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膜透析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刘芳;高玉春;崔天蕾;付平;唐晓红;陶冶

关键词:顽固性腔积液,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摘要: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胸腔积液时,通过充分血液透析(HD)及营养支持,胸腔积液常常可减少或消失.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通过加强血液透析治疗后胸腔积液仍不能减少的病例,经采用腹膜透析往往能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2例如下.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放疗病人面(体)膜固定摆位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目的 探讨面(体)膜固定摆位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对面(体)膜固定摆位存在问题的分析,从面(体)膜的制作、摆位技巧、参考标记、患者自身等方面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 摆位方法的改进使得摆位误差减少.结论 面(体)膜固定摆位误差与面(体)膜的制作、摆位技巧、参考标记、患者自身等方面有关,工作人员正确的制作、摆位及耐心、细心和技巧,可减少摆位的误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叶荣;黄发生;彭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38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各组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病死率.结论 本组病例平均失血量392.50毫升,20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输血24例,占63.15%;围产儿死亡率28.94%.结果 对胎盘早剥,要注意早期识别,动态观察,重视患者主诉,加强胎儿监测,及时诊断处理,降低母儿围产期病死率.

    作者:刘碧霞;钱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胸腔置管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 评价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1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灌注rmhTNF 1500万单位,每周3次.结果 51例患者中,CR 20例(39.2%),PR 26例(51.0%),无效5例(9.8%),总有效率90.2%;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提高20分以上者40例(78.4%);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33例(64.7%)及胸痛26例(51.0%),均可耐受.结论 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唐春兰;杨和平;胡建林;熊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剂量仙鹤草治疗梅尼埃病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仙鹤草对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 对20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仙鹤草200g/d水煎服,和对照组100例用654-2 20 mg加入10%GS 500 ml静滴Qd,西比灵5 mg Tid治疗,均连用3 d为一疗程.结果 第一疗程治疗后,治愈率治疗组为82%,对照组为63%;第二疗程结束后,总治愈率治疗组为96%,观察组为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大剂量仙鹤草能扩张血管,缓解迷路水肿,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价廉、方便、效果独特.

    作者:张亚平;马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X线表现

    目的 提高对不同类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X线特征认识.方法 对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的消化道钡餐、低张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患者中,属peutz-jeghers综合征7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13例,炎症性息肉病及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各4例;不同类型的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其X线表现各具有一定特征.16例有家族史,4例因空回肠多发息肉致肠套叠行急诊手术,2例死于结肠息肉恶变.结论 消化道钡餐、尤其是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对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与内镜检查相结合,更有助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何光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概况与随想

    2007年5月13日~15日,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2000年10月中国期刊协会加入国际期刊联盟以来,中国政府首次举办这个国际性的期刊大会,也是第二次由亚洲国家举办,此前举办的35届大会,也只在亚洲举办过一次(1997年5月13~15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31届世界期刊大会),所以中国政府能承办这次大会,不只是中国期刊界的大事,也是亚洲期刊界的大事.

    作者:何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紧密配合医生实施手术及术后护理.结果 20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结论加强LC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作者:龚启慧;孙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联合洛汀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联合洛汀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NYHA标准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洛汀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65.79%),同时能显著改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且基本无毒副作用.结论 采用卡维地洛联合洛汀新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傅金木;王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残根残冠的保存治疗及功能性修复

    目的 探讨残根残冠保存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烤瓷牙功能性修复的种类、方法.方法 选择门诊538例患者807颗残根残冠进行保存治疗;治疗成功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功能性修复,并追踪观察1.0~5.5年.结果 807颗牙根管治疗并烤瓷冠修复后,798颗牙未出现异常情况,9颗牙出现根折、松动、脱落、基牙根纵裂等并发症.结论 残根残冠的保存治疗及功能性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应具备以下条件:①能彻底治愈的牙周病和根尖周病.②基牙应具备良好固位形和抗力形.③修复体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④避免或减少牙槽骨的吸收.

    作者:何长江;张永;徐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呼吸衰竭中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66例有痰液阻塞的呼吸衰竭患者,除常规吸痰,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无创机械通气等治疗外,其中33例应用纤支镜进行吸痰及局部药物治疗,为治疗组;其余33例为对照组,未进行纤支镜治疗.于治疗前后一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一周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一周后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吸道感染及气道大量分泌物阻塞是造成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纤支镜治疗可使气道内痰液得以清除,使缺氧及高碳酸血症得到迅速改善,是抢救重度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纤支镜治疗方法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技术.

