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万拉法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李琪勇

关键词:万拉法新, 难治性抑郁症, 治疗, 评价
摘要:目的 评价万拉法新(博乐欣)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65例使用万拉法新治疗12周,用HAMD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HAMD量表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显效率76.92%.结论 万拉法新对难治性抑郁症有较好疗效,且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钛钢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38例,并截瘫28例,椎管骨性占位、硬膜受压、但无神经症状10例.结果 随防8~46个月,平均19个月.伤椎高度恢复90%26例,恢复80%12例,无钢板螺钉断裂和松动现象.截瘫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lankel分级,除A级3例未能恢复外,其余恢复1~2级.结论 胸腰椎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固定具有减压彻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力学性能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仕雄;李扬凡;曹伟;杨贵书;胡豇;黄崇新;庞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腺肽α1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对恶性肿痛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细化疗期间同时子胸腺肽α1.6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采用单化疗.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淋巴细胞活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同(Hotelling T2检验,F=2.482,P=0.042),不能认为胸腺肽α1无法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化疗后试验组的CD3、NK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接近或小于检验水准(P=0.068,0.034).结论 胸腺肽α1可能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兰海涛;李宏敏;梁良;邓春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频电刀治疗286例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LEEP)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感染及术后宫颈粘连情况.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98.60%,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平均出血量6.0毫升,继发性出血7例.结论 LEEP治疗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省时,出血少,无感染及粘连发生,治疗效果好,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高.

    作者:刘志蓉;刘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改良手术切除眼睑血管瘤2例

    眼睑血管瘤的治疗效果直接关系到眼部外观容貌、眼睑畸形和功能障碍等.目前,治疗眼睑血管瘤的方法有手术切除、冷冻、激光、X线或镭照射,也可锶敷贴.我科对2例眼睑海绵型血管瘤进行改良手术切除术,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赵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62例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疗效.方法 对62例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患者行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先用美蓝于阴茎根部标记出切口线,将包皮向上推移至完全暴露龟头,并标记出另一切口线以确定环行皮肤切除范围.沿手术画线环形切除一条阴茎皮肤,保留完整的包皮肉膜以保护血管和淋巴网,分层缝合切口.结果 62例受术者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术后无继发性出血、血肿及继发感染.伤口肿胀轻,消肿快,外形美观,伤口缝线可自行脱落,无拆线痛苦.结论 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精细易行,并发症少,疗效满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小川;杜青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体会

    住院医师培训是医疗学科发展和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作者多年来就住院医师培训摸索出一些经验,同时也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李传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简称肝生素)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每组21例,治疗Ⅰ组单用肝生素30~100 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单用甘利欣150~2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Ⅱ组为肝生素加甘利欣,剂量、用法同前.并对3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Ⅰ、Ⅱ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改善,随访3年,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90.48%,高于对照组(57.14%).治疗组在治疗及随访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肝生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力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动脉造影及栓塞在胆道出血的诊治价值

    目的 探讨运用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对胆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运用Seldinger技术对10例胆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选择性肝动脉及其分支造影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粒或弹簧圈.结果 10例均为胆道术后出血的患者,其中1例为术后3个月发生,行选择性肝动脉及其分支造影均发现异常,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征3例,血管染色征2例和假性动脉瘤形成5例.3例经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后,患者出血均停止,痊愈出院.结论 胆道大出血的急诊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作者:钟立明;魏欣;卢武胜;谢晓东;胡鸿;赵晓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雄激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

    高雄激素血症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疾病,病因和临床症状复杂,诊断和治疗方法多样,但目前尚没有定论,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程薇;高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显微手术切除结合γ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

