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utoschizis(胞质自切):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

郭芮伶;吴国明

关键词:Autoschizis, 细胞死亡, 维生素C, 维生素K3
摘要:Autoschizis(胞质自切)是近年来文献提到的一种与典型凋亡截然不同的新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膜损伤和通过自行切除造成不含细胞器的胞浆进行性丢失.本文拟对其形态学特征、生化改变、信号调控的初步研究进展及其与凋亡的区别进行综述,以利于进一步加深对细胞死亡方式的认识.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82例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382例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与年龄、结核类型、肝炎相关指标及初、复治的频度.结果 药物性肝炎出现时间多在2个月以内;老年人和儿童是化疗期间药物性肝炎的高发年龄;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58.33%);复治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23.93%)高于初治结核(8.00%).结论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对化疗的进行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小玲;丁红;唐佳玉;冉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普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不利于大学生人生的健康发展.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叙述了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诊断方法与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作者:杨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罕见疾病,其病理特点是肺泡及终末气道内充满主要含磷脂和蛋白质的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阳性颗粒物质.

    作者:李福祥;全燕;夏前明;李鸿雁;连亨宁;张彦;范艳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下颈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32例患者.C31例、C45例、C512例、C65例、C4骨折并脱位2例、C5骨折并脱位5例、C6骨折并脱位2例.结果 除4例完全截瘫患者外,其余病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随访钢板位置良好,无植骨块塌陷或脱出.结论 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下颈椎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谭显春;赵强;陈兴爱;林达强;李欣;李彤红;何侨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38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各组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病死率.结论 本组病例平均失血量392.50毫升,20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输血24例,占63.15%;围产儿死亡率28.94%.结果 对胎盘早剥,要注意早期识别,动态观察,重视患者主诉,加强胎儿监测,及时诊断处理,降低母儿围产期病死率.

    作者:刘碧霞;钱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PLC与基因检测联合应用对地贫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基因检测诊断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 Pg的EDTA-K2抗凝的血常规标本共174例份,用HPLC方法测定血红蛋白亚型HbA2含量,对地贫进行非基因检测;提取全血DNA,经PCR方法扩增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疑似α-地贫患者标本常见缺失类型--SEA、-α3.7、-α4.2进行检测,采用反向点杂交(RDB)法对疑似β-地贫患者标本常见突变类型CD41-42M,-28M,IVS-Ⅱ-654M,CD71-72M等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174例中HbA2正常27例,异常147例,106例HbA:≤2.5%,疑似α-地贫,41例HbA:≥3.5%,疑似β-地贫,对疑似α-地贫和β-地贫的患者标本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其中α-地贫66例,34例正常(未见检测的三种缺失),5例诊断不明未检出.结论 采用HPLC和基因检测法对诊断α-地贫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对诊断β-地贫具有很高的符合率.HbA2的异常程度与是否地贫并无相关性.HPLC适用于β-地贫产前诊断和遗传病咨询,α-地贫则需进行基因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毛炜;覃西;吴洁;黄琼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浓度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治疗渗透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用不同浓度硫酸镁溶液治疗渗透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渗透性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用50.0%~70.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渗漏局部组织;对照组(42例)用33.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渗漏局部组织.观察两组患者炎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5%,对照组有效率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50.0%~70.0%的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治疗渗透性静脉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丹;张德辽;刘成霞;陈容和;何跃华;王君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梗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是否存在心率震荡(HRT)的进一步降低,并了解HRT参数与心率变异(HRV)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53例AMI后窦性心律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单纯AMI组30例和AMI合并2型糖尿病组23例,并选择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心率震荡值用两个参数TO(震荡起始)、TS(震荡斜率)表示,并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计算获得.同时利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SDNN进行测量.结果 53例AMI患者存在HRT的全面减弱,表现为TS降低,TO升高;AMI合并2型糖尿病者HRT减弱更加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TS与SDNN之间存在相关性(r=0 447,P=0.009).结论 HRT参数TS值在AMI患者减少.在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HRT减弱更加明显,在AMI患者中HRT参数TS与SDNN呈正相关.

    作者:张俊玲;郑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胸腔积液时,通过充分血液透析(HD)及营养支持,胸腔积液常常可减少或消失.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通过加强血液透析治疗后胸腔积液仍不能减少的病例,经采用腹膜透析往往能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2例如下.

    作者:刘芳;高玉春;崔天蕾;付平;唐晓红;陶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临床疗效.方法 人选冠心病伴DHF病人86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加用曲美他嗪,60mg/d,疗程6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6分钟步行试验及心脏超声.结果 治疗后曲美他嗪组6分钟步行距离(561土63)m,较治疗前(310±49)m改善;与对照组(4172±58)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指标优于治疗前,且曲美他嗪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DHF病人可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提高活动耐量.

