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法、违法医学期刊的界定

阮鹏;金家贵;何兴华

关键词:非法期刊, 违法期刊, 界定原理, 识别方法
摘要:非法、违法医学期刊严重扰乱了期刊、学术界,但是目前国内对非法期刊的界定尚存在局限性,使不少作者错误地将研究论文发表在了非法、违法期刊上,给作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阐述了非法、违法期刊的法理界定及其主要识别方法,可供作者、读者及各有关管理部门参阅、借鉴.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分析和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100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 常见的心理状态有:否定恐惧心理、怀疑心理、悲观绝望心理、依赖心理、求生心理.护理中应注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病人的隐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实行保护性医疗;注意社会、家庭与病人的相互影响.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病人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任晓华;唐海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对受术者心理护理的探讨

    目的 解除受术者术前焦虑恐惧情绪,争取患者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方法 针对受术者术前存在的10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提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结果 通过患者术前10个方面心理问题的解决、消除,保证了手术安全、顺利完成,也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结论 采用规范化指导用语,合理解释,善意劝导,真诚抚慰,能有效消除受术者术前焦虑恐惧情绪.

    作者:易兆聪;唐英;李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抗生素药物应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病原学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2例门诊及住院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进行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尿路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0%,其中大肠埃希菌以51.6%占第一位,革兰阳性球菌占16.1%,其中肠球菌占4.8%,真菌4.8%.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头孢曲松/舒巴坦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青霉紊/棒酸、头孢唑啉敏感.结论 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抗生素药物治疗应依据细菌学指导选择敏感药物,在未获得明确病原菌前应根据感染及耐药的流行趋势选择药物.

    作者:庞建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将抗结核药物局部灌洗于结核病灶、同时进行全身化疗的方法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经支气管镜活检或刷检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63例按患者自愿分别给予局部结核药物灌洗加全身化疗(局部灌洗组)和单纯全身化疗(单纯化疗组),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X线胸片、痰菌阴转以及不同镜下类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转归,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局部灌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P<0.01,P<0.05);其中活动性干酪样坏死型、颗粒增殖型、充血水肿型、非特异性支气管炎型在治疗后局部灌洗组疗效均优于单纯化疗组(P<0.01,P<0.05).但充血水肿型、非特异性支气管炎型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纤维狭窄型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肿瘤样增生型疗效则不确定.结论 局部抗结核药物灌洗加全身化疗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确定,能迅速缓解病人症状,并促进病灶吸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作者:余维涛;崔社怀;杨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40例未成年人丘疹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目的 为丘疹性荨麻疹提供一种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的外用治疗药物.方法 治疗组40例患儿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轻涂于患处,每日早、中、晚各1次,共治疗7天;对照组患儿外用黄连炉甘石洗剂涂于患处,用法及疗程均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息儿皮损及症状情况并记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71.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出现局部刺痛、灼热感,用冷水毛巾湿敷后上述症状缓解.结论 氟芬那酸丁酯是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新的效果良好的药物.

    作者:路永红;周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磷酸肌酸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CP)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诊断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的住院患者50例.分成磷酸肌酸组25例,使用磷酸肌酸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5例,使用常规治疗(包括干扰素、1,6-二磷酸果糖等).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以及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磷酸肌酸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以及左心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F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心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疗效.

    作者:陶剑虹;唐英蓉;姜荣健;蔡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0.56%左旋布比卡因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I-Ⅱ级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0)用0.56%左旋布比卡因,Ⅱ组(n=30)用0.56%布比卡因,两组均先注入2%利多卡因为3~5ml试验剂量,针刺皮肤测试麻醉平面,密切观察5min,确定无脊麻现象后,Ⅰ组注入0.56%左旋布比卡因10ml,Ⅱ组注入0.56%布比卡因10ml,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及范围,术中VAS评分,镇痛及肌松质量,运动阻滞时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高阻滞平面达T6,Ⅱ组高阻滞平面达T7.感觉阻滞范围Ⅰ组平均为10个节段,Ⅱ组平均为8个节段;运动阻滞持续时间Ⅰ组长于Ⅱ组.Ⅰ组在术中探查和子宫切除时VAS评分低于Ⅱ组;Ⅰ组的肌松效果显示优于Ⅱ组;两组不良反应率相似.结论 0.56%左旋布比卡因与等浓度的布比卡因用于子宫切除术的麻醉安全有效,临床效能差别,鉴于左旋布比卡因较短的麻醉诱导时间及较低的神经及心脏毒性,临床安全范围更大,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任衣平;赵铀;任波;袁海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有限切开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评价有限切开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有限切开,DHS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获得随访者46例,随访7~26个月.全部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4.8个月.随访期内,1例发生髋螺钉从股骨头后上方切割,形成髋内翻;3例行走时感髋部疼痛.屈髋活动稍受限.按黄公怡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42例,良3例,差1例.结论 有限切开,DHS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等优点,符合生物学内固定的要求.

