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羟孕酮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陈庆

关键词:恶性肿瘤, 甲羟孕酮, 生活质量, 化疗
摘要:目的 观察甲羟孕酮(MPA)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联合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9例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在联合化疗的同时给予甲孕酮治疗;时照组18例单纯给予联合化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明显的食欲改善,体重增加和KPS评分增高,分别为80.0%、66.0%和60.9%,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联合化疗问合期并用MPA,可明显改善食欲,增加体重,提高KPS评分,减轻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全面改善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脂肪性变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肝脂肪性变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对1085人进行常规体检,分析肝脂肪性变与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 男女肥胖、超重、高血压、TG、肝酶增高、肝脂肪浸润、脂肪肝的检出率不同,女性体重指数不同而高血脂、脂肪肝浸润、脂肪肝患病率不同,男性体重指数不同而6种疾病患病率均不同.结论 肝脂肪性变与代谢紊乱、肥胖、起重密切相关,肝脂肪浸润可作为代谢紊乱早期指标,对预防和治疗有意义.

    作者:王联耀;段霄燕;余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寒战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

    剖宫产术后寒战反应,是产科手术常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本文通过分析剖宫产术后寒战反应出现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使剖宫产术后的寒战发生率明显降低,可供借鉴.

    作者:陈华宾;陈永翠;张古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经胃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8例,给予埃索荧拉唑40 mg,每日1次;B组50例,予以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均同时加用促动力药莫沙比利,分别于治疗4、6、8周后记录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灼痛等症状记分,判断疗效.并于8周后复查胃镜,现察胃镜下愈合率.结果 两组治疗均有效,而A组A级、B级食管炎疗效、烧心症状改善均优于B组.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RE疗效确切.

    作者:彭兰;冯琦;李昌平;马春华;章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近年随着单克隆新抗体的涌现及原有抗体开拓的新用途,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肿瘤及卵巢转移性肿瘤的病理诊断领域日趋重要.现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卵巢组织分型(1999),将其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性以及在卵巢原发癌和转移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做一专题讲座.

    作者:袁静萍;袁修学;毛永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患者56例,其中治疗组28例行rHuEPO治疗,用法为:150 u/kg·次,皮下注射3次/周,疗程4周;对照组28例未用rHuEPO治疗,余治疗相同.观察rHuEPO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及对患者生存质量(QOF)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b水平显著提高,KPS较化疗前无变化,而对照组Hb水平下降,KPS较前下降.结论 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副反应少,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泽阳;侯梅;王海燕;陈萍;徐聂;赵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关于医院品牌建设的思考

    文章介绍了医院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及医院品牌建设的构成要素,从质量、创新、服务及外环境四个方面论述了医院品牌的内涵,提示在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医院如何占领市场,赢得病人的信赖,可供借鉴.

    作者:王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回盲部肿瘤1例

    病例男,71岁,因右下腹疼痛1月余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右下腹可见异常隆起,肝脾未触及,全腹肌紧张,右下腹部压痛,轻反跳痛,可扪及包块,大小约4.3 cmx3.5 cmx3.0cm.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升高,血红蛋白《100 g/L,大便潜血阳性,大便镜检脓细胞少许.

    作者:龙平荣;刘健;赵兴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心卫生院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为落实<四川省医院复查及管理评价标准>,结合省、市开展医院感染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我们对辖区内8所中心卫生院(舍1所民营医院)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简称院感)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分析了院感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和建议,供决策和管理部门参考.

    作者:何玉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病房医疗服务收费误差发生的主要环节及改善对策

    通过分析记费流程,发现医嘱项与收费项在名称、内涵、除外内容、计价单位上的不匹配和记费凭证书写、退费操作中的不严谨是出现收费误差的主要环节,提出加强字典库维护、规范记费凭证书写、改变记费模式和建立及时的价格调整机制是有效的改善措施.

    作者:舒泽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甲羟孕酮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甲羟孕酮(MPA)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联合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9例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在联合化疗的同时给予甲孕酮治疗;时照组18例单纯给予联合化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明显的食欲改善,体重增加和KPS评分增高,分别为80.0%、66.0%和60.9%,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联合化疗问合期并用MPA,可明显改善食欲,增加体重,提高KPS评分,减轻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全面改善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陈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妇产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成效探讨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 对妇产科2003、2005、2008年7~9月出院病历各333、455、602份,在制定抗茼药物合理使用制度干预前、后的使用情况与成效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与无依据频繁更换抗茼药物比例均降低,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增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缩短.结论 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与无依据频繁更换抗菌药物比例,提高病原微生物送检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与剖宫产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从而获得较好的管理成效.

