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寨军;陈红
目的 探讨ALT、乙肝两对半、荧光定量检测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98份血清标本同时作HBV-DNA、两对半、ALT的检测.对结果加以相关性分析.结果 228例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96%,ALT异常率为46.1%;200例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35%,ALT异常率为18%;除22例单纯抗.HBs(+)者HBV-DNA为阴性外的其余各组HBV-DNA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大三阳组ALT异常率高于小三阳组(χ2=37.95,P=0.000).但大三阳、小三阳与HBV-DNA的阳性显示有一致性.结论 两对半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有无HBV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单纯性抗-HBs(+)者不必作HBV-DNA检验,两对半的其余四项中的任意一项或几项阳性均应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才能反映患者体内HBV的复制情况.ALT反映的是肝脏功能的损害,ALT、两对半、HBV-DNA反映疾病的不同方面,对于乙肝患者来讲三者都应检查,对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则更具有价值.
作者:蒲泽宴;丁波;李文楷;刘方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营养科进修医生的群体特点,从7个方面探讨了临床营养医师的培训对策,对提高临床营养进修医师的专业水平极为有益,可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作者:邓波;杨咏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临床资料2005年3月~21306年3月,我科收诊为早期未破裂型宫外孕行保守治疗的患者65例,其中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者8例,占12.30%.8例中未产妇3例,经产妇5例,年龄23~38岁.
作者:吴玉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西药加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4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治愈率为80.0%.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而治愈率为60.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显著、确切.
作者:易怡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15例鼻炎病人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458例,临床治愈102例(22.27%),总有效430例(93.88 0.4);西医对照组457例,临床治愈78例(17.07%),总有效341例(89.74%),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可以标本兼治,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邱波;杨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是否存在心率震荡(HRT)的进一步降低,并了解HRT参数与心率变异(HRV)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53例AMI后窦性心律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单纯AMI组30例和AMI合并2型糖尿病组23例,并选择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心率震荡值用两个参数TO(震荡起始)、TS(震荡斜率)表示,并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计算获得.同时利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SDNN进行测量.结果 53例AMI患者存在HRT的全面减弱,表现为TS降低,TO升高;AMI合并2型糖尿病者HRT减弱更加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TS与SDNN之间存在相关性(r=0 447,P=0.009).结论 HRT参数TS值在AMI患者减少.在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HRT减弱更加明显,在AMI患者中HRT参数TS与SDNN呈正相关.
作者:张俊玲;郑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382例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与年龄、结核类型、肝炎相关指标及初、复治的频度.结果 药物性肝炎出现时间多在2个月以内;老年人和儿童是化疗期间药物性肝炎的高发年龄;血型播散型肺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58.33%);复治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率(23.93%)高于初治结核(8.00%).结论 了解肺结核化疗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对化疗的进行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小玲;丁红;唐佳玉;冉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3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颈托保护复位;术中行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骨移植及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质量除1例A级无恢复外,86例1~2级的恢复,其中16例全部恢复.结论 下颈椎骨折早期行颅骨牵引复位,并在牵引下早期行手术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及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一种实用、疗效满意的外科手术方法.
作者:钟传山;曹副才;罗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提高和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以及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某医学院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评估他们的睡眠质量情况,统计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医学生平均PSQI得分为5.320分,其中女生为5.290分,男生为5.341分.19.01%的医学生睡眠质量欠佳.学习生活压力较大、人际关系等是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学习压力占60.4%,与宿舍同学的人际关系占39.0%.不同性别的学生睡眠质量相同,不同年级的同学有差异,大三显著大于大一和大二,学生睡眠质量与抑郁状况无关,而与焦虑状况有相关性,有焦虑的学生睡眠质量较差.结论 医学生的睡眠质量主要与各种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确保他们身心健康的学习、成长.
作者:黄沛嫔;范均杰;何宏;周婉明;曾琼;吴漾;蔡贤彬;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严重烧伤后皮源缺乏的全身各处瘢痕畸形的修复术式.方法 应用超薄皮管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特重烧伤致面、颈、前臂、手、足部瘢痕畸形15例.结果 15例超薄皮管扩张后全部成活,平均周径增大4厘米,修复部位和供区均Ⅰ期愈合.随访1年,修复远处原瘢痕部位颜色、质地、弹性与正常皮肤一致,功能良好.结论 超薄皮管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修复远处较大范围的瘢痕畸形且外观功能满意、断蒂时间早、供区能直接拉拢缝合等优点.认为超薄皮管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修复严重烧伤后瘢痕畸形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巧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 方法 11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8例:组Ⅰ(口服米索组):米非司酮口服早50毫克、晚25毫克共2天,第3天晨口服米索0.4毫克;组Ⅱ(阴道放置米索组)米非司酮用法同组Ⅰ,第3天晨阴道放置米索0.4毫克.结果 两组药物流产成功率、阴道流血量、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小时内流产成功者米索的用量及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10~14周妊娠安全、简便、有效,痛苦少,可取代钳刮术,米索阴道用药效果优于口服给药.
