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丽;刘安平
目的 对外伤龈下折断的前牙根进行桩核冠修复.方法 将前牙龈下折断的32颗牙采用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取铸造桩核,用纯钛金属制作桩核,然后用钛合金烤瓷全冠修复.结果 32颗前牙断根经治疗修复后随访观察2年,其中有2颗因桩核固位不足,改用其他修复方法,其余30颗牙修复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 临床上用生物相溶性较好的纯钛金属桩核修复前牙龈下断根,对牙龈刺激小,然后用钛合金烤瓷全冠修复达到了实用美观的理想效果.
作者:李先林;姜军;袁庆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生物信息学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手段,导致了药物研发模式的改变.本文阐述了生物信息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及其发展,对寻找先导化合物常用的几种生物信息学方法:三维结构搜寻、分子对接、全新药物设计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冯毅;敬林海;王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HIV抗体初筛试验的准确率及HIV抗体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要点.方法 用ELISA方法对新兵血清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将初筛阳性样本送全军艾滋病检测中心复检,得到反馈结果后与2005年和2004年假阳性率对比.结果 2006年新疆军区某部新兵HIV抗体初筛试验假阳性率(0.27%)明显高于前2004年(0%)和2005年(0.07%).结论 影响HIV抗体初筛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但是客观因素能通过严格规范、校准仪器等方法得以解决,而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自身的素质、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才是降低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关键.
作者:郑重;马永红;董路宁;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30例UAP患者和15例冠脉造影无狭窄的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抽静脉血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活性和D-二聚体(DD)、纤溶蛋白原(Fg)含量.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UPA患者血浆中t-PA活性减低,PAI活性增高,Fg和DD含量增高.结论 UAP患者存在凝血、纤溶功能的失调凝血的失调,UAP患者纤溶活性降低,凝血功能增强.
作者:任爱平;杨叶;叶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标准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对59例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均定期化疗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病人随访1~5年,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随访51例,5年生存率为98.04%;对照组随访18例,5年生存率为88.88%.结论 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提高5年生存率,术后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自力;单逖奎;马世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时机和疗效.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GOS分级,恢复良好14例,轻减10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2例,术后放弃治疗2例.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和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侯林生;张峰;臧东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45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固定加椎板间植骨以及前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12~24个月,无1例复发,X线片复查植骨区显示骨性愈合,11例原局部后凸畸形减轻,27例后凸畸形消失,7例原局部后凸畸形维持原状,无加重,未发现有脱钉、断钉现象.结论 后路固定植骨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常华;杨缚龙;黎斐文;向宏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淋病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2145例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病的流行病学情况.结果 淋病发病年龄在21~40岁占82%.职业以个体或待业人员占51%,头孢曲松治疗转阴率97.8%,大观霉素治疗转阴率97.4%,氧氟沙星治疗转阴率94.1%.结论 头孢曲松、大观霉素治疗淋病至今仍为首选药物,耐喹诺酮淋球茵在本地区已产生.
作者:王华;李丰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配合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4例患者分为3组,即氨甲喋呤(MTX)分次注射治疗29例(A组)、单纯中药治疗21例(B组)及MTX分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34例(C组),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每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组较A、B两组能明显缩短血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提高治疗成功率(P<0.01).结论 MTX分次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对异位妊娠适用保守治疗患者的首选方案.
作者:王红英;万登敏;宋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射频治疗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7例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采用内镜下射频烧灼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半年存活率及并发症.结果 射频治疗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总有效率97.8%,半年存活39例(82.9%),无重大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射频治疗是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一种有效的姑息疗法,价格低廉,可反复进行,并发症少.
作者:罗知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其治疗结果用货币价值来表示,药物获得与医疗成本包含在与临床效果相关的成本之中.本文对药物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作用进行了介绍.
作者:牟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血液系统肿瘤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A,观察32例影像学有肝脏浸润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在治疗前后PA的变化,并与47例无肝脏浸润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对照组PA基本正常;21例有肝脏浸润的白血病、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前白蛋白值(PA)明显降低,而11例有肝脏浸润的何杰金淋巴瘤(HD)患者PA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21例有肝脏浸润的血液肿瘤患者治疗前血清前白蛋白降低,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恢复正常,11例何杰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PA升高,治疗后PA恢复正常,治疗前后PA不同.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PA)是判定肝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与恶性血液肿瘤的预后相关.
