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仙鹤草治疗梅尼埃病100例疗效观察

张亚平;马琼

关键词:仙鹤草, 梅尼埃病,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仙鹤草对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 对20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仙鹤草200g/d水煎服,和对照组100例用654-2 20 mg加入10%GS 500 ml静滴Qd,西比灵5 mg Tid治疗,均连用3 d为一疗程.结果 第一疗程治疗后,治愈率治疗组为82%,对照组为63%;第二疗程结束后,总治愈率治疗组为96%,观察组为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大剂量仙鹤草能扩张血管,缓解迷路水肿,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价廉、方便、效果独特.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相关因素的分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49例再入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劳累、不良饮食习惯、滥用保健品、长期服用损害肝功能的药物、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以及未全程、足量抗病毒治疗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其掌握自我监控及保健方法,减少住院次数.

    作者:王瑜;王颖;陈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PLC与基因检测联合应用对地贫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基因检测诊断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 Pg的EDTA-K2抗凝的血常规标本共174例份,用HPLC方法测定血红蛋白亚型HbA2含量,对地贫进行非基因检测;提取全血DNA,经PCR方法扩增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疑似α-地贫患者标本常见缺失类型--SEA、-α3.7、-α4.2进行检测,采用反向点杂交(RDB)法对疑似β-地贫患者标本常见突变类型CD41-42M,-28M,IVS-Ⅱ-654M,CD71-72M等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174例中HbA2正常27例,异常147例,106例HbA:≤2.5%,疑似α-地贫,41例HbA:≥3.5%,疑似β-地贫,对疑似α-地贫和β-地贫的患者标本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其中α-地贫66例,34例正常(未见检测的三种缺失),5例诊断不明未检出.结论 采用HPLC和基因检测法对诊断α-地贫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对诊断β-地贫具有很高的符合率.HbA2的异常程度与是否地贫并无相关性.HPLC适用于β-地贫产前诊断和遗传病咨询,α-地贫则需进行基因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毛炜;覃西;吴洁;黄琼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GP和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顺铂(GP)和诺维本+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7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或Ⅳ期)患者分为GP组(采用GP方案治疗)与NP组(采用NP方案治疗)各38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存活时间及毒副作用.结果 GP组总有效率为36.8%,NP组为44.7%.平均存活时间GP:组为10.14个月,NP组为9.02个月.1年存活率:GP组为31.58%,NP组为28.95%.两种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均为骨髓抑制,GP组血色素及血小板下降大于NP组(P<0.05);而NP组白细胞下降大于GP组(P<0.05),Ⅲ~Ⅳ度自细胞下降分别为15.8%和44.7%(P<0.05).结论 GP方案和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确实,疗效相近,耐受性均较好.但对于老年患者,选择GP方案似乎更合适.

    作者:周从明;张西;李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文稿中论著的统计学处理与基本要求

    1 统计设计应科学、规范论文中应明确陈述统计设计的名称,如实验设计应描述设计类型:成组设计、配对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试验设计、拉丁方设计,等;调查设计应描述前瞻性、回顾性、叙述性研究;临床试验设计应描述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及采用什么盲法,描述实施重复、对照、随机、均衡基本原则的情况,阐明如何控制非试验因素的干扰.

    作者:陈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胎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胎教对胎儿几乎没有直接的积极作用.相反,现在的胎教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伤害.医生擅自使用未经科学验证和卫生部门批准的胎教方法进行临床试验,是有违医学论理的.本文论述了胎教存在的问题,胎教中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胎教对母体的心理学价值,同时对现在的胎教改进提出了新的观点.

    作者:唐蓉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基层护理人员实施生活护理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护理人员对生活护理的认知现状和实施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进一步推动生活护理措施的落实.方法 对二级甲等医院、二级乙等医院的12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士对生活护理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对生活护理中应承担的角色认识严重不足.结论 加强教育,转变观念及态度,促进护理人员在生活护理中承担起执行者、协调者、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夏江林;朱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82例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382例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与年龄、结核类型、肝炎相关指标及初、复治的频度.结果 药物性肝炎出现时间多在2个月以内;老年人和儿童是化疗期间药物性肝炎的高发年龄;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58.33%);复治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23.93%)高于初治结核(8.00%).结论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对化疗的进行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小玲;丁红;唐佳玉;冉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抑郁作用