    作者:贺涛;陶剑虹;姜荣建;李杰;刘明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 方法 11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8例:组Ⅰ(口服米索组):米非司酮口服早50毫克、晚25毫克共2天,第3天晨口服米索0.4毫克;组Ⅱ(阴道放置米索组)米非司酮用法同组Ⅰ,第3天晨阴道放置米索0.4毫克.结果 两组药物流产成功率、阴道流血量、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小时内流产成功者米索的用量及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10~14周妊娠安全、简便、有效,痛苦少,可取代钳刮术,米索阴道用药效果优于口服给药.

    作者:何志章;杨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ALT、两对半与荧光定量检测HBV-DNA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ALT、乙肝两对半、荧光定量检测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98份血清标本同时作HBV-DNA、两对半、ALT的检测.对结果加以相关性分析.结果 228例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96%,ALT异常率为46.1%;200例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35%,ALT异常率为18%;除22例单纯抗.HBs(+)者HBV-DNA为阴性外的其余各组HBV-DNA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大三阳组ALT异常率高于小三阳组(χ2=37.95,P=0.000).但大三阳、小三阳与HBV-DNA的阳性显示有一致性.结论 两对半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有无HBV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单纯性抗-HBs(+)者不必作HBV-DNA检验,两对半的其余四项中的任意一项或几项阳性均应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才能反映患者体内HBV的复制情况.ALT反映的是肝脏功能的损害,ALT、两对半、HBV-DNA反映疾病的不同方面,对于乙肝患者来讲三者都应检查,对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则更具有价值.

    作者:蒲泽宴;丁波;李文楷;刘方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性和结核性腹水患者胆囊声像图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胆囊声像图改变在肝性和结核性腹水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59例腹水患者进行彩色超声检查,观察胆囊壁厚度、形态,大小及有无结石.结果 肝性腹水的胆囊壁增厚更明显,多呈双层或多层结构,多增大伴结石;而结核性腹水胆囊壁稍增厚或不增厚,一般呈单层回声,多数大小正常,不伴结石.结论 观察腹水患者胆囊声像图特征,对肝性和结核性腹水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楼丽;张正兰;周群英;曾涛;曹芬;林军;戈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47例双瓣置换病人的护理体会

    本文阐述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干预,特别是强调了心理护理和各器官系统的监护及应对处理等,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高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举措

    本院通过加强教师授课质量评估和师资培训、狠抓教案书写的规范性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研室基本建设和设立教学单项奖等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习主动性和法制教育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作为临床教学的举措,从而不断提高了后期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贾立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类学生元认知策略研究及其思考

    本文研究了医学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由问卷和访谈两部分组成.结果 表明:①医学类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不高;②学生使用少的是语言意识策略和计划策略,运用频繁的是自我监控策略;③大一和大二、大三学生之间在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上差异呈显著性.文章后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实践建议.

    作者:贺梦依;包克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现的稀释性低钠血症(TURS),根据病情给予吸氧、利尿、补充高渔氯化钠等处理.结果 3例肺水肿,2例脑水肿,20例低血压,均经抢救成功,无死亡及远期并发症病例.结论 血清钠检查对TURS的诊断有较大帮助;RURS发生后病情凶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抢救的关键,一旦明确或高度怀疑TURS,应立即补充高渗氯化钠.

    作者:单勇;刘萍;姜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间质性膀胱炎的研究进展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易被漏诊误诊的疾病,以尿频、尿急、尿痛、夜尿等为主要表现,其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治疗方法多种,但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综述IC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机理、诊断及治疗的新研究进展,以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减少漏诊误诊率.

    作者:李会娟;杜红岩;张琰;樊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腭咽成型术中伤口分层缝合疗效观察

    目的 降低腭咽成型术后伤口出血及伤口裂开发生率.方法 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于腭咽成型术中采用伤口分层缝合的方法.结果 30例患者无一并发伤口出血及伤口裂开.结论 伤口分层缝合是防止腭咽成型术后伤口出血、伤口裂开较好方法,而且可以提高术后疗效.

    作者:王守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GP和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顺铂(GP)和诺维本+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7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或Ⅳ期)患者分为GP组(采用GP方案治疗)与NP组(采用NP方案治疗)各38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存活时间及毒副作用.结果 GP组总有效率为36.8%,NP组为44.7%.平均存活时间GP:组为10.14个月,NP组为9.02个月.1年存活率:GP组为31.58%,NP组为28.95%.两种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均为骨髓抑制,GP组血色素及血小板下降大于NP组(P<0.05);而NP组白细胞下降大于GP组(P<0.05),Ⅲ~Ⅳ度自细胞下降分别为15.8%和44.7%(P<0.05).结论 GP方案和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确实,疗效相近,耐受性均较好.但对于老年患者,选择GP方案似乎更合适.

    作者:周从明;张西;李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