作者:罗静;曾东风;姚磊;梁雪;刘红;孔佩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儿童血液肿瘤治疗的目标是根治疾病.以危险因素为基础进行分型的规范化序贯治疗已使儿童血液肿瘤的治疗效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5年生存率(EFS)已达到80%~8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也可达40%;儿童何杰金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淋巴瘤的EFS也分别达到了80%~90%和60%~80%.
作者:孔佩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地尔硫卓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病人60例,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A组和对照(B)组.A组在全麻诱导插管前静注地尔硫卓0.02 mg/kg;B组在诱导及插管前静注生理盐水10 ml.随后观察术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0 min 3个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结果 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 min的SBP、DBP、H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A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 min有轻微变化;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min的各项指标均高于A组.结论 地尔硫卓可以有效防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作者:侯俊;汤和青;方为;陈春;孙德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解决全麻术后拔管时导管和牙垫容易脱出的问题.方法 对90例全麻下行气管插管术病人采用短胶布条固定气管导管.结果 短胶布条固定气管导管法可防止气管导管和牙垫的脱出,利于术后拔管时的吸痰管理,保障病人拔管时的安全.结论 短胶布条固定气管导管法具有操作简单、便于术后的吸痰管理、防止气管导管和牙垫的脱出、增加术后拔管的安全性等优点,又不增加病人的费用,适于在全麻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敏;汪辉德;陈光忠;周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华法令的抗凝效果,并与标准剂量强度进行对比.方法 随机将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小剂量华法令组)62例(INR1.5~2.0),华法令用量1.5~3.25mg/d;对照组(标准剂量强度华法令组)60例(INR2.0~3.0),华法令用量3.0~4.5mg/d.华法令用量根据INR调整,用药10个月.分别观察栓塞、出血、死亡例数.结果 研究组年栓塞率为1.6%,对照组年栓塞率为1.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脑出血率和病死率均为0,而对照组脑出血率和病死率均为1.7%.结论 应用小剂量华法令进行抗凝,使INR保持在1.5~2.0,既具有抗凝效果,降低了脑栓塞的危险性,又减少了出血的并发症.
作者:白庆秋;王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olic Suyndrome,MS)的冠脉病变特征及对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34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CAD合并MS组及单纯CAD组,分析比较两组间冠脉病变的评分及多支病变、左主干(LM)病变、弥漫长病变、分叉病变、急慢性闭塞病变的比例和接受支架术比例、平均支架数、支架平均长度、靶血管内径及推荐冠脉搭桥术的比例.结果 CAD病人MS患病率为34.5%,男女分别为33.3%、37.0%,MS组冠脉病变左回旋支(LCX)及右冠脉(RCA)平均评分、冠脉总评分、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RCA弥漫长病变比例、LCX及RCA分叉病变比例显著高于单纯CAD组,推荐血运重建及行搭桥术比例MS组显著高于单纯CAD组(70.0% vs 57.9%、16.7% vs 5.3%),LM病变、急慢性闭塞病变及行支架术的比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置入支架平均数及总长度MS组高于单纯CAD组,平均支架长度及靶血管平均内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AD合并MS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复杂程度及对血运重建的需求显著增加,需要合理的血运重建策略.
作者:李长龙;邹剑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婴儿嵌顿性斜疝致器官坏死的原因,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例嵌顿性斜疝致器官坏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大网膜坏死者予以切除;14例小肠坏死者行肠切除吻合术;8例合并睾丸坏死者行睾丸及精索切除.结论 临床遇到不明因的哭闹、腹胀、呕吐、拒食的患儿应仔细全面查体,高度警惕腹股沟肿物的性质;及时细致地手术探查是避免漏误诊和预防脏器嵌顿坏死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德贵;李油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3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方法 我科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224例,采用3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赛欣、欣粒生、惠尔血)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对干细胞动员情况、干细胞质量、移植后造血重建和药物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224例病人全部移植成功,其动员效果、干细胞质量及在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临床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毒副作用小.结论 吉赛欣和欣粒生两种国产制剂及惠尔血能可靠用于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造血重建,尤其是国产制剂的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产品,在有效保证动员效果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病员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曦;陈幸华;高蕾;孔佩艳;刘红;彭贤贵;孙爱华;高力;王武;张诚;王庆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合理治疗.方法 3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均行鼻内窥镜手术、激素治疗.26例鼻窦真菌球术后予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冲洗,6例变态反应型真菌性鼻窦炎(AFS)则术后予地塞米松+制霉菌素冲洗.结果 随访6个月~4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激素治疗和合理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可以提高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疗效.
作者:杜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