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生;刘瑜;吴成辉
肺耐药相关蛋白(LRP)是人类的穹隆体主蛋白(MVP),可在正常细胞和包括白血病细胞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LRP可通过阻止化疗药物进入胞核以及胞吐机制将化疗药物排出胞外,降低核内和胞内药物浓度而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检测白血病细胞LRP的表达情况,对预测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惠锋;杨策尧;李玛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纳入34例经病理学诊断的晚期(ⅢA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mg每天1次,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行疗效评价.结果 34例患者中,CR 1例,PR 16例,SD 8例,PD 9例;其中性别、病理类型、吸烟史和PS评分均与RR,DCR无显著相关性,既往化疗方案数与DCR有相关性.生存期随访至2008年7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6.7个月(2,5~14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个月(1~14个月),1年生存率34.5%.不良反应以皮疹、腹泻、白细胞下降和转氨酶升高为主,多为轻度.绪论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性别、病理类型、吸烟史和PS评分的患者其疗效没有显著差别.既往化疗方案个数≤1个者疾病控制率高于≥2个者.
作者:陈萍;徐聂;侯梅;张杰;李慧艳;赵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本组22例患者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2例,3个月后均能扶单拐行走,无一例出现假体脱位、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密切的术前、术后观察,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早期的正确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吉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 对妇产科2003、2005、2008年7~9月出院病历各333、455、602份,在制定抗茼药物合理使用制度干预前、后的使用情况与成效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与无依据频繁更换抗茼药物比例均降低,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增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缩短.结论 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与无依据频繁更换抗菌药物比例,提高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与剖宫产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从而获得较好的管理成效.
作者:张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腹部手术史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同病种无腹部手术史行腹腔镜手术的120例和有腹部手术史行妇科开腹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有手术史组与无手术史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比较,有手术史组盆腔粘连严重(P<0.01),有显著差异,而中转开腹、并发症、手术时间和出院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有手术史妇科腹腔镜组与有手术史妇科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有显著兰异(P<0.01),而出血量和术后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有腹部手术史行妇科腹腔镜是安全可行的且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何元芬;罗俐;李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41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不同类型的微创介入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其中46个病灶进行造影增强超声检查.结果 介入治疗前,造影增强超声显示46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早期抱球状、弥漫或轻度增强;治疗后病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增强CT检查结果一致,与教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结果比较,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4.4%,总符合率为90.3%,明显高于常规彩超结果,后者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结果比较,灵敏度为48.1%,特异度为89.5%,总符合率为65.3%.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帮助了解患者肝癌病灶的大小、数目和肿瘤血管等信息,有助于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的评估.
作者:刘健;李敬东;赵兴友;袁顺娴;张宁;李祖坤;安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其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21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1倒不良反应中,涉及抗菌药物67例,占55.37%;中药注射剂11例,占9.09%;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103例,占85.12%.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扣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荆的质量监测,以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作者:杨勤;臧云吉;范岳邦;袁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在不同时间服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治疗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未服用降压药物或停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7天以上的8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随机分为早上服药组(n=42例)和晚上服药组(n=44例),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每日观察诊室血压.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行动态血压监测,共治疗12周.结果 经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2组患者诊室血压明显降低(P<0.05),且下降程度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血压显示2组治疗后均能降低24h血压,降压程度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上服药组白天血压达标(SBP<135mmHg)者占46.2%,夜间血压达标(SBP<125mmHg)者占31.7%.晚上服药组白天血压达标(SBP<135mmHg)者占42.5%,夜间血压达标(SBP<125mmHg)者占51.3%.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特别是对夜间血压升高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在晚上服药可以提高夜间血压达标率,更好纠正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以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作者:肖红;何保明;刁瑞蓉;李欣;陈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不同术式的选择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3例老年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1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个月;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5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8个月;胃癌根治术6例,平均生存时间24个月.结论 提高术前、术中确诊率,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胃癌穿孔的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杨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IL-6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心房颤动患者有关联.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60例心房颤动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者JL-6基因-174G/C位点进行研究.结果 发现心房颤动组与正常对照组IL-6基因-174位点均以GG型为主,其频率分别为100%和97%.-174位点等住基因频率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提示IL-6基因-174G/C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心房颤动无关联.
