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晴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卵巢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CDFI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卵巢扭转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为单纯性卵巢扭转,超声均准确诊断;15例为卵巢肿物伴扭转,超声提示扭转12例;误诊3例,分剐误诊为卵巢囊肿伴感染及黄体血肿伴感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方式与价值.方法 选择武警部队离退休干部和地方27家机关、事业单位的5937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体检的平台.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干预,随访3年,对干预效果进行健康评估.结果 通过早期生活与行为方式干预,空腹血糖受损率、高甘油三脂血症均明显下降(P<0.05),显性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血压患病率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干预,是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生显性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曾小川;刘峰;杜晓清;刘灿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羊水性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452例住院分娩的IC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等.结果 452例ICP中轻度326例,重度126例.羊水污染124例(ICP羊水Ⅱ级44例,ICP羊水Ⅲ级80例),重度ICP的羊水污染率为72.22%.9例围生儿死亡中8例为ICP羊水Ⅲ级,124例ICP羊水Ⅱ级及Ⅲ级病例中出现22例新生儿窒息.未正式临产及胎膜早破而在34周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302例ICP,术中发现羊水污染的有72例.结论 ICP的羊水性状与病情程度基本一致,羊水污染预示着不良的妊娠结局,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发病率.
作者:唐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不同术式的选择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3例老年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1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个月;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5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8个月;胃癌根治术6例,平均生存时间24个月.结论 提高术前、术中确诊率,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胃癌穿孔的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杨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征象,以提高脊柱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回顾分析68例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影像特征.结果 68例脊柱转移瘤共发现157个椎体异常,累及椎弓根23例59根,棘突及横突18处,椎体病理骨折38个,椎旁软组织肿块21例77处.X线和CT表现为椎体及其部分附件骨质破坏或片状高密度硬化影.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脂肪抑制T2表现为高信号.结论 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影像均有特征性表现,MRI在发现病灶、鏊别诊断方面优于X线、CT检查.
作者:高文华;胡振洲;雷正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结核分支杆菌分子信标探针荧光芯片的固定方式.方法 通过对传统生物素(biotin)-亲和素(avidin)连接方式和自行设计的单侧延长臂的分子信标连接方式的对比研究,对TB分子信标与芯片固定方式进行探索.结果 生物素-亲和素(biotin-avidin)能很好地结合在芯片上但这种修饰有相当技术难度,且生物素-亲和素连接无特异性.本设计单侧延长臂分子信标采用淬灭分子中间标记,茎结构单侧(淬灭分子一侧)延长臂,能很好的结合在芯片上,且修饰技术难度低、特异性高.结论 单侧延长臂分子信标探针设计的发明及运用,初步解决了分子信标技术在芯片技术领域运用的固定难题.巧妙地把分子信标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等优势自然运用到芯片技术上.
作者:匡红;陈庆海;府伟灵;张聪;冯怀志;孙薏;李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腋部副乳抽吸整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腋部副乳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加强术前、术后、心理基础及专业护理,并观察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切口极小隐蔽局部外形明显改善,满意率达100%.结论 对腋部副乳手术患者采取科学主动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治疗兼顾美容的目的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储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通过分析记费流程,发现医嘱项与收费项在名称、内涵、除外内容、计价单位上的不匹配和记费凭证书写、退费操作中的不严谨是出现收费误差的主要环节,提出加强字典库维护、规范记费凭证书写、改变记费模式和建立及时的价格调整机制是有效的改善措施.
作者:舒泽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术后行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无一例死亡,并发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裂开1例,均腹腔感染1例.经抗感染、换药、肠内外营养支持疗法后治愈.结论 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可行的.选择合适的病例,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曹祥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纤支镜引导下的经鼻气管插管对ICU严重呼吸衰竭的诊治价值.方法 ICU中48例危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组(纤支镜组)和喉镜经口引导气管插管组(喉镜组),每组24例,分别在纤支镜和喉镜引导下按常规进行气管插管术.结果 纤支镜组和喉镜组一次获得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3.3%,插管时间分别为(3.84±2.02)min和(9.36±3.56)min.纤支镜组无患者出现并发症,喉镜组共有5例发生并发症.纤支镜组较喉镜组插管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 在ICU中应用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快速、安全、并发症少和成功率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文;刘丽疆;王玉超;陈卫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经胸腔留置管行腔内灌注化疗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72例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胸腔留置管放液后灌注化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后灌注化疗.化疗药物均选用顺铂60mg/kg,每周1次,2周为1周期,两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7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4例,总有效率78.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胸腔留置管行腔内灌注化疗,疗效好,创伤小,病人易接受,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翠华;任大成;李光明;文世民;付曦;胡欣;潘荣强;孙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41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不同类型的微创介入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其中46个病灶进行造影增强超声检查.结果 介入治疗前,造影增强超声显示46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早期抱球状、弥漫或轻度增强;治疗后病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增强CT检查结果一致,与教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结果比较,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4.4%,总符合率为90.3%,明显高于常规彩超结果,后者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结果比较,灵敏度为48.1%,特异度为89.5%,总符合率为65.3%.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帮助了解患者肝癌病灶的大小、数目和肿瘤血管等信息,有助于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的评估.
