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810名石油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王亮;王龙益;韩旭;吕江

关键词:石油职工, 健康体检,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石油职工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制定健康保健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及周边地区7810名石油职工健康体检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体检无异常发现者2343人,占30%;有一项或以上阳性结果者5467人,占70%;排在前位的异常发现依次是超重、肥胖2812例(36%)、脂代谢异常2733例(35%)、高血压1562例(20%)、脂肪肝1250例(16%)、高血糖703例(9%).结论 石油职工中超重、肥胖者多,高脂血症、高血压痛、高血糖等慢性病发病率高,是危害其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增强职工健康意识和预防慢性病的能力.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路固定开放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开放手术加椎体成型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方法.方法 对21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取经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复位固定,伤椎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羟基磷灰石组成的复合活性骨水泥.结果 21例患者随访11~24个月,术后疼痛消失16例,缓解5例;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1级13例,2级1例.结论 在老年性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椎体骨折时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成形,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伤椎强度和刚度,减少了后路内固定的应力,可矫正后凸畸形,减少并发症.

    作者:万仲贤;王泽琼;陈泽;陈福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恶性食管气管瘘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恶性食管气管瘘的认识,选择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23例恶性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带膜食管支架技术治疗和一期切除气管成形术.结果 23例患者中选择带膜食管支架技术治疗15例,临床治愈12例,好转3例,生存时间平均7.6个月,一年生存率23.0%;选择一期切除气管成形术8例,临床治愈6例,好转2例,一年生存率58.0%,生存时间平均14个月.结论 手术后生存时间较其他疗法长,而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手段为带膜食管支架技术,它治疗晚期食管癌所引发的恶性食管气管瘘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刘浩;黄娟;岑小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短联律间期尖端扭转性室速综合征1例

    病例女,43岁,因反复胸闷、心悸伴黑朦、晕厥10年,复发加重2天急诊入院.门诊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早.短阵尖端扭转性室速12阵及1阵心室颤动(持续1分钟左右,捶击胸部而终止,QT间期正常,ST-T未见异常.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电解质及心肌酶谱正常.心脏超声示心脏结构及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否认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及特殊用药史.诊断为短联律间期尖端扭转性室速综合征.

    作者:陈序;吴稚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93例

    目的 观察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对93例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患者,采用低位脓肿一期切除术,高位脓肿多切口切开内口挂线引流术,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治疗.结果 93例中一次性治愈89例,3例形成肛瘘,1例轻度肛门狭窄,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脓肿与混合痔同时治疗可避免二次手术,缩短疗程.

    作者:喻世万;周毅;曾崇宁;刘志玉;邓开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自护理论在剖宫产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护理论在剖宫产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20例剖官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奥瑞姆自护理论的三个护理系统,让病人参与健康决策及力所能及的自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尿潴留、术后腹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自护理论对剖宫产病人进行护理可降低术后尿潴留、腹胀等并发症,促进病人身体康复及缩短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月香;张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正确处理科研与临床的关系

    科研是临床医生专业成长与技术提高的内在要求,通过科研可以培养自身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对于希望成为名医的医生,应依靠科研、拿出具有代表性的成绩、成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临床是基础,科研是龙头;临床训练的是基本功,科研则意味着提升发展后劲.审视国内外众的医学行家、名家,他(她)们都做到了科研与临床的紧密结合,成为不但会看病、手术,而且还能授业、解惑并走在医学前沿的一代名医.

    作者:《西部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CHF)临床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3.125 mg,2次/d,从小计量开始,只要能耐受尽可能递增到50mg/d,疗程20周.每周测量血压、心率,评定心功能,治疗前后检查超声心动图.结果 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耗氧指数和收缩未期内径(LVESD)降低,心率减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改善新功能,改善左室重塑,安全有效.

    作者:古丽巴哈·胡都尤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复合静脉麻醉在ERCP检查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异丙酚及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拟行ERCP患者(ASA Ⅰ~Ⅱ级),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 1 μg/kg,丙泊酚1.5~2.5mg/kg顺序缓慢分次静脉注射至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操作,以微量泵持续泵入丙泊酚0.1~0.15mg/(kg·min),检查过程中如有恶心、呛咳、躁动时追加丙泊酚20~30 mg,检查结束前3分钟停药.记录麻醉前、麻醉后(麻醉后1分钟).检查中(操作开始后10分钟),检查结束时的BP、HR、RR、SpO2,意识消失时间,停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术中有无恶心呕吐、肢动,术后统计有无术中知晓及麻醉满意度情况.结果 麻醉后1分钟BP、SpO2较麻醉前降低,HR减慢,但SpO2仍在92%以上,且于1分钟后自行上升,未出现呼吸暂停现象.12例于检查中出现短暂肢动,追加丙泊酚20~30mg后继续检查,麻醉后不到1分钟意识消失,停药后意识恢复较快,定向力恢复时间也不长,所有患者对麻醉均较满意,无术中知晓及恶心呕吐.结论 咪唑安定、异丙酚及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ERCP检查中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利娟;沈娟;毛金荣;王小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1例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在C形臂X光机透视下闭合复位或切开直视下复位,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1例.结果 51例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约10个月.复住及内固定满意者49例(96.1%),愈合者51例(100.0%),功能恢复至接近伤前水平者40例(78.4%),并发髋内翻者3例(5.8%).结论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角度易调整、固定牢靠、抗旋转、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或/和股骨颈基底部骨折、骨转子下骨折.