    作者:毛德军;蔡福君;周建国;刘延斌;练光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浓度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治疗渗透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用不同浓度硫酸镁溶液治疗渗透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渗透性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用50.0%~70.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渗漏局部组织;对照组(42例)用33.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渗漏局部组织.观察两组患者炎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5%,对照组有效率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50.0%~70.0%的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治疗渗透性静脉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丹;张德辽;刘成霞;陈容和;何跃华;王君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等离子高频电凝电切术在胃肠道息肉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在胃肠镜下对胃肠道息肉行电凝电切的疗效.方法 对99例病检排除了恶变的胃肠道息肉行镜下电凝电切术.结果 99例患者,成功97例(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I术后创面少许渗血1例,经电凝后止血;迟发性出血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止血.结论 等离子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易于操作的介入治疗方法.

    作者:夏寨军;陈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开胸手术中应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方法 于关胸前用-40~-70℃冷冻肋间神经根90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疼痛评级,并观察术后镇痛药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切口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298例发生肺部并发症2例.术后止痛有效率97.0%.完全不用镇痛药占88.9%.231例获得随访,切口感觉1~3个月恢复者占82.7%.结论 采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可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重点是生命体征的观察及胸壁皮肤和引流管的护理,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

    作者:张德华;何玉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和纳络酮联合治疗肺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和纳络酮联合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86例肺性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单位,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7~10d为1疗程;纳络酮0.8~1.2mg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天.对照组给予尼可刹米2.25克、洛贝林12毫克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毫升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67.4%.治疗组动脉血气和血液流变学测值明显改善.结论 低分子肝素和纳络酮联合治疗肺性脑病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范焕英;李世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举措

    本院通过加强教师授课质量评估和师资培训、狠抓教案书写的规范性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研室基本建设和设立教学单项奖等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习主动性和法制教育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作为临床教学的举措,从而不断提高了后期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贾立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静脉入路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经右锁骨下静脉远端人路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意义.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去枕,穿刺右锁骨下静脉远端成功后置入导引钢丝,沿钢丝置入血管鞘,沿鞘管置入起搏电极至心房及(或)心室,调整电极位置测试电极达标,制作囊袋,埋藏起搏器.结果 13例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6~42个月无电极脱位、头昏、晕厥及阿斯综合征发作等.结论 右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入路安置心脏起搏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磊;柳梅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存在整体水平薄弱,资源分散,科技期刊资本实力较差,期刊出版周期长,发行规模小,发行手段单一,期刊质量亟待提高,科技人才和编辑人才的流失等问题.我国加入WTO后,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了打造精品期刊的发展策略.

    作者:姚玉红;郝清华;刘格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结肠镜肠黏膜活检的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镜肠黏膜活检的临床病理价值.方法 对820例行结肠镜肠黏膜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820例受检者中.检出结肠和直肠癌272例(33.17%),管状腺瘤和息肉状腺瘤52例(6.34%),结核病10例(1.22%),间质瘤4例(0.49%).恶性黑色素瘤2例(0.24%),非特异性炎症.376例(45.85%),余104例未见特异性病理改变;活检术后出现少量出血或大便隐血阳性者26例(3.17%),经观察与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 结肠镜肠黏膜活检安全、简便,能发现受检者结肠与直肠的病理改变,既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也有利于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达哇卓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9例支原体肺炎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阿奇霉素组)37例,对照组(红霉素组)32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9%和71.9%,咳嗽消失平均天数为5.8和7.7天,发热平均消退为3.2和5.8天,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且治疗组的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索,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黄立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类学生元认知策略研究及其思考

    本文研究了医学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由问卷和访谈两部分组成.结果 表明:①医学类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不高;②学生使用少的是语言意识策略和计划策略,运用频繁的是自我监控策略;③大一和大二、大三学生之间在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上差异呈显著性.文章后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实践建议.

    作者:贺梦依;包克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183例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诊断和漏、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7例左肝内胆管结石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7.7%;58例右肝内胆管结石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8.3%;34例左右肝内胆管结石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4.1%.结论 超声检查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建朴;朱国文;周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并胸腔内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引流结合胸腔内灌注顺铂、高聚生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53例单侧中至大量癌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7例采用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法引流,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并均用硬化剂顺铂、高聚生注入胸腔.结果 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5.19%(CR8例,PR15例),对照组38.46%(CR3例,PR7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好转率优于常规穿刺组.结论 采用隧道式胸腔导管置入引流结合胸腔注药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兴胜;曹国强;杨雪梅;王玉波;崔社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