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袁本聪

关键词:儿科护理, 纠纷, 防范
摘要:为减少或杜绝护患纠纷,提高儿科护理质量,通过对我院儿科发生的12起护患纠纷的分析,认为改善服务态度及观念,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和思想素质,加强管理,是杜绝儿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关键.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牵引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52例儿童股骨干骨折

    目的 观察儿童股骨干骨折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52例儿童闭合性股骨干骨折采用骨牵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 52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治愈率100%.结论 祖国医学的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具有疗程短、风险小、费用低和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汪玉中;杨光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择43例髋臼骨折病人的普通X线平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分析比较.结果 CT三维重建能显示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解剖.结论 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潘艳霞;杨进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临床疗效.方法 人选冠心病伴DHF病人86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加用曲美他嗪,60mg/d,疗程6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6分钟步行试验及心脏超声.结果 治疗后曲美他嗪组6分钟步行距离(561土63)m,较治疗前(310±49)m改善;与对照组(4172±58)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指标优于治疗前,且曲美他嗪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DHF病人可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提高活动耐量.

    作者:贺涛;陶剑虹;姜荣建;李杰;刘明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工机械通气成功救治肺性脑病31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人工机械通气救治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31例肺性脑病患者给吸氧、对症等治疗,并给予人工机械通气.结果 好转出院26例(83.9%),死亡5例(16.1%).31例患者3天内撤机28例(90.3%),长上机时间32天.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是抢救肺性脑病极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乔惠萍;金发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胸腔置管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 评价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1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灌注rmhTNF 1500万单位,每周3次.结果 51例患者中,CR 20例(39.2%),PR 26例(51.0%),无效5例(9.8%),总有效率90.2%;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提高20分以上者40例(78.4%);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33例(64.7%)及胸痛26例(51.0%),均可耐受.结论 rmhTNF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唐春兰;杨和平;胡建林;熊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吸收线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改进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钛夹组和可吸收线组,分别用钛夹、可吸收线来闭合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可吸收线与钛夹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吸收线缝扎管腔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与钛夹效果相同,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广泛使用.

    作者:刘道福;易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SKy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SKy后凸成形术后脊柱畸形、活动能力和疼痛缓解程度的变化.方法 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后凸成形术治疗,范围T6~Ls.分析术前、术后侧位X片的矢状位成角;术后第3天评估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活动能力的改善水平,并且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局部后凸畸形的角度矫正为2.09°士3.96°(0°~9°).在术后第3天绝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VAS术前(9.03士2.28)分.术后为(2.11士1.13)分;活动能力水平增加,术前(3.20土1.77)分,术后(1.24±0.84)分.68例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SKy后凸成形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减轻疼痛,并且可以部分矫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导致的后凸畸形.

    作者:胡永军;邓忠良;柯珍勇;陈富;赵大渝;徐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Autoschizis(胞质自切):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

    Autoschizis(胞质自切)是近年来文献提到的一种与典型凋亡截然不同的新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膜损伤和通过自行切除造成不含细胞器的胞浆进行性丢失.本文拟对其形态学特征、生化改变、信号调控的初步研究进展及其与凋亡的区别进行综述,以利于进一步加深对细胞死亡方式的认识.

    作者:郭芮伶;吴国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肺功能检查中呼气峰流速值对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

    目的 评价呼气峰流速值(PEFR)对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价值.方法 对3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和28例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峰流速值测定并与3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呼气峰流速值同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呼气峰流速值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呼气峰流速值应用于鉴别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有重要价值.

    作者:段永建;龙力;陈旭波;杨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紧密配合医生实施手术及术后护理.结果 20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结论加强LC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作者:龚启慧;孙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放疗病人面(体)膜固定摆位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目的 探讨面(体)膜固定摆位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对面(体)膜固定摆位存在问题的分析,从面(体)膜的制作、摆位技巧、参考标记、患者自身等方面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 摆位方法的改进使得摆位误差减少.结论 面(体)膜固定摆位误差与面(体)膜的制作、摆位技巧、参考标记、患者自身等方面有关,工作人员正确的制作、摆位及耐心、细心和技巧,可减少摆位的误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叶荣;黄发生;彭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壁切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腹壁切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腹壁切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腹壁切痕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随月经周期呈动态变化.结论 超声有助于腹壁切痕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作者:杨思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术诊治不明原因肾绞痛107例

    目的 评估输尿管镜术在不明原因肾绞痛病例中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 对107例常规方法未能明确原因的肾绞痛患者行输尿管镜术.结果 发现输尿管结石81例,息肉12例,输尿管血块7例,炎性团块3例,无明显异常4例.所有病例均明确了诊断同时行碎石、取石及息肉切除治疗成功,无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术诊治不明原因肾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耀东;贺凯;袁光亚;马蜀爽;邓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类学生元认知策略研究及其思考

    本文研究了医学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由问卷和访谈两部分组成.结果 表明:①医学类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不高;②学生使用少的是语言意识策略和计划策略,运用频繁的是自我监控策略;③大一和大二、大三学生之间在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上差异呈显著性.文章后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实践建议.

    作者:贺梦依;包克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保脾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6例实施LC术的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保脾治疗治愈,2例行脾切除术.结论 腹腔镜脾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痛苦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维持了正常脏器功能,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邵启卫;罗秀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和纳络酮联合治疗肺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和纳络酮联合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86例肺性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单位,腹壁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7~10d为1疗程;纳络酮0.8~1.2mg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天.对照组给予尼可刹米2.25克、洛贝林12毫克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毫升静脉滴注,1次/d,连用3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67.4%.治疗组动脉血气和血液流变学测值明显改善.结论 低分子肝素和纳络酮联合治疗肺性脑病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范焕英;李世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将106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试验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按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试验组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陈林;石玉兰;文艳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七总皂甙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PNS治疗组和氯沙坦治疗组.做肾组织病理学检查,Real-TimePCR检测实验大鼠肾组织TGF-β1mRNA,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TGF-β1、p-Smad2/3的表达.结果 三七总皂甙干预后大鼠肾脏TGF-β1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P<0.05),P-Smad2/3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亦减少(P<0.05),与氯沙坦作用相似(P>0.05).结论 PNS能有效减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的损伤;PNS从基因、蛋白水平抑制TGF-β1、p-Smad2/3的表达,通过TGF-β1/p-Smad2/3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冯胜刚;谢席胜;邓尧;杨岳;樊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抗生素药物应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病原学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2例门诊及住院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进行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尿路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9.0%,其中大肠埃希菌以51.6%占第一位,革兰阳性球菌占16.1%,其中肠球菌占4.8%,真菌4.8%.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头孢曲松/舒巴坦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青霉紊/棒酸、头孢唑啉敏感.结论 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抗生素药物治疗应依据细菌学指导选择敏感药物,在未获得明确病原菌前应根据感染及耐药的流行趋势选择药物.

    作者:庞建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60例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 本组成功止血率100.0%,围手术期病死率6.7%,其中出血48小时内手术者病死率2.9%,并发症发生率34.3%;超过48小时手术者病死率12.0%,并发症发生率80.0%.结论 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施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是可行的.早期手术(<48小时)比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被迫手术效果更好.

    作者:张树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