    目的 研究对小鼠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安全性.方法 昆明种小鼠分为高频组、低频组、模型组及对照组.高频组和和低频组分别接受连续5天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Hz)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2Hz)处理,模型组与对照组不接受rTMS处理.以开场实验研究rTMS的安全性,以强迫游泳实验研究不同频率rTMS对小鼠抗抑郁样作用,同时通过海马肾上腺素受体对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研究发现在开场实验中,高频组、低频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行为指标,包括:穿越格数,直立数,理毛数和排泄数差异均无显著性.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低频组的潜伏期延长,悬浮时间缩短,同时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小鼠海马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结论 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抑郁样作用不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样作用.而高频和低频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均具有安全性.

    作者:叶青;李巍;王正荣;杨波;史修波;李保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用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35例,用香砂六君汤合西沙必利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显效11例,好转3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城;朱尤庆;吴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七总皂甙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PNS治疗组和氯沙坦治疗组.做肾组织病理学检查,Real-TimePCR检测实验大鼠肾组织TGF-β1mRNA,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TGF-β1、p-Smad2/3的表达.结果 三七总皂甙干预后大鼠肾脏TGF-β1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P<0.05),P-Smad2/3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亦减少(P<0.05),与氯沙坦作用相似(P>0.05).结论 PNS能有效减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的损伤;PNS从基因、蛋白水平抑制TGF-β1、p-Smad2/3的表达,通过TGF-β1/p-Smad2/3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冯胜刚;谢席胜;邓尧;杨岳;樊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BL教学法在口腔科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为了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初步应用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借鉴和应用.

    作者:裘松波;谭颍徽;张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举措

    本院通过加强教师授课质量评估和师资培训、狠抓教案书写的规范性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研室基本建设和设立教学单项奖等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习主动性和法制教育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作为临床教学的举措,从而不断提高了后期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贾立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拔除T形管后胆漏的护理

    本文对拔除T管后胆漏的临床特点、处置原则和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探讨,具有一字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供临护理工作者借鉴.

    作者:刘小红;申晓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吸收线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改进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钛夹组和可吸收线组,分别用钛夹、可吸收线来闭合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可吸收线与钛夹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吸收线缝扎管腔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与钛夹效果相同,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广泛使用.

    作者:刘道福;易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启动机制的研究现状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i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急性胰腺炎和药物中毒等损害,24小时之后顺序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并达到各自器官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吴国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下鼻甲等离子消融和部分切除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鼻窦内窥镜术中下鼻甲肥厚部分切除术与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的效果.方法 将鼻窦内窥镜术中伴有下鼻甲肥厚者86例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43例运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下鼻甲,对照组(B组)43例用电动刨削器切除下鼻甲粘膜肥厚部分.术后2、6个月用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鼻塞程度差异,并对术后两组鼻甲粘膜的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组内治疗前后鼻塞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鼻塞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之间在术腔清洁、粘膜转归、上皮化阶段有差别,实验组在相应时间内更容易恢复.结论 鼻内镜术中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肥厚的下鼻甲具有微创、高效、保护粘膜功能、术腔恢复快等特点.

    作者:魏雪梅;牟珊;张术明;叶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地榆升白片预防含泰素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含泰素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使用含泰素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9例,治疗组32例,化疗同时服用地榆升白片,并与单纯化疗的37例作对照,观察两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用量及继发感染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在化疗第14天、21天的白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发生例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榆升白片能有效预防含泰素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

    作者:曾昭宇;张西;王小渝;吴康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上消化道穿孔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60岁以上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9例(43%)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11例行急症手术治疗,10例行穿孔修补术,1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死亡1例,病死率9%;保守治疗10例,死亡3例,病死率30%.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症状往往较隐匿,应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并警惕胃癌穿孔的可能性,手术方法以穿孔修补术较为安全.

    作者:张锐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醒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并与单纯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银杏叶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凝血项的变化.结果 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明显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瑞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并胸腔内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引流结合胸腔内灌注顺铂、高聚生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53例单侧中至大量癌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7例采用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法引流,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并均用硬化剂顺铂、高聚生注入胸腔.结果 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5.19%(CR8例,PR15例),对照组38.46%(CR3例,PR7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好转率优于常规穿刺组.结论 采用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引流结合胸腔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兴胜;曹国强;杨雪梅;王玉波;崔社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