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性肝炎102例分析

肖玉林;吴友根;赵峰;余碧

关键词:药物性肝炎, 特点, 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102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病原学标志物及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草药占首位(30.4%),其次为抗结核药(24.5%),解热镇痛药(10.8%),抗感染药(9.8%)等.乙肝病毒感染者及抗结核联合用药时更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及重症肝炎.结论 药物性肝炎临床危害较大,应重视对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为减少或杜绝护患纠纷,提高儿科护理质量,通过对我院儿科发生的12起护患纠纷的分析,认为改善服务态度及观念,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和思想素质,加强管理,是杜绝儿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关键.

    作者:袁本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有限切开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评价有限切开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有限切开,DHS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获得随访者46例,随访7~26个月.全部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4.8个月.随访期内,1例发生髋螺钉从股骨头后上方切割,形成髋内翻;3例行走时感髋部疼痛.屈髋活动稍受限.按黄公怡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42例,良3例,差1例.结论 有限切开,DHS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等优点,符合生物学内固定的要求.

    作者:毛德军;蔡福君;周建国;刘延斌;练光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行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电视腹腔镜对异位妊娠、输卵管卵巢脓肿、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共48例患者进行手术,根据有否生育要求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 全部病例在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妇科急腹症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其适应证与开腹手术相同.

    作者:刘世英;刘艳;申健;赵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上消化道穿孔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60岁以上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9例(43%)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11例行急症手术治疗,10例行穿孔修补术,1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死亡1例,病死率9%;保守治疗10例,死亡3例,病死率30%.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症状往往较隐匿,应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并警惕胃癌穿孔的可能性,手术方法以穿孔修补术较为安全.

    作者:张锐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ALT、两对半与荧光定量检测HBV-DNA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ALT、乙肝两对半、荧光定量检测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98份血清标本同时作HBV-DNA、两对半、ALT的检测.对结果加以相关性分析.结果 228例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96%,ALT异常率为46.1%;200例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35%,ALT异常率为18%;除22例单纯抗.HBs(+)者HBV-DNA为阴性外的其余各组HBV-DNA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大三阳组ALT异常率高于小三阳组(χ2=37.95,P=0.000).但大三阳、小三阳与HBV-DNA的阳性显示有一致性.结论 两对半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有无HBV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单纯性抗-HBs(+)者不必作HBV-DNA检验,两对半的其余四项中的任意一项或几项阳性均应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才能反映患者体内HBV的复制情况.ALT反映的是肝脏功能的损害,ALT、两对半、HBV-DNA反映疾病的不同方面,对于乙肝患者来讲三者都应检查,对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则更具有价值.

    作者:蒲泽宴;丁波;李文楷;刘方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阐述了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定义、原理、测定方法、适应范围等及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治疗药物监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锦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将抗结核药物局部灌洗于结核病灶、同时进行全身化疗的方法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经支气管镜活检或刷检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63例按患者自愿分别给予局部结核药物灌洗加全身化疗(局部灌洗组)和单纯全身化疗(单纯化疗组),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X线胸片、痰菌阴转以及不同镜下类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转归,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局部灌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P<0.01,P<0.05);其中活动性干酪样坏死型、颗粒增殖型、充血水肿型、非特异性支气管炎型在治疗后局部灌洗组疗效均优于单纯化疗组(P<0.01,P<0.05).但充血水肿型、非特异性支气管炎型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纤维狭窄型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肿瘤样增生型疗效则不确定.结论 局部抗结核药物灌洗加全身化疗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确定,能迅速缓解病人症状,并促进病灶吸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作者:余维涛;崔社怀;杨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探讨

    本文对如何进行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生的教学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实践操作技能,进而提高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

    作者:马瑞彦;杨宗英;肖颖彬;钟前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电动吸切器切除腺样体40例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电动吸切器切除腺样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肥大腺样体采用鼻内镜明视下电动吸切器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切除肥大腺样体,无残留,术中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为100.0%;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35例(87.5%),症状改善不明显5例(12.5%).结论 鼻内镜术和电动吸切器的联合应用,为腺样体完整切除提供了理想途径,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明显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黄俊昌;黄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X线表现

