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玲;段晓春;朱向阳
目的 了解硫酸吗啡缓释片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08例因癌痛需要服用硫酸吗啡缓释片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以及与用药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108例患者中,有89例出现不良反应(82.4%);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便秘、恶心与呕吐、头昏与嗜睡、排尿困难,发生率分别为76.6%、31.8%、26.6%和14.2%.结论 硫酸吗啡缓释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根据病情合理使用,并妥善处理所发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英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于2005年12月~2007年8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176例,在外院或门诊误诊29例,误诊率16.5%.现将资料完整并经胃镜检查和手术证实的11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17~69岁,平均67.2岁.
作者:何红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在门诊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瑞芬太尼组(简称R)瑞芬太尼按0.2 μg/kg,即0.1 ml/kg给药;芬太尼组(简称F)芬太尼按0.5 μg/kg,即0.1ml/kg给药.分别缓慢静注芬太尼和瑞芬太尼1分钟后静脉缓注异丙酚重点观察记录:呼吸、循环、麻醉效果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R组比F组在麻醉效果定向力恢复时间指标优于F组.结论 小剂量瑞芬太尼能较好的满足门诊无痛胃镜的检查需要,且安全可靠,平均药品费用略低于F组.
作者:曾浩;苏永勇;张雨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已造成近7万人员死亡,更有近40万伤员.全国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抗震救灾的伟大工作中,现场急救、一线救治、后送医护、专科治疗、心理治疗、灾区防疫……处处可见白衣战士的身影,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救死扶伤的篇章.现灾区已进入重建时期,而医疗救治工作则进入了为艰苦的阶段,我们要继续保持旺盛的斗志,加强地震伤员后续医学救援[1].
作者:肖颖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青霉素与二丁胶囊联合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青霉素与二丁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青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80%).结论 青霉素与二丁胶囊联合治疗急性扇桃体炎效果更佳.
作者:刘显志;李代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成功施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技巧.方法 对32例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中31例手术成功,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平均9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0ml.术后12 h拔胃管,36 h开始进食流质.术后平均住院6 d,并发症2例,发生率6.45%,其中左膈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 合适的病人选择,正确的体位和良好的显露,可靠的脾蒂处理方法是保证LS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罗华;赵平武;匡铭;胡朝辉;杨培;王宁;黎前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国内商品名: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沙利度胺治疗起始量为100 mg/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每周增加100 mg/d,直到400 mg/d维持治疗,地塞米松15 mg/d,每月治疗1~4天.结果 18例MM部分缓解5例,好转10例,无效3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嗜睡等副作用,均可耐受,无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副作用小,耐受性好,给药方便.
作者:马春蓉;曹红;刘雅倩;姚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上腹部手术致肛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46例(86.8%),主要原因为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操作粗暴及腹腔镜开展早期.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体征、腹腔穿刺和影像学检查,B超确诊率82.35%;CT可显示损伤胆管部位以上胆管扩张、胆管损伤平面及长度.47例随访平均4年1个月,效果优良率达76.6%.结论 早期诊断,根据损伤情况正确决定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对治疗效果好坏至关重要.上腹部手术时应时刻注意肝外胆道走行,胆道手术应认真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切除后再辨清胆总管、肝总管是否完整,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付代敏;杨宗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内科学临床实习是各门临床医学学科工作的基础.在此阶段的临床带教中,注重医德医风、工作责任心、操作技能以及临床思雏方式的培养,重视医患沟通教育,将有利于医学生更好地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也有助于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隆敏;覃军;孔佩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镜下形态、腺管开口类型和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对10例LST可疑病变行0.3%靛胭脂喷洒染色,确定病变范围后以放大肠镜观察腺管开口类型,作病理活检并与术后病理类型对照.结果 10例LST患者内镜下大体形态分型:颗粒均一型3例,结节混合型6例,扁平隆起型1例.腺管开口类型;ⅢL型4例,Ⅳ型6例,未发现Ⅴ型腺管开口.术后病理类型:管状腺瘤4例,伴腺体轻度异型增生;管状绒毛状腺瘤5例,均伴腺体中一重度异型增生,其中1例合并粘膜内癌;绒毛状腺瘤1例,腺体重度异型增生,伴黏膜内癌.术前内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者仅3例.结论 大肠侧向发育肿瘤并非少见.内镜下黏膜染色结合放大内镜观察可有效确定病变范围、形态和腺管开口类型,初步判定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LST镜下形态以结节混合型多见,术后病理类型多为管状绒毛状腺瘤.腺管开口类型多为Ⅳ型.Ⅳ型腺管开口的病变也可合并早期大肠癌.内镜下活检不能代替术后病理检查.