作者:何志章;杨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高龄老年组是由85岁以上的老年人组成,高龄人群与年青人群相比,其心功能衰竭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生理学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排除具体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的年龄增长使其容易发生心功能衰竭这一说法尚有争议,但是也有一些报道支持这一观点.
作者:马章淳;林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运用超声与盐酸结合的方法制备脱矿骨的脱矿效果及骨诱导活性.方法 采用超声条件下酒精脱脂、盐酸脱矿、冻干辐照的方法,制备人类脱矿皮质骨,检测其pH值、钙含量,并比较超声波对脱矿速度的影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造成大鼠的免疫抑制,将所制备脱矿骨异位植入大鼠的股部肌袋,术后不同时间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以观察脱矿骨的骨诱导活性.结果 超声波条件下脱矿速度明显加快;脱矿骨异位植入后4周开始形成软骨细胞与软骨基质,5、6周形成较多的软骨组织,表现出良好的骨诱导活性.结论 本研究所制备的脱矿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成骨活性,是良好的骨移植材料.
作者:陈学英;李宝兴;李幼忱;李靖;殷少芳;赖炽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不同类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X线特征认识.方法 对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的消化道钡餐、低张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中,属peutz-jeghers综合征7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13例,炎症性息肉病及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各4例;不同类型的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其X线表现各具有一定特征.16例有家族史,4例因空回肠多发息肉致肠套叠行急诊手术,2例死于结肠息肉恶变.结论 消化道钡餐、尤其是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对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与内镜检查相结合,更有助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何光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非法、违法医学期刊严重扰乱了期刊、学术界,但是目前国内对非法期刊的界定尚存在局限性,使不少作者错误地将研究论文发表在了非法、违法期刊上,给作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阐述了非法、违法期刊的法理界定及其主要识别方法,可供作者、读者及各有关管理部门参阅、借鉴.
作者:阮鹏;金家贵;何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60岁以上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9例(43%)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11例行急症手术治疗,10例行穿孔修补术,1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死亡1例,病死率9%;保守治疗10例,死亡3例,病死率30%.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症状往往较隐匿,应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并警惕胃癌穿孔的可能性,手术方法以穿孔修补术较为安全.
作者:张锐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胸腔积液时,通过充分血液透析(HD)及营养支持,胸腔积液常常可减少或消失.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通过加强血液透析治疗后胸腔积液仍不能减少的病例,经采用腹膜透析往往能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2例如下.
作者:刘芳;高玉春;崔天蕾;付平;唐晓红;陶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改进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钛夹组和可吸收线组,分别用钛夹、可吸收线来闭合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可吸收线与钛夹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吸收线缝扎管腔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与钛夹效果相同,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广泛使用.
作者:刘道福;易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专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2月~2006年10月住院的NSCLC患者62例为治疗对象,其中鳞癌32例、腺癌20例、其它组10例(腺鳞癌4例、支气管肺泡癌2例、大细胞癌4例),临床分期Ⅲ期38例、Ⅳ期24例.所有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治疗方案,吉西他滨800 mg/m2,第1天和第8天各注射1次,奥沙利铂80 mg/m2,疗程第1天使用.4周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总有效率为45.2%,临床分期统计Ⅲ期有效率50.0%,Ⅳ期37.5%,组间无区别.初治患者有效率为53.3%,复发患者有效率为37.5%.治疗后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未影响到化疗的进行.结论 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NSCLC患者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作者:杨和平;戴晓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囊声像图改变在肝性和结核性腹水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59例腹水患者进行彩色超声检查,观察胆囊壁厚度、形态,大小及有无结石.结果 肝性腹水的胆囊壁增厚更明显,多呈双层或多层结构,多增大伴结石;而结核性腹水胆囊壁稍增厚或不增厚,一般呈单层回声,多数大小正常,不伴结石.结论 观察腹水患者胆囊声像图特征,对肝性和结核性腹水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楼丽;张正兰;周群英;曾涛;曹芬;林军;戈杨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