    作者:张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技巧进行探讨.方法 在对10例颅颈交界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和技巧进行充分术前讨论的基础上,9例行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其中2例采用重建钛板和颈3、颈4椎弓根镙钉固定的枕颈融合术,同时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9例存活,1例死于小脑出血并脑干功能衰竭.术后随访6~24个月,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复查头颈部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术前MRI检查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熟悉颅颈交界区解剖,选择合适手术入路,精细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逵;范润金;赵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22例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本组22例患者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2例,3个月后均能扶单拐行走,无一例出现假体脱位、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密切的术前、术后观察,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早期的正确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吉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乳腺癌18F-FDG PET/CT标准化摄取值与P53表达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乳腺癌P53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PET/CT诊断的乳腺癌患者,且计算病灶大SUV(SUVmax);所有病例均手术后病理证实且进行免疫组化检查(P53检测).结果 118例乳腺癌患者中,P53阳性组占64.4%,P53阳性组与P53阴性组的年龄之间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53阳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max为5.06±1.47;而P53阴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max为3.16±0.69,组间SUVmax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试验ROC曲线显示,SUVmax诊断P53表达正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达0.910±0.028,用SUVmax诊断P53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根据ROC曲线发现SUV分界值为3.785,其诊断敏感性为85.5%,特异性为81.0%.结论 利用18F-FDG PET/CT显像的SUVmax早期评价乳腺癌P53表达情况可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初步认为,将SUVmax>3.785作为乳腺癌P53表达的一个分界值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作者:温广华;冯彦林;邓候富;余丰文;刘德军;袁建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周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晚期乳腺癌患者64例均采用紫杉醇60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顺铂30mg/m<'2>,静脉滴注,第2~4天,4周为1周期.两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近期总有效率为65.6%(42/64),初治病例与复治病例分别为83.3%与55%,两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一个部位转移有效率75%(24/32),一个部位以上转移有效率56.2%(18/32),两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中住疾病进展时间为11.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6.2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结论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潘荣强;李光明;文世民;任大成;别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频热疗配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频热疗配合腔内注射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确诊肿瘤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93例,随机分两组,进行常规相关处理后A组(对照组)100例采用腔内注射顺铂60 mg,B组(治疗组)93例采用腔内注射顺铂60mg后半小时内进行高频热疗,观察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副作用.结果 两组有效率为63%、88.2%;临床好转率46%、73.1%.结论 高频热疗配合腔内注射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副反应小,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冬;刘鸿;梅治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人胃癌急性穿孔的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不同术式的选择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3例老年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1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个月;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5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8个月;胃癌根治术6例,平均生存时间24个月.结论 提高术前、术中确诊率,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胃癌穿孔的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杨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人乳头瘤病毒16L1-E5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蛋白表达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L1-E5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表达融合蛋白,为下一步探讨该蛋白是否能作为疫苗的研究作准备.方法 以本室已构建好的阳性质粒pET32(+)/HPV16 E5为模板,PCR获得E5基因,经SalⅠ和NotⅠ双酶切插入已构建好的pGEx4T-1/HPV16L1,通过筛选获得正确的阳性克隆pGEX4T-1/HPV16L1-E5.pGEX4T-1/HPV16L1-E5转化入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进行目的 蛋白的表达,通过测定不同时间、不同IPTG浓度和不同温度时目的 蛋白表达情况,获得蛋白表达的佳条件,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质粒pGEX4T-1/HPV16L1-E5,在1mmol/L IPTG、34℃、4h诱导获得大量的目的 蛋白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的pGEX4T-1/HPV16L1-E5质粒能表达出目的 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目的 蛋白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左凤琼;李婉宜;李明远;黄建;李晓红;吕梅励;赵素兰;蒋中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方式与价值.方法 选择武警部队离退休干部和地方27家机关、事业单位的5937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健康体检的平台.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干预,随访3年,对干预效果进行健康评估.结果 通过早期生活与行为方式干预,空腹血糖受损率、高甘油三脂血症均明显下降(P<0.05),显性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血压患病率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干预,是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生显性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曾小川;刘峰;杜晓清;刘灿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B超观察妊娠早期胎心率变化的初步总结

    目的 初步总结妊娠早期胚胎心率在不同孕周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妇科常规超声检查,使用B超仪M取样,放大模式测量胎心率,确定临床医学参考值范围.结果 妊娠早期胚胎心率相对中晚期妊娠总体较高,本组高胎心率234次/min,低胎心率96次/min;0~8周(151.93±20.86)次/min,0~9周(179,12±6,22)次/min,0~10周(175,06±6,66)次/min,0~12周(168,28±5,60)次/min;呈急升缓降趋势,并确定了早期胚胎心率临床医学参考值范围.结论 妊娠早期胚胎心率的变化趋势与胎心解剖分化和传导系统的成熟高度相关,孕8周以前胚胎心率更易受外来因素影响.

    作者:陈军;毛芳;肖传正;纳果;雷飞翔;何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