    目的 提高对不同类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X线特征认识.方法 对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的消化道钡餐、低张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中,属peutz-jeghers综合征7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13例,炎症性息肉病及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各4例;不同类型的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其X线表现各具有一定特征.16例有家族史,4例因空回肠多发息肉致肠套叠行急诊手术,2例死于结肠息肉恶变.结论 消化道钡餐、尤其是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对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与内镜检查相结合,更有助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何光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放疗病人面(体)膜固定摆位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目的 探讨面(体)膜固定摆位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对面(体)膜固定摆位存在问题的分析,从面(体)膜的制作、摆位技巧、参考标记、患者自身等方面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 摆位方法的改进使得摆位误差减少.结论 面(体)膜固定摆位误差与面(体)膜的制作、摆位技巧、参考标记、患者自身等方面有关,工作人员正确的制作、摆位及耐心、细心和技巧,可减少摆位的误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叶荣;黄发生;彭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诊治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研究

    目的 探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诊治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采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对2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胸腔检查.结果 ①26例患者中25例获得了病因学诊断(阳性率96.15%),全部都有病理学的诊断;②镜检中直视所见胸膜结核和转移性胸膜癌表现不同;③对转移性胸膜癌患者于术后行胸膜腔内注药效果好;④该方法并发症轻而少且经济节约.结论 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诊治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阳性率高,方法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经济节约,是一种值得临床使用的方法.

    作者:江涛;严晓峰;彭其玉;刘忠;吴亚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腭咽成型术中伤口分层缝合疗效观察

    目的 降低腭咽成型术后伤口出血及伤口裂开发生率.方法 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于腭咽成型术中采用伤口分层缝合的方法.结果 30例患者无一并发伤口出血及伤口裂开.结论 伤口分层缝合是防止腭咽成型术后伤口出血、伤口裂开较好方法,而且可以提高术后疗效.

    作者:王守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切口单纯甲状腺腺瘤切除78例

    目的 探讨小切口瘤体切除术治疗直径<4cm的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方法 7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小切口单纯切除,保留甲状腺叶.结果 78例患者术后随访1~10年,无复发.结论 对于明确甲状腺腺瘤且直径<4cm,采用小切口单纯瘤体切除,是一种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志勋;黄世铮;李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并胸腔内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引流结合胸腔内灌注顺铂、高聚生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53例单侧中至大量癌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7例采用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法引流,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并均用硬化剂顺铂、高聚生注入胸腔.结果 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5.19%(CR8例,PR15例),对照组38.46%(CR3例,PR7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好转率优于常规穿刺组.结论 采用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引流结合胸腔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兴胜;曹国强;杨雪梅;王玉波;崔社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非法、违法医学期刊的界定

    非法、违法医学期刊严重扰乱了期刊、学术界,但是目前国内对非法期刊的界定尚存在局限性,使不少作者错误地将研究论文发表在了非法、违法期刊上,给作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阐述了非法、违法期刊的法理界定及其主要识别方法,可供作者、读者及各有关管理部门参阅、借鉴.

    作者:阮鹏;金家贵;何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915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15例鼻炎病人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458例,临床治愈102例(22.27%),总有效430例(93.88 0.4);西医对照组457例,临床治愈78例(17.07%),总有效341例(89.74%),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可以标本兼治,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邱波;杨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82例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382例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与年龄、结核类型、肝炎相关指标及初、复治的频度.结果 药物性肝炎出现时间多在2个月以内;老年人和儿童是化疗期间药物性肝炎的高发年龄;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58.33%);复治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23.93%)高于初治结核(8.00%).结论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对化疗的进行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小玲;丁红;唐佳玉;冉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整复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整复的临床资料.结果 空气灌肠49例,诊断回结型肠套叠40例,回回结型6例,结结型(结肠套人乙状结肠)1例,未见肠套叠2例(行胃肠碘液造影诊断小肠梗阻);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47例,复位40例,未复位7例(1例发生肠套叠穿孔),复位率达85.1%以上.结论 对疑有婴幼儿肠套叠腹部透视、平片不能明确诊断时,应尽早进行空气灌肠检查并酌情加压整复.

    作者:徐发明;蒋霞;杨德顺;华平;孔令强;谢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罕见疾病,其病理特点是肺泡及终末气道内充满主要含磷脂和蛋白质的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阳性颗粒物质.

    作者:李福祥;全燕;夏前明;李鸿雁;连亨宁;张彦;范艳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