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82例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观察与护理

裴小玲;丁红;唐佳玉;冉琼

关键词:肺结核, 化疗, 肝损害, 护理
摘要:目的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382例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与年龄、结核类型、肝炎相关指标及初、复治的频度.结果 药物性肝炎出现时间多在2个月以内;老年人和儿童是化疗期间药物性肝炎的高发年龄;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58.33%);复治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23.93%)高于初治结核(8.00%).结论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对化疗的进行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胎盘早剥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的胎盘早剥32例.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8%;病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脐带绕身绕颈、外伤、羊水过多、脐带过短、双胎等.孕产妇腰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临床表现.结论 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完全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赵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诊治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研究

    目的 探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诊治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采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对2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胸腔检查.结果 ①26例患者中25例获得了病因学诊断(阳性率96.15%),全部都有病理学的诊断;②镜检中直视所见胸膜结核和转移性胸膜癌表现不同;③对转移性胸膜癌患者于术后行胸膜腔内注药效果好;④该方法并发症轻而少且经济节约.结论 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诊治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阳性率高,方法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经济节约,是一种值得临床使用的方法.

    作者:江涛;严晓峰;彭其玉;刘忠;吴亚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腺性膀胱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腺性膀胱炎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本组21例中,17例经尿道电灼,4例不愿手术者及电灼效果不理想者3例,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结果 随访6~36个月,其中18例症状消失(有效率85.7%),2例症状减轻,1例效果不理想.结论 电灼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杜义堂;徐苗;成泽民;熊杰;曾东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概况与随想

    2007年5月13日~15日,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2000年10月中国期刊协会加入国际期刊联盟以来,中国政府首次举办这个国际性的期刊大会,也是第二次由亚洲国家举办,此前举办的35届大会,也只在亚洲举办过一次(1997年5月13~15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31届世界期刊大会),所以中国政府能承办这次大会,不只是中国期刊界的大事,也是亚洲期刊界的大事.

    作者:何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药物性肝炎102例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102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病原学标志物及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草药占首位(30.4%),其次为抗结核药(24.5%),解热镇痛药(10.8%),抗感染药(9.8%)等.乙肝病毒感染者及抗结核联合用药时更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及重症肝炎.结论 药物性肝炎临床危害较大,应重视对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者:肖玉林;吴友根;赵峰;余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肺功能检查中呼气峰流速值对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

    目的 评价呼气峰流速值(PEFR)对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价值.方法 对3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28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峰流速值测定并与3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呼气峰流速值同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呼气峰流速值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呼气峰流速值应用于鉴别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有重要价值.

    作者:段永建;龙力;陈旭波;杨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拔除T形管后胆漏的护理

    本文对拔除T管后胆漏的临床特点、处置原则和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探讨,具有一字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供临护理工作者借鉴.

    作者:刘小红;申晓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纳络酮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昏迷有效性分析

    目的 观察纳络酮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昏迷的疗效.方法 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与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①12例采用单纯常规治疗;对照组②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注射液.结果 脑梗塞昏迷患者恢复清醒时间及预后疗效均以观察组为佳.结论 纳络酮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昏迷疗效确切,用药方便,安全性好.

    作者:张月辉;周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苦蝶子制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苦蝶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将6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1例,用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14天;治疗组32例,用苦蝶子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I静滴,1次/d,疗程14天,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治愈9例,显效19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中治愈4例,显效11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苦蝶子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何林;蒲志勇;赵敏;黄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PLC与基因检测联合应用对地贫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基因检测诊断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 Pg的EDTA-K2抗凝的血常规标本共174例份,用HPLC方法测定血红蛋白亚型HbA2含量,对地贫进行非基因检测;提取全血DNA,经PCR方法扩增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疑似α-地贫患者标本常见缺失类型--SEA、-α3.7、-α4.2进行检测,采用反向点杂交(RDB)法对疑似β-地贫患者标本常见突变类型CD41-42M,-28M,IVS-Ⅱ-654M,CD71-72M等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174例中HbA2正常27例,异常147例,106例HbA:≤2.5%,疑似α-地贫,41例HbA:≥3.5%,疑似β-地贫,对疑似α-地贫和β-地贫的患者标本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其中α-地贫66例,34例正常(未见检测的三种缺失),5例诊断不明未检出.结论 采用HPLC和基因检测法对诊断α-地贫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对诊断β-地贫具有很高的符合率.HbA2的异常程度与是否地贫并无相关性.HPLC适用于β-地贫产前诊断和遗传病咨询,α-地贫则需进行基因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毛炜;覃西;吴洁;黄琼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60例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西药加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4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治愈率为80.0%.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而治愈率为60.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显著、确切.