作者:刘健;李敬东;赵兴友;袁顺娴;张宁;李祖坤;安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杜仲叶浸膏粉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将6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两个对照组、两个实验组和模型组,两个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何首乌煎剂4 g/kg,两个实验组分别给予杜仲叶浸膏粉3 g/kg和1.5 g/kg,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除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每目皮下注射5%D-半乳糖0.5 ml以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以分光光度法测定MAO-B活力、邻苯三酚法测定SOD活力、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MDA含量、荧光法检测LF含量,采用刘景田法测RCR和RICR.结果 口服杜仲叶浸膏粉可以降低亚急性衰老小鼠脑MAO-B活力,提高肝SOD活力,降低肝MDA和LF含量,提高RCR和RICR.结论 杜仲叶浸膏粉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李小安;夏前明;王秉文;袁秉祥;康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现察凝血酶联合顺铂对恶性腹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腹腔穿刺,王入深静脉留置管引流,灌注凝血酶加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患者22例,观察有效率.结果 总有效率(CR+PR)81.9%,无效率18.1%.结论 凝血酶联合顺铂经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是一种有效、可行、安全的治疗手段.
作者:周伟;傅红春;王兴远;李智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本组22例患者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2例,3个月后均能扶单拐行走,无一例出现假体脱位、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密切的术前、术后观察,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早期的正确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吉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经胃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8例,给予埃索荧拉唑40 mg,每日1次;B组50例,予以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均同时加用促动力药莫沙比利,分别于治疗4、6、8周后记录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灼痛等症状记分,判断疗效.并于8周后复查胃镜,现察胃镜下愈合率.结果 两组治疗均有效,而A组A级、B级食管炎疗效、烧心症状改善均优于B组.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RE疗效确切.
作者:彭兰;冯琦;李昌平;马春华;章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标志物与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ELISA方法对20例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标志物及DN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0例患者HBsAg和HBeAg阴性的不同组合模式均可检洲到低拷贝的HBV-DNA,其中抗-Hbe+、抗-HBc+共11例(55%),而抗-HBs+、抗-Hbe+和抗-HBc+共5例(25%);16例血清HBV-DNA含量<1000copies/ml,仅3例肝功能轻度异常.结论 HB-sAg阴性的不同血清学模式存在低拷贝HBV感染,荧光定量PCR在隐匿型HBV感染中具有很好的监测作用.
作者:余鹃春;姚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时手术治疗的398例直肠癌患者中的82例同时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治疗的398例直肠癌患者中,316例无肠梗阻,生存期为(104.494±4.076)个月,5年生存率为61.9%;82例伴有肠梗阻,生存期为(57.583±5.175)个月,5年生产率为34.9%.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辅助化疗均为保护性因素,而肠梗阻、大体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远处转移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癌性肠梗阻严重地影响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术后化疗能改善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文河;庄业忠;吴俊东;许慕明;黄棉生;刘东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全脑放疗加替尼泊甙同步化疗与单纯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156例经CT或MRI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全脑放疗+替尼泊甙同步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全脑放疗)各78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全脑放疗2Gy/次,5次/周,总量36Gy.单发病灶或2~3个病灶位于半侧脑者给予局部缩野或半脑增量20 Gy/10次;全脑多发者全脑增量10 Gy/5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放疗第一天开始静滴替尼泊甙60 mg/m<'2>,每周1次,连续4周.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64/78)和92.3%(72/78);一年生存率对照组39.7%(31/78),治疗组61.5%(48/78).两组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略高于对照组,耐受性好.结论 全脑放疗加替尼泊甙同步化疗能提高肺癌脑转移的局部控制率和延长生存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朱向满;宋翠萍;王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93例治愈,2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疗效肯定,术后随访鼻窦冲洗也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邓晓奕;徐开伦;罗通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