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凤
目的 观察儿童股骨干骨折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52例儿童闭合性股骨干骨折采用骨牵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 52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治愈率100%.结论 祖国医学的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具有疗程短、风险小、费用低和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汪玉中;杨光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现的稀释性低钠血症(TURS),根据病情给予吸氧、利尿、补充高渔氯化钠等处理.结果 3例肺水肿,2例脑水肿,20例低血压,均经抢救成功,无死亡及远期并发症病例.结论 血清钠检查对TURS的诊断有较大帮助;RURS发生后病情凶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抢救的关键,一旦明确或高度怀疑TURS,应立即补充高渗氯化钠.
作者:单勇;刘萍;姜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营养科进修医生的群体特点,从7个方面探讨了临床营养医师的培训对策,对提高临床营养进修医师的专业水平极为有益,可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作者:邓波;杨咏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改进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钛夹组和可吸收线组,分别用钛夹、可吸收线来闭合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可吸收线与钛夹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吸收线缝扎管腔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与钛夹效果相同,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广泛使用.
作者:刘道福;易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是否存在心率震荡(HRT)的进一步降低,并了解HRT参数与心率变异(HRV)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53例AMI后窦性心律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单纯AMI组30例和AMI合并2型糖尿病组23例,并选择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心率震荡值用两个参数TO(震荡起始)、TS(震荡斜率)表示,并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计算获得.同时利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SDNN进行测量.结果 53例AMI患者存在HRT的全面减弱,表现为TS降低,TO升高;AMI合并2型糖尿病者HRT减弱更加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TS与SDNN之间存在相关性(r=0 447,P=0.009).结论 HRT参数TS值在AMI患者减少.在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HRT减弱更加明显,在AMI患者中HRT参数TS与SDNN呈正相关.
作者:张俊玲;郑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在胃肠镜下对胃肠道息肉行电凝电切的疗效.方法 对99例病检排除了恶变的胃肠道息肉行镜下电凝电切术.结果 99例患者,成功97例(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I术后创面少许渗血1例,经电凝后止血;迟发性出血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止血.结论 等离子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易于操作的介入治疗方法.
作者:夏寨军;陈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102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病原学标志物及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草药占首位(30.4%),其次为抗结核药(24.5%),解热镇痛药(10.8%),抗感染药(9.8%)等.乙肝病毒感染者及抗结核联合用药时更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及重症肝炎.结论 药物性肝炎临床危害较大,应重视对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者:肖玉林;吴友根;赵峰;余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降低腭咽成型术后伤口出血及伤口裂开发生率.方法 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于腭咽成型术中采用伤口分层缝合的方法.结果 30例患者无一并发伤口出血及伤口裂开.结论 伤口分层缝合是防止腭咽成型术后伤口出血、伤口裂开较好方法,而且可以提高术后疗效.
作者:王守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增殖及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HPMC体外培养模型,HPMC分别经含1.5%、2.5%、4.25%葡萄糖的1640培养基培养6、12、24、48 h后,以四甲基偶氮多胍(MTT)法,测定HPMC增殖程度,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分泌水平. 结果不同浓度葡萄与Control组间MTT OD值不同、LDH值亦不同,但时间效应均相近.而不同浓度葡萄糖组间MTT OD值、LDH值均相近、时间效应均相近.结论 高糖可抑制HPMC增殖,促进LDH分泌,在腹膜损伤及纤维化进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冀玲;杨立川;付平;庄斌;刘小箐;刘先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急性氨气吸人呼吸道灼伤程度及愈后再感染评估. 方法对37例急性氨中毒与37例非氨中毒的机遇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进行5年追踪对比. 结果氨中毒组37例5年内呼吸道再感染86例次,2例未再感染,总再感染率97%;对照组再感染31例次,23例未再感染,总感染率38%.两组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急性吸人性氨中毒患者,呼吸道再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机遇性感染者.
作者:胡登炳;宋锦宏;罗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对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的剂量、用药方案、疗程长短对甲亢复发率、眼病、副作用、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经济学结果的影响作出系统评价.结果 显示,滴定疗法与阻断-替代疗法同样有效,但其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阻断一替代疗法.抗甲亢药物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加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并不能减少甲亢的复发.临床应用表明,12~18个月的疗程比短时间治疗更有效.由于较高复发率,应当考虑尽早应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
作者:彭莉;张林;李双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胎教对胎儿几乎没有直接的积极作用.相反,现在的胎教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伤害.医生擅自使用未经科学验证和卫生部门批准的胎教方法进行临床试验,是有违医学论理的.本文论述了胎教存在的问题,胎教中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胎教对母体的心理学价值,同时对现在的胎教改进提出了新的观点.
作者:唐蓉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382例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与年龄、结核类型、肝炎相关指标及初、复治的频度.结果 药物性肝炎出现时间多在2个月以内;老年人和儿童是化疗期间药物性肝炎的高发年龄;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58.33%);复治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23.93%)高于初治结核(8.00%).结论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对化疗的进行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小玲;丁红;唐佳玉;冉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临床资料2005年3月~21306年3月,我科收诊为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行保守治疗的患者65例,其中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者8例,占12.30%.8例中未产妇3例,经产妇5例,年龄23~38岁.
作者:吴玉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了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初步应用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借鉴和应用.
作者:裘松波;谭颍徽;张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1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灌注rmhTNF 1500万单位,每周3次.结果 51例患者中,CR 20例(39.2%),PR 26例(51.0%),无效5例(9.8%),总有效率90.2%;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提高20分以上者40例(78.4%);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33例(64.7%)及胸痛26例(51.0%),均可耐受.结论 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唐春兰;杨和平;胡建林;熊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i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急性胰腺炎和药物中毒等损害,24小时之后顺序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并达到各自器官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吴国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12例ACVD患者中51例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ACVD后癫痫的发生率为6.28%,其中早发性癫痫占64.71%,迟发性癫痫占35.29%;癫痫的发生与病灶所在的部位、病程有关.结论 脑血管病病变累及皮层者,尤其是早期应警惕继发性癫痫的发生,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葛英;胡向阳;杨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肠套叠误诊原因,探讨临床处置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成人肠套叠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 误诊20例,误诊率45.5%.结论 成人肠套叠易被误诊,满足于肠梗阻诊断及认识上忽略本疾病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积极寻找肠梗阻原因和重视成人肠套叠可减少误诊.
作者:唐明富;罗娟;舒世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严重烧伤后皮源缺乏的全身各处瘢痕畸形的修复术式.方法 应用超薄皮管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特重烧伤致面、颈、前臂、手、足部瘢痕畸形15例.结果 15例超薄皮管扩张后全部成活,平均周径增大4厘米,修复部位和供区均Ⅰ期愈合.随访1年,修复远处原瘢痕部位颜色、质地、弹性与正常皮肤一致,功能良好.结论 超薄皮管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修复远处较大范围的瘢痕畸形且外观功能满意、断蒂时间早、供区能直接拉拢缝合等优点.认为超薄皮管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修复严重烧伤后瘢痕畸形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巧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