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观察

张万超;刘牧;聂晓冬;赵平

关键词:百草枯, 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 4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洗胃、导泻、保肝、补液、利尿及其它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24例中死亡6例,病死率29%;对照组13例死亡,病死率76%.副作用主要是灌流后血小板一过性减少,所有病例均未见新鲜出血.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发病率与腰臀比值、体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病率与腰臀比值、体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资兴市企事业单位职业人群22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检测,并按腰臀比值、体质指数进行分层分析各组高血压相关性.结果 受检者肥胖患病率为28.9%,超重的患病率为27.9%,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27.3%,高血压患病率为11.24%.中心性肥胖组(按WHR分型)和外周肥胖组(按BMI分型)的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和正常体重组(P<0.01).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外周肥胖(P<0.01).中心性肥胖与外周肥胖都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 资兴市职业人群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腰臀比值与体质指数两者结合进行可明显提高高血压风险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刘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霍乱肠毒素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和体外表达

    目的 构建霍乱弧菌ctxAB融合基因分子佐剂DTA疫苗,并在NIH3T3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ctxAB上切下ctxAB基因,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子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cDNA3.1-ctxAB.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ctxAB转染NIH3T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对pcDNA3.1-ctxAB的瞬时表达产物和稳定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ctxAB成功转入NIH3T3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到其在细胞膜和细胞浆中获得瞬时表达,对稳定转染细胞用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在约40.5kDa处有阳性杂交信号.结论 成功构建霍乱弧菌ctxAB基因分子佐剂DNA疫苗,并在NIH3T3细胞中获得表达.

    作者:张莉;张雷;陈建平;王涛;杨志伟;李金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胃黏膜几种癌前病变的病理研究

    目的 研究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异型性囊性扩张三种癌前病变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1004例胃镜活检患者进行随访及相关性研究.结果 异型增生274例中胃癌144例(52.6%),肠化生患者536例中胃癌32例(5.97%),异型性囊性扩张194例中胃癌20例(10.3%).结论 中、重度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囊性扩张与胃癌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这三种癌前病变.

    作者:丁志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麻中应用短胶布条固定气管导管9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解决全麻术后拔管时导管和牙垫容易脱出的问题.方法 对90例全麻下行气管插管术病人采用短胶布条固定气管导管.结果 短胶布条固定气管导管法可防止气管导管和牙垫的脱出,利于术后拔管时的吸痰管理,保障病人拔管时的安全.结论 短胶布条固定气管导管法具有操作简单、便于术后的吸痰管理、防止气管导管和牙垫的脱出、增加术后拔管的安全性等优点,又不增加病人的费用,适于在全麻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敏;汪辉德;陈光忠;周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股静脉置管误入动脉及彩色超声引导下重新置管1例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是血液净化治疗中危重病患者抢救的新技术,一般采用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建立血透用临时血管通路.

    作者:周莉;秦伟;贺勇;宋海波;胡章学;米绪华;付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临床上较常见,修复困难,修复方法较多.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年来有关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相关文献,对各种修复方法的适应证、疗效及优缺点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卿勇;王怀胜;王耀军;岑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因及胰腺外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病因及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59例AP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其病因、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59例AP患者以胆源性病因为主,占66.1%.其次是饮酒及饮食因素.78.6%的AP患者合并胰腺外损害,且胰腺外损害部位依次为肝脏74.6%、呼吸道18.6%、胃肠道11.8%.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胰性脑病等较少见.其中28.1%的AP患者合并2种或2种以上器官受损,与无胰腺外损害的AP患者相比,病死率升高、住院天数明显延长.结论 AP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合并胰腺外损害者病死率升高,恢复较慢.

    作者:尤丽英;杨晋辉;徐志媛;唐映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385株革兰阴性杆菌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标本来源、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 对ICU分离的385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5株革兰阴性杆菌79.0%来自痰标本.非发酵菌占分离菌的61.0%,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高,占27.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除亚胺培南5.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8.1%外,其余多在8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头孢类耐药率43.2%~97.9%,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2.1%和15.8%;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40%以上,阴沟肠杆菌耐药性更为显著,亚胺培南表现良好的抗菌效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53.2%和55.6%.结论 非发酵菌已成为ICU病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已达到相当严峻的程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张保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 4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洗胃、导泻、保肝、补液、利尿及其它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24例中死亡6例,病死率29%;对照组13例死亡,病死率76%.副作用主要是灌流后血小板一过性减少,所有病例均未见新鲜出血.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万超;刘牧;聂晓冬;赵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45例宽QRS心动过速的急诊处理

    目的 探讨宽QRS心动过速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45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3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死亡,其余42例均复律为窦性心律.结论 病史及体表心电图、食道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宽QRS心动过速的主要方法,治疗应个体化.