    作者:易怡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1例

    病例男,33岁,因处理废矿渣时操作不当,吸入大量高浓度砷化氢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黄疽,伴腰痛、无尿2天,意识障碍1天人院.入院时T 37.1℃,P 96次/min,Bp 176/53mmHg,R 17次/min.急性病容,中度昏迷,面色晦暗,口唇苍白,巩膜黄染,皮肤呈古铜色;双侧瞳孔等大,直径1.5毫米,光反射迟钝;双肺闻及广泛粗大湿罗音,心律齐;腹式呼吸减弱,全腹紧张;四肢肌张力增高,强直痉挛.

    作者:石玉兰;陈林;虞献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存在整体水平薄弱,资源分散,科技期刊资本实力较差,期刊出版周期长,发行规模小,发行手段单一,期刊质量亟待提高,科技人才和编辑人才的流失等问题.我国加入WTO后,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了打造精品期刊的发展策略.

    作者:姚玉红;郝清华;刘格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乙型脑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IVIG 400 mg/kg·d,连续5天;对照组维持原方案.结果 治疗组在降温精神状态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抽搐、意识障碍和头痛的消除方面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IVIG治疗小儿乙型脑炎的疗效确切,可快速降温,恢复意识,改善症状,减少伤残.

    作者:卓莉;邓春晖;姚毅;雷克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薄皮管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瘢痕畸形

    目的 探索严重烧伤后皮源缺乏的全身各处瘢痕畸形的修复术式.方法 应用超薄皮管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特重烧伤致面、颈、前臂、手、足部瘢痕畸形15例.结果 15例超薄皮管扩张后全部成活,平均周径增大4厘米,修复部位和供区均Ⅰ期愈合.随访1年,修复远处原瘢痕部位颜色、质地、弹性与正常皮肤一致,功能良好.结论 超薄皮管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修复远处较大范围的瘢痕畸形且外观功能满意、断蒂时间早、供区能直接拉拢缝合等优点.认为超薄皮管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修复严重烧伤后瘢痕畸形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巧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成人肠套叠20例误诊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肠套叠误诊原因,探讨临床处置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成人肠套叠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 误诊20例,误诊率45.5%.结论 成人肠套叠易被误诊,满足于肠梗阻诊断及认识上忽略本疾病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积极寻找肠梗阻原因和重视成人肠套叠可减少误诊.

    作者:唐明富;罗娟;舒世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胸腔置管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 评价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1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灌注rmhTNF 1500万单位,每周3次.结果 51例患者中,CR 20例(39.2%),PR 26例(51.0%),无效5例(9.8%),总有效率90.2%;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提高20分以上者40例(78.4%);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33例(64.7%)及胸痛26例(51.0%),均可耐受.结论 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唐春兰;杨和平;胡建林;熊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40例未成年人丘疹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目的 为丘疹性荨麻疹提供一种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的外用治疗药物.方法 治疗组40例患儿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轻涂于患处,每日早、中、晚各1次,共治疗7天;对照组患儿外用黄连炉甘石洗剂涂于患处,用法及疗程均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息儿皮损及症状情况并记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71.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出现局部刺痛、灼热感,用冷水毛巾湿敷后上述症状缓解.结论 氟芬那酸丁酯是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新的效果良好的药物.

    作者:路永红;周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地榆升白片预防含泰素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含泰素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使用含泰素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9例,治疗组32例,化疗同时服用地榆升白片,并与单纯化疗的37例作对照,观察两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用量及继发感染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在化疗第14天、21天的白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发生例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榆升白片能有效预防含泰素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

    作者:曾昭宇;张西;王小渝;吴康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甲亢药物治疗Graves病的系统评价

    本文对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的剂量、用药方案、疗程长短对甲亢复发率、眼病、副作用、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经济学结果的影响作出系统评价.结果 显示,滴定疗法与阻断-替代疗法同样有效,但其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阻断一替代疗法.抗甲亢药物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加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并不能减少甲亢的复发.临床应用表明,12~18个月的疗程比短时间治疗更有效.由于较高复发率,应当考虑尽早应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

    作者:彭莉;张林;李双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