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富;罗娟;舒世明
目的 探讨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3例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与预后转归情况.结果 33例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病病例以青壮年多见,多为慢性、亚急性病程,中毒原因包括接触有机磷、胶、工业双氧水、油漆,服用痢特灵、异烟肼以及慢性饮酒等,肌电图检查表现为轴索损害及脱髓鞘改变.本组治愈7例,明显好转15例,好转8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 结合中毒史、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明确诊断不难;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常规大量应用B族维生素、能量合剂,改善微循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加强重症患者护理,早期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有助于功能康复.
作者:邓强;覃瑜;李映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研究了医学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由问卷和访谈两部分组成.结果 表明:①医学类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不高;②学生使用少的是语言意识策略和计划策略,运用频繁的是自我监控策略;③大一和大二、大三学生之间在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上差异呈显著性.文章后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实践建议.
作者:贺梦依;包克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行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电视腹腔镜对异位妊娠、输卵管卵巢脓肿、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共48例患者进行手术,根据有否生育要求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 全部病例在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妇科急腹症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其适应证与开腹手术相同.
作者:刘世英;刘艳;申健;赵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有限切开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经验,探讨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采用有限切开结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59例.结果 59例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好,于4~6周去除克氏针,随访4个月~4年,肘关节功能好,无肘内、外翻畸形,无异位骨化.结论 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有限切开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手术治疗,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复位固定安全可靠、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志辉;沈宏达;李伟胜;王良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IVIG 400 mg/kg·d,连续5天;对照组维持原方案.结果 治疗组在降温精神状态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抽搐、意识障碍和头痛的消除方面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IVIG治疗小儿乙型脑炎的疗效确切,可快速降温,恢复意识,改善症状,减少伤残.
作者:卓莉;邓春晖;姚毅;雷克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紧密配合医生实施手术及术后护理.结果 20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结论加强LC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作者:龚启慧;孙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病例男,33岁,因处理废矿渣时操作不当,吸入大量高浓度砷化氢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黄疽,伴腰痛、无尿2天,意识障碍1天人院.入院时T 37.1℃,P 96次/min,Bp 176/53mmHg,R 17次/min.急性病容,中度昏迷,面色晦暗,口唇苍白,巩膜黄染,皮肤呈古铜色;双侧瞳孔等大,直径1.5毫米,光反射迟钝;双肺闻及广泛粗大湿罗音,心律齐;腹式呼吸减弱,全腹紧张;四肢肌张力增高,强直痉挛.
作者:石玉兰;陈林;虞献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阐述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干预,特别是强调了心理护理和各器官系统的监护及应对处理等,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高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输尿管镜术在不明原因肾绞痛病例中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 对107例常规方法未能明确原因的肾绞痛患者行输尿管镜术.结果 发现输尿管结石81例,息肉12例,输尿管血块7例,炎性团块3例,无明显异常4例.所有病例均明确了诊断同时行碎石、取石及息肉切除治疗成功,无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术诊治不明原因肾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耀东;贺凯;袁光亚;马蜀爽;邓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肠套叠误诊原因,探讨临床处置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成人肠套叠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 误诊20例,误诊率45.5%.结论 成人肠套叠易被误诊,满足于肠梗阻诊断及认识上忽略本疾病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积极寻找肠梗阻原因和重视成人肠套叠可减少误诊.
作者:唐明富;罗娟;舒世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易被漏诊误诊的疾病,以尿频、尿急、尿痛、夜尿等为主要表现,其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治疗方法多种,但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综述IC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机理、诊断及治疗的新研究进展,以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减少漏诊误诊率.
作者:李会娟;杜红岩;张琰;樊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不同类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X线特征认识.方法 对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的消化道钡餐、低张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中,属peutz-jeghers综合征7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13例,炎症性息肉病及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各4例;不同类型的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其X线表现各具有一定特征.16例有家族史,4例因空回肠多发息肉致肠套叠行急诊手术,2例死于结肠息肉恶变.结论 消化道钡餐、尤其是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对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与内镜检查相结合,更有助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何光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对18例剥脱性皮炎并败血症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同时采取保护性隔离,观察体温、循环衰竭、气道通气、药物治疗、剥脱性皮炎的变化,并加强心理护理等措施,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和治疗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熊苹苹;敖宇;卢家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儿童川崎病诊断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22例川崎病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中误诊12例(54.5%).结论 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综合分析,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何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用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35例,用香砂六君汤合西沙必利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显效11例,好转3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城;朱尤庆;吴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100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 常见的心理状态有:否定恐惧心理、怀疑心理、悲观绝望心理、依赖心理、求生心理.护理中应注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病人的隐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实行保护性医疗;注意社会、家庭与病人的相互影响.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病人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任晓华;唐海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各种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18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结节的声像图特征改变,以判定结节性质.结果 本组18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经超声检查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03例,腺瘤45例,亚甲炎13例,桥甲炎5例,甲状腺癌8例,多源性结节14例.结论 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高,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彭汇涓;黄大斌;刘淑萍;程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基因检测诊断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 Pg的EDTA-K2抗凝的血常规标本共174例份,用HPLC方法测定血红蛋白亚型HbA2含量,对地贫进行非基因检测;提取全血DNA,经PCR方法扩增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疑似α-地贫患者标本常见缺失类型--SEA、-α3.7、-α4.2进行检测,采用反向点杂交(RDB)法对疑似β-地贫患者标本常见突变类型CD41-42M,-28M,IVS-Ⅱ-654M,CD71-72M等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174例中HbA2正常27例,异常147例,106例HbA:≤2.5%,疑似α-地贫,41例HbA:≥3.5%,疑似β-地贫,对疑似α-地贫和β-地贫的患者标本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其中α-地贫66例,34例正常(未见检测的三种缺失),5例诊断不明未检出.结论 采用HPLC和基因检测法对诊断α-地贫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对诊断β-地贫具有很高的符合率.HbA2的异常程度与是否地贫并无相关性.HPLC适用于β-地贫产前诊断和遗传病咨询,α-地贫则需进行基因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毛炜;覃西;吴洁;黄琼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提高和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以及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某医学院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评估他们的睡眠质量情况,统计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医学生平均PSQI得分为5.320分,其中女生为5.290分,男生为5.341分.19.01%的医学生睡眠质量欠佳.学习生活压力较大、人际关系等是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学习压力占60.4%,与宿舍同学的人际关系占39.0%.不同性别的学生睡眠质量相同,不同年级的同学有差异,大三显著大于大一和大二,学生睡眠质量与抑郁状况无关,而与焦虑状况有相关性,有焦虑的学生睡眠质量较差.结论 医学生的睡眠质量主要与各种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确保他们身心健康的学习、成长.
作者:黄沛嫔;范均杰;何宏;周婉明;曾琼;吴漾;蔡贤彬;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小儿单纯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息儿宜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处理原发病,消除病因,改善代谢,纠正组织缺氧,全面有效的脏器支持,维护脏器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焦德清;刘燕;潭芬华;伍兴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