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爱华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主要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70例SLE患者中有38例白细胞增多,发生率为14.1%.该38例中有27例(71.1%)与感染有关,11例与原发病活动有关.结论 SLE患者白细胞增多不要盲目加大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剂量,注意并发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牧标;武加标;李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施行保乳手术治疗的106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53个月,5年生存率93.88%,局部复发率5.10%,美容评价优良率85.71%.结论 对有保乳意愿、符合保乳条件早期乳癌患者,可进行保乳治疗,但需术后放化疗辅助.保乳手术结合术后综合治疗可达到治疗目的 和满足美容需求.
作者:刘发生;刘瑜;吴成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全脑放疗加替尼泊甙同步化疗与单纯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156例经CT或MRI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全脑放疗+替尼泊甙同步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全脑放疗)各78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全脑放疗2Gy/次,5次/周,总量36Gy.单发病灶或2~3个病灶位于半侧脑者给予局部缩野或半脑增量20 Gy/10次;全脑多发者全脑增量10 Gy/5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放疗第一天开始静滴替尼泊甙60 mg/m<'2>,每周1次,连续4周.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64/78)和92.3%(72/78);一年生存率对照组39.7%(31/78),治疗组61.5%(48/78).两组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略高于对照组,耐受性好.结论 全脑放疗加替尼泊甙同步化疗能提高肺癌脑转移的局部控制率和延长生存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朱向满;宋翠萍;王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脂肪性变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对1085人进行常规体检,分析肝脂肪性变与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 男女肥胖、超重、高血压、TG、肝酶增高、肝脂肪浸润、脂肪肝的检出率不同,女性体重指数不同而高血脂、脂肪肝浸润、脂肪肝患病率不同,男性体重指数不同而6种疾病患病率均不同.结论 肝脂肪性变与代谢紊乱、肥胖、起重密切相关,肝脂肪浸润可作为代谢紊乱早期指标,对预防和治疗有意义.
作者:王联耀;段霄燕;余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征象,以提高脊柱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回顾分析68例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影像特征.结果 68例脊柱转移瘤共发现157个椎体异常,累及椎弓根23例59根,棘突及横突18处,椎体病理骨折38个,椎旁软组织肿块21例77处.X线和CT表现为椎体及其部分附件骨质破坏或片状高密度硬化影.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脂肪抑制T2表现为高信号.结论 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影像均有特征性表现,MRI在发现病灶、鏊别诊断方面优于X线、CT检查.
作者:高文华;胡振洲;雷正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结核分支杆菌分子信标探针荧光芯片的固定方式.方法 通过对传统生物素(biotin)-亲和素(avidin)连接方式和自行设计的单侧延长臂的分子信标连接方式的对比研究,对TB分子信标与芯片固定方式进行探索.结果 生物素-亲和素(biotin-avidin)能很好地结合在芯片上但这种修饰有相当技术难度,且生物素-亲和素连接无特异性.本设计单侧延长臂分子信标采用淬灭分子中间标记,茎结构单侧(淬灭分子一侧)延长臂,能很好的结合在芯片上,且修饰技术难度低、特异性高.结论 单侧延长臂分子信标探针设计的发明及运用,初步解决了分子信标技术在芯片技术领域运用的固定难题.巧妙地把分子信标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等优势自然运用到芯片技术上.
作者:匡红;陈庆海;府伟灵;张聪;冯怀志;孙薏;李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恩格菲针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恩格菲针治疗36例恶性胸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完全缓解33.33%,部分缓解52.78%,总有效率86.11%;毒副作用较轻,耐受性好.结论 恩格菲针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万丽丽;万必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肉瘤在X线平片与CT的非典型征象.方法 6例患者均做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和穿刺细胞学检查,4例手术治疗后,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X线平片:大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其中1例可见少许骨膜增厚;片状高密度影并骨皮质增厚1例;骨缺损并骨膜反应2例;斑片状高密度影并软组织肿块、骨膜增厚1例.CT:骨质破坏6例;4例可见瘤骨;软组织肿块4例,其中3例表现为环绕骨干的肿胀软组织影.6例中无一例在平片与CT都同时表现出典型的骨肉瘤征象:骨质破坏、肿瘤骨、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穿刺细胞学及病理检查证实6例为骨肉瘤.结论 提高对骨肉瘸平片与CT非典型征象的认识,从而提高时非典型征象骨肉瘤的影象诊断能力.
