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尔硫卓防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侯俊;汤和青;方为;陈春;孙德海

关键词:气管插管, 应激反应, 地尔硫卓, 艾司洛尔
摘要:目的 观察地尔硫卓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病人60例,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A组和对照(B)组.A组在全麻诱导插管前静注地尔硫卓0.02 mg/kg;B组在诱导及插管前静注生理盐水10 ml.随后观察术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0 min 3个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结果 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 min的SBP、DBP、H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A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 min有轻微变化;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min的各项指标均高于A组.结论 地尔硫卓可以有效防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病房385株革兰阴性杆菌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标本来源、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 对ICU分离的385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5株革兰阴性杆菌79.0%来自痰标本.非发酵菌占分离菌的61.0%,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高,占27.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除亚胺培南5.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8.1%外,其余多在8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头孢类耐药率43.2%~97.9%,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2.1%和15.8%;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40%以上,阴沟肠杆菌耐药性更为显著,亚胺培南表现良好的抗菌效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53.2%和55.6%.结论 非发酵菌已成为ICU病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已达到相当严峻的程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张保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甲磺酸加贝酯治疗胆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磺酸加贝酯对急性胆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55例结石性胆囊炎胆绞痛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654-2 15毫克,甲磺酸加贝酯0.3克,静滴;对照组用654-2 15毫克,静滴.结果 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白细胞计数下降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3.3%)优于对照组(72.0%).结论 抗胆碱类药654-2和加贝酯联合治疗胆绞痛疗效优于传统抗胆碱类药物.

    作者:马俊;魏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6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各型治疗方法.方法 我们把65例MDS患者分成四组,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3月观察疗效.结果 ①常规治疗组完全缓解及进步共8例,有效率47.1%,无效9例,占53.9%;②环孢菌素组完全缓解及进步共7例,有效率为58.3%,无效5例占41.6%;③维生素B6组6例均无效;④化疗组完全缓解及进步共11例(36.7%),无效19例占63.3%.在11例需4周输血的患者中,6例贫血情况得到改善,输血间隔时间延长至6~8周.5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14例血小板计数增加了50%以上.9例脾大者均有缩小,5例缩小50%以上.老年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 本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均不很理想,老年患者在治疗中药物毒副作用较明显,支持治疗和对伴发病的处理更重要.

    作者:刘红;江渝;曾东风;孔佩艳;陈幸华;刘林;张曦;高蕾;王庆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直肠癌的手术方法选择与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标准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对59例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20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均定期化疗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病人随访1~5年,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随访51例,5年生存率为98.04%;对照组随访18例,5年生存率为88.88%.结论 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提高5年生存率,术后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自力;单逖奎;马世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特殊病人安置胃管的一种方法

    临床工作中有可能遇到由于各种原因使得用通常使用的安置胃管的方法不能完成.我们处理了2例被诊断为脑梗塞球麻痹的病人,病人神志清楚,可以见到吞咽动作,但无法咽下唾液及其它任何东西,咽部反射剧烈,在病房工作人员反复使用各种办法均不能为病人置入胃管的情况下,我们结合困难气管插管的经验,用一种特殊方法成功地完成了胃管安置.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作者:刘洪;林岚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种G-CSF动员224例外周血干细胞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3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方法 我科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224例,采用3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赛欣、欣粒生、惠尔血)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对干细胞动员情况、干细胞质量、移植后造血重建和药物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224例病人全部移植成功,其动员效果、干细胞质量及在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临床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毒副作用小.结论 吉赛欣和欣粒生两种国产制剂及惠尔血能可靠用于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造血重建,尤其是国产制剂的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产品,在有效保证动员效果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病员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曦;陈幸华;高蕾;孔佩艳;刘红;彭贤贵;孙爱华;高力;王武;张诚;王庆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恶性淋巴瘤49例治疗选择及疗效评价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以期更好地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49例初发儿童恶性淋巴瘤患儿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及统计分析.结果 49例患者中HD12例,NHL 37例.严格按照适应证选择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3例,均成功出院.移植患者中有1例死于放疗并发症,其余患儿均存活.结论 规范治疗是儿童淋巴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难治复发淋巴瘤患儿的疗效,提高生存率.

    作者:孔佩艳;严媚;陈幸华;刘红;刘林;张曦;高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整合素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关系

    很多研究证实晶状体上皮细胞表面表达多种整合素,其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粘附、移行、增殖以及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的表达,可减少白内障术后的后囊膜混浊,达到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目的.本文就整合素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导致后发性白内障的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姚刚;谭少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在临床麻醉工作中,臂丛神经穿刺一般用20厘米注射器携针头.笔者在临床实践及自身工作中运用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行臂丛神经阻滞,其结构见图1.

