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阳春
目的 为丘疹性荨麻疹提供一种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的外用治疗药物.方法 治疗组40例患儿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轻涂于患处,每日早、中、晚各1次,共治疗7天;对照组患儿外用黄连炉甘石洗剂涂于患处,用法及疗程均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息儿皮损及症状情况并记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71.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出现局部刺痛、灼热感,用冷水毛巾湿敷后上述症状缓解.结论 氟芬那酸丁酯是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新的效果良好的药物.
作者:路永红;周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基因检测诊断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 Pg的EDTA-K2抗凝的血常规标本共174例份,用HPLC方法测定血红蛋白亚型HbA2含量,对地贫进行非基因检测;提取全血DNA,经PCR方法扩增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疑似α-地贫患者标本常见缺失类型--SEA、-α3.7、-α4.2进行检测,采用反向点杂交(RDB)法对疑似β-地贫患者标本常见突变类型CD41-42M,-28M,IVS-Ⅱ-654M,CD71-72M等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174例中HbA2正常27例,异常147例,106例HbA:≤2.5%,疑似α-地贫,41例HbA:≥3.5%,疑似β-地贫,对疑似α-地贫和β-地贫的患者标本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其中α-地贫66例,34例正常(未见检测的三种缺失),5例诊断不明未检出.结论 采用HPLC和基因检测法对诊断α-地贫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对诊断β-地贫具有很高的符合率.HbA2的异常程度与是否地贫并无相关性.HPLC适用于β-地贫产前诊断和遗传病咨询,α-地贫则需进行基因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毛炜;覃西;吴洁;黄琼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60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中,功能性子富出血(功血)36例(60.0%),生殖道器质性病变14例(23.3%),血液系统疾病6例(10.0%),其他疾病4例(6.7%).8例经超声检查有异常发现者再接受官腔镜检查,6例均发现器质性病变.结论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病因以功血为多,但需排除其他疾病.超声结合官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是有力的诊断手段.诊断性刮宫是功血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叶淑琴;陈瑛;陈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腺性膀胱炎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本组21例中,17例经尿道电灼,4例不愿手术者及电灼效果不理想者3例,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结果 随访6~36个月,其中18例症状消失(有效率85.7%),2例症状减轻,1例效果不理想.结论 电灼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杜义堂;徐苗;成泽民;熊杰;曾东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肠镜肠黏膜活检的临床病理价值.方法 对820例行结肠镜肠黏膜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820例受检者中.检出结肠和直肠癌272例(33.17%),管状腺瘤和息肉状腺瘤52例(6.34%),结核病10例(1.22%),间质瘤4例(0.49%).恶性黑色素瘤2例(0.24%),非特异性炎症.376例(45.85%),余104例未见特异性病理改变;活检术后出现少量出血或大便隐血阳性者26例(3.17%),经观察与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 结肠镜肠黏膜活检安全、简便,能发现受检者结肠与直肠的病理改变,既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也有利于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达哇卓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IVIG 400 mg/kg·d,连续5天;对照组维持原方案.结果 治疗组在降温精神状态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抽搐、意识障碍和头痛的消除方面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IVIG治疗小儿乙型脑炎的疗效确切,可快速降温,恢复意识,改善症状,减少伤残.
作者:卓莉;邓春晖;姚毅;雷克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12例ACVD患者中51例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ACVD后癫痫的发生率为6.28%,其中早发性癫痫占64.71%,迟发性癫痫占35.29%;癫痫的发生与病灶所在的部位、病程有关.结论 脑血管病病变累及皮层者,尤其是早期应警惕继发性癫痫的发生,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葛英;胡向阳;杨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15例鼻炎病人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458例,临床治愈102例(22.27%),总有效430例(93.88 0.4);西医对照组457例,临床治愈78例(17.07%),总有效341例(89.74%),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炎可以标本兼治,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邱波;杨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营养科进修医生的群体特点,从7个方面探讨了临床营养医师的培训对策,对提高临床营养进修医师的专业水平极为有益,可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作者:邓波;杨咏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将106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试验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按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陈林;石玉兰;文艳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戒酒硫样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6例发生戒酒硫样反应原因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4~8h内治愈出院.结论 基层医院的医生应提高对戒酒硫样患者急诊诊断的认识;应用纳络酮治疗戒酒硫样反应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阳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100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 常见的心理状态有:否定恐惧心理、怀疑心理、悲观绝望心理、依赖心理、求生心理.护理中应注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病人的隐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实行保护性医疗;注意社会、家庭与病人的相互影响.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病人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任晓华;唐海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用不同浓度硫酸镁溶液治疗渗透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渗透性静脉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用50.0%~70.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渗漏局部组织;对照组(42例)用33.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渗漏局部组织.观察两组患者炎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5%,对照组有效率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50.0%~70.0%的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治疗渗透性静脉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丹;张德辽;刘成霞;陈容和;何跃华;王君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氯芬酯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甲氯芬酯组与尼莫地平组,分别给予甲氯芬酯和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结果 甲氯芬酯组在症状消失时间上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甲氯芬酯治疗急性眩晕疗效好,见效快,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呼气峰流速值(PEFR)对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价值.方法 对3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28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峰流速值测定并与3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呼气峰流速值同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呼气峰流速值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呼气峰流速值应用于鉴别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有重要价值.
作者:段永建;龙力;陈旭波;杨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60例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 本组成功止血率100.0%,围手术期病死率6.7%,其中出血48小时内手术者病死率2.9%,并发症发生率34.3%;超过48小时手术者病死率12.0%,并发症发生率80.0%.结论 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施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是可行的.早期手术(<48小时)比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被迫手术效果更好.
作者:张树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高龄老年组是由85岁以上的老年人组成,高龄人群与年青人群相比,其心功能衰竭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生理学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排除具体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的年龄增长使其容易发生心功能衰竭这一说法尚有争议,但是也有一些报道支持这一观点.
作者:马章淳;林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仙鹤草对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 对20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仙鹤草200g/d水煎服,和对照组100例用654-2 20 mg加入10%GS 500 ml静滴Qd,西比灵5 mg Tid治疗,均连用3 d为一疗程.结果 第一疗程治疗后,治愈率治疗组为82%,对照组为63%;第二疗程结束后,总治愈率治疗组为96%,观察组为8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大剂量仙鹤草能扩张血管,缓解迷路水肿,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价廉、方便、效果独特.
作者:张亚平;马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残根残冠保存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和烤瓷牙功能性修复的种类、方法.方法 选择门诊538例患者807颗残根残冠进行保存治疗;治疗成功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功能性修复,并追踪观察1.0~5.5年.结果 807颗牙根管治疗并烤瓷冠修复后,798颗牙未出现异常情况,9颗牙出现根折、松动、脱落、基牙根纵裂等并发症.结论 残根残冠的保存治疗及功能性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应具备以下条件:①能彻底治愈的牙周病和根尖周病.②基牙应具备良好固位形和抗力形.③修复体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咀嚼功能和美学效果.④避免或减少牙槽骨的吸收.
作者:何长江;张永;徐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CP)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诊断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的住院患者50例.分成磷酸肌酸组25例,使用磷酸肌酸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5例,使用常规治疗(包括干扰素、1,6-二磷酸果糖等).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以及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磷酸肌酸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以及左心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EF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P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心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疗效.
作者:陶剑虹;唐英蓉;姜荣健;蔡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