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结果 10年间医院分娩总人数10682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81例,发生率9.2‰.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及12.5%,先天梅毒分别为8.33%及55.60%,死胎发生率为0.0%及23.3%.结论 妊娠期梅毒是严重危害围产儿的合并症,孕期有效的苄星青霉素治疗,可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作者:邓玉艳;彭滨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