    作者:童辉;丁玲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PPARγ及配体在肺损伤中的作用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类依赖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PPARγ及配体具有抗炎特性,通过抑制NF-KB和AP-1信号通路,抑制COX-2的表达和转录因子Egr-1活化,在肺损伤中有保护性作用.

    作者:何斌;何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目的 了解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30例UAP患者和15例冠脉造影无狭窄的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抽静脉血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活性和D-二聚体(DD)、纤溶蛋白原(Fg)含量.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UPA患者血浆中t-PA活性减低,PAI活性增高,Fg和DD含量增高.结论 UAP患者存在凝血、纤溶功能的失调凝血的失调,UAP患者纤溶活性降低,凝血功能增强.

    作者:任爱平;杨叶;叶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妈富隆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60例绝经期过渡期功血的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用妈富隆和甲羟孕酮治疗.结果 妈富隆组和甲羟孕酮组对于绝经过渡期功血治疗有效率为100.0%和76.7%(P<0.05).结论 妈富隆用于绝经过渡期功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佟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一些做法探讨

    公立医院应该体现其社会公益性.我院在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上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主要做法是开通健康快车、惠民措施、医疗下乡、短信互动等,这些做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公益性的体现对医院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阮鹏;金家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口服西药外敷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西药配合中药外敷下腹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80例.Ⅰ组予口服氧氟沙星400 mg,2次/d,同时加服甲硝唑400mg,3次/d,12日为1个疗程;Ⅱ组在口服上述西药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下腹部,每晚1次,12日为1个疗程,两组均在1个疗程结束后停药5天,再继续新疗程(月经期停用).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Ⅱ组、Ⅰ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0%和30.0%.Ⅱ组疗效显著优于Ⅰ组(P<0.01).两组用药期间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口服西药配合中药外敷下腹部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曾晓丽;刘安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差异.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6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CSⅡ)与对照组(MSⅡ).两组年龄、血糖和体重指数(BMI)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血糖及糖尿病足溃疡变化.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血糖在使用胰岛素泵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②胰岛素泵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糖尿病足溃疡好转时间为(27.5±9.4)d,对照组为(39.3±11.2)d;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泵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以取得比对照组更加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颖;邓晨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5颗上颌错位尖牙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错位尖牙的疗效.方法 先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间隙扩展,然后根据上颌尖牙错位情况,采用直接粘接或外科翻瓣导萌术,暴露错位尖牙的牙冠,粘贴托槽,再选择不同的方向和方法,对35颗上颌错位尖牙进行牵引治疗.结果 35颗错位尖牙除2颗因位置错位复杂拔除外,其余均导入牙列排齐,其牙髓、牙周情况正常.结论 通过对错位尖牙进行精确的定位,正确的应用外科导萌术,从适宜的方向进行正畸牵引,同时注意牵引力的大小和支持控制,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作者:韩红娟;王加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4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4例.结果 随访时间1~5年,平均2.5年,获得随访者33例,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良好,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7.0月,平均4.8月.术后1~2年取出内固定物24例,膝关节功能恢复至伤前水平;9例膝关节活动度接近伤前水平,待取出内固定.结论 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有效的较满意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王泽;周谊;甘志勇;朱建军;宋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甲硝唑散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口腔溃疡是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时谈话疼痛,进食疼痛,吞咽疼痛,患者难以忍受.如果不能及时治愈,还有可能引起口腔感染.

    作者:苟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溶栓前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1例AMI患者6小时内和溶栓后48小时血清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析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间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MI患者溶栓前血清TNF-α和IL-6增高,IL-10降低.AMI患者溶栓前后相比,血清TNF-α和IL-6降低,IL-10升高.结论 细胞因子参与AMI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炎症反应,其溶栓前后的检测可作为AMI的治疗监测指标.

    作者:张泽刚;刘建华;张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