    作者:李友文;郑兴平;吴文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100例ASA Ⅰ-Ⅱ级的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和EA组,每组50例.CSEA组经L2-3穿刺,珠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2.0ml,注射速度控制在20~30s.仰卧位后调节痛觉阻滞平面达T7水平.EA组也经L2-3进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侧置管3~5cm,常规注入2%利多卡因实验量3~5ml,之后注入2%利多卡因5~8ml,尽可能使手术开始前痛觉阻滞上限迭T7水平.术中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不良反应,记录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产妇SpO2均维持在95%以上,HR、SBP、DBP的变化两组间相近;麻醉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CSEA组明显快于EA组;不良反应情况两组间相近,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结论 CSEA组起效迅速,阻滞完善,麻醉效果优于EA组,且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是剖宫产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耿启忠;黄小玲;李兰洋;任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3148例拟输血患者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拟输血患者在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携带情况,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 对3148例拟输血的病人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常见传染病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HBsAg阳性289例(9.18%),HCV 阳性32例(1.02%),抗-HIV阳性3例(0.10%),抗-TP阳性88例(2.80%).结论 对受血者输血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可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并可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和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作者:伏攀;李春碧;何平;伏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西部医学》杂志2008年补订启示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凝血酶原法检测重组人脑利钠肽制剂中凝血酶的残留量

    目的 了解重组人脑利钠肤(rhBNP)制剂中凝血酶残留量是否符合产品制荆的安全性要求.方法 根据凝血酶的生物学活性建立rhBNP冻干制荆中凝血酶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凝血酶活性单位检测,计算每瓶rhBNP产品中凝血酶的残留量.结果 三批原液样品的测定均未见凝集现象(>4分钟).结论 rhBNP样品凝血酶的活性单位低于0.5 U,符合产品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作者:任智文;杨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术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室风险管理,消除或降低风险所带来的威胁.方法 对手术室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培训,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易发环节管理,增强对手术风险处理能力.结果 减轻了手术室工作人员压力,和谐了医务人员关系,增强了团队精神,调动了老护士的积极性.结论 手术室风险管理流程安排及时堵住了管理缝隙,保证了手术室工作安全.

    作者:李其容;郑文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

    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SAMe)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ICP孕妇30例,随机分为2组,SAMe观察组16例和能量对照组14例,观察组给予SAMe注射剂500mg加入10%GS 50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500ml静滴,每日1次;7天1疗程.观察皮肤搔痒评分,肝功能转氨酶(ALT及AST)及血清胆汁酸(TBA)水平和早产率.结果 SAMe治疗组肝功能及血清胆汁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皮肤搔痒情况得到改善.结论 SAMe可以改善ICP患者搔痒症状和妊娠预后,敌认为SAMe治疗ICP有效.

    作者:雷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寒冷应激对大鼠血浆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的改变

    目的 现察寒冷应激后大鼠血浆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6-keto-PGFlα)代谢改变.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2h组和-20℃4h组.后2组置于-20℃冰箱中2h和4h后,立即采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结果 -20℃2h组争-20℃4h组TXB2较对照组增高,-20℃2h组和-20℃4h组6-keto-PGF1α较对照组增高,但TXB2/6-keto-PGF1α比例呈下降趋势,-20℃2h组和-20℃4h组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寒冷应激可引起TXB2和6-keto-PGF1α代谢改变.呈增高趋势.

    作者:肖文;李仓霞;张守信;薛海龙;李改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拉西地平联用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联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6例高血压病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服用拉西地平4~8 mg/d,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对照组56例,服用倍他乐克50~100 mg/d,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监测血压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显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大小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变薄缩小.结论 拉西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联用辛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可作为高血压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用药.

    作者:彭玲;贺集贤;何元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0例择期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芬太尼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维库溴铵、咪唑安定,以及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醚以及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 min、气管插管后2 min、5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两组诱导后MAP和HR值均较诱导前下降.气管插管2 min和5 min时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明显小于B组,A组的呼吸、睁眼和拔管时间少于B组,术后苏醒恢复状况也优于B组.结论 使用瑞芬太尼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快且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陈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妇女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近年越来越多的需子宫切除的妇科疾病患者选择经阴道切除子宫的微创手术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对118例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有效地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和成功,促进了患者的全面康复,可供借鉴.

    作者:王慧玲;段晓春;朱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的特征.方法 采用DCG监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68例,对其24小时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结果 168例患儿中,24小时发生室性早搏103例(61.3%),成对室早12例(7.1%),室性心动过速5例(2.9%),房性早搏66例(39.2%),房性心动过速8例(4.7%),Ⅱ度窦房传导阻滞9例(5.3%),Ⅰ度房宣传导阻滞11例(6.5%),Ⅱ度房宣传导阻滞5例(2.9%),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1.2%).ST-T改变28例(16.6%).结论 DCG检查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吴稚华;陈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