    作者:蒲青;张兵;王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性和结核性腹水患者胆囊声像图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胆囊声像图改变在肝性和结核性腹水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59例腹水患者进行彩色超声检查,观察胆囊壁厚度、形态,大小及有无结石.结果 肝性腹水的胆囊壁增厚更明显,多呈双层或多层结构,多增大伴结石;而结核性腹水胆囊壁稍增厚或不增厚,一般呈单层回声,多数大小正常,不伴结石.结论 观察腹水患者胆囊声像图特征,对肝性和结核性腹水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楼丽;张正兰;周群英;曾涛;曹芬;林军;戈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真菌性口腔感染35例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真菌性口腔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3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真菌性口腔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肺心病并发真菌性口腔炎患者经抗真菌治疗,30例患者口腔粘膜豆渣样渗出物消失,分泌物涂片真菌消失,痰培养也未发现真菌;5例无效,有效率85.6%.结论 及早发现并治疗真菌性口腔炎对预防肺心病患者的肺部、消化道真菌感染,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结肠癌术中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中及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与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术中、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68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治疗组)与未行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的81例患者(对照组)的腹腔游离癌细胞(ICC)检出率、肝功能、血细胞分析及预后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分别是3.1%及12.8%(P<0.05);术后肝功能、血液细胞分析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1、2、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98.0%、86.0%和68.8%,对照则为96.0%、62.1%和48.6%,两组第2、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中及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可以应用,其方法简便,效果确切,可明显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韩明福;董荣坤;张笃;车军;张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9例支原体肺炎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阿奇霉素组)37例,对照组(红霉素组)32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9%和71.9%,咳嗽消失平均天数为5.8和7.7天,发热平均消退为3.2和5.8天,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且治疗组的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红霉索,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黄立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药物性肝炎102例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102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病原学标志物及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草药占首位(30.4%),其次为抗结核药(24.5%),解热镇痛药(10.8%),抗感染药(9.8%)等.乙肝病毒感染者及抗结核联合用药时更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及重症肝炎.结论 药物性肝炎临床危害较大,应重视对该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者:肖玉林;吴友根;赵峰;余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川崎病22例临床误诊分析

    目的 提高对儿童川崎病诊断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22例川崎病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中误诊12例(54.5%).结论 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综合分析,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何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等离子高频电凝电切术在胃肠道息肉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在胃肠镜下对胃肠道息肉行电凝电切的疗效.方法 对99例病检排除了恶变的胃肠道息肉行镜下电凝电切术.结果 99例患者,成功97例(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I术后创面少许渗血1例,经电凝后止血;迟发性出血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止血.结论 等离子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易于操作的介入治疗方法.

    作者:夏寨军;陈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3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68例颌面部损伤的发病情况、致伤因素、外伤情况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对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和控制感染,对外伤牙给予相应处理,颌骨骨折予以牵引复位、颌间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194例软组织伤均获治愈;74例牙外伤松动牙和50例牙槽骨骨折者治愈115例(92.79%),拔牙者9例(7.22%);22例颌骨骨折和1例颧骨骨弓骨折均全部治愈.结论 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应有整体观念,应特别注意全身情况,尤其是有无颅脑损伤.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牙齿损伤应尽量保存牙齿,外伤脱位的完整牙齿予以再植.骨折线上的牙齿虽然松动也应尽量保留,给予固定,以利咬牙合关系的恢复.

    作者:王育刚;钟守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磷酸肌酸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CP)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诊断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的住院患者50例.分成磷酸肌酸组25例,使用磷酸肌酸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5例,使用常规治疗(包括干扰素、1,6-二磷酸果糖等).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以及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磷酸肌酸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以及左心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F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心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疗效.

    作者:陶剑虹;唐英蓉;姜荣健;蔡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切口单纯甲状腺腺瘤切除78例

    目的 探讨小切口瘤体切除术治疗直径<4cm的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方法 7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小切口单纯切除,保留甲状腺叶.结果 78例患者术后随访1~10年,无复发.结论 对于明确甲状腺腺瘤且直径<4cm,采用小切口单纯瘤体切除,是一种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志勋;黄世铮;李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