作者:刘佳顺;任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 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天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现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重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 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天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
作者:陈溉;姚健;官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通过掌握腹腔镜相关设备、器械功能,术前与患者有效沟通、术中与手术者密切配合进行2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回顾总结.结果 顺利完成20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通过术前、术中的配合以及良好的设备保障,可以有效提高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展开.
作者:毛崇秋;刘世呈;田云峰;张顺敏;吴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据2008年4月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死亡原因中第二位的疾病,仅次于脑血管病,分别占22.32%和22.45%.恶性肿瘤是城市首位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0%),农村第二住死因(占农村死亡总数的21%).肺癌为肿瘤死因的首住(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2.7%).本文就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现状及思考与展望做一述评.
作者:侯梅;陈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BSD 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探讨中晚期肝癌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36例中晚期肝癌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18例.治疗组:采用BSD 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对照组:单纯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化疗药物:阿霉素(ADM)40~50mg、顺铂(DDP)60~80mg、5-氟尿嘧啶(5-FU)500~750mg;用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2.2%(13/18),对照纽总有效率38.9%(7/18)(P<0.05).两纽临床受益反应率(CBR)分别为83.3%(15/18)、38.9%(7/18)(P<0.05).治疗组0.5、1、1.5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无差异,2年生存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毒剐反应无差异.结论 BSD 2000相控阵聚焦热疗联合TACE能提高近期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竹曦;李光明;任大成;文世民;张欣平;罗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可乐定硬膜外给药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ASAⅡ~Ⅲ级,随机分成A组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B纽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氯胺酮;C组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氯胺酮+可乐定,每组15倒.各组均采用L<,2~3>间隙硬膜外穿刺,抽取不同时点静脉血测血糖、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 术中各指标均升高,A组血糖、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均于切皮时开始升高,骨水泥放置时达高峰,且术中各时点明显高于B、C组.结论 氯胺酮复合可乐定硬膜外给药用于髋关节置换术能改善术后免疫抑制时间和程度,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应激反应.
作者:刘定一;吕志平;刘敏;唐香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2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体住安置的手术记录资料.结果 根据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病情而作相应的体位调整,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避免和减少了与体住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仅于腹腔镜手术开展初期出现术后肩部疼痛8例,神经损伤2例,体位性低血压2例.采取预防措施后210例手术未发生由于体位护理不当导致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正确安置病人的体位不仅能提高手术效率,而且可以预防相关并发症.
作者:杨晓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X光片与cT检查的优劣.方法 通过对37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X先片与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两者在显示病灶方面的差异.结果 CT对肺内肿块的检出率、内部结构、形态边界、轮廓与毛刺和周围结构关系,肺门与纵隔淋巴结有无肿大,有无胸膜受累,骨骼有元转移等存在着明显差别.结论 CT对肺癌的定性和分期有明显优势,X光片宜用于常规普查和初步诊断.
作者:韩顺良;韩福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全脑放疗加替尼泊甙同步化疗与单纯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156例经CT或MRI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全脑放疗+替尼泊甙同步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全脑放疗)各78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全脑放疗2Gy/次,5次/周,总量36Gy.单发病灶或2~3个病灶位于半侧脑者给予局部缩野或半脑增量20 Gy/10次;全脑多发者全脑增量10 Gy/5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放疗第一天开始静滴替尼泊甙60 mg/m<'2>,每周1次,连续4周.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64/78)和92.3%(72/78);一年生存率对照组39.7%(31/78),治疗组61.5%(48/78).两组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略高于对照组,耐受性好.结论 全脑放疗加替尼泊甙同步化疗能提高肺癌脑转移的局部控制率和延长生存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朱向满;宋翠萍;王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恩格菲针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恩格菲针治疗36例恶性胸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完全缓解33.33%,部分缓解52.78%,总有效率86.11%;毒副作用较轻,耐受性好.结论 恩格菲针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万丽丽;万必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趋化因子是当今细胞因子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是CC型趋化因子成员.近来许多研究发现它与多种免疫及炎症反应、肿瘤转移等密切相关.在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可以通过MAPK、NF-KB、JAK-STAT和PKC等信号通路诱导RANTES基因的表达.本文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辽;杨云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