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德清;刘燕;潭芬华;伍兴莲
高龄老年组是由85岁以上的老年人组成,高龄人群与年青人群相比,其心功能衰竭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生理学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排除具体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的年龄增长使其容易发生心功能衰竭这一说法尚有争议,但是也有一些报道支持这一观点.
作者:马章淳;林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苦蝶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将6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1例,用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14天;治疗组32例,用苦蝶子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I静滴,1次/d,疗程14天,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治愈9例,显效19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中治愈4例,显效11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苦蝶子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何林;蒲志勇;赵敏;黄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右锁骨下静脉远端人路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意义.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去枕,穿刺右锁骨下静脉远端成功后置入导引钢丝,沿钢丝置入血管鞘,沿鞘管置入起搏电极至心房及(或)心室,调整电极位置测试电极达标,制作囊袋,埋藏起搏器.结果 13例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6~42个月无电极脱位、头昏、晕厥及阿斯综合征发作等.结论 右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入路安置心脏起搏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磊;柳梅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相关因素的分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49例再入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劳累、不良饮食习惯、滥用保健品、长期服用损害肝功能的药物、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以及未全程、足量抗病毒治疗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其掌握自我监控及保健方法,减少住院次数.
作者:王瑜;王颖;陈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382例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与年龄、结核类型、肝炎相关指标及初、复治的频度.结果 药物性肝炎出现时间多在2个月以内;老年人和儿童是化疗期间药物性肝炎的高发年龄;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58.33%);复治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23.93%)高于初治结核(8.00%).结论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对化疗的进行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小玲;丁红;唐佳玉;冉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胸腔积液时,通过充分血液透析(HD)及营养支持,胸腔积液常常可减少或消失.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通过加强血液透析治疗后胸腔积液仍不能减少的病例,经采用腹膜透析往往能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2例如下.
作者:刘芳;高玉春;崔天蕾;付平;唐晓红;陶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0~2005年,我院收治经B超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而手术证实误诊的病例5例,现报告于下.临床资料5例患者年龄26~39岁,平均32岁.腹部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见表1.
作者:陈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1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灌注rmhTNF 1500万单位,每周3次.结果 51例患者中,CR 20例(39.2%),PR 26例(51.0%),无效5例(9.8%),总有效率90.2%;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提高20分以上者40例(78.4%);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33例(64.7%)及胸痛26例(51.0%),均可耐受.结论 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唐春兰;杨和平;胡建林;熊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丸治疗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桂枝茯苓丸治疗组和西药、成药之对照组,每组各36例,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为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率73.33%,总有效率93.34%;对照组显效率35.0%,总有效率68.3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桂枝茯苓丸治疗高脂蛋白血症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能降低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成药之对照组.
作者:孙月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降低腭咽成型术后伤口出血及伤口裂开发生率.方法 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于腭咽成型术中采用伤口分层缝合的方法.结果 30例患者无一并发伤口出血及伤口裂开.结论 伤口分层缝合是防止腭咽成型术后伤口出血、伤口裂开较好方法,而且可以提高术后疗效.
作者:王守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保脾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6例实施LC术的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保脾治疗治愈,2例行脾切除术.结论 腹腔镜脾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痛苦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维持了正常脏器功能,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邵启卫;罗秀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仙鹤草对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 对20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仙鹤草200g/d水煎服,和对照组100例用654-2 20 mg加入10%GS 500 ml静滴Qd,西比灵5 mg Tid治疗,均连用3 d为一疗程.结果 第一疗程治疗后,治愈率治疗组为82%,对照组为63%;第二疗程结束后,总治愈率治疗组为96%,观察组为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大剂量仙鹤草能扩张血管,缓解迷路水肿,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价廉、方便、效果独特.
作者:张亚平;马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对拔除T管后胆漏的临床特点、处置原则和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探讨,具有一字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供临护理工作者借鉴.
作者:刘小红;申晓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面(体)膜固定摆位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对面(体)膜固定摆位存在问题的分析,从面(体)膜的制作、摆位技巧、参考标记、患者自身等方面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 摆位方法的改进使得摆位误差减少.结论 面(体)膜固定摆位误差与面(体)膜的制作、摆位技巧、参考标记、患者自身等方面有关,工作人员正确的制作、摆位及耐心、细心和技巧,可减少摆位的误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叶荣;黄发生;彭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改进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钛夹组和可吸收线组,分别用钛夹、可吸收线来闭合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可吸收线与钛夹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吸收线缝扎管腔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与钛夹效果相同,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广泛使用.
作者:刘道福;易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自2002年8月~2004年5月共收急性小脑出血4例,均经手术治疗后痊愈院,现报告如下.病例1 男,60岁,患者因突发意识障碍4小时,于2002年8月13日入院.既往有多年高血压史.查体:BP 190/120mmHg,浅昏迷状,可见水平眼颤,双侧巴氏征(+);CT扫描检查见小脑蚯蚓部有-5 cm×3 cm大小高密度区.
作者:刘海川;杨鸿川;王雪梅;方世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戒酒硫样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6例发生戒酒硫样反应原因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4~8h内治愈出院.结论 基层医院的医生应提高对戒酒硫样患者急诊诊断的认识;应用纳络酮治疗戒酒硫样反应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阳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统计设计应科学、规范论文中应明确陈述统计设计的名称,如实验设计应描述设计类型:成组设计、配对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试验设计、拉丁方设计,等;调查设计应描述前瞻性、回顾性、叙述性研究;临床试验设计应描述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及采用什么盲法,描述实施重复、对照、随机、均衡基本原则的情况,阐明如何控制非试验因素的干扰.
作者:陈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小儿单纯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息儿宜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处理原发病,消除病因,改善代谢,纠正组织缺氧,全面有效的脏器支持,维护脏器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焦德清;刘燕;潭芬华;伍兴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