作者:刘晓岗;阳运超;周丽华;韩盛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肺癌并发肾病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探讨发病机制.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肺癌675例中并发肾病78例(8.65%)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中50.00%的患者单纯性蛋白尿,11.53%的患者单纯性血尿,8.97%的患者肾病综合征,24.35%的患者肾炎综合征,5.12%的患者梗阻性肾病,55.12%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大多数患者未针对肾脏病变采取治疗,67(85.8%)例好转出院,11(14.2%)例死亡.结论 肺癌患者早期进行肾脏方面的检查对保护肺、肾功能有重要作用,肾损害可为肺癌诊断前的唯一表现,对于中老年人肾脏疾病患者,尤其是长期吸烟的男性患者,更应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
作者:陈世金;胥德中;冯胜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自2003年以来,我科采用芍倍注射液治疗肛裂7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女42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3个月~20年.其中Ⅰ期肛裂16例,Ⅱ期肛裂27例,Ⅲ期肛裂33例.肛裂部位:后正中43例,前正中13例,前后正中18例.
作者:柳著;刘丽娟;尹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组的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例全身不同部位进行螺旋CT扫描,然后行多平面重组.结果 多平面重组能够多方位、多角度显示病变的范围和比邻关系,对于复杂解剖结构、解剖交界部位疾病的诊断非常有帮助.结论 恰当选择多平面重组技术,正确应用不同的重组方法,针对病变进行全面的解读和分析,可为临床提供更直观可靠的信息.
作者:刘启芬;李恕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重组人脑利钠肤(rhBNP)制剂中凝血酶残留量是否符合产品制荆的安全性要求.方法 根据凝血酶的生物学活性建立rhBNP冻干制荆中凝血酶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凝血酶活性单位检测,计算每瓶rhBNP产品中凝血酶的残留量.结果 三批原液样品的测定均未见凝集现象(>4分钟).结论 rhBNP样品凝血酶的活性单位低于0.5 U,符合产品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作者:任智文;杨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良好的环境与心理护理对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将5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7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的环境与心理护理.结果 试验组在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良好的环境与心理护理有利于降低高眼压状态青光眼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杜川;扬明清;刘家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年宫颈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方法 对36例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宫颈癌以早期浸润性鳞癌和Ⅰ期为主,术后病理为癌细胞侵及浅肌层,盆腔淋巴结无转移.结论 青年宫颈癌症状隐匿,HPV感染是主要病因,及时治疗效果好,否则危害性大,应高度重视.
作者:冯江;何东权;陈玲;奉泽锦;韩志蓉;周小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恶性食管气管瘘的认识,选择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23例恶性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带膜食管支架技术治疗和一期切除气管成形术.结果 23例患者中选择带膜食管支架技术治疗15例,临床治愈12例,好转3例,生存时间平均7.6个月,一年生存率23.0%;选择一期切除气管成形术8例,临床治愈6例,好转2例,一年生存率58.0%,生存时间平均14个月.结论 手术后生存时间较其他疗法长,而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手段为带膜食管支架技术,它治疗晚期食管癌所引发的恶性食管气管瘘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刘浩;黄娟;岑小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认识.方法 对35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经补钾及同时治疗甲亢均获满意效果.结论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发作时需积极补钾,同时规律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治疗,避免复发.
作者:范德先;谢永福;何国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患病新生儿血渗透压改变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96例患病新生儿,其中新生儿肺炎36例,新生儿黄疸21例,新生儿窒息24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24例,于入院时采集静脉血检查电解质、血糖、肾功,公式法计算血渗透压,以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渗透压作为对照.根据血渗透压制定输液方案.结果 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渗透压(261.0±1.5)mOsm/L,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渗透压(270.5±2.0)mOsm/L,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渗透压(252.2±3.8)mOsm/L,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血渗透压(258.0±3.2)mOsm/L,与正常新生儿血渗透压(288.6±17.5)mOsm/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经过调整输液方案,9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患病新生儿血渗透压较正常新生儿低,治疗时宜适当补钠,血渗透压测定对患儿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可提供帮助.
作者:蒲友华;胡波;李亚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与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相关的常见因素及并发肺部感染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梗死康复期患者96例,分析肺部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脑梗死部位、病情轻重、基础疾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年龄大、病情重、原有糖尿病、心脏病、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率明显升高,并发肺部感染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 控制肺部感染可有效降低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病死率.
作者:敬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