    目的 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以降低面听神经的损伤率,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28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取显微镜下瘤内切除大部分肿瘤,粘连紧密的部分残余肿瘤二期行γ刀治疗,分析并总结显微手术及γ刀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技巧.结果 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本组患者未出现明显面听神经损害症状,恢复良好.结论 显微手术配合γ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先全;贾冬;曾令勇;张海;徐建峰;高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紫杉醇(PTX)联合醛氢叶酸(LV)、氟尿嘧啶(5-Fu)、顺铂(DDP)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2例胃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PTX+LV+5-Fu+DDP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LFP方案治疗.21天为1周期,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PTX联合LFP方案组有效率65.63%,对照组有效率3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1年生存率:治疗组53.13%,对照组23.33%,两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20),而毒副作用相似.结论 PTX+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高,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陈凤艳;张秀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T诊断鼻咽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鼻咽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517例鼻咽癌CT资料进行分类总结,全部患者都做鼻咽部横断CT扫描,其中45例加做冠状扫描,51例做CT增强扫描.结果 CT确诊的431例;CT怀疑而建议活检的66例,其中28例活检证实为鼻咽癌;怀疑为鼻咽癌,CT扫描鼻咽部无明显改变的15例中,2例活检证实为鼻咽癌转移;临床医生高度怀疑而CT检查为早期鼻咽癌漏诊的5例.结论 CT扫描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依据,在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全;许林;黄东琼;章东映;陈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35例乳头溢液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乳头溢液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31例良性病变,术后随访6个月未再溢液;4例乳癌,1例1年后死于肺转移,余3例至今仍在.结论 乳头溢液大多为良性病变,但不要忽视乳癌的诊断.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乳癌.

    作者:张树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的常见问题探讨

    关注甲亢中Graves病的内科治疗,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法,寻找内科治疗中的不足,严格掌握治疗疗程,重视抗甲状腺药的毒副作用,明确临床用药的目的及意义,更新观念,更快更好提高甲亢治愈率.

    作者:向明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声刀在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使用超声刀替代高频电刀为主要切割、止血工具.结果 4例患者均采用超声刀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超声刀因对组织损伤小、无电流通过患者身体,用于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应注意:①了解心脏起搏器性能及抗干扰能力.②监测心电功能.③遇到超声刀操作困难时,应结合血管钳等进行操作.④术者应有娴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技术及熟练操作使用超声刀的经验.

    作者:严想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在Ⅰ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治疗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14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气管内留置吸痰管进行按需吸痰、氧疗.结果 有效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了并发症,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1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气管内留置吸痰管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无创、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1和糖尿病肾病

    肾脏肥大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的肥大,其调控终发生在细胞周期水平上.p21是已知的具有广泛激酶抑制活性的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与早期DN肾脏肥大密切相关,直接影响DN的发生、发展.对此深入研究为DN的防治提供新的启示.

    作者:陈世金;冯胜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下颌副孔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下颌副孔的位置,探讨肿瘤细胞向下颌骨的播散途径.方法 对82例下颌骨内、外侧面下颌副孔进行研究并统计分析.结果 各标本之间下颌副孔数差异很大.内侧面:冠区出现率为57.32%,切迹区出现率为71.95%,髁区出现率为57.32%.上、中、下区出现率分别为73.17%,73.17%和98.78%.外侧面:冠区出现率为23.17%、切迹区出现率为32.93%,髁区出现率为37.80%;上、中、下区出现率分别为62.20%,62.20%和53.66%.结论 下颌副孔为口腔内和面部肿瘤播散到下颌骨的途径之一,未经放疗的病例应切除磨牙后区和冠状突而保留下颌骨的其余部分.

    作者:姚波;杨丽;王效杰;李宏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76.7%,利培酮组为73.3%,两组疗效相仿.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较利培酮组少,其中震颤、静坐不能、肌强直、体重增加和闭经/泌乳等发生率少于利培酮组.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某些不良反应较利培酮轻而少,有较好的服药依从性,更适合于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作者:王立志;翁晋忠;卓志明;陈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伴瘤低血糖症2例

    病例1 男,62岁,因发作性意识障碍一周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周每于凌晨无明显诱因出现行为怪癖、胡言乱语等症状,白天自行好转.无发热、头痛等不适.入院前晚再次出现以上症状后昏迷.查体:血压120/80 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肝肋下一指.入院后急查头颅CT未见异常,血糖0.6mmol/L,予50%葡萄糖注射液60ml静推后患者神志转清.实验室检查:ALT 42U/L,AST 76U/L.于血糖在0.3~1.7 mmol/L时多次测血浆胰岛素在1~3 mU/L之间.上腹部CT示:肝右叶见大片低密度灶,边界欠清,约5 cm×6 cm×8 cm,密度不均,CT值为32~41 HU,胰腺未见异常,拟诊为肝癌.转外科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消失.

    作者:杨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