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胜;曹国强;杨雪梅;王玉波;崔社怀
目的 探讨人工机械通气救治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31例肺性脑病患者给吸氧、对症等治疗,并给予人工机械通气.结果 好转出院26例(83.9%),死亡5例(16.1%).31例患者3天内撤机28例(90.3%),长上机时间32天.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是抢救肺性脑病极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乔惠萍;金发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腺性膀胱炎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本组21例中,17例经尿道电灼,4例不愿手术者及电灼效果不理想者3例,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结果 随访6~36个月,其中18例症状消失(有效率85.7%),2例症状减轻,1例效果不理想.结论 电灼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杜义堂;徐苗;成泽民;熊杰;曾东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腹壁切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腹壁切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腹壁切痕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随月经周期呈动态变化.结论 超声有助于腹壁切痕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作者:杨思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对拔除T管后胆漏的临床特点、处置原则和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探讨,具有一字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供临护理工作者借鉴.
作者:刘小红;申晓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引流结合胸腔内灌注顺铂、高聚生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53例单侧中至大量癌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7例采用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法引流,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并均用硬化剂顺铂、高聚生注入胸腔.结果 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5.19%(CR8例,PR15例),对照组38.46%(CR3例,PR7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好转率优于常规穿刺组.结论 采用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引流结合胸腔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兴胜;曹国强;杨雪梅;王玉波;崔社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临床疗效.方法 人选冠心病伴DHF病人86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加用曲美他嗪,60mg/d,疗程6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6分钟步行试验及心脏超声.结果 治疗后曲美他嗪组6分钟步行距离(561土63)m,较治疗前(310±49)m改善;与对照组(4172±58)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指标优于治疗前,且曲美他嗪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DHF病人可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提高活动耐量.
作者:贺涛;陶剑虹;姜荣建;李杰;刘明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丘疹性荨麻疹提供一种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的外用治疗药物.方法 治疗组40例患儿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轻涂于患处,每日早、中、晚各1次,共治疗7天;对照组患儿外用黄连炉甘石洗剂涂于患处,用法及疗程均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息儿皮损及症状情况并记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71.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出现局部刺痛、灼热感,用冷水毛巾湿敷后上述症状缓解.结论 氟芬那酸丁酯是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新的效果良好的药物.
作者:路永红;周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相关因素的分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49例再入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劳累、不良饮食习惯、滥用保健品、长期服用损害肝功能的药物、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以及未全程、足量抗病毒治疗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其掌握自我监控及保健方法,减少住院次数.
作者:王瑜;王颖;陈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PNS治疗组和氯沙坦治疗组.做肾组织病理学检查,Real-TimePCR检测实验大鼠肾组织TGF-β1mRNA,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TGF-β1、p-Smad2/3的表达.结果 三七总皂甙干预后大鼠肾脏TGF-β1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P<0.05),P-Smad2/3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亦减少(P<0.05),与氯沙坦作用相似(P>0.05).结论 PNS能有效减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的损伤;PNS从基因、蛋白水平抑制TGF-β1、p-Smad2/3的表达,通过TGF-β1/p-Smad2/3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冯胜刚;谢席胜;邓尧;杨岳;樊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不同类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X线特征认识.方法 对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的消化道钡餐、低张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中,属peutz-jeghers综合征7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13例,炎症性息肉病及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各4例;不同类型的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其X线表现各具有一定特征.16例有家族史,4例因空回肠多发息肉致肠套叠行急诊手术,2例死于结肠息肉恶变.结论 消化道钡餐、尤其是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对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与内镜检查相结合,更有助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何光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氧化应激是体内活性氧介质(ROS)活性过强的一种状态,其产生的活性氧具有氧化还原潜能,与高血压等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动物和人类的高血压常伴有ROS增加.高血压动物模型显示可以通过对抗ROS来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和肾脏功能,逆转动脉重构.这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
作者:黄晓凤;程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研究了医学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由问卷和访谈两部分组成.结果 表明:①医学类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不高;②学生使用少的是语言意识策略和计划策略,运用频繁的是自我监控策略;③大一和大二、大三学生之间在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上差异呈显著性.文章后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实践建议.
作者:贺梦依;包克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择43例髋臼骨折病人的普通X线平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分析比较.结果 CT三维重建能显示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解剖.结论 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潘艳霞;杨进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小儿单纯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息儿宜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处理原发病,消除病因,改善代谢,纠正组织缺氧,全面有效的脏器支持,维护脏器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焦德清;刘燕;潭芬华;伍兴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60例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 本组成功止血率100.0%,围手术期病死率6.7%,其中出血48小时内手术者病死率2.9%,并发症发生率34.3%;超过48小时手术者病死率12.0%,并发症发生率80.0%.结论 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施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是可行的.早期手术(<48小时)比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被迫手术效果更好.
作者:张树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瘤体切除术治疗直径<4cm的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方法 7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小切口单纯切除,保留甲状腺叶.结果 78例患者术后随访1~10年,无复发.结论 对于明确甲状腺腺瘤且直径<4cm,采用小切口单纯瘤体切除,是一种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志勋;黄世铮;李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SKy后凸成形术后脊柱畸形、活动能力和疼痛缓解程度的变化.方法 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后凸成形术治疗,范围T6~Ls.分析术前、术后侧位X片的矢状位成角;术后第3天评估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活动能力的改善水平,并且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局部后凸畸形的角度矫正为2.09°士3.96°(0°~9°).在术后第3天绝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VAS术前(9.03士2.28)分.术后为(2.11士1.13)分;活动能力水平增加,术前(3.20土1.77)分,术后(1.24±0.84)分.68例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SKy后凸成形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减轻疼痛,并且可以部分矫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导致的后凸畸形.
作者:胡永军;邓忠良;柯珍勇;陈富;赵大渝;徐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鼻窦内窥镜术中下鼻甲肥厚部分切除术与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的效果.方法 将鼻窦内窥镜术中伴有下鼻甲肥厚者86例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43例运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下鼻甲,对照组(B组)43例用电动刨削器切除下鼻甲粘膜肥厚部分.术后2、6个月用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鼻塞程度差异,并对术后两组鼻甲粘膜的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组内治疗前后鼻塞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鼻塞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之间在术腔清洁、粘膜转归、上皮化阶段有差别,实验组在相应时间内更容易恢复.结论 鼻内镜术中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肥厚的下鼻甲具有微创、高效、保护粘膜功能、术腔恢复快等特点.
作者:魏雪梅;牟珊;张术明;叶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病例男,33岁,因处理废矿渣时操作不当,吸入大量高浓度砷化氢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黄疽,伴腰痛、无尿2天,意识障碍1天人院.入院时T 37.1℃,P 96次/min,Bp 176/53mmHg,R 17次/min.急性病容,中度昏迷,面色晦暗,口唇苍白,巩膜黄染,皮肤呈古铜色;双侧瞳孔等大,直径1.5毫米,光反射迟钝;双肺闻及广泛粗大湿罗音,心律齐;腹式呼吸减弱,全腹紧张;四肢肌张力增高,强直痉挛.
作者:石玉兰;陈林;虞献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的胎盘早剥32例.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8%;病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脐带绕身绕颈、外伤、羊水过多、脐带过短、双胎等.孕产妇腰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临床表现.结论 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完全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赵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