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类学生元认知策略研究及其思考

贺梦依;包克纪

关键词:医学, 元认知策略, 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医学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由问卷和访谈两部分组成.结果 表明:①医学类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不高;②学生使用少的是语言意识策略和计划策略,运用频繁的是自我监控策略;③大一和大二、大三学生之间在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上差异呈显著性.文章后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实践建议.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单纯甲状腺腺瘤切除78例

    目的 探讨小切口瘤体切除术治疗直径<4cm的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方法 7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小切口单纯切除,保留甲状腺叶.结果 78例患者术后随访1~10年,无复发.结论 对于明确甲状腺腺瘤且直径<4cm,采用小切口单纯瘤体切除,是一种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志勋;黄世铮;李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紧密配合医生实施手术及术后护理.结果 20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结论加强LC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作者:龚启慧;孙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下颈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32例患者.C31例、C45例、C512例、C65例、C4骨折并脱位2例、C5骨折并脱位5例、C6骨折并脱位2例.结果 除4例完全截瘫患者外,其余病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随访钢板位置良好,无植骨块塌陷或脱出.结论 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下颈椎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谭显春;赵强;陈兴爱;林达强;李欣;李彤红;何侨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小儿单纯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息儿宜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处理原发病,消除病因,改善代谢,纠正组织缺氧,全面有效的脏器支持,维护脏器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焦德清;刘燕;潭芬华;伍兴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非法、违法医学期刊的界定

    非法、违法医学期刊严重扰乱了期刊、学术界,但是目前国内对非法期刊的界定尚存在局限性,使不少作者错误地将研究论文发表在了非法、违法期刊上,给作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阐述了非法、违法期刊的法理界定及其主要识别方法,可供作者、读者及各有关管理部门参阅、借鉴.

    作者:阮鹏;金家贵;何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9例支原体肺炎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阿奇霉素组)37例,对照组(红霉素组)32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9%和71.9%,咳嗽消失平均天数为5.8和7.7天,发热平均消退为3.2和5.8天,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且治疗组的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索,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黄立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乙型脑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IVIG 400 mg/kg·d,连续5天;对照组维持原方案.结果 治疗组在降温精神状态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抽搐、意识障碍和头痛的消除方面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IVIG治疗小儿乙型脑炎的疗效确切,可快速降温,恢复意识,改善症状,减少伤残.

    作者:卓莉;邓春晖;姚毅;雷克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成人肠套叠20例误诊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肠套叠误诊原因,探讨临床处置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成人肠套叠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 误诊20例,误诊率45.5%.结论 成人肠套叠易被误诊,满足于肠梗阻诊断及认识上忽略本疾病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积极寻找肠梗阻原因和重视成人肠套叠可减少误诊.

    作者:唐明富;罗娟;舒世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地榆升白片预防含泰素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含泰素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使用含泰素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9例,治疗组32例,化疗同时服用地榆升白片,并与单纯化疗的37例作对照,观察两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用量及继发感染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在化疗第14天、21天的白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发生例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榆升白片能有效预防含泰素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

    作者:曾昭宇;张西;王小渝;吴康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醒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并与单纯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银杏叶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凝血项的变化.结果 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明显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瑞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03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3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颈托保护复位;术中行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骨移植及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质量除1例A级无恢复外,86例1~2级的恢复,其中16例全部恢复.结论 下颈椎骨折早期行颅骨牵引复位,并在牵引下早期行手术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及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一种实用、疗效满意的外科手术方法.

    作者:钟传山;曹副才;罗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脱矿骨的制备及其骨诱导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运用超声与盐酸结合的方法制备脱矿骨的脱矿效果及骨诱导活性.方法 采用超声条件下酒精脱脂、盐酸脱矿、冻干辐照的方法,制备人类脱矿皮质骨,检测其pH值、钙含量,并比较超声波对脱矿速度的影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造成大鼠的免疫抑制,将所制备脱矿骨异位植入大鼠的股部肌袋,术后不同时间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以观察脱矿骨的骨诱导活性.结果 超声波条件下脱矿速度明显加快;脱矿骨异位植入后4周开始形成软骨细胞与软骨基质,5、6周形成较多的软骨组织,表现出良好的骨诱导活性.结论 本研究所制备的脱矿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成骨活性,是良好的骨移植材料.

    作者:陈学英;李宝兴;李幼忱;李靖;殷少芳;赖炽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甲亢药物治疗Graves病的系统评价

    本文对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的剂量、用药方案、疗程长短对甲亢复发率、眼病、副作用、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经济学结果的影响作出系统评价.结果 显示,滴定疗法与阻断-替代疗法同样有效,但其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阻断一替代疗法.抗甲亢药物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加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并不能减少甲亢的复发.临床应用表明,12~18个月的疗程比短时间治疗更有效.由于较高复发率,应当考虑尽早应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

    作者:彭莉;张林;李双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有限切开手术治疗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59例

    目的 总结有限切开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经验,探讨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采用有限切开结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59例.结果 59例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好,于4~6周去除克氏针,随访4个月~4年,肘关节功能好,无肘内、外翻畸形,无异位骨化.结论 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有限切开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手术治疗,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复位固定安全可靠、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志辉;沈宏达;李伟胜;王良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将106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试验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按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陈林;石玉兰;文艳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保脾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6例实施LC术的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保脾治疗治愈,2例行脾切除术.结论 腹腔镜脾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痛苦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维持了正常脏器功能,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邵启卫;罗秀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8例

    临床资料2005年3月~21306年3月,我科收诊为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行保守治疗的患者65例,其中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者8例,占12.30%.8例中未产妇3例,经产妇5例,年龄23~38岁.

    作者:吴玉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3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68例颌面部损伤的发病情况、致伤因素、外伤情况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对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和控制感染,对外伤牙给予相应处理,颌骨骨折予以牵引复位、颌间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194例软组织伤均获治愈;74例牙外伤松动牙和50例牙槽骨骨折者治愈115例(92.79%),拔牙者9例(7.22%);22例颌骨骨折和1例颧骨骨弓骨折均全部治愈.结论 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应有整体观念,应特别注意全身情况,尤其是有无颅脑损伤.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牙齿损伤应尽量保存牙齿,外伤脱位的完整牙齿予以再植.骨折线上的牙齿虽然松动也应尽量保留,给予固定,以利咬牙合关系的恢复.

    作者:王育刚;钟守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结肠癌术中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中及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与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术中、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68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治疗组)与未行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81例患者(对照组)的腹腔游离癌细胞(ICC)检出率、肝功能、血细胞分析及预后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分别是3.1%及12.8%(P<0.05);术后肝功能、血液细胞分析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1、2、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98.0%、86.0%和68.8%,对照则为96.0%、62.1%和48.6%,两组第2、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中及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可以应用,其方法简便,效果确切,可明显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韩明福;董荣坤;张笃;车军;张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X线表现

    目的 提高对不同类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X线特征认识.方法 对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的消化道钡餐、低张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中,属peutz-jeghers综合征7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13例,炎症性息肉病及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各4例;不同类型的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其X线表现各具有一定特征.16例有家族史,4例因空回肠多发息肉致肠套叠行急诊手术,2例死于结肠息肉恶变.结论 消化道钡餐、尤其是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对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与内镜检查相结合,更有助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何光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