作者:施崇敏;刘勇;杨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卵巢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CDFI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卵巢扭转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为单纯性卵巢扭转,超声均准确诊断;15例为卵巢肿物伴扭转,超声提示扭转12例;误诊3例,分剐误诊为卵巢囊肿伴感染及黄体血肿伴感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基因rs2515362住点在杰出运动员和非运动员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测定运动员的临床生化指标,看它们在rs2515362位点的不同基因型运动员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方法 设计针对rs2515362住点的引物合成,然后将它与其它基因的SNP位点一起用Bakeman的GenomeLab SNPstream基因分型系统进行高通量检测.结果 得到了121个运动员和232个非运动员rs2515362住点的多态性,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rs2515362住点在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组中的AA、AG和GG三种基因型频率有统计学差异(X<'2>=13.9805,P=0.0009),A和G两种等位基因频率也有统计学差异(X<'2>=12.0080,P=0.0005),且AA、AG和GG三种不同基因型的运动员的生化指标Alp、Cr、Ca、TP、GGT、Cl、CO<,2>和Alb也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基因rs251536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运动能力有关,且不同基因型运动员之间其生化指标Alp、Cr、Ca、TP、GGT、Cl、CO<,2>和Alb也存在统计学差异.
作者:李立青;田亚平;董矜;张阳东;温新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腋部副乳抽吸整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腋部副乳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加强术前、术后、心理基础及专业护理,并观察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切口极小隐蔽局部外形明显改善,满意率达100%.结论 对腋部副乳手术患者采取科学主动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治疗兼顾美容的目的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储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落实<四川省医院复查及管理评价标准>,结合省、市开展医院感染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我们对辖区内8所中心卫生院(舍1所民营医院)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简称院感)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分析了院感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和建议,供决策和管理部门参考.
作者:何玉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甲羟孕酮(MPA)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联合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9例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在联合化疗的同时给予甲孕酮治疗;时照组18例单纯给予联合化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明显的食欲改善,体重增加和KPS评分增高,分别为80.0%、66.0%和60.9%,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联合化疗问合期并用MPA,可明显改善食欲,增加体重,提高KPS评分,减轻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全面改善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陈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 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天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现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重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 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天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
作者:陈溉;姚健;官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关键路径法(Crmcal path method,CPM)是一种项目时间管理技术,目前已成为包括医学在内的多领域项目管理中应用为广泛的计划与控制的方法之一.肿瘤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针对学生们实习前接触不多、实习时间短的特点,我们尝试在学生实习中引进CPM,尤其是以某一单病种为切入点,实施关键路径法的教学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朱波;董世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近5年诊治的1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按Jennett&Bondy预后分级:Ⅰ~Ⅱ级2例,Ⅲ~Ⅳ级6例,Ⅴ级10例.结论 外伤性脑梗死的预后与脑梗死部位及面积有直接关系,早期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恰当处理,可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汤秉洪;覃宗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 对妇产科2003、2005、2008年7~9月出院病历各333、455、602份,在制定抗茼药物合理使用制度干预前、后的使用情况与成效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与无依据频繁更换抗茼药物比例均降低,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增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缩短.结论 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与无依据频繁更换抗菌药物比例,提高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与剖宫产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从而获得较好的管理成效.
作者:张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CD44及其变异体分子属于重要粘附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对CD4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形式,CD44分子与子宫内膜癌分期、浸润转移以及预后的关系做简要综述.
作者:廖治;肖洪涛;瞿大成;高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患者56例,其中治疗组28例行rHuEPO治疗,用法为:150 u/kg·次,皮下注射3次/周,疗程4周;对照组28例未用rHuEPO治疗,余治疗相同.观察rHuEPO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对患者生存质量(QOF)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b水平显著提高,KPS较化疗前无变化,而对照组Hb水平下降,KPS较前下降.结论 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副反应少,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泽阳;侯梅;王海燕;陈萍;徐聂;赵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杜仲叶浸膏粉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将6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两个对照组、两个实验组和模型组,两个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何首乌煎剂4 g/kg,两个实验组分别给予杜仲叶浸膏粉3 g/kg和1.5 g/kg,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除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每目皮下注射5%D-半乳糖0.5 ml以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以分光光度法测定MAO-B活力、邻苯三酚法测定SOD活力、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MDA含量、荧光法检测LF含量,采用刘景田法测RCR和RICR.结果 口服杜仲叶浸膏粉可以降低亚急性衰老小鼠脑MAO-B活力,提高肝SOD活力,降低肝MDA和LF含量,提高RCR和RICR.结论 杜仲叶浸膏粉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李小安;夏前明;王秉文;袁秉祥;康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