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立明;魏欣;卢武胜;谢晓东;胡鸿;赵晓伟
目的 总结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3例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75分钟,术后切口疼痛轻,恢复快,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活动,尿潴留5例,切口浆液肿3例,未见其他并发症,无病例复发.结论 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可常规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
作者:彭珂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侧隐窝狭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患者俯卧在弓形架上,单纯腰椎间盘突出者行单侧开窗,对31例合并单侧侧隐窝狭窄者行单侧开窗加侧隐窝扩大术26例,半椎板切除5例;对23例合并双侧隐窝狭窄者行双侧开窗,侧隐窝扩大术17例,全椎板切除6例.所有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均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松解.结果 随访时间2个月~14年,平均4年,优102例,良25例,差1例.结论 手术破坏性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作者:田应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胆管残余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29例肝胆管残余结石病例资料.结果 病情特殊、术者疏忽、未作必要的检查或寄希望于术后胆道镜取石以及术式选择不当是发生肝胆管残余结石的主要原因.结论 术中、术后胆道镜检查取石以及合理选择术式是防治肝胆管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进;曾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万拉法新(博乐欣)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65例使用万拉法新治疗12周,用HAMD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HAMD量表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显效率76.92%.结论 万拉法新对难治性抑郁症有较好疗效,且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李琪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局部注射曲安缩松与维拉帕米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在我院接受瘢痕注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局部注射曲安缩松与维拉帕米治疗增生性瘢痕均有疗效,但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注射曲安缩松与维拉帕米治疗增生性瘢痕,各有其优越性及适应证.
作者:田超;刘红;彭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国产易启康胶囊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43例(单纯指甲受累者5例,单纯趾甲受累者31例,两者均受累者7例),观察给药后第9、12、24、36和48周的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结果 9周时临床有效率为46.5%,48周临床有效率为86.0%,真菌学清除率为76.7%,一般24周以后疗效基本稳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易启康胶囊是治疗甲真菌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华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应用聚丙烯网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Lichtenstein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平均手术时间30.5min,术后并发尿潴留4例,切口感染1例,阴囊水肿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天,随访6~24个月,复发1例.结论 Lichtenstein手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且手术适应证宽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
作者:蒋新卫;严小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成人结肠镜对小儿大肠检查及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便血小儿进行结肠镜检查,检查前予番泻叶及我院配制洗肠液导泻.对发现息肉需内镜下高频电切者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10岁者均在麻醉下进行.结果 本组36例大肠息肉小儿经内镜治疗成功,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成人结肠镜对小儿大肠检查及息肉电切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邓家征;罗劲松;丁顺斌;邓宏;江晓云;李耀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佳疗效.方法 对86例以小(微)型钛板实施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病人伤口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37mm,面部外形恢复基本正常.结论 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效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易行,能达到颌骨骨折治疗的功能和形态双重标准,有利于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的恢复.
作者:谭小尧;龚君然;张兴安;李果;何群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简称肝生素)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每组21例,治疗Ⅰ组单用肝生素30~100 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单用甘利欣150~2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Ⅱ组为肝生素加甘利欣,剂量、用法同前.并对3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Ⅰ、Ⅱ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改善,随访3年,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90.48%,高于对照组(57.14%).治疗组在治疗及随访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肝生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力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疗效.方法 对62例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患者行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先用美蓝于阴茎根部标记出切口线,将包皮向上推移至完全暴露龟头,并标记出另一切口线以确定环行皮肤切除范围.沿手术画线环形切除一条阴茎皮肤,保留完整的包皮肉膜以保护血管和淋巴网,分层缝合切口.结果 62例受术者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术后无继发性出血、血肿及继发感染.伤口肿胀轻,消肿快,外形美观,伤口缝线可自行脱落,无拆线痛苦.结论 改良阴茎根部包皮环切术精细易行,并发症少,疗效满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小川;杜青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眼睑血管瘤的治疗效果直接关系到眼部外观容貌、眼睑畸形和功能障碍等.目前,治疗眼睑血管瘤的方法有手术切除、冷冻、激光、X线或镭照射,也可锶敷贴.我科对2例眼睑海绵型血管瘤进行改良手术切除术,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赵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56例确诊的真菌感染患者采取抗真菌治疗.结果 治愈46例(82.1%),死亡10例(17.9%).结论 机体抵抗力低下、放化疗、激素、抗生素的使用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因.恶性肿瘤患者易并发真菌感染,应予重视,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尹梅;杜迎春;杨勇;刘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19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者中158例剖宫产,剖宫产率达79.4%(73.7%~85.2%).其原因有社会因素、胎儿窘迫、产科并发症等,而真正由于瘢痕原因需要再次剖宫产者仅10例,只占5.03%(1.99%~8.06%).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仍可以选择阴道试产,在掌握好阴道分娩指征、严密监护、病人配合和家属理解的情况下,是可以经阴道分娩的.
作者:赵丽;王跃莲;刘琼芝;Cresdina MA;Arfredo TM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新生儿疼痛可造成一系列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本文就新生儿疼痛来源、影响、评估及护理干预措施等作一介绍,供同道参考.
作者:杜琴;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血管性疾呆(VD)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听觉P300检测.结果 VD组P2N2和P3潜伏期延长,P2P3波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VD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耿亚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钛钢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38例,并截瘫28例,椎管骨性占位、硬膜受压、但无神经症状10例.结果 随防8~46个月,平均19个月.伤椎高度恢复90%26例,恢复80%12例,无钢板螺钉断裂和松动现象.截瘫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lankel分级,除A级3例未能恢复外,其余恢复1~2级.结论 胸腰椎前路减压植骨钛钢板固定具有减压彻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力学性能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仕雄;李扬凡;曹伟;杨贵书;胡豇;黄崇新;庞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3例自发性气胸病人经VATS用导线法结扎肺大小泡或漏气口进行治疗,并与同期行开胸肺大泡结扎修补术36例比较.结果 VATS组行单纯VATS肺大泡结扎术19例,VATS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肺修补术3例,中转开胸术1例,平均住院费用(5136±324)元,平均住院日(7±3)d;对照组小切口肺大泡结扎术29例,肺大泡切除肺修补术4例,肺减容术3例,平均住院费用(4896±251)元,与VATS术比较,两组不同;平均住院日(9±3)d,与VATS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3年,行结扎或修补术者无复发.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王强明;陈跃国;曾吉林;殷康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LEEP)在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感染及术后宫颈粘连情况.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98.60%,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平均出血量6.0毫升,继发性出血7例.结论 LEEP治疗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省时,出血少,无感染及粘连发生,治疗效果好,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高.
作者:刘志蓉;刘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关注甲亢中Graves病的内科治疗,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法,寻找内科治疗中的不足,严格掌握治疗疗程,重视抗甲状腺药的毒副作用,明确临床用药的目的及意义,更新观念,更快更好提高甲亢治愈率.
作者:向明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