    作者:华薇;廖志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三尖瓣闭锁并主动脉瓣狭窄1例

    病例 男,5岁,因活动后紫绀、气急,来我院就诊.查体: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闻及SMIV杂音.采用AU5EPIMT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左室长轴及四腔心切面探查所见:①室间隔膜部、房间隔近十字交叉处均可见回声中断,缺损口大小分别为6.66mm、11.4mm,十字交叉存在.

    作者:孙鸣;胡科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合理掌握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进一步提高儿童血液肿瘤的治疗水平

    儿童血液肿瘤治疗的目标是根治疾病.以危险因素为基础进行分型的规范化序贯治疗已使儿童血液肿瘤的治疗效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5年生存率(EFS)已达到80%~8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也可达40%;儿童何杰金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淋巴瘤的EFS也分别达到了80%~90%和60%~80%.

    作者:孔佩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酚妥拉明与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的急诊患者,给予酚妥拉明10毫克和硝酸甘油5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以10~15滴/min的速度静滴,再酌情逐渐加快给药速度.结果 在用药2小时内与治疗前比较,呼吸困难减轻,心率下降,肺部罗音减少,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改善.结论 酚妥拉明与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李寨;刘纪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宫内节育器与盆腔脓肿74例分析

    目的 探讨盆腔脓肿的形成和宫内节育器(IUD)使用的关系.方法 对74例盆腔脓肿伴有IU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盆腔脓肿患者中50例(67.6%)经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2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9例行开腹手术,5例行脓肿切除术,7例行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切除,7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5例通过腹腔镜行单纯脓肿引流和粘连松解.结论 IUD使用者监测下生殖道感染的体征对预防盆腔脓肿极其重要.

    作者:董艳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186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特征.方法 总结18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SP冬春季节发病者占79.57%,有前驱感染或出现紫癜时伴有感染者占43.55%,肾脏损害发生率为37.63%,皮肤紫癜反复在非肾损组占14.66%,而在肾损组占58.57%,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者的肾损害发生率高.结论 HSP以学龄期男性儿童多见,发病诱因以感染占第一位,合并肾损害常见,皮肤紫癜反复或合并消化道症状明显者肾脏更易受累.尿4项蛋白能敏感地反映HSP肾受累情况,可作为HSP早期肾受累的敏感判断指标.

    作者:胡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差异.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6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CSⅡ)与对照组(MSⅡ).两组年龄、血糖和体重指数(BMI)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血糖及糖尿病足溃疡变化.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血糖在使用胰岛素泵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②胰岛素泵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糖尿病足溃疡好转时间为(27.5±9.4)d,对照组为(39.3±11.2)d;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泵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以取得比对照组更加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颖;邓晨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药物经济学及其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

    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其治疗结果用货币价值来表示,药物获得与医疗成本包含在与临床效果相关的成本之中.本文对药物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作用进行了介绍.

    作者:牟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因及胰腺外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病因及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59例AP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其病因、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59例AP患者以胆源性病因为主,占66.1%.其次是饮酒及饮食因素.78.6%的AP患者合并胰腺外损害,且胰腺外损害部位依次为肝脏74.6%、呼吸道18.6%、胃肠道11.8%.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胰性脑病等较少见.其中28.1%的AP患者合并2种或2种以上器官受损,与无胰腺外损害的AP患者相比,病死率升高、住院天数明显延长.结论 AP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合并胰腺外损害者病死率升高,恢复较慢.

    作者:尤丽英;杨晋辉;徐志媛;唐映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超诊断宫外孕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显像对早期诊断宫外孕的意义.方法 让患者充盈膀胱,取平卧位,显示子宫纵断及横断面,测量子宫大小,观察子宫内膜及官腔内有无异常,连续扫查双侧附件区及腹腔,观察异常回声.结果 经超声诊断的46例宫外孕中,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破裂40例,6例为黄体囊肿破裂.结论 B型超声能对宫内、宫外显示某些有意义的结构图象,对宫外孕的诊断提供了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任素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溶栓前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1例AMI患者6小时内和溶栓后48小时血清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分析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间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MI患者溶栓前血清TNF-α和IL-6增高,IL-10降低.AMI患者溶栓前后相比,血清TNF-α和IL-6降低,IL-10升高.结论 细胞因子参与AMI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炎症反应,其溶栓前后的检测可作为AMI的治疗监测指标.

    作者:张泽刚;刘建华;张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Mallory-Weiss综合症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Mallory-Weiss综合症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14例Mallory-weiss综合症出血患者常规给于止血剂、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等,同时静脉注射奥美拉唑40mg,每12小时1次,奥曲肽25μg/h微量泵泵入,连用3天,3天后根据病情需要逐渐减量,一般持续7天.结果 14例患者均1次止血成功,时间3~6 d,平均4天.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是治疗Mallory-Weiss综合症出血的有效方法,且疗效满意.

    作者:武育卫;何双丽;郭先科;胡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