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福;易斌
目的 对急性氨气吸人呼吸道灼伤程度及愈后再感染评估. 方法对37例急性氨中毒与37例非氨中毒的机遇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进行5年追踪对比. 结果氨中毒组37例5年内呼吸道再感染86例次,2例未再感染,总再感染率97%;对照组再感染31例次,23例未再感染,总感染率38%.两组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急性吸人性氨中毒患者,呼吸道再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机遇性感染者.
作者:胡登炳;宋锦宏;罗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工机械通气救治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31例肺性脑病患者给吸氧、对症等治疗,并给予人工机械通气.结果 好转出院26例(83.9%),死亡5例(16.1%).31例患者3天内撤机28例(90.3%),长上机时间32天.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是抢救肺性脑病极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乔惠萍;金发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降低腭咽成型术后伤口出血及伤口裂开发生率.方法 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于腭咽成型术中采用伤口分层缝合的方法.结果 30例患者无一并发伤口出血及伤口裂开.结论 伤口分层缝合是防止腭咽成型术后伤口出血、伤口裂开较好方法,而且可以提高术后疗效.
作者:王守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腺性膀胱炎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本组21例中,17例经尿道电灼,4例不愿手术者及电灼效果不理想者3例,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结果 随访6~36个月,其中18例症状消失(有效率85.7%),2例症状减轻,1例效果不理想.结论 电灼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杜义堂;徐苗;成泽民;熊杰;曾东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基层护理人员对生活护理的认知现状和实施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进一步推动生活护理措施的落实.方法 对二级甲等医院、二级乙等医院的12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士对生活护理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对生活护理中应承担的角色认识严重不足.结论 加强教育,转变观念及态度,促进护理人员在生活护理中承担起执行者、协调者、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夏江林;朱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氧化应激是体内活性氧介质(ROS)活性过强的一种状态,其产生的活性氧具有氧化还原潜能,与高血压等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动物和人类的高血压常伴有ROS增加.高血压动物模型显示可以通过对抗ROS来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和肾脏功能,逆转动脉重构.这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
作者:黄晓凤;程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胸腔积液时,通过充分血液透析(HD)及营养支持,胸腔积液常常可减少或消失.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通过加强血液透析治疗后胸腔积液仍不能减少的病例,经采用腹膜透析往往能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2例如下.
作者:刘芳;高玉春;崔天蕾;付平;唐晓红;陶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右锁骨下静脉远端人路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意义.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去枕,穿刺右锁骨下静脉远端成功后置入导引钢丝,沿钢丝置入血管鞘,沿鞘管置入起搏电极至心房及(或)心室,调整电极位置测试电极达标,制作囊袋,埋藏起搏器.结果 13例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6~42个月无电极脱位、头昏、晕厥及阿斯综合征发作等.结论 右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入路安置心脏起搏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磊;柳梅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鼻窦内窥镜术中下鼻甲肥厚部分切除术与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的效果.方法 将鼻窦内窥镜术中伴有下鼻甲肥厚者86例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43例运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下鼻甲,对照组(B组)43例用电动刨削器切除下鼻甲粘膜肥厚部分.术后2、6个月用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鼻塞程度差异,并对术后两组鼻甲粘膜的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组内治疗前后鼻塞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鼻塞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之间在术腔清洁、粘膜转归、上皮化阶段有差别,实验组在相应时间内更容易恢复.结论 鼻内镜术中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治疗肥厚的下鼻甲具有微创、高效、保护粘膜功能、术腔恢复快等特点.
作者:魏雪梅;牟珊;张术明;叶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专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2月~2006年10月住院的NSCLC患者62例为治疗对象,其中鳞癌32例、腺癌20例、其它组10例(腺鳞癌4例、支气管肺泡癌2例、大细胞癌4例),临床分期Ⅲ期38例、Ⅳ期24例.所有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治疗方案,吉西他滨800 mg/m2,第1天和第8天各注射1次,奥沙利铂80 mg/m2,疗程第1天使用.4周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总有效率为45.2%,临床分期统计Ⅲ期有效率50.0%,Ⅳ期37.5%,组间无区别.初治患者有效率为53.3%,复发患者有效率为37.5%.治疗后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未影响到化疗的进行.结论 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NSCLC患者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作者:杨和平;戴晓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将106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试验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按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陈林;石玉兰;文艳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15例鼻炎病人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458例,临床治愈102例(22.27%),总有效430例(93.88 0.4);西医对照组457例,临床治愈78例(17.07%),总有效341例(89.74%),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可以标本兼治,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邱波;杨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紧密配合医生实施手术及术后护理.结果 20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结论加强LC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作者:龚启慧;孙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将抗结核药物局部灌洗于结核病灶、同时进行全身化疗的方法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经支气管镜活检或刷检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63例按患者自愿分别给予局部结核药物灌洗加全身化疗(局部灌洗组)和单纯全身化疗(单纯化疗组),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X线胸片、痰菌阴转以及不同镜下类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转归,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局部灌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P<0.01,P<0.05);其中活动性干酪样坏死型、颗粒增殖型、充血水肿型、非特异性支气管炎型在治疗后局部灌洗组疗效均优于单纯化疗组(P<0.01,P<0.05).但充血水肿型、非特异性支气管炎型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纤维狭窄型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肿瘤样增生型疗效则不确定.结论 局部抗结核药物灌洗加全身化疗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确定,能迅速缓解病人症状,并促进病灶吸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作者:余维涛;崔社怀;杨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对拔除T管后胆漏的临床特点、处置原则和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探讨,具有一字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供临护理工作者借鉴.
作者:刘小红;申晓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阐述了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定义、原理、测定方法、适应范围等及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治疗药物监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锦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易被漏诊误诊的疾病,以尿频、尿急、尿痛、夜尿等为主要表现,其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治疗方法多种,但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综述IC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机理、诊断及治疗的新研究进展,以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减少漏诊误诊率.
作者:李会娟;杜红岩;张琰;樊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危重病状态下体内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70例危重新生儿采用己糖激酶法监测血糖水平.并观察危重病、多种疾病并存、器官衰竭、临床转归与血糖值变化的关系.结果 危重症新生儿血糖[(7.16士0.69)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89±0.69)mmol/L,(P<0.05)];多病组血糖高于单病组(P<0.05);死亡组血糖增高明显,达(21.63土3.29)mmol/L;随血糖水平增加,危重病患儿病死率亦增高.结论 危重症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较高,其血糖水平监测可作为反映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疾病预后的依据之一.
作者:蒲友华;胡波;李亚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SKy后凸成形术后脊柱畸形、活动能力和疼痛缓解程度的变化.方法 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后凸成形术治疗,范围T6~Ls.分析术前、术后侧位X片的矢状位成角;术后第3天评估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活动能力的改善水平,并且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局部后凸畸形的角度矫正为2.09°士3.96°(0°~9°).在术后第3天绝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VAS术前(9.03士2.28)分.术后为(2.11士1.13)分;活动能力水平增加,术前(3.20土1.77)分,术后(1.24±0.84)分.68例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SKy后凸成形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减轻疼痛,并且可以部分矫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导致的后凸畸形.
作者:胡永军;邓忠良;柯珍勇;陈富;赵大渝;徐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提高和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以及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某医学院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评估他们的睡眠质量情况,统计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医学生平均PSQI得分为5.320分,其中女生为5.290分,男生为5.341分.19.01%的医学生睡眠质量欠佳.学习生活压力较大、人际关系等是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学习压力占60.4%,与宿舍同学的人际关系占39.0%.不同性别的学生睡眠质量相同,不同年级的同学有差异,大三显著大于大一和大二,学生睡眠质量与抑郁状况无关,而与焦虑状况有相关性,有焦虑的学生睡眠质量较差.结论 医学生的睡眠质量主要与各种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确保他们身心健康的学习、成长.
作者:黄沛嫔;范均杰;何宏;周婉明;曾琼;吴